第二节 水运工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50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运工具
分类号: U692
页数: 8
页码: 356-3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水运工具的发展历程,从竹排、海马等传统工具,到木质船、水泥船,再到现代化的钢质机动船。其中详细介绍了多种船只的构造、用途及历史背景,展现了宁海水运工具的多样性和变迁。
关键词: 宁海县 水路运输 水运工具

内容

20世纪50年代初,境内溪流河港运输有赖于竹排,随着陆运业的发展,60年代后期被淘汰;沿海滩涂捕捞辅以“海马”;海边围塘筑坝运泥借助于“泥溜”;沿海内港资运、渡口载客则借助舢板、木帆船;70年代木材紧缺,始有水泥船。舢板、木帆船、水泥船等安装上动力,成为机动船。1975年,宁海县胡陈港围垦指挥部受赠东海舰队退役炮艇1艘,遂将之改装为运输船,自此,县境开始有钢质机动轮。1983年5月,县航运公司二船队购置载重280吨位136千瓦功率沿海钢质机动货轮1艘,命名为“浙宁机107”。从此县内水路运输企业始有远航钢质机动货轮。后大吨位的木质机动船被钢质机动船替换。直至1995年,木质机动船退出沿海水路运输市场。是年,全县拥有钢质货运机动轮72艘、功率13216千瓦、29462载重吨,钢质客运机动轮1艘、85客位。2008年底,全县拥有钢质货轮188艘、功率55513千瓦、213641载重吨;客运渡轮1艘40客位15车渡,旅游客轮12艘719客位。
  2010年底,全县拥有钢质货轮160艘、功率58591千瓦、230307载重吨;客运渡轮1艘40客位15车渡,旅游客轮12艘719客位。
  一、竹排 海马 运泥组件
  竹排俗称竹簰、竹筏。选用5~11支大毛竹,削去篾青(防裂),用柴火烤熏(造型、防蛀),并排串组成排,保留竹排左右两侧排竹的篾青(供停靠耐碰撞),削平中间三支排竹的部分篾青(作为踩踏平台),排头翘起(过浪),排身平直,载重因竹排大小而论,200~1000公斤不等。白溪、清溪等水域的竹排,常分前后两节。顺水乘溪流落差而下,平水用竹篙撑行,逆水则将后节放在前节之上需人力拉、推。通常“立夏”关砩后停航,“重阳”开砩后通航。平原沿海地区的竹排,毛竹大的一端翘起作为排头,竹篙撑行,供农家过往河港劳作、运输稻谷物资、近海捕鱼作业等。
  20世纪50年代前后,在境内白溪、清溪、凫溪三大溪流总长74千米航程上,有1000余张竹排,从事溪流水上运输。把笋、竹、木、柴、炭等山区特产运出,将大米、油盐、棉百等生活必需品及化肥、农药等农资材料运回。70年代后,溪流与平原河港上的竹排运输被公路运输取代,竹排少见;沿海浅滩的竹排数量不多,仅供渔民捕鱼作业浅海水上往来。
  海马 俗称“艓”。是近海渔民滩涂上捕鱼捉蟹柯蛏子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类似小木船,船体由一块松木底板、左右两块杉木墙板加三道横档构成,艓体上安装70度倾斜的“Ⅱ”形驾驭把手。墙板长1.80米,厚1.5厘米,大身高10厘米,前身自10厘米至头部6厘米,逐渐变窄,艓头高出艓身16厘米、翘起;艓底板长1.86米,头部宽8厘米,中间宽15厘米,尾部宽13.5厘米,上表面平、下表面中间厚两边薄,圆滑如冬瓜;驾驭把手(横档)为长40厘米、口径3.5厘米的圆木,两根直挺长45厘米,“Ⅱ”形上端相距24厘米,下端相距14厘米;木工将把手与船体榫接,用“百枚”(铁匠特制的四棱铁钉)将墙板与底板铆住,制作而成,涂上桐油防水防腐耐用。渔民双手把握方向,一条腿呈跪姿,另一条腿向后踩蹬涂地,可载50~100公斤货物,能在泥泞的涂滩上自如滑行,若滩涂表面有水或在“牒路”上滑行,速度可达30~50千米/小时。
  相传明代,倭寇占据三门湾,大部队欲从下洋涂登陆抢掠。戚继光组编了一支“特种部队”(训练有素的士兵与渔民组成的海马队)。潮落后,面对广阔而“坚实”的坦途(滩涂),倭寇喜出望外,头目下令登陆,众倭寇一下船就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几百名手持长矛钩鉞“驾驭”着海马的特种部队,神速包围,扣押船队,将倭寇杀得鬼哭狼嚎。自此,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倭寇,再也不敢登陆骚扰。
