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省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46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省道
分类号:
U412.36+1
页数:
12
页码:
47-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境内省道公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S214省道甬临线宁海段的改建和扩建过程。从1933年动工修建至2004年初步设计完成,历经多次改造和扩建,包括路面材料、公路等级和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提升。
关键词:
宁海县
道路交通
省道
内容
1986年,穿越宁海县境内的省道公路有3条,全长158.3千米。其中,油渣路面公路50.25千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公路3.5千米,块石路面公路0.235千米,砂石路面公路104.315千米。
2010年,县境内3条省道公路的里程为156.192千米。内含一级公路69.439千米,二级公路16.902千米,三级公路40.152千米,四级公路29.699千米。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43.215千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公路106千米,沥青简易铺装路面公路6.977千米。桥梁69座计长3276.25延米。甬临线是宁波通往浙西南的主干线。
一、S214省道甬临线宁海段
甬临线(1989年前称作605省道,1989年公路普查后改称34省道,2001年公路普查后又改称S214省道),由北向南,起自宁波杭甬高速公路段塘出口处,经鄞州、奉化、宁海至台州临海,是宁波通向台州的主干道。
甬临线宁海境内段起自西店崔家(K43+950处),经西店、凫溪、梅林、三军庄、冠庄、上下桥、山河、黄坛、梁皇、岔路、桐州、桑洲岭隧道、桑洲至麻岙岭新屋(K100+640处),长56.69千米。其中,西店崔家至宁海城关老车站段公路,长27.6千米。该公路于民国22年(1933)10月1日动工修建,于民国24年(1935)6月1日建成通车。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部分路段几度受损,经多次修建,1949年12月修建完工,1950年1月通车。宁海县城至麻岙岭新屋段,按1954年部颁五级公路标准测设,1955年2月动工兴建,砂石路面宽7.5~8.5米,9月15日竣工。1976年始,全线路面实施分段改造,至1987年,铺设沥青简易铺装路面50.77千米、水泥混凝土与块石路面6.71千米。1993年,铺设三级公路沥青简易铺装路面38.875千米。
1994年12月,将甬临线宁海境内西店崔家(K43+950处)至城关山河岭(K72+100处)长28.25千米段,改造扩建为二级公路,其中,新建公路15.45千米,新建桑洲岭隧道及连接线4.27千米。该工程被列为浙江省第四批“四自”工程项目。1998年,桑洲岭隧道划归沈海高速公路,成为桑洲岭隧道的右洞。1999年11月,甬台温高速公路指挥部与宁波市交通局达成“以洞还洞”的协议,甬台温高速公路指挥部在该隧道东侧150米左右处重新建造甬临线桑洲岭隧道。隧道长1385米,净宽10.6米,总投资3185.5万元,2001年5月8日建成通车。
1994年12月,宁海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甬临线改造工程指挥部,县委书记郑瑞法、陈炳水先后任总指挥,曹善军、郑国金、童章炳任副指挥。1995年,征用土地1101.8亩,拆迁民房37053.5平方米,拆迁电讯电力线杆1896根,电讯光缆2895米及变压器2台。工程由浙江省交通设计院设计,按平原微丘二级公路加宽技术标准改建,设计行车时速80千米,路基宽26.5米,路中设1.5米分隔带,四车道,主车道2×8.5米,辅车道2X4米(硬路肩),主车道与辅车道之间设钢质波形防撞护栏;主车道路面层为24厘米厚水泥混凝土,辅车道路面层为18厘米厚水泥混凝土;桥涵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载重标准汽—20、挂—100,路面设计轴载标准BZZ—100。工程由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三处、杭州市政工程总公司、宁波市政工程总公司、萧山市政4家企业分段承担施工,后因萧山市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管理不善、严重的质量问题及违反“转包、分包”协议,按合同规定,于1996年8月12日被清退。