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水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49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道
分类号:
U697
页数:
3
页码:
338-3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多个水道,包括铁江港、黄墩港、狮子口、青水门、铜山门、白石、白峤港、力洋港、青山港、旗门港、满山、胡陈港、车岙港及岳井洋白礁等水道,涉及位置、长度、水深、流向及沿岸港埠等信息。
关键词:
宁海县
港口
水道
内容
铁江港水道
南起凫溪出海口,北至狮子口,水域中心位置在北纬29°20′,东经121°31′。长16.6千米,县属海域面积14.925平方千米,港道南北偏东走向。主航道最深处21.5米,航道水深6~10米,港底为近海相粉砂质和泥土质淤积物。涨潮流南,落潮流北,流速1.5~2节。沿港有团堧、石孔头、樟树、璜溪口、凫溪、皂浦、潘家岙、加爵科、强蛟等港埠。
黄墩港水道
南起颜公河口,北至白石水道,水域中心位置在北纬29°26′,东经121°32′。长13.3千米,宽1~2千米,其中,深水道长6千米,航道水深2~12米。涨潮流向西南,落潮流东北,流速1~2节。港底为近海相粉砂质和泥土质淤积物。沿港分布着强蛟、峡山、薛岙、桥头胡、溪下王、大佳何、井栏、铜山、中央山、横山、白石山等港埠码头。
狮子口水道
旧名蜃海门水道。介于白象山与奉化县狮子山之间,水域中心位置在北纬29°30′,东经121°32′。水道长3.7千米,水道窄处宽2千米,航道水深8~25米,泥沙质底。潮汐东西流向,流速1.5~2节,可通航5万吨级货轮。1956年“8·1”台灾后,海军部队在游头门偏北1.1千米处增设系船舶浮鼓2只,东北方向设置系船舶浮鼓1 1只,供军民系泊船舶、防御台风。
青水门水道
介于中央山岛和白石山岛之间,东接白石水道,水域中心位置在北纬29°29′50″,东经121°35′20″。长400米,宽225~300米,航道水深4~5米,涨潮由东南流向西北,落潮由西北流向东南,流速1.5节左右,可通航150吨级以下船舶。
铜山门水道
介于铜山岛和中央山岛之间,水域中心位置在北纬29°29′20″,东经121°34′15″。长0.5千米,宽0.3~0.4千米,航道水深8~12米,泥沙质底。潮汐东南对西北流向,流速1~1.5节,可通航万吨级货轮。
白石水道
旧名白水洋。介于白石山岛和白石山岛南面大陆之间,水域中心位置在北纬29°30′,东经121°37′。长9千米,宽2千米,航道水深8~12米,泥沙质底。潮汐西南对东北流向,流速1~1.5节,可通航万吨级货轮。1983年9月曾有1.7万吨级货轮经该水道至峡山。
白峤港水道
西起白溪入海口水车港头村,东至力洋港。狭长如象鼻,全长11千米,港口最宽处约0.8千米,航道水深0.5~2米,港底面为近海相淤泥砂贝壳沉积物,局部较厚。沿港有水车港头、白峤、梅岙、越溪、毛屿等港埠。
力洋港水道
北接白峤港,东南与满山水道、猫头洋水道及蛇蟠洋水道相接,全长10千米,宽2.3千米,航道水深2~8米,水最深处达12米。
青山港水道
西起一市镇青山脚,东至猫头洋水道。长10.2千米,港口宽2.3千米,航道水深2~6米。港底面沉积物为近海相淤泥及局部贝壳泥沙。沿港有白芨、箬屿、双盘、青山脚、前岙等港埠。
旗门港水道
西起旗门塘,东至蛇蟠洋水道,南与三门县正屿港相邻。长9.5千米,宽1千米,航道水深2~8米,港底面沉积物为近海相淤泥及局部贝壳泥沙,沿港有牛台、小河塘、龙头等港埠。
满山水道
旧名满山洋,白礁洋,介于满山岛与田湾岛之间。长10千米,宽1.8千米,水深7~46米,泥质底。涨潮流北,落潮流东南,流速2~3节,落潮流速大,通航5000吨级以下船舶。水道波浪受季风影响,呈混合浪,北端多礁石,属航运险峻水道。
胡陈港水道
位于三门湾北侧,介于力洋、长街两镇之间,北起胡陈村,南接力洋港水道。内陆港长14千米,宽0.5~0.8千米,航道水深2~10米。北段部分港底为砂石质,大部分港底为近海相沙泥土质,南北走向,涨潮流北,落潮流南。上游汇合中堡溪、西仓溪、胡陈溪三条溪水,流入三门湾。沿港有胡陈、下张、海头渔、燕楼山、船湾、洞门、沥头、小青、大青、平岩头等埠头。1976年胡陈港筑大坝截流后,成为内河,航运作用减弱。
车岙港水道
位于长街镇东部。原港长12千米,堵港筑坝后,成内港,长10千米,一般宽度为100~200米,最宽处300米。上游水流源出白岩山,自车岙、西岙由北向南,主流入三门湾,沿港西侧支流依次流经成塘港、长亭港至胡陈港;东侧支流流入岳井洋。水深8~10米,南北走向,涨潮流北,落潮流南,泥质底。境外物资可运至石桥头等长街境内所有埠头,水路运输便捷。自1952年车岙港堵港截流建闸、1954年长亭港筑堤建闸后,海上船只不能直接进入长街境内,待闸门外潮水与内港水位相平时开闸,才可供小船通行。沿港两岸设长山嘴、团屿、大成塘、山下、洋湖、山前、新塘缺、洋岭、伍家屿,分两路:南至松岙闸,西经下角头、下湾塘折南至兰头等港埠。在陆上交通不很通畅时,境内的粮食、建材物资仍依靠内河及支流水运来完成。因常年降雨,导致水土流失,水道淤积,河床升高,河道变窄,内港货运随着陆路货运的增强而减退,1980年后,内河运输萎缩。
岳井洋白礁水道
南起牒屿山(迪市山),北至象山县玉湾岛,接蟹钳港,水域中心位置在北纬29°21′10″,东经121°47′。全长24.026千米,宽0.4~2.4千米,中心航道水深10~15米。港底为近海相砂土质淤泥。潮汐流向西南至东北,流速1节。沿港有象山泗洲头、蟹钳渡,宁海隔洋塘、岳井、松岙、兰头等港埠。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设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路交通,交通管理,交通工业、科技,文明创建、群英荟萃6编,记载了宁海县交通事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