  至今,沿海涂滩上还没有比海马更环保先进的运输工具,故海马一直被沿海民众所沿用。
  运泥组件(溜板、弓、溜棍) 俗称“溜”。沿海民众用来运送海塘泥的工具。“溜板”宽25厘米、厚5厘米、长3~5米,上表面开一浅凹槽,由枫树板制作而成。多块“溜板”铺接成运泥槽带,泥弓手用“弓”把海塘泥锯切成长方体泥碇,“土狗”(泥工)将它端起放到“溜”上,依次站立运泥槽带两侧的泥工,不时用“溜棍”向滑泥槽上添水(增大润滑),用“溜棍”将泥碇撑向下一段,“岸头”(泥工)将滑行过来的泥碇顺力抛上岸去。省力高效,千百年来,被历代沿海民众运泥围海筑坝造田所采用,是人工近距离运输塘泥的最佳工具。
  二、木质船 水泥船
  舢板船 靠人力摇橹划桨推进的木船。结构简单,由大梁、龙骨、肚肋、斗筋、底板组成。多数采用杉木(有的松木),桐油蜊灰网衣夹缝打造而成,桐油涂漆船体(防水腐),无桅帆的平头小木船。用于近海短驳运输作业与河港两岸人员往来摆渡。
  木帆船 靠人力(摇橹划桨)与风力(篷帆)推进的木船。船体由大梁、龙骨、肚肋、身板、底板与甲板构成,配置桅杆、篷帆、舵、橹、桨、缭司、锚缆等功能部件。首尾翘起,鉴于船体与船头的造型不一,分步船(货运为主)与钓船(捕鱼为主)等多种。步船船头挡浪板平短,船底平。钓船船头呈“V”形,尖头翘起,配上一双眼睛,装裱成黑眼珠白眼球。若眼眉涂上草绿色油漆,则该船称绿眉毛船。无风时,凭人力摇橹划桨推进。有风时,无论风向如何,把舵点拨航向,借助风力扬帆航行。篷船有单桅、双桅与三支桅之分。20世纪80年代后,配上柴油机为动力,螺旋桨推进。改木帆船为木机帆船(机动船)。
  木质机动船(机帆船) 船体木质,多为木帆船改装,无桅,柴油机为动力,带动蝶形螺旋桨推进,驾驶台置于船尾,转动舵罗盘,点拨航向。柴油机功率大小的选用由船的载重量(排水量)及行驶速度而定。县内始于20世纪50年代,长街供销社率先将两艘木帆船改造成机帆船,运载客货往返于长街石桥头、沥头埠头与水车、白峤埠头之间。1967年,民主运输社将红峰331号木帆船(62吨位)改装成机动船,投入营运。自此,宁海沿海木帆船运输向机动化方向发展,风帆人力(撑杆、划桨、摇橹)大小木船被逐年改装成机动船。
  水泥船 20世纪60年代,限于造船木料紧缺,仿木船,用钢筋编织成船形钢丝网,由水泥混凝土浇制而成。为增大浮力,在船的首尾设置两个空气舱。水泥船是大跃进时期的产物。用橹桨划行与竹篙撑行,或安装动力螺旋桨推行。可运载3~6吨货物,用于河港及浅海区运输。船体较笨重,不如木船、铁壳船轻巧灵活,不会随波逐浪,不适宜在大风浪中航行。也可安装上抽水机,作业于活动机埠,抽水灌溉农田。杭嘉湖、宁绍平原地区常见。现县内胡陈港港区、车岙港 港区及长街镇内河尚有几艘水泥船。
  三、钢质机动船
  钢质机动船是以型钢为框架,铁皮(板)拼焊为船体,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船。 分纵横混合型结构、双层底、单甲板、幌机形沿海货轮和横骨架式、单底、单甲板、 艉机型简易货轮两种。
  今择千吨级以上沿海货轮20艘简介如下:
  联合8轮 临海市弘州造船有限公司建造,船长134米,宽19米,型深9.2米,载重10327吨。宁波福海海运有限公司2006年4月购入,营运于国内沿海 及长江中下游航线。
  恒海8轮 浙江宏德船业有限公司建造,船长140.2米,宽20米,型深10.5米,载重13381吨。宁波恒海航运有限公司于2008年7月购入,营运于国内沿 海及长江中下游航线。
  健泓1轮 宁波市北仑蓝天造船有限公司建造,船长147米,宽21米,型深11.3米.载重16055吨。宁波健泓海运有限公司2009年11月购入,营运于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航线。
  捷海2轮 扬州龙和造船有限公司建造,船长172.8米,宽23.8米,型深14.3米,载重27861吨。宁波捷海海运有限公司2010年8月购入,营运于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航线。