萧山市政该合同标段由杭州市政接包。工程由江苏华宁交通工程咨询监理公司负责监理。主要工程量:路基挖土石方651222.68立方米,路基填方803157.3立方米;主车道铺24厘米厚水泥混凝土437279平方米,辅车道铺18厘米厚水泥混凝土201759平方米;10~15厘米厚天然砂砾垫层457181平方米,18~30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砾石基层804809平方米;沥青路面51471平方米。大桥1座长178.27延米,中桥3座计长144.52延米,小桥10座计长132.61延米,涵洞146道。路面设标志线28.37千米,添置钢质防撞护栏27.54千米;工程建收费设施1处,绿化带28.37千米。其中,城北环岛至梅林段长6千米,断面布置总宽38.5米,中间为4车道,内设绿化隔离带,两侧各设辅车道(人行道),外各设6米宽的绿化带。
工程于1996年2月2日开工,投资1.85亿元。工程消耗主要材料:水泥90496吨、钢材105吨、木材847立方米。1997年2月28日竣工,3月28日通过质量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
甬临线宁海城关至黄坛段 甬临线宁海城关至黄坛段改建工程位于宁海城关西大门,起接甬临线西店至城关一级公路山河岭K72+110处,沿山河岭山体拓展,跨越甬台温铁路公跨铁立交桥,经双水、辛岭、枧头、下洋朱、五兴、黄坛至杨家,终点桩号为K79+386,全程7.276千米。
甬临线宁海城关至黄坛段改建工程是市、县重点工程之一,该工程于199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交通基础设施“四自”工程项目。1994年11月经宁波市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1997年5月进行初步设计,后因沈海线调整公路建设和建设资金困难暂缓实施。2000年5月重新开启方案论证,同时进行工程初步设计。2000年8月,省交通厅在甬临线台州段工可审查会上,明确甬临线宁海段应按一级公路“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改建。2001年初,省交通厅下达文件加以明确。从2001年3月开始,对线路方案及工程进行补充论证。2003年7月,县政府办公室主持召开了城区至麻岙岭段一级公路线位评审会议,确定线路走向。2004年8月完成了城关至桐洲段的初步设计,10月19日通过初步设计会审,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初步设计。工程的环境、水土保持、地质等评估工作完成。
宁海县政府专门成立甬临线宁海南段改建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工程建设指挥部,由一名副县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并兼任工程建设总指挥,交通局局长杨爱军任常务副总指挥,章立尧、葛金辉任副总指挥。为协调解决征迁难题,跃龙街道和黄坛镇政府抽调城建镇长等精干力量成立征迁工作班子。
该路段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一级公路标准改建,设计行车时速为80千米,路基宽26.5米,双向四车道,横断面布置为:4×3.75米行车道+2米中间隔离带+2×3.5米慢车道+2×0.75米路肩,路面标准轴载BZZ—100,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本路线与其他道路交叉均采用平面交叉布置。沥青钢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结构为:15厘米级配碎石+30厘米水泥碎石稳定基层+7厘米AC—25c型沥青钢筋水泥混凝土+5厘米AC—16c型沥青钢筋水泥混凝土面层。行车道与辅车道同坡。
全线有桥梁6座,分别为公跨铁立交桥、干溪桥、红溪桥、后沈桥、黄坛大桥、山嘴头桥,涵洞34道,其中K79+759.768处1座公跨铁立交桥长444米。根据宁海县发展和改革局会议纪要〔2005〕1号《甬台温铁路宁海段部分设计调整有关事项协调会议纪要》、宁海县交通局宁交会纪《甬临线上跨甬台温铁路技术交底会议纪要》的意见,由甬台温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实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纳入甬台温铁路管理范畴,竣工后移交给甬临南线指挥部。具体施工单位是中铁十六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甬台温铁路工程项目部,设计单位是宁波市交通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是黑龙江中铁建设监理公司甬台温铁路监理部。
