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中村拆迁与安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39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城中村拆迁与安置
分类号: F293.33
页数: 2
页码: 165-1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3年10月,宁海县撤销城关镇,设立4个街道。县政府根据《宁海县城市总体规划》,对汪家、前张、后张和华山等城中村进行拆迁征地和改造建设。汪家、前张、后张3个村隶属跃龙街道,征地面积5.6万平方米,涉及350户农民。2004年8月,县政府同意征地拆迁方案,并于2006年7月调整。拆迁工作至2010年底进入扫尾阶段,安置小区于2006年3月开工,2008年10月竣工,提高了村民居住质量。华山村也进行了拆迁改造,于2010年9月28日批准拆迁实施方案,涉及339户。安置地点为华山村原地改造建设的安置房和华山村西侧的安置小区。通过这些拆迁改造,县政府征用了大量建设用地。
关键词: 宁海县 城中村 拆迁改造

内容

2003年10月,宁海县撤销城关镇建制,设立跃龙、桃源、梅林、桥头胡4个街道建制形成的新的城市建成区。随之,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2003年修订调整的《宁海县城市总体规划》,逐步对新城区内的城中村进行拆迁征地、改造建设等工作。
  汪家、前张、后张三村拆迁征地 汪家、前张、后张3个村隶属跃龙街道,征地区块东至杜鹃山脚,南至汪家村进村道路,西至兴海路,北至唐安李村。拆迁范围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涉及农民350户、1150人。2004年8月,县政府作出《关于同意汪家等村征地拆迁方案的批复》;2006年7月又对该方案作了调整。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汪家等3个村先后开始签订拆迁协议,至2010年底,这3个村的拆迁工作均进入扫尾阶段。
  2006年3月,汪家等3个村的安置小区(汇景嘉园)开工建设,2008年10月竣工。该小区占地总面积359.4亩,其中,汪家等3个村安置自建住宅地基541间计255户;安置统建套房住宅楼17幢计414套、建筑面积4.24万平方米。还配套建设了便利店、会所、幼儿园、地下车库、公共厕所等1.5万平方米的公共设施。通过对这3个村的旧村改造,提高了村民的居住质量,调整了城中村的功能布局,县政府还征用了1466.5亩建设用地。
  华山村的拆迁改造 华山村隶属跃龙街道,为加快宁海城市化建设,改善该村“撤村建居”的人居环境,2010年9月28日,县政府宁政函〔2010〕40号文件批准了县城市拆迁办公室上报的《华山村拆迁实施方案》。拆迁范围占地面积12.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26万平方米;全村被拆迁户339户,约1100人。全村搬迁期限从2010年12月20日至2011年6月20日。
  安置地点:落地排屋安置地点为华山村原地改造建设的安置房。套房安置地点为华山村西侧的安置小区(华山嘉园),位于跃龙街道,东至华山村,南至外环东路(沿海南线),西至学勉路,北至丰泽园。该小区建筑面积8.88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1.3万平方米,共9幢15~17层单体住宅楼计540户套房,于2007年7月和2009年6月分别开工建设,至2011年8月全部竣工。
  通过对华山村“撤村建居”的拆迁改造,县政府还征用了529.37亩建设用地。

知识出处

宁海县建设志

《宁海县建设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1987-2010年宁海县城乡建设的史实和发展成就。全书分为城乡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城市公共用房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水网工程、城市管理、建筑施工、住房建设、房地产业管理、机构与职能等十六章。

阅读

相关机构

宁海县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