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燃气工程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36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燃气工程设施
分类号: TE64
页数: 4
页码: 92-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的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从1991年开始建设,至2010年全县共有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点31家,供气总量达到8350吨。同时,宁海县也开展了管道燃气工程,2005年成立宁海县金桥管道燃气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城区天然气管道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城区管道供气工程逐渐扩大,至2010年底,累计铺设供气管道主干网93千米,供气总量达到271万立方米。
关键词: 宁海县 城市建设 燃气工程

内容

一、液化石油气储配站
  1991年4月,位于城区桃源中路华山村的县首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建成并交付使用。该站占地面积8.83亩,储罐容积300立方米,采用单位集资和财政借贷相结合的方法筹资建成,属于国营宁海煤气公司管理经营(1997年7月,该公司转制,改名为华山煤气有限公司;2003年,因县城规划调整,该储配站迁址城西山河岭重建,储罐容积220立方米)。从1991年4月起,始有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城区部分居民和单位作生活用燃料。1994年,位于西店镇和岔路镇的2家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建成使用,储罐容积分别为120和70立方米。1998年,全县供气总量1500吨,均为家庭用气,家庭用户10449户,用气总人数3.5万人。到2000年,全县各地共有8家液化石油气公司(储配站),合计储罐容积1405立方米,均为民营企业;当年供气总量2640吨,其中家庭用气2112吨;用气总户数19100户,其中家庭用户18700户,用气总人数4.5万人。2004年4月,成立宁海县燃气协会,9月,注册成立宁海县平安燃气有限公司,表3—6中的8家民营企业均为该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葛珊宏。2010年,全县共有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点31家,合计配送人员196人;当年供气总量8350吨,其中家庭用气6200吨;用气总户数58746户,其中家庭用户53216户,用气总人数15.67万人。
  二、管道燃气工程
  2005年12月,县政府批准成立宁海县金桥管道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性质为国有独资,属县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主管;由县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和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金2000万元;2009年4月,更名为宁海县管道燃气发展有限公司,2012年,改名为宁海县天然气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城区天然气管道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并负责天然气用户的供气和管理。
  2006年7月,《宁海县城市燃气专项规划》经县政府批准实施。2007年2月,县政府发布实施《宁海县管道燃气管理暂行办法》。2008年初,县金桥管道燃气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040万元,在跃龙街道大金村建成压缩天然气(CNG)气源站,6月投入使用。该站占地面积38.21亩,设计供气量为2000立方米/小时。2009年11月,投资1000万元,建设县液化天然气(LNG)一期工程,2个容积各为100立方米的LNG储罐,设计容量12万立方米,实际可贮气10万立方米,高峰供气能力6000立方米/小时。该工程配有先进的消防、电气及防雷接地系统。2011年8月,验收合格,投入使用。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宁海县城区管道供气工程粗具规模。2008年,城区铺设供气管道主干网25.47千米;6月25日,县政府发布《关于管道燃气用户转换使用天然气的通告》,当年供气总量6.29万立方米,统计家庭用户1050户,用气总人数3200人。至2010年底,累计城区铺设供气管道主干网93千米,最大管径为DN250;主干网已铺设到桃源街道兴海路北端,即将进入梅林街道和桥头胡街道境内,城西即将通过徐霞客大道延伸进入辛岭开发区,再进入黄坛镇建成区内,管道供气将向城郊区块扩展。2010年,供气总量271万立方米,其中家庭用气36万立方米;用气总户数4678户,其中家庭用户4159户,用气总人数1.2万人。日用气量超过2000立方米以上的有金海豪生大酒店和永红锻造厂。城区高峰日用气量达1.4万立方米。

知识出处

宁海县建设志

《宁海县建设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1987-2010年宁海县城乡建设的史实和发展成就。全书分为城乡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城市公共用房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水网工程、城市管理、建筑施工、住房建设、房地产业管理、机构与职能等十六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葛珊宏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