工程由宁波市交通设计院设计,宁波远翔有限公司承建,宁波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安全设施由台州安泰安全设施有限公司负责,绿化工程由宁波东恒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承办,于2007年4月开工,2009年12月通过验收,被评为合格工程。该工程批准预算1.2亿元,工程土建初步决算6921. 107万元 (其中,划给甬台温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代建的公跨铁桥梁费用350万元),每千 米造价952.4万元。
甬临线梅林至桐洲段(甬临复线) 改建工程起自梅林冯家(甬临线K60+150处),经梅林、桃源、跃龙、前童、岔路5个镇乡、街道,终点岔路桐洲(甬临线K88+500处),全长30.4千米,由梅林至山河岭段11.26千米、山河岭至岔路段复线16.25千米(其中支线0.83千米)、岔路至桐洲段2.9千米组成。主线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6.5~43米,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时速80千米。支线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12米,设计行车时速60千米。全线有3座隧道,单洞总长4.269千米(乌岩山隧道单洞总长1.046千米、狮子岩隧道单洞总长1.035千米、马鞍岭隧道单洞总长2.188千米),大桥4座计长603延米,互通立交3处。总投资概算12.42亿元,其中,梅林至岔路段复线公路工程设计概算5.72亿元,岔路至桐洲改建工程0.9亿元。
梅林至岔路段工程由中交通力和省公路水运咨询公司完成施工设计,岔路至桐洲段工程由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施工;北京建工京精大房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宁波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负责第一合同段与第二合同段的监理。工程于2009年9月开工,工期36个月,计划在2012年全面建成通车。
2010年,全线有一级公路35.186千米,二级公路13.907千米,三级公路7.597千米;内含水泥混凝土路面27.942千米,沥青混凝土路面28.748千米。隧道1座长1.385千米,桥梁28座计长1806.5延米,涵洞234道。设计荷载标准汽—20、挂—100。钢质护栏6.21千米,钢筋水泥混凝土护栏760千米。日车流量48967辆。
二、S215盛宁公路宁海段
盛宁线 起自鄞州盛垫,经象山,从西溪岭入境宁海。盛宁公路宁海段起自西溪岭(K97+800),经岭根陈、夏奇岙、响岩、翔凤头、胡陈、下田、西张、上岙、下张、海头、海楼渔、力洋新街、柘浦街、茶院、坑口、庙岭、南溪、苔芳、路湾、亭头、白峤,过白峤岭隧道,绕城北环岛至兴宁路(盛宁线K141+670处)与甬临线K70+764处相接,全程43.87千米。
盛宁公路始建于1958年,属于宁(海)西(泽)线的一部分,1979年列为705省道。1989年公路普查时,将盛垫至横山码头公路与西泽至宁海公路合并,改称盛宁公路为71省道。2001年公路普查后,改称为S215省道。盛宁公路起于鄞州盛垫,经象山,从西溪岭入境宁海。盛宁线宁海段,原起自西溪岭,经胡陈、力洋、茶院、苔芳、亭头、白峤,翻越白峤岭至城关老车站,全长44.18千米。
1986年,城区新车站(现城雕旁)至白峤岭顶段进行改线及降坡。将新车站至岭脚段改建成长1.84千米、路基宽12米的沥青简易铺装路面公路;将岭脚至岭顶段路基拓宽至6.5~8米,最大纵坡从11%降至8%,铺设沥青简易铺装路面1.15千米;将白峤岭东侧长235米的陡坡砂石路段换成条块石路面。1993年,由城建部门负责,对城雕至岭脚段进行改扩建,将路基拓宽至50米,主车道宽16米,两边绿化隔离带各宽3米,非机动车道各宽7.5米,人行道各宽6.5米,将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1996年底竣工。2000年,白峤岭隧道开通后,盛宁线营运车辆改道,经隧道抵达城北环岛。城雕至白峤岭脚段划归城建部门管理,将宁象公路城区改道段改名为人民大道。
