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路养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32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公路养护
分类号: F512.755.4
页数: 12
页码: 277-2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公路养护包括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建和水毁修复。专业养护由县、市施工队伍负责,农工养护曾由民众义务服役。1955年起实行农工养护,后中断恢复。1982年起公路养护实行分级管理,县交通局接管县乡公路养护。
关键词: 宁海县 技术改造 公路养护

内容

公路养护分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建,水毁修复为公路专项工程。
  小修保养由道班按月(旬)安排作业计划,每日进行工作。费用在年小修保养定额经费内开支。中修、大修工程由县、市专业施工队伍按批准年度计划组织实施。改建(也称改善或改造)工程由县、市专业施工队伍根据批准计划和设计预算组织实施,或由县交通部门组织实施。水毁抢修工程所需经费、材料,上级主管部门按实际需要落实,修复部分按大修、改建(改善)工程程序办理。
  养护方式、分专业、农工养护两种。
  专业养护:
  民国24年(1935)1月6日起,奉(化)海(宁海)公路由私营鄞奉长途汽车运输公司承租经营。9日成立“奉海公路养路所”,实行自营、自管、自养。有养路工26名,担负境内路段养护任务。下设冠庄、西店两道班(俗称“操泥班”),班设工头,领班各1名,养护工若干名。工头不参加劳动,领班则带工作业。主要工具是扫帚、洒水桶、畚箕、锄头及人力木轮大板车。
  是时,所招养路工,一是民众生活困难者,为挣微簿工钱以糊口,一是参加道班可免壮丁役。待遇极差,住祠堂,日工钱仅两角(法币)左右,缺勤照扣。
  民国27年,公路中断。民国38年5月重建西店、大路、梅林道班。
  1953年 全县公路养护总里程27.3公里。1955年后,宁(海)高(枧)、宁(海)西(泽)公路相继建成,养护里程延伸。至1975年养护里程228.5公里。
  1976年,沥青(渣油路、简称油路)路面开始铺设。养护分砂石路和油路两种。1987年,专业养护公路14条,长288.625公里,好路率75.6%,1990年改道班为公路养护管理站(简称公路站)。
  1991年底,养护公路287.15公里,省道3条,156.28公里,县道10条,124.77公里,乡道1条,6.1公里。平均好路率78.7%,省道85%、县道69.1%。道班24个,养护工117名。
  1991年末,宁海公路管理段专业养护道班及其养护里程:
  西店(干线)公路站 址在甬临线53K+724处,站房531.2平方米(建筑面积,下同),养护605省道49K+300~59K+000油路9.7公里,养护工5人。
  西店(支线)公路站 地址与西店(干线)班同。养护西(店)温(泉)公路0K+000~10K+000路段。砂石路10公里。养护工4人。
  梅林公路站 址在象西线58K+438处,站房529.2平方米,养护605省道59K+000~72K+000,609省道55K+000~66K+000路段。油路24公里。养护工12人。
  黄坛公路站 址在605省道82K+684处,站房286.2平方米。养护605省道79K+000~89K+000,县道黄榧线0K+000~3K+000路段,油路8.9公里,水泥混凝土路2.1公里,砂石路2.0公里,共13公里。养护工11人。
  岔路公路站 址在605省道92K+830处,站房134.2平方米。养护605省道89K+000~106K+300路段,油路15.3公里,水泥混凝土路2公里,共17.3公里。养护工6人。
