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小五匠”小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449
颗粒名称: 宁海“小五匠”小史
分类号: K295.5
页数: 2
页码: 388-3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素有“小五匠”之乡的美称,传统小手工业的发展历经坎坷而漫长。由于自然环境限制和谋生需求,宁海人民通过拜师学传统手工艺,涌现出泥匠、木匠、石匠、篾匠、铜匠等“小五匠”。他们经历了民国初期的发展、抗战时期的萎缩、新中国成立后的繁荣以及特殊年代的挫折,最终在现代建筑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宁海“小五匠”以自给自足、自我发展为主要经营模式,为宁海县经济、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传承了一代代人的文化和品格。虽然“小五匠”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现代建筑业的形成中仍有其重要元素。
关键词: 宁海县 文史资料

内容

宁海素有“小五匠”之乡的美称,可如今却被人们所遗忘。特别是有些年轻朋友,更不知“小五匠”的发展历史。
  人类社会有了分工后,就出现了小手工业者,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逐渐发展成现代工业。宁海传统小手工业的发展也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兴衰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经历过坎坷而漫长之路。
  由于宁海自然环境背山临海,溪流纵横,港湾众多,土地甚少,交通闭塞,自然灾害频繁,宁海人民过的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艰辛生活,谋生就成了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有的人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冒着风险,远离故土,走上革命道路;有的人想方设法去外地求学寻找出路;还有相当一部分民众,通过各种途径,去拜师学传统手工艺,于是泥匠、木匠、石匠、篾匠、铜匠等“小五匠”应运而生。如城关泥匠名师应法根,门下弟子达8人之多。大概缘于“小五匠”姓“小”之故,在民国前,他们既无行业序列,也无从业人员的人数记载。民国初期,宁海小手工业已发展为17个行业,人数近2000人。相当于明朝正统年间总人口的4%左右。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难当头,民不聊生,传统手工业萎缩至7个行业,人员大幅度歇业。抗战胜利后,又增至13个行业,从业人员约5000余人(县志有载)。新中国的诞生,为小手工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行业种类增到31个,从业人员猛升至7637人,其中“小五匠”占有半壁江山,成为传统工业的主力军。他们分布在全县各地,不仅服务于当地民众,还活跃在宁波、杭州、兰州、新疆,甚至走出国门,漂洋过海去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从业。宁海的“小五匠”也就此闻名全省。
  20世纪60年代初的“瞎指挥”刮“五风”特殊年代,“小五匠”惨遭厄运。“资本主义尾巴”的罪名横加在他们头上,还责令他们限时回家,从事农业劳动。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又迎来了宁海“小五匠”大发展的春天。他们大摇大摆地登上了建筑集体企业的大雅之堂,成为现代建筑工人。
  “自给自足,自我发展”是宁海“小五匠”的主要经营模式,运作方式则根据各自工艺特点有所不同。比如木匠、石匠、泥匠和篾匠以入户做活为主;小铜匠则挑着工具担走街串巷,吆喝着“补锅!修铜茶壶喔!”的号子以招徕生意。他们的收入菲薄,且常有失业之虞。根据《宁海县志》记载,民国32年(1943)统一限定的工资标准为:泥工、木工,供膳的日工资为10元法币,不供膳的为20元法币;篾匠还要低于这一标准;最高的是石匠,供膳的工资为15元,不供膳的为30元法币;铜匠则按照器皿破损程度,经过讨价还价,经过双方协商定价。
  “小五匠”在各个历史时期,一直为发展宁海县经济、稳定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并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据一些老同志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汇储款,主要来自外出打工的‘小五匠’。他们为解决部分农民温饱问题、安定社会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小五匠”率先涉足集体化道路。1956年,以泥工名师应法根为首组建了“宁海城关泥水合作社”。1969年,宁海县建筑工程公司成立;20世纪70年代,全县各公社相继组建建筑工程队(共43家),80年代,县第二、第三、第四建筑公司等先后成立。自此,建筑业成为宁海县国民经济主导产业之一,据新《宁海县志》记载,1985年的建筑业产值占全县社会总产值的11.62%,为宁海县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立下了新功。
  “小五匠”兴起,打开宁海封闭之门。他们把全国各地各种信息、先进事物传递至故里。据说宁海种植的包心菜种子就是由一木工从东北捎回来的。1987年,宁波地区组织各县城建局局长去西安参观学习,该市房管处一位副处长,在聊天时对我们宁海木匠赞不绝口。他说,你们宁海人在西安做木工的不少,他们不但人品好,且工艺巧。同样做一张床、一张写字台,宁海人设计的款式新颖、做工精细,很受西安人欢迎。有的西安人还拜宁海木匠为师。
  宁海“小五匠”不分天南地北闯荡江湖,不仅磨砺了意志,锻炼了自己,还学会了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在艰苦环境下生活的本领,因此也造就了他们仗义豪爽、敬业爱岗、刻苦耐劳、勤奋好学、团结诚信等品格和风采。
  目前,宁海县正处在现代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昔日的“小五匠”虽然退出历史舞台,但深析现代建筑业的形成,“小五匠”仍然是其内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知识出处

宁海县建设志

《宁海县建设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1987-2010年宁海县城乡建设的史实和发展成就。全书分为城乡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城市公共用房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水网工程、城市管理、建筑施工、住房建设、房地产业管理、机构与职能等十六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应文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