1991~1993年期间,对盛宁公路K101+200~K141+000段,分别按三级山岭重丘和平原微丘公路标准进行测设改造,最小平曲线半径为25米,最大纵坡7.9%,行车时速30~60千米,路基净宽7.5~8.5米,两边设田路分界挡墙,挖方地段为石边沟,路面宽度6~7米。路面基层结构依年份先后铺配砾石掺灰基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土基层,均作沥青(或油渣)下封闭和沥青表处理。原桥涵设计荷载标准汽—15、挂—80。新建桥涵设计荷载标准汽—20、挂—100。油路改建工程分三年实施:1991年4~8月,设立力洋、苔芳两工地,完成力洋、苔芳、白峤三段路基工程,同时配合有关乡镇做好征迁工作。10月,做好力洋、苔芳两段部分面层。1992年4~10月,设立亭头工地,继续完成苔芳、白峤段的基层面层工作,重点做好亭头段的路基路面,将部分基层调整为水泥稳定层结构。1993年,设立了梅岙、力洋、胡陈、茶院4个工地,分别完成K101+200~K116+700段,K122+700~K125+100段的路基路面工程及K130+000~K134+000段的路面工程,路面基层均采用水泥稳定层结构、机拌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其中,K122+700~K125+110、K130~K138两段被评为优良工程。
全线完成油路改建263827平方米,新建涵洞131道计长1036米,干砌块石挡墙和边沟55814立方米,劈山98112立方米,挖基土方25030立方米,填方98671立方米,共征地119.16亩,拆迁4460平方米,耗用沥青l560吨。工程由县公路段组织施工,至1993年10月完工,总投资1500万元。
1994年12月,将庙岭漫水桥改建为长22.5米,跨径组合为1×13米的高水位桥。1995年5月30日,在茶院漫水桥下游,投资64万元,改线建造长76.5米、跨径组合为4×16米的茶院桥。1995年4月至1997年12月,按平原微丘二级标准改道力洋穿镇段3千米,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2千米,砂石路1千米。总投资247万元。1997年“8·18”台灾来袭,海头漫水桥被毁。1998年重建长65.2米、跨径组合为4×16米的高水位桥,投资109.6万元。1999年10月至2000年1月,将K118+600~K119+600段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
盛宁线路湾至城北环岛段(盛宁线一级公路改造段)是宁波市沿海南线公路其中的一段,起自茶院路湾(盛宁线K126+410处),经梅岙、亭头、雪坡、白峤、前张、华山至跃龙街道城北环岛(盛宁线K140+650处),长14.24千米。1998年4月20日由宁波市计委立项,省人民政府将此工程连同路湾至松岙段工程列为“四自”公路工程。工程分两期施工:1998年5月18日成立白峤岭隧道工程领导小组,柴国平副县长任组长,舒会河、童章炳、陈育峰任副组长。8月4日成立白峤岭工程建设指挥部,由童章炳任总指挥,章立尧任副指挥。一期工程,自城北环岛,经华山、前张、汪家,穿越白峤岭隧道(右)幅,过上白峤、下白峤、岙里等11个自然村,止于白峤岭收费站。单幅双车道全长6.7千米,其中白峤岭右幅隧道长850米。1998年5月开工,于2000年5月完工,工程投资6519.1万元。二期工程自2001年9月开工至2003年10月完工,贯通长1095米的白峤岭左幅隧道、修建左幅公路及改建收费站至路湾段公路,路面宽20米,四车道,行车时速60千米。工程由宁波市交通工程设计院按平原微丘及山岭重丘一级公路标准测设;铁道部隧道工程局、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杭州市政总公司等单位负责施工;宁波市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负责监理;宁波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监督。
2006年3月,对西溪岭至路湾段公路进行路基扩建、路面改建与桥梁的修复和重建。工程按部颁山岭重丘三、四级公路标准测设。修复桥梁6座。重建西张桥,净宽7米、3孔、单跨20米,长65.45延米。改建后,公路路基宽6.5~8.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宽5~7米。其中,胡陈、力洋、茶院3镇乡穿镇段路面宽10~1 6米。全线公路最小平曲线半径15米,最大纵坡10%,回头弯道最小半径12.5米,桥梁荷载标准汽—20、挂—100。工程于2006年12月竣工,投资2891.72万元。
2010年,全线有一级公路15.753千米,二级公路0.893千米,三级公路21.382千米,四级公路5.842千米。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36.717千米,沥青混凝土路面7.153千米。隧道1座(左、右两幅)长1945米,桥梁15座计长510.1延米,涵洞164道。设计荷载标准汽—20、挂—100。钢筋水泥混凝土护栏1630千米,钢质护栏5590千米。日车流量5628辆。
三、S311省道象西线宁海段
