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中心镇镇区主干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47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中心镇镇区主干道
分类号:
U418.8
页数:
6
页码:
168-1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内三大中心镇——西店镇、长街镇、岔路镇的镇区主干道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包括各主干道的名称、走向、长度、宽度、路面材质及沿街设施等,展现了这些中心镇作为经济、商贸、文化中心的发展面貌。
关键词:
宁海县
中心镇
镇区主干道
内容
北部西店镇、东部长街镇、西部岔路镇为县内三大中心镇。
一、西店镇镇区主干道
西店镇位于宁海县北陲,古称“西垫,西垫街”,以铁江西岸填土筑村而命名。背靠香岩山、天门山(桶盘山),由北向东延伸至雷公山,与奉化接壤,东南面海。孙、刘、冯、高、王、邬等诸姓氏先后迁徙于此,唐宋时期已成村落,均以“铁场”为村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设置西垫驿,为甬榕官道、宁绍古道之要隘,宁邑之北大门,明季兴盛成集镇。1950年改西垫为西店,置西店乡。1958年时为西店公社。1959年12月划属奉化县,1961年12月复归宁海县,1991年设西店镇。
现西店镇为宁海北部经济、商贸、文化中心,以现代工业和海洋经济为主导的工业重镇,被列为浙江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省级中心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浙江省经济百强镇、浙江省文明城镇,是宁波市7个卫星城镇之一。
镇区古街道仅西店街一条,历经千年沧桑变迁,镇区域向东南成倍拓展,至2010年有7条主干道,形成了三纵四横的街道新格局。
西店街 南起南中桥,北至镇北桥与滨海路交会,长400米,宽4米,中间石板,两侧卵石嵌弹,现改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此路是古海道要冲,原延伸三角路、大路畈至栅墟岭。宋建炎年间(1 127~1 130)设栅墟铺,明洪武二十年(1387)设西垫驿。
西店路 原是民国26年(1937)建造的甬临公路,南起邵家村,北至奉化下陈交界,1997年改道移向振兴路,改此路为商贸街道,全长4.47千米,路基宽20~26米,路面宽度12~16米,全程路面水泥铺设。沿路设望海公园、爱妻压力锅厂、禽蛋市场、西店医院、好又多超市、华联超市、西店大厦、农业银行、水务集团、西店办证中心。
建设路 南起铁场东路,经交铁江路、滨海路,北与中山西路交会,全长500米,路面宽1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道旁设农贸(菜)市场等,沿街商贸兴盛。
铁场路 东起樟树村,西至铁场岭顶,原是乡道西香公路的一段,全长1.1千米,路面宽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路边设移动公司、信用合作社、电信局、邮电储蓄所、西店文化中心、日杂铺商等。
铁江路 东起铁江沿岸海堤,交振兴路、建设路、西店路,与西店街相交接,全长650米,路面宽12.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沿街设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信用社、照相馆,日杂商贸繁华。
滨海路 东起铁江海堤(五洞桥),西至西店街,交会延伸至乌岩山脚下,全长1.5千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宽8.5米。沿街开设餐馆小吃、日杂商铺。
中山路 东起石孔村,交振兴路(甬临公路)至郑家桥,接郑家路与西店北路相交,全长1.5千米,路面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沿路有晓晓公司、宁波万象公司、宁波精益公司、宁波柏屹电器公司等企业,局部地段正处于建设中。
二、长街镇镇区主干道
位于宁海东部,古称长亭,背靠香花山、大园山,坐西北,东南面海。谢、王、张诸姓族人先后迁居于此。北宋大观三年(1109)就设有长亭盐场司署,南宋时已成村庄,元、明、清历代为邑东之集镇。解放初期置长亭镇,1958年设长街公社,1961年设立长亭公社,1984年改为长街镇。现为宁海东部经济、商贸、文化中心,工业发展后备基地,工贸型中心镇,被列入浙江省中心镇、省级生态镇。历经近千年沧桑巨变,镇区域面积成百倍拓展。镇区古街,仅前街、后街两条,至2010年镇区已拥有10条主干道,形成了“六纵六横”街路新格局。
后街 是古海岸线上最早建的一条街道。北起振英庙,经土地堂至大井头南,宽约3米,长350米,石板路面。1990年后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前街 源于两条海堤。先前在古海岸线东筑起第一条海堤,北起振英古庙东,经谢家祠堂至王家祠堂南。后又在该堤东侧再筑第二条堤,北起下山庙,南至石桥头深水井(称香山甘泉,亦称白水井)、张前塘。此后,长街村民平整第一条海堤,并在海堤东西两侧建房。商铺民宅鳞次栉比,遂成宁海东路经商贸易之场所,俗称长亭街,亦称老街。前街长约500米,宽约4米,路面中心横向铺设大石板,两侧路肩鹅卵石嵌弹。1990年后改建成4~5米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长青路 南北走向,平行于前、后两街,北起旗头山西麓,向南经老车站、宁海三中、长街医院、石桥头村、永和桥,过塘里村至大湖村,全长2.5千米,宽1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该路原为横向铺设的大石板路面,1970年长街至青珠农场公路建成通车,改建成砂石路,成为县道长青公路的一段。2006年,改建长青路,将20世纪70年代后的砂石路面、部分条石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80年代后,镇区拓展,前街经商渐趋冷落,新辟的长青路遂成镇区经商贸易的主街道。
环河路 亦称新街,位于长青路东并与之平行,由1988年沿人工河两侧建街路而得名。北起旗头山南麓,南至石桥头与长青路交汇处,长1千米,宽2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中间绿化带。2007年,拆去绿化带、东侧人工河上的水泥多孔板,铺设大型地下水管,浇制水泥混凝土路面。沿街开设超市、粮食市场、综合市场及众多商铺,设有农业银行、林特站、邮政支局、电信局、信用联社、人寿保险公司,现为镇区最繁华的商贸中心街道。