  宏兴3轮 温州市远洋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建造,船长136.3米,宽20.4米,型深10.3米,载重13133吨。宁波福海海运有限公司2011年6月购入,营运于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航线。
  浙宁305船 宁海县第二航运公司钢质货船,1975年2月由上海中华造船厂建造。船总长62.55米,型宽10米,型深4.2米,载货定额国内近海Ⅱ类1100吨,航速9节。该船原为挖泥船,1982年12月,由舟山4806厂改装为军用运输船,1985年6月,由4819厂售给宁海县第二航运公司。1990年进浙江船厂改装,平行中体接长11米,吨位按1985年《海船吨位丈量规范》第三章《国内航行船舶》进行计算。
  佳达9号船 宁海县佳达航运公司,船主尤明丰,钢质货船。1982年3月,由南京新华船厂建造。船总长76.36米,型宽10.8米,型深5.35米,载重定额国内近海Ⅱ类1660吨,航速9节。
  恒顺8号船 宁海第三航运公司,船主尤加炎,钢质货船。1994年1 2月,由宁海胜利船舶修造厂建造。船总长60.05米,型宽10米,型深4.6米,载重定额国内近海Ⅱ类1280吨,航速10节。
  浙宁机598号船 船主冯三青,钢质货船,1999年11月,由乐清市东方船舶修造厂建造。船总长71.35米,型宽11.6米,型深63.20米;载重定额国内近海Ⅱ类2150吨,航速9节。
  浙宁机556号船 船主尤善江,钢质货船。1999年10月,由乐清市七星港船厂建造。船总长64.2米,型宽11米,型深5.5米;载重定额国内近海Ⅱ类1820吨,航速9节。
  浙宁机580船 船主薛汉荣,钢质货船。1999年10月,由温岭东风船厂建造,2000年2月下水。船总长60.75米,型宽9.2米,型深4.9米,载重定额国内近海Ⅱ类1240吨,航速10节。
  昌兴6船 船主陈戈,钢质货船。1976年1月由日本(建厂无考)建造。船总长76.80米,型宽15.3米,型深6.6米,载重定额国内近海Ⅱ类3800吨,航速7节。
  浙宁机596船 船主尤财林,钢质货船。1999年12月,由乐清市七星港船厂建造。船总长63.95米,型宽11米,型深5.5米,载重定额国内近海Ⅱ类1800吨,航速9节。
  浙宁机101船 船主尤思国,钢质货船。1999年3月,由福安市海轮船修厂建造。船总长70.05米,型宽10米,型深5.4米,载重定额国内近海Ⅱ类1700吨,航速10节。
  浙宁机568船 船主杨贻武,钢质货船。2000年4月,由温岭远征修造公司建造。船总长64.8米,型宽9.6米,型深5米,载重定额国内近海Ⅱ类1350吨,航速10节。
  浙宁机569船 船主袁根汉,钢质货船。1999年10月,由温岭东风船厂建造。船总长60.75米,型宽9.2米,型深4.9米,载重定额国内近海Ⅱ类1240吨,航速10节。
  恒顺9船 宁海第三航运公司,船主尤加炎,钢质货船。1993年3月,由温岭平安船厂建造。船总长56.65米,型宽8.8米,型深4.5米,载重定额国内近海Ⅱ类1080吨,航速10节。
  浙宁机538船 船主杨茂杰,钢质货船。2000年10月,由黄岩(台州市)分水船厂建造。船总长57.3米,型宽8.7米,型深4.5米,载重定额国内近海Ⅱ类1058吨,航速10节。
  佳达3船 佳达航运公司,船主林开培,钢质货船。1994年8月,由宁海县船厂建造。船总长60.4米,型宽9.6米,型深4.8米,载重定额国内近海Ⅱ类1000吨,航速9节。
  宁航1船 宁海县顺风客运有限公司,钢质客船。1977年1月,由宁海峡山船舶制造厂建造,3月下水。船总长19.16米,型宽4.5米,型深4.85米,客位80座。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宁海县交通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设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路交通,交通管理,交通工业、科技,文明创建、群英荟萃6编,记载了宁海县交通事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