S31 1省道象西线 1988年前称作609省道,1989年公路普查后改称38省道,2001年公路普查后改称S311省道。东起象山县丹城,西至新昌县西山。象西线宁海境内段,起自大佳何万井山(K33+330),经大佳何、桥头胡南、梅林三军庄、梅林陈、凤潭、深甽、上湖、龙宫、马岙至西山松木岭(K90+800),全程57.47千米。
原象西线宁海境内段 起自大佳何万井山(K33+330处),经大佳何、溪下王、西吕、桥头胡街道、应家、梅林街道、梅林车站、梅林陈、深甽、上湖、龙宫、马岙至西山松木岭(新昌县界),砂石路面,全长55.1千米。自1958年开工,分5期修建。
深甽至上湖段,长4.11千米。按部颁六级(乙)公路标准测设。1958年施工,翌年1月28日建成通车。路基宽4.5米,砂石路面宽3.5米,桥梁2座计长56延米,桥面净宽7米。因路况差,不符通车要求,1960年客车停止通行。1963年整修,翌年5月5日恢复通车,时称西(店)上(湖)公路。
梅林至桥头胡段,长4.01千米。按部颁六级(甲)公路标准测设。1969年2月开工修建,9月竣工,10月1日通车。路基宽6.5米,砂石路面宽3.5米,弯道8处。总投资4.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5000元,粮管所、供销社等单位筹款5000元,劳工折价3.5万元。
上湖至马岙松木岭段,长17.5千米。1970年11月,被省革委会列为战备公路计划。翌年1月15日,县交通局按部颁六级(甲)公路标准测设,5月正式成立“宁海县双马公路工程指挥部”,按照“民办公助”原则,土方、路面工程由深甽群众出义务工完成,桥梁、驳坎、路基工程由政府出钱包工解决。全线征地211.52亩。弯道288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大纵坡8.6%,路基宽6.5~7.5米,砂石路面宽5.5米,桥梁6座计长128延米,桥面净宽6+2×0.25米,涵洞89道。总投资65.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57.7万元、省土产公司补助8万元。1972年1月15日通过验收,2月通车。至此,西店至新昌西山段贯通,上湖至马岙松木岭段后改称为西山至西店公路。
桥头胡至井栏段,原称桥井公路。自桥头胡,经汶溪周、溪下王、大佳何、井栏、万井山至象山县界,长14.43千米。1974年,按平原微丘三级公路标准,同济大学(实习生)、省交通设计院测设,12月开工,1977年11月桥头胡至大佳何长9.8千米段建成,至1978年9月全段竣工,验收合格。弯道48处,平曲线最小半径25米、最短视距75米,最大纵坡4.5%。路基宽7.5~9.7米,砂石路面宽7米。桥梁6座计长239.5延米,桥面净宽7+2×0.25米。涵洞141道。设计荷载标准汽—15、挂—80。挡土墙9处,439.7立方米。设计用地范围13米。民办公助,征用土地196.5亩。总投资82.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62万元,劳动力折价20.7万元。
梅林车站(甬临线K61+160处)至深甽段,原长13.06千米,县交通局按部颁山岭重丘三级公路标准测设。其中,梅林至凤潭段,长4.5千米,1979年3月动工,翌年12月验收。凤潭至桐树岙段,长2.5千米,1982年5月验收。桐树岙至深甽段,长6.06千米,1983年12月验收。全线弯道29处,平曲线最小半径65米,最短视距60米,最大纵坡6%。路基宽9~11米,砂石路面宽7~8米,设计用地范围12~18.5米。桥梁7座计长165.9延米,桥面宽净7+2×0.25米,涵洞49道。设计荷载标准汽15、挂80。挡土墙52处,8227.9立方米。总投资77万元,国家补助62万元,劳动力折价15万元,征用土地185亩。
历时25年的修建,象西线宁海境内段于1983年12月建成通车。自此,象山、宁海至杭州的车辆不需绕道宁波,缩短了行程40余千米。但由于当初技术标准低、经济实力不足,建成的砂石公路路况较差。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力的提升,对相关路段进行了大中修。
大佳何穿镇段 1995年8月至1997年12月,对K45+700~K46+700段,即长1千米的大佳何穿镇段,按山岭重丘三级公路技术标准,铺设成沥青路面。
深甽上湖至松木岭段1996年4~10月,投资808万元,将K77+500~K95+100段,长17.6千米的砂石路面,铺设成路面结构为15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土基层+1厘米沥青层,下封闭+2.5厘米沥青表处理的沥青路面。
桥头胡、梅林穿村段 1997年8~12月,投资180万元,对K54+100~K54+700桥头胡穿村段,与K57+860~K58+481梅林穿村段,共长1.22千米。按城市次干路三级标准设计,铺设成水泥砂砾土基层厚20厘米,路面层厚22厘米,主车道宽7米,慢车道宽3.5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大佳何双港路段 1998年,投资180万元,改建大佳何镇双港路段,长870米,路基宽42米,其中,两边主车道各12.25米,中间隔离带1.5米。路面结构为18厘米砂砾涸平层+15厘米石灰稳定砂砾基层+1厘米下封闭+2.5厘米沥青混凝土面层。
