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宁海县委 宁海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宁党〔2009〕4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445
颗粒名称: 中共宁海县委 宁海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宁党〔2009〕4号)
分类号: K295.5
页数: 5
页码: 377-3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本意见旨在加快我县城市建设和发展,以拉动投资、提升产业、改善民生。明确了以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型现代化中等城市为总体目标,实施“南改、北联、中突破”的城市发展战略,并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征地拆迁等基本原则。具体措施包括旧城区、城中村改造,业态提升改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功能连接和完善,推进城市形象连接,以及着力推进重点功能区块建设。同时,创新机制,优化城市发展新环境,包括完善城市规划决策和监督机制,完善城市建设用地制度,深化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最后强调加强领导,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 宁海县 文史资料

内容

为进一步发挥城市在拉动投资、提升产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抓住新一轮城市发展机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面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为我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开空间、赢得时间,现就加快我县城市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目标,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
  (一)深刻认识加快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是拉动投资增长、提升发展后劲的动力。发挥好城市在拉动投资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当前经济下行、需求紧缩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提升产业层次的主平台。我县正处在服务业加快聚集发展、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通过城市的开放、改造、更新来推动和实现。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是推进民生改善、提升生活品质的主载体。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更是促进以城带乡、提升统筹水平的主引擎。特别是在当前企业普遍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尤其需要通过加大城市开发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保障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型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总体目标,明确任务、强化举措,大力实施“南改、北联、中突破”的城市发展战略,按照“三改三联三突破”的工作思想,着力实现新一轮的城市大发展、大跨越,进一步提升宁海在整个宁波都市圈的战略地位。
  (三)基本原则
  1.坚持把规划引领作为龙头。编制完成县域总体规划,优化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编制各专项规划,做实做精重要区块、近期开发地块、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充分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领和调控作用。
  2.坚持把项目带动作为核心。抓住当前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建筑成本降低的机会,积极争取多上项目、多争补助,同时要强化责任意识、时间意识、落实意识,切实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加快项目的落地和推进。
  3.坚持把产业支撑作为根本。坚持产业立县,产业兴城。找准产业发展与城市开发、改造、提升的结合点,搭建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平台;在做优做精做强城市工业的同时,加快培育和发展物流、会展、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
  4.坚持把征地拆迁作为关键,进一步统一征地拆迁、土地收储的标准、程序,明确实施主体,实现工作重心下移,使各街道真正成为城市开发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
  二、加快建设,树立城市发展新形象
  (一)实施旧城区改造
  坚持“成片改造、整体推进”的原则,成熟一片、改造一片、带动一片,力争5年内基本完成旧城改造任务。要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加快推进东门地块。新四纪环岛节点区块、县政府周边地块、南门化肥厂地块、大湾塘地块等重点地块的改造,推进西门蔬菜基地、前后张地块、樟树潭等房地产开发项目,适时启动溪南区块开发建设。要加强规划和整体谋划,优化东门、南门、西门等重要节点的交通组织和景观设计,完善以路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改造规划,为明确成片改造的重点、时序提供依据。妥善处理改造与保护、整合、提升的关系,利用好老城区文化、教育等各种资源,推进十里红妆博物馆、跃龙山公园改造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挖掘和丰富城市内涵。
  (二)实施城中村改造
  制订完善城中村改造5年规划、3年计划,根据城市主要功能区块开发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排定城中村改造时序,鼓励整体搬迁改造和建造农民公寓。有序推进村留地开发,不断充实壮大村(社)级集体经济,解决村(社)后顾之忧,同时盘活城市存量土地资源、丰富城市空间形态、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村留地开发,鼓励引导优先用于开发工业标准厂房、纯商业和商务楼等项目。村留地开发住宅项目要纳入我县房地产开发统一计划,适时有序推出。
  (三)实施业态提升改造