  宁海公路站 原址县公路段内,养护605省道72K+000~79K+000、705省道141K+000~145K+380路段。县道新车站经城关至白峤岭2.85公里路段,其中块石路0.13公路,油路12.9公里,砂石路1.2公里,共14.23公里。养护工9人。
  亭头公路站 址在亭东线0K+400处,站房195平方米,养护705省道131K+000~141K+000、县道亭东线0K+000~4K+000路段,砂石路共14公里。养护工6人。
  苔芳公路站 址在705省道127K+100处,站房128.7平方米,养护705省道122K+000~131K+000路段,块石路0.105公里,油路8.895公里,共9公里。养护工4人。
  力洋公路站 址在705省道117K+620处,站房146平方米,养护705省道112K+000~122K+000路段,水泥路面1.005公里、砂石路面8.995公里,共10公里,养护工4人。
  胡陈公路站 址在705省道107K+200处,站房171平方米,养护705省道101K+200~112K+000,乡道门毛线0K+000~6K+100路段,砂石路共16.9公里。养护工5人。
  南坑公路站 址在原胡青线4K+500处,站房149.6平方米,养护县道胡青线0K+000~11K+000路段,砂石路11公里。养护工3人。
  山头公路站 址在原胡青线17K+000处,站房114.8平方米,养护县道胡青线11K+000~21K+700路段,块石路0.7公里,砂石路10公里,共10.7公里。养护工4人。
  古渡公路站 址在原力胡线5K+800处,站房106平方米,养护力洋经胡陈港至胡陈线0K+000~9K+000路段,砂石路9公里。养护工4人。
  前横公路站 址在原力胡线9K+900处。养护县道9K+000~15K+300路段。砂石路6.3公里。养护工3人。
  一市公路站 址在亭东线13K+300处,站房126平方米,养护县道亭沙线4K+000~14K+000路段,砂石路10公里。养护工3人。
  东岙公路站 址在亭东线19K+700处,站房126平方米,养护县道亭东线14K+000~24K+000(至三门沙柳)路段,砂石路10公里。养护工4人。
  桥头胡(支线)公路站 址在609省道54K+400处,站房321.5平方米,养护县道桥薛线0K+700~7K+300,县道茶西线0K+000~1K+700路段,砂石路共8.3公里。养护工4人。
  民主公路站 址在609省道45K+100处,站房262.5平方米,养护609省道40K+000~55K+000,桥薛线0K+000~0K+700路段。油路共15.7公里。养护工6人。
  深甽(干线)公路站 址在西温线15K+800处,站房309平方米,养护609省道66K+000~71K+500,县道西温线15K+000~21K+500路段,油路共12公里。养护工3人。
  深甽(支线)公路站 与干线班同住。养护609省道71K+500~75K+000、县道长大线0K+000~4K+000、县道西温线10K+000~15K+000路段,砂石路共12.5公里。养护工4人。
  岭下公路站址在609省道80K+150处,站房199.4平方米,养护609省道75K+000~84K+000,县道赵刘线0K+000~2K+200路段,砂石路共11.2公里。养护工3人。
  马岙公路站 址在609省道90K+900处,站房199.3平方米,养护609省道84K+000~95K+100路段,砂石路11.1公里。养护工3人。
  西溪公路站 址在黄澄线8K+100处,站房126平方米,养护县道黄澄线3K+000~13K+000路段,砂石路10公里。养护工4人。
  横坑公路站 址在黄澄线17K+850处,站房126平方米,养护县道黄澄线13K+000~24K+400路段,砂石路11.4公里。养护工3人。
  农工养护