桥头胡至梅林段 1998年,投资79.15万元,对桥头胡穿村段长765.5米路面,结合当地西侧街面扩建,设计行车时速80千米,铺设1253平方米的沥青路面。1999年,改建起于K53+409.5与象山连接线K46+110相交处,止于K58+481.25与甬临线K67+326相交处,长5.072千米段。桥头胡、梅林两镇结合城镇建设规划,按城市次干路面三级标准设计,其余按二级标准设计。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两侧各设2米宽绿化带。全线共设涵洞16道计长251.9米。
象西线 K45+082~K46+189段、象山连接线K39+000处、大佳何穿村段1999年11月至2000年4月,对象西线K45+082~K46+189段、象山连接线K39+000处、大佳何穿村1.107千米段,按山岭重丘二级、城市道路三级技术标准,由沥青路面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为让象山县公路与沈海高速相连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象西线象山丹城至宁海梅林三军庄段为国道主干线的连接线。
大佳何井栏至梅林三军庄段象西线一级公路改造段,长18.214千米。1998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交通设施第六批“四自”工程。6月19日,省计委、经委发文同意初步设计方案。8月4日,宁海县人民政府成立工程领导小组,由副县长柴国平任组长,舒会河、童章炳任副组长;下设指挥部,交通局局长童章炳任总指挥,尤兆根任副指挥。征用土地1134.94亩;拆迁房屋198户,计建筑面积17380平方米;迁移坟墓200座;拆迁各类线杆692根、变压器6台、自来水管1414米,移栽果树5350株。至10月15日征迁工作结束。兑现各类征迁补偿费1455万元。
工程由宁波市交通工程设计院设计,按山岭重丘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行车时速60千米。由浙江省路桥工程处、杭州市政工程总公司、宁波交通工程(集团)公司、仙居交通工程公司、宁海交通工程开发公司等6家单位分段承建,江苏华宁交通工程咨询监理公司负责监理。工程于1998年10月28日正式开工。全线路基宽24.5米,主车道宽16米(含2米路缘带),中央绿化带2×0.5米,左右两侧钢质波形隔离带2×0.5米,两边路缘带2×0.5米。辅车道2×3.25米,两侧设2×3米绿化带。与其他道路交叉均采用平面交叉布置。主、辅车道(除桥头接线和海涂填筑段外)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主车道为20厘米级配碎石底基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2厘米水泥混凝土路面,辅车道为20厘米水泥稳定基层+18厘米水泥混凝土路面。K41+100~K43+240段及桥头接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前者为15厘米级配碎石基层+23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厘米下封层+4厘米沥青混凝土。全线有跨越双港河大桥1座,7孔,最大跨径16米,长117.5延米,宽24.5米,高3米,上部空心板梁,下部桩柱式墩台。有中桥2座计长148延米,小桥5座计长63延米,涵洞145道计长4939米,桥涵与路基同宽,设计荷载汽—20、挂—100。主要工程量:路基土方167.99万立方米,防护工程34582.35立方米,软基处理长度1550米。主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236112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45184平方米;辅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103299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19485平方米。标志标线、防撞护栏、环保绿化各17.9千米,设收费管理设施2处。大佳何井栏至三军庄段,长18.214千米,其中新建8千米。1999年12月15日,通过工程验收,质量鉴定优良率达100%,被评为优良工程。工程总投资1.31亿元。
象西线井栏至三军庄段改建成一级公路,取道三军庄至梅林陈。一般车辆不再行走自桥头胡(象西线K46+110)至梅林(甬临线K67+326)两个过镇乡街道路段(该路段2001年划归县道梅茶线)。