  推进老城区企业搬迁,落实企业搬迁安置点,加快企业搬迁安置标准厂房建设,把散落在老城区的企业逐步转移出去。推进沿街业态改造,通过政策引导和加强管理,疏堵结合,逐步对沿街小企业、小作坊进行搬迁改造。推进商业特色街区建设,通过建设步行街、精品街等形式,提升老城区休闲、购物、餐饮等商业功能和档次。推进市场改造提升,按照“批发市场近郊化、零售市场网络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商业网点、菜市场等布局,重点推进跃龙综合市场、百家农批市场和红枫建材市场的搬迁和功能转换,建设龙海农批综合市场。推进新兴业态培育,利用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商业价值,发展创意产业等高附加值产业。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加快城市组团间的道路连接,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推进“北联”。规划建设职高路,改造梅桥路,加快公园路等道路建设,着力构筑梅桥片区“两横三纵”路网体系;加快回竹中路、气象北路延伸工工程建设,为城市中心区建设奠定基础;加快兴海路南北延伸,实施甬临线改道和西环线规划建设,形成城市道路大循环闭合圈;规划建设环宁海湾滨海大道,推进“北联”向强蛟、西店区域拓展。
  (五)推进城市功能的连接和完善
  加快梅桥区块的开发,推进物流园区九顷区块开发建设,启动建设外商投资区块,加快引进汽车4S店,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和公建资源的配置,完善区域功能,带动区域开发。加快城市重心北移,通过开发、建设一批行政、文化、居住等设施和区块,增强城市中心区集聚辐射能力,促进城市中心区与梅桥片区的功能连接和相向发展。
  (六)推进城市形象连接
  突出重点,加快片区改造,做好“村改城”工作,推进梅林街道重要节点改造,适时启动桥头胡村改造,结合经济适用房、农居搬迁安置点建设,适度开发一批房地产项目。进一步拓展城市管理空间,理顺管理体制,构建大区域城管格局。做足山水、生态文章,凸显“两湖一河一港一环”的自然生态景观,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加强规划引导和塑造,注重城市与自然的对景关系,做到显山、露水、傍海、见绿。
  (七)着力推进重点功能区块建设
  新世纪现代商贸商务区、新行政中心、物流园区、模具城工贸区、火车站前商贸区、兴海路以东区块,是展示宁海城市形象的六大重点功能区块,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力争3年初成形象、5年基本成型。全面启动新世纪现代商贸商务区建设,确保三年出形象。深化细化新城市中心方案,加快项目包装报批,实质性启动大中山商务楼建设。加快建设物流园区、模具城工贸区、火车站前商贸区。积极有序地开发兴海路以东区块,建成规模企业总部经济中心和高档住宅区。
  三、创新机制,优化城市发展新环境
  (一)健全完善城市规划的决策和监督机制
  进一步完善规划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对城市规划的领导、协调、决策和监督作用。建立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编制和修改的程序。加强对近期开发建设区的详细规划编制和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没有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土地一律不得划拨、出让和开发建设。强化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跟踪管理,实行城市规划公示制度,形成公众参与规划制订与实施的监督机制。严格规划执法,建立健全依法监督管理机制和行政、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增强规划的严肃性,确保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城市建设用地制度
  科学利用“两规”联合编制试点的契机,加强系统研究,利用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把当前和今后3~5年的项目建设用地调整落实到位;向上积极争取,向内挖掘潜力,确保城市开发建设及重大项目、重要基础设施的用地需要。按照“统一规划、成片开发”的原则,通过前期的配套建设,把“毛地”变成“净地”,确保推出地块开发建设顺利推进。
  (三)深化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
  积极争取金融机构贷款、上级补助和开展招商引资的同时,切实加强国有投资公司的资本运作。统筹制订城市房地产开发计划,有时序、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土地储备地块,发挥好土地的融资作用,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抓好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中小套型、中低价位商品房的供给,进一步优化住房结构,完善住房体系,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
  (四)健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
  根据新的形势,整合城市管理有关职能,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着力解决职能交错、职责不清、管罚脱节等问题。实行管理重心下移,成立街道综合执法中队,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发挥和强化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对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集中治理,突出抓好大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城市出入口等周边市容市貌管理。强化城镇个人建房管理,加大违章建筑专项治理力度,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和街道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拆违的整体合力。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既要开展专项整治和集中整治,更要立足长远,建立长效机制,重点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使城市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加强领导,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
  (以下内容略)

知识出处

宁海县建设志

《宁海县建设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1987-2010年宁海县城乡建设的史实和发展成就。全书分为城乡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城市公共用房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水网工程、城市管理、建筑施工、住房建设、房地产业管理、机构与职能等十六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