  曾称“民众养护”。民国25年(1936),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民众养路暂行办法》,命令各省限文到一个半月内成立民众养路组织,规定县设养路总队、区设分队、村设班,每班30人,实行民众义务服役养路。11月,县政府抽调奉海公路沿线各乡(镇)壮丁61名,成立民众养路队,与专业养护组织共同担负公路养护。养路队下设2个班,第一班设西店、32人。管理奉化交界处起至杨梅岭段;第二班设梅林乡、29人,管理杨梅岭至小北门段。抗战爆发后,公路破坏,养路组织星散。
  民国37年10月,县政府遵照省《动员战乱时期浙江省省道保养暂行办法》,制订《宁海县保养省道实施细则》,规定省道由沿线各乡镇组织保养队,各乡(镇)、保、甲长分别兼任保养队长、分队长、班长,每班配备道工6~10人,适龄壮丁轮流义务服役,负责经常保养、抢修水毁等。
  道工可免除其他义务劳动服役,此方式一直延续至宁海解放时止。
  1955年1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改进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的指示》翌年,县交通建设科对西店至深甽公路实行农工养护 至1961年,农工养护公路有胡陈至长街、深甽至双湖、深甽至南溪温泉、西店至深甽、门棚至张韩、黄坛至水库、小北门至崇教寺等7条路线,长50.7公里。1962年,省交通厅和宁波专署交管局通知农工养护暂停。除厂矿专用线外,悉由宁海工区接养。
  1964年,宁海工区与东仓公社签订协议,由公社组织农工养护门棚至张韩公路,长6.1公里。翌年5月,相继与胡陈、长亭两公社签订合同,组织农工养护胡陈至长街公路。至1966年底,宁海工区与公社签订合同实行农工养护公路3条,长25.2公里。工区按每月每公里15元标准拨给当地公社,由公社组织18~45岁社员参加养护。发给工资,农工向生产队交纳生产资金,生产队按同等劳力记工分参加分配,养路工具修理费用由公社负责。公路桥梁大中修或水毁抢修等费用,由农工班上报工区,经批准后另行拨给。议定,工区负责:按月下达养路作业计划,拨发养路费;技术管理和技术培训工作,派有经验的专业道工至农工班参加劳动,并担任技术指导和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养路经费的合理使用,及时向县领导汇报,请示有关农工养护中存在问题。公社负责:加强对农工政治思想教育和安全生产教育,处理好农工与生产大队的经济收入分配,安排好农工生活;建立学习、劳动、生活制度等;督促农工完成养护计划。公社有一名领导干部分管或兼管是项工作。
  1969年1月1日,农工养路再次中断,由专业养护。
  1972年2月1日,岩下至桑洲岭9公里公路建成通车。王爱公社抽调5名社员养路,1973年正式列入农工养护计划。恢复农工养护制。
  1974年底,长街至岳井6.9公里公路建成。12月26日宁波地区交通局批复以社队养护方式列入养护计划。至1980年底,农工养护:长(街)岳(井),猛(桥头)联(合)、大(里)孔(家)、梁(皇)前(童)、岩(下)桑(洲岭)、力(洋)岭(峧)、山(前桥)伍(山)、石(桥头)龙(浦)、冠(庄)竹(口)、梅(七)白(莲寺)等10条公路,长62.8公里。
  1982年2月,公路养护实行分级管理。是年,县交通局接管县乡公路养护工作。首批接养:东(门口)梁(皇)、长(街)岳(井)、薛(岙)峡(山)、茶(院)道(士桥)、岩(下)桑(洲岭)、冠(庄)竹(口)、石(桥头)龙(浦)、七(市)白(莲寺)、力(洋)岭(峧、岔(路)白(溪)、山(前桥)向(阳闸)、大(里)孔(家)、大(里)柘(坑)、猛(桥头)茶(坑)、猛(桥头)联(合)等15条公路,长93.94公里。设17个道班,农工43人。养护经费,省对县包干:年公里县道700元,乡道400元。
  至1987年底,养护公路193.77公里,分设39个班(组),农工85名。平均好路率45%,获1987年宁波市养路质量检查第1名。
  1991年,养护公路232.68公里,分6片、45个班,(组)、农工98人,平均好路率47.5%,县道68.96%,乡道44.66%,农工班(组)及养护里程:
  南门班 养护县道东(门口)梁(皇)公路0K+000~6K+000路段。1982年2月接养,砂石路6公里。农工3人。
