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毁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334
颗粒名称: 三、水毁纪实
分类号: F512.755.4
页数: 4
页码: 306-3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水毁纪实记录了多次因台风、暴雨导致的洪水灾害,造成公路桥、民间桥梁、公路路面、路基、驳坎、涵洞等交通设施严重损毁,以及船只沉没、冲毁等损失,给当地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关键词: 宁海县 水毁纪实 交通

内容

民国24年(1935)
  8月初,洪水冲毁凫溪公路桥,汽车停驶,至10日修复通车。
  民国30年
  5月,留黄乡(今黄坛乡)德星桥水毁,通台州府大道交通受阻。
  1956年
  8月1日,遭12级强台风袭击,境内阴风怒吼,暴雨如注。塘堤决口,房屋倒榻,树木拔起,田地冲毁,全县死187人,伤175人,中堡溪下游戊己桥上洪流滚滚,20余吨满载食盐的木帆船从桥上飘流而过,石桥依然完好无损,水位之高,非寻常可比。损毁船只710艘,其中民主、联合两运输社被击毁木质运输船2艘,严重损坏15艘,冲失修船材料等计金额8156元。28户船民房屋倒塌,死2人。冲毁渡船3艘,道头3处,桥梁15座。
  9月3日、20日,两次台风相继过境,山洪暴发,道路桥梁多处被毁。
  1962年
  9月4日,14号台风袭击宁海,山洪暴发,“五福桥”3号桥墩冲毁,第3、4两孔拱圈倒坍,甬临线交通中断。
  1977年
  8月22日,7号台风袭击宁海,暴雨成灾,冲毁公路路基54处,桥梁129座。
  1981年
  9月13日上午,受东风波影响,雨量特大。一市区4小时内降雨量达239毫米,洪水泛滥。冲毁民间桥梁23座、长280米,公路路面磨耗层41.4公里、承重层5公里,路基80米,塌方1500立方米,桥梁弹底547平方米,损失金额47.9万元。
  1982年
  7月30、31日,9号台风影响,2天降雨量359毫米,大风11级。大面积农田受淹,公路冲毁,交通中断。据不完全统计,冲毁县乡公路路基4处,3700立方米,(东门至梁皇公路1处长100米、深5米);冲毁驳坎23处、1793立方米,塌方32处,2400立方米,涵洞7道,全县60%以上的路面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损失金额7万元以上。
  1987年
  9月11日、12号台风暴雨,洪水冲毁甬临线凫溪桥5号桥墩,两孔桥面倒塌,交通受阻。
  1988年
  7月29日,旷日持久的干旱进入第36天,土地龟裂。是日傍晚,雷声隆隆,暴雨如注,21时起至次日上午8时,11小时降雨量达400~546毫米。百年未遇的洪水铺天盖地而来,人称“7·30”特大洪灾。
  8月7日深夜,7号台风袭击宁海,灾难再度降临,击毁象山港沿岸大小船只33艘、损坏109艘。
  8月9日,清溪上游暴雨成灾,洪水沿溪奔腾而下,水位超过“7·30”桑洲镇再度受灾。
  12天内,全县共损毁船舶273艘,县第二航运公司,浙宁机308(350吨)钢质货轮沉没;倒坍桥梁268座,冲毁道路327处。交通全面瘫痪。仅交通一项损失金额达5013万元。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宁海县交通志》

出版者:华艺出版社

本志记载宁海县交通运输事业历史和现状,着重叙述解放后的变化。设概述、大事记、设施、运输、管理等部分。记事上限不求划一,下限至1991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据以县统计部门为准。地名采用《浙江省宁海县标准地名录》。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