三军庄至梅林陈段 自三军庄(沈海高速宁海出口匝道、梅林新村),经梅林小花园折西北至梅林陈,长3.411千米。其中,三军庄至梅林小花园段为甬临线二级公路重复线(长2.315千米),梅林小花园至梅林陈段长1.096千米,为1999年大修,路面三级公路。
梅林陈至深甽段 长12.382千米。梅林至深甽段原长12.9千米。2001年7月,经宁波市计委立项,宁波市交通委批准投资2800万元,按二级公路标准测设。工程由浙江大成集团公司、宁海交通工程公司、浙江嵊州路桥公司和宁波市交通集团公司施工,宁波市交通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负责监理。改扩建梅林、深甽两穿镇段,路基宽15米,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各1千米,硬化路肩宽2×1.5米。梅林至深甽段,利用老路,改建为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长10.9千米,沥青混凝土路面。2001年12月竣工。工程征用土地182.11亩,拆迁房屋8509平方米,征用山林土地12.36亩,迁移坟墓130座,“三杆”94根。
深甽、上湖至松木岭段 2005~2006年分两期进行路面改造。第一期改造K74~K87段,第二期改造K67+150~K74与K87~K90+800段,将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总投资2200万元。
至此,改线修建后的象西线宁海段,公路质量上等级,不再穿村过镇,自万井山(象西线K33+330),经双港大桥、桥头胡南、三军庄、梅林陈、深甽、上湖至西山松木岭(K90+800,新昌县界),贯穿宁海东西的S311省通主干线。
2010年,全线有一级公路20.815千米,二级公路2.102千米,三级公路11.716千米,四级公路23.377千米,内含:水泥混凝土路面37.067千米,沥青混凝土路面20.403千米。重复S214省道线新村至梅林车站段2.31 5千米。桥梁25座计长800.7延米。涵洞259道。设计荷载标准汽—20、挂—100。钢筋水泥混凝土护栏3.45千米,钢质护栏19.54千米。日车流量13342辆。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设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路交通,交通管理,交通工业、科技,文明创建、群英荟萃6编,记载了宁海县交通事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郑瑞法
相关人物
陈炳水
相关人物
曹善军
相关人物
郑国金
相关人物
童章炳
相关人物
杨爱军
相关人物
章立尧
相关人物
葛金辉
相关人物
柴国平
相关人物
舒会河
相关人物
陈育峰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宁波市交通局
相关机构
宁海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浙江省交通设计院
相关机构
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三...
相关机构
杭州市政工程总公司
相关机构
宁波市政工程总公司
相关机构
江苏华宁交通工程咨询...
相关机构
中铁十六局第三工程有...
相关机构
宁波市交通设计研究院
相关机构
黑龙江中铁建设监理公...
相关机构
宁波市交通设计院
相关机构
宁波远翔有限公司
相关机构
宁波交通工程咨询监理...
相关机构
宁波东恒园林建设有限...
相关机构
中交通力和省公路水运...
相关机构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
相关机构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三工...
相关机构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
相关机构
北京建工京精大房工程...
相关机构
宁波市交通工程设计院
相关机构
铁道部隧道工程局
相关机构
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
相关机构
杭州市政总公司
相关机构
宁波市交通工程咨询监...
相关机构
宁波市交通工程质量监...
相关机构
浙江省路桥工程处
相关机构
宁波交通工程(集团)...
相关机构
仙居交通工程公司
相关机构
宁海交通工程开发公司
相关机构
浙江大成集团公司
相关机构
宁海交通工程公司
相关机构
浙江嵊州路桥公司
相关机构
宁波市交通集团公司
相关机构
宁波市交通咨询监理有...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