  竹林班 养护县道东(门口)梁(皇)公路6K+000~12K+600路段。1982年2月接养5.9公里,1983年12月接养0.7公里,砂石路6.6公里,农工3人。
  前童班 养护县道东(门口)梁(皇)公路12K+600~17K+400路段。1982年2月接养,砂石路4.1公里,水泥路0.7公里,共4.8公里。农工2人。
  王爱班 养护县道岩(下)桑(洲岭)公路18K+350~27K+350路段。1982年2月接养,砂石路9公里。农工4人。
  桑洲班 养护县道中(央溪)龙(头山)公路OK+000~5K+200路段。1987年12月接养,砂石路5.2公里。农工3人。
  大陈班 养护县道榧(坑)逐(步)公路0K+000~7K+000路段。1985年6月接养,砂石路7公里。农工3人。
  张辽班 养护县道榧(坑)逐(步)公路7K+000~13K+130路段。1986年12月接养3.53公里。1987年12月接养2.6公里,余1990年12月接养,砂石路共6.13公里。农工2人。
  逐步班 养护县道榧(坑)逐(步)公路13K+130~17K+800路段。1990年接养,砂石路4.67公里,农工2人。
  澄深班 养护乡道榧(坑)澄(深)公路24K+300~31K+400路段。1984年11月接养,砂石路7.1公里。农工3人。
  大蔡班 养护县道长(洋)畈(坑)公路4K+000~8K+100路段。1983年12月接养,砂石路4.1公里。农工2人。
  峡山班 养护县道薛(岙)峡(山)公路0K+000~8K+200路段。1982年2月接养,砂石路8.2公里。农工3人。
  山水班 养护乡道冠(庄)花(山)公路0K+000~5K+800路段。1982年2月接养,砂石路5.1公里,油路0.7公里,共5.8公里。农工2人。
  茶建班 养护县道茶(院)西(吕)公路1K+520~12K+730路段。1982年2月接养5.75公里。1984年12月接养5.46公里,砂石路共11.21公里。农工6人。
  长街班 养护县道长(街)岳(井)公路0K+000~6K+900。1982年2月接养,砂石路6.4公里,水泥路0.5公里,共6.9公里。农工3人。
  龙浦班 养护乡道石(桥头)沥(头渡)公路0K+000~5K+900,娘(娘宫)龙(浦)公路0K+000~0K+800,分别于1982年2月、1987年8月接养,砂石路共6.7公里。农工3人。
  胡陈港班 养护县道力(洋)胡(陈)公路胡港至青珠农场即15K+300~19K+150路段,1985年12月接养,砂石路3.85公里。农工2人。
  越田班 养护乡道越(溪)田(岙)公路0K+000~5K+200路段。1982年12月接养,砂石路5.2公里。农工2人。
  水车班 养护县道下(陈)水(车)公路0K+000~2K+800路段,1986年8月接养,砂石路2.45公里,水泥路0.35公里,共2.8公里。农工1人。
  白溪班(外) 养护乡道岔(路)沙(田)公路0K+000~8K+000路段。1982年2月接养7.7公里,1988年接养0.3公里,砂石路共8公里。农工4人。
  白溪班(里) 养护乡道岔沙公路8K+000~17K+750路段,分别于1988、1989年接养,砂石路9.75公里。农工3人。
  外山周班 养护乡道桑(洲岭)外(山周)公路0K+000~5K+000路段,1983年4月接养,砂石路5公里。农工2人。
  冠峰班 养护乡道大(路下)横(路庵)公路0K+000~8K+200路段,1983年12月接养2.2公里,1986年10月接养3.6公里,12月接养2.4公里,砂石路共8.2公里。农工4人。
  仇家班 养护乡道梅(林陈)仇(家)公路0K+000~3K+100路段,1985年11月接养,砂石路3.1公里。农工1人。
  五松坑班 养护乡道下(河)五(松坑)公路0K+000~1K+260路段。1982年5月接养,砂石路1.26公里,农工1人。
  丁家岙班 养护乡道桐(树岙)丁(家岙)公路0K+000~2K+320路段。1982年5月接养,砂石路2.32公里。农工1人。
