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专项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35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专项规划
分类号: TU984
页数: 3
页码: 44-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建设志的城乡规划的专项规划,包括宁海县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宁海县城市燃气专项规划、宁海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宁海县绿地系统规划(2009~2020)、宁海县域村庄布点规划等内容介绍。
关键词: 宁海县 城市规划 专项规划

内容

一、宁海县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该规划于2011年6月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规划背景:随着宁海城市建设和城市规模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扩大,机动车辆迅猛增加,城市交通的矛盾日益突出,“行路难,停车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市民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
  城区综合交通规划的目标:构筑对外交通系统发达,内外衔接系统紧密,城区道路系统完善,公共交通系统便捷,城区停车系统灵活,交通管理系统现代化的可持续、协调、一体的城区综合交通体系,实现20分钟交通生活圈。
  规划要点:(1)完善道路系统,形成框架性主干道、一般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四级路网。(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使公共交通成为宁海城市客运的主体,2020年城区公交出行比例达到22%。(3)建立高效、快捷的货运交通体系,保障货畅其流,促进宁海经济发展。(4)建设规模适宜、布局合理的道路设施和公交设施,建设完善的停车系统,引导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5)推行专业车辆的路外停放、净化车种等措施,释放路内的交通与停车空间,缓解停车矛盾。
  二、宁海县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该规划于2006年6月由浙江城建煤气热电设计院编制。
  规划背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宁海县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燃气事业提供科学的依据。
  规划范围:跃龙、桃源、梅林、桥头胡四个街道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北至杨梅岭水库、桥头胡店前王一带;西至甬台温铁路及甬台温高速公路;南至大溪以南山麓;东至城区周边山体分水线,面积约89.97平方千米。
  工程范围:场站工程、管线工程及辅助工程。
  供气领域:城镇居民、公共建筑及商业用户、城市工业、汽车等四个方面。
  规划目标:优化城市能源结构,形成天然气为主的燃气系统,加速燃气管道化,规划至2020年城区管道气化率达85%,基本实现燃气化。
  规划要点:推荐液化天然气或压缩天然气为宁海县的过渡气源,根据县城的地理位置,确定东海天然气为县城管输天然气气源。依据城市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现状,规划发展情况和近期用气量考虑确定中心气化站的规模,并对天然气门站、高中压调压计量站、中心气化站、压缩天然气母站等站址做初步选点,规划液化气储配站的规模和布点,提出实施保障措施。
  三、宁海电力设施布局规划
  根据浙江省〔2004〕297号《关于开展城乡电力设施布局专业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2009年1月由上海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编制了《宁海电力设施布局规划》,以适应宁海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电源接入需要,建设布点合理、网架坚固、电网匹配、运行调度灵活的现代化电网。
  规划范围:宁海县行政区范围,面积1843平方千米,14个建制镇(乡),4个街道,共398个行政村。
  规划期限:近期为2008~2012年,中远期为2013至远景年。
  规划重点:研究和制定宁海电网整体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网架,落实重大电力设施建设用地和线路廊道的规划控制。解决现有电网薄弱环节,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适应性,实现电网接线的规范化和设备选用的标准,达到电网建设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目标,满足重大电力设施用地和线路廊道控制的需要。
  四、宁海县绿地系统规划(2009~2020)
  该规划于2009年由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规划背景:为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创造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提升宁海县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
  规划目标:以创建“山环水绕”的生态绿色城市为目标,进行园林绿地和生态环境建设,以水系为纽带,融山、水、城于一体,把宁海建成一个“山环水绕,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山水城市。
  规划布局:规划分为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生态敏感区、城镇绿地系统和水系、交通线绿化轴四个层次。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形成“一核、两环、两片、多点”的生态绿地规划结构。将宁海中心城区的跃龙、桃源、梅桥三片组团,通过生态带、绿廊、楔形绿带衔接。
  规划重点:构建宁海县域及中心城区绿地结构框架,明确绿色空间建设和保护措施;对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等各类绿地进行系统梳理;明确主要公园绿地的建设时序和改造方式。规划确定香樟、玉兰、桂花、沙朴4种树木作为宁海的基调树种,建议香樟、南方红豆杉、沙朴为县树,杜鹃、枇杷、郁李为县花。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设。
  五、宁海县域村庄布点规划
  该规划于2009年12月由宁海县规划设计院编制。
  规划背景:针对本县居民点平均规模小,自然村分散,人均用地指标高,布局混乱等现状,需逐步进行整合和协调,走集约村镇和乡村的道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全县新农村建设。
  规划重点:优化村庄布局,完善城乡体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落实农房两改任务,统筹安排县域内农村公共服务系统。
  六、宁海县菜市场布点规划
  该规划于2009年12月由宁海县规划设计院设计编制。
  规划背景:为落实《宁海县商贸服务业及网点发展规划(2005~2020)》,加强宁海县中心城区菜市场的规划布局、建设和管理,促进菜市场的持续发展。
  规划范围:宁海城区跃龙、桃源、梅林、桥头胡4个街道约90平方千米。
  规划目标:实现菜市场总量和空间布局合理化,市场管理规范化,市场设施标准化。至2012年,规划菜市场22座,建筑面积62338平方米;至2020年,规划菜市场45座,建筑面积116816平方米。
  规划重点:确定菜市场建设控制指标,根据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合理布局中心城区菜市场,完善菜市场配套设施,确保菜市场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的衔接。
  七、宁海县城区地名总体规划
  该规划于2008年7月由宁海县规划设计院设计编制。编制该规划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交往的需要,改变以往地名无序状态。
  编制地名规划的指导思想:立足建设现代化城市,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促进城市地名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协调。编制地名规划原则:体现城市总体规划的意图,体现地名命名的整体性、系统性、连贯性、强制性和地方特色,尊重历史、尊重民意。

知识出处

宁海县建设志

《宁海县建设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1987-2010年宁海县城乡建设的史实和发展成就。全书分为城乡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城市公共用房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水网工程、城市管理、建筑施工、住房建设、房地产业管理、机构与职能等十六章。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