东兴街 又称东大街。位于环河路东并与之平行,北起长岳路,经石桥头村东,跨塘里村东,南至大湖村与长青路相接。长2千米、宽2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两侧设有绿化带、人行道。沿街有长街派出所、联通公司营业处、宏飞大酒店、长街宾馆、新车站、城标、天虹文具、远翔等企业店铺。于1998年建成,是当前镇区最宽阔的一条街道。
学府路 位于环河路与东兴街之间。北接长岳路,经镇教育结算中心、镇成人学校、长街镇初中校舍和镇中体育场,南连石桥路,长850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学府路由北向南贯穿镇中校区,为安全与安静起见,在外河上建拱桥1座,此路成为步行街。
长岳路 东起镇东茧站,西至后街,长800米,宽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是1971年建成的长岳砂石公路的一段,1994年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沿路两旁开设新江厦连锁超市、综合市场、电影院、文广中心、四明大药房、镇政府、香花山舞厅等。
工商街 东起东兴路,西至长青路,长450米,宽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于1997年建成。
邮电路 东起长街镇中心小学,西至长青路,长550米,宽26米,两边有绿化带、人行道,水泥混凝土路面,于1998年建成。
保险路 东起东兴路,经镇中心幼儿园、碧海家园、长街宾馆,西至环河路,长450米,宽2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于2002年建成。
石桥路 东起东兴路长街镇客运车站出口,经碧海家园、石浦酒家,西至长青路,长350米,宽1 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于2002年建成。
宁石路 东起东兴路,沿加油站、汽车修理厂、新车站、城标、自来水管理处、天虹B厂区、长林机械有限公司、棉花厂,西至后山庙,全长500米,宽26.5米,路中间有隔离绿化,两侧有钢护栏、人行道,沥青混凝土路面。于2003年建成,是宁波市沿海南线、县道宁松线的一段。
三、岔路镇镇区主干道
岔路镇地处宁海西南部,距县城18千米,距白溪水库8千米,镇城区面积1.71平方千米。南朝年间,葛姓族人由东阳迁居于此,古称桐柏里,因甬榕官道、宁台古道曾在此三岔口立分路界碑“岔路西至天台南至台州”,故称岔路。新中国成立后为岔路区公所、岔路乡所在地。1958年时为白溪、岔路、前童、竹林四乡合并的东风公社所在地。1992年撤区并乡时,为岔路、白溪、王爱三个乡合并成的岔路镇镇政府所在地。历经沧桑巨变,镇区域成倍拓展,主干道、街道变宽拉直增长,由砂石路、卵石路改建成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国道沈海高速、省道甬临公路贯穿镇区,镇西南设有高速公路道口,货运客流南来北往,车辆川流不息,交通运输尤为便捷。至2010年,已形成“两纵五横”的中心镇主干道交通新网络。
岔路镇是浙江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宁海西南部经济、商贸、文化的中心镇,具有传统风貌的现代化小城镇。
宁台古道(老街) 宁海至天台古道,北起大樟树脚,南至老界碑,长70米,又自界碑向西、向南各延伸30米,呈“Y”型,总长约130米,宽3~5米,卵石弹路,因在老界碑三岔口处建街立市,故得名岔路街。明代大旅游家徐霞客游记所载“歧路”就在此处。历代每逢农历三、八为集市,岔路街为宁海西部农商贸集散中心。
兴中路(岔路街) 东西走向,西起甬临线老车站,东至上畈祠堂(老乡政府旧址),相交于老街,全长550米。其中,甬临线老车站至老街段,建于20世纪70年代,长250米,宽6~8米,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沿街设供销社、粮管所、信用社、食品站等。1995年,投资100万元,将老街向东拓伸300米至上畈祠堂,建成宽22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该街道是目前镇区商贸集散的主街道之一。
景秀路 东西走向,平行于老街,西起甬临线,东接宁台古道,全长180米,宽2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岔路第一个移民小区的主街道。育才路 东西走向,平行于岔路街,西起甬临线,东与城岭线连接,全长500米,路宽2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沿线有岔路市场、岔路镇中心小学、岔路镇初级中学等,是仅次于岔路老街的商贸集散街道,也是一条文化教育中心路,故名育才路。投资160万元,于2006年开工,2007年建成。
迎宾路 又名岔前大道,东起上同里,西接甬临线K94+110处(交警队驻地),长1.2千米,宽4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目前镇区最宽阔的一条街道,也是日后岔路镇区中心主街道。投资400万元,于2003年建成。
工业园区路 西起甬临线K95+300处(新高坦),穿越高坦工业园区,东至上湖村,长950米,宽2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乡道改建而成,是上高线公路的一段,也是高坦工业园区的主街道。投资110万元,于2004年建成。
庙山路 起自高坦经高坦园区、至庙山,南北走向,全长850米,宽2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通往高坦园区的辅助道路。投资100万元,于2004年开工,2004年建成。
甬临线岔路段 北起交警队驻地(甬临线K94+1 50),南至千秋桥,全长870米,宽为3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省道甬临线公路的穿镇段,路段两侧商铺林立,是一条工商贸易的主街道。
天河路 起自上畈村,途经隔潭、花堂,沿镇区中心河道而上,西至上胡,全长1.3千米,宽4~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镇区新的一条主通道。投资100万元,于2005年建成。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设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路交通,交通管理,交通工业、科技,文明创建、群英荟萃6编,记载了宁海县交通事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
相关机构
晓晓公司
相关机构
宁波万象公司
相关机构
宁波精益公司
相关机构
宁波柏屹电器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