  来虎岩班 养护乡道寅(宾桥)来(虎岩)公路0K+000~3K+300路段,1986年5月接养2.2公里,1987年12月接养1.1公里,砂石路共3.3公里。农工1人。
  白岩班 养护乡道双(湖)白(岩)公路0K+000~3K+200路段。1984年3月接养,砂石路3.2公里。农工1人。
  联合班 养护乡道猛(桥头)联(合)公路0K+000~3K+000路段。1982年2月接养,砂石路3公里。农工1人。
  茶坑班 养护乡道猛(桥头)茶(坑)公路0K+000~2K+000路段。1982年2月接养,砂石路2公里。农工1人。
  孔家班 养护乡道大(里)孔(家)公路2K+200~8K+000路段。1982年2月接养。砂石路5.8公里。农工3人。
  柘坑路 养护乡道大(里)柘(坑)公路0K+000~4K+840路段。1982年2月接养,砂石路4.84公里。农工2人。
  强蛟班 养护县道东(园)强(蛟)公路0K+000~12K+800路段。1985年12月接养2.2公里,1989年接养10.6公里。砂石路共12.8公里。农工5人。
  里袁班 养护乡道大(佳何)里(袁)公路0K+000~8K+000路段。1984年9月接养,砂石路8公里。农工2人。
  岭甽班 养护乡道力(洋)岭(甽)公路0K+000~8K+000路段,1982年2月接养,砂石路8公里。农工3人。
  伍山班 养护乡道山(前桥)向(阳闸)公路0K+000~4K+300路段。1978年7月接养3.4公里。1982年11月接养0.9公里。砂石路共4.3公里。农工2人。
  白莲寺班 养护乡道七(市)白(莲寺)公路0K+000~3K+500路段。1982年2月接养,砂石路3.5公里。农工1人。
  牛台班 养护乡道一(市)牛(台)公路OK+000~4K+100路段,1986年11月接养,砂石路4.1公里。农工2人。
  山上方班 养护乡道小(鳖岭)山(上方)公路0K+000~3K+700路段。1983年5月接养,砂石路3.7公里。农工1人。
  路田坪班 养护乡道路田坪公路OK+000~1K+200路段。1987年12月接养,砂石路1.2公里。农工1人。
  石舌章班 养护乡道下(陈)石(舌章)公路0K+000~1K+700路段。1987年12月接养,砂石路1.7公里。农工1人。
  莲头山班 养护乡道赵(家山)莲(头山)公路0K+000~0K+800路段。1986年8月接养,砂石路0.8公里。农工1人。
  望海岗班 养护乡道松(木岭)耐(烦岭)公路0K+000~2K+000路段。1989年接养,砂石路2公里。农工1人。
  前岔班养 护乡道前(童)岔(路)公路OK+000~4K+700路段。1988年接养2.4公里,1990年接养2.3公里,砂石路共4.7公里。农工2人。
  白岭根班 养护乡道桥(头杨)白(岭)根公路0K+000~2K+100路段。1988年接养,砂石路2.1公里。农工1人。
  毛仙班 养护乡道门(棚)毛(仙)公路6K+100~8K+700路段。1988年接养,砂石路2.6公里。农工1人。
  专用公路养护
  小北门至通用厂、庙岭至糖厂、大北门至食品厂、朱行桥至皂坑、西门至丝织厂山下坪至徐家6条专用公路,由厂矿单位自建、自用、自养,交通部门给予业务指导。
  公路使用发生变化,养护随之变更,小北门至通用厂公路东段已成环城西路,由城镇建设办公室(简称城建办)接养,西段仍由工厂养护,大北门至食品厂公路改桃源路,桃源桥以北称桃源北路,以南称桃源南路、滨溪路、由城建办管养,朱行桥至皂坑因铁矿停产,转当地群众养护。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宁海县交通志》

出版者:华艺出版社

本志记载宁海县交通运输事业历史和现状,着重叙述解放后的变化。设概述、大事记、设施、运输、管理等部分。记事上限不求划一,下限至1991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据以县统计部门为准。地名采用《浙江省宁海县标准地名录》。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