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乡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26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乡道
分类号: F54
页数: 17
页码: 83-9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多条乡道的建设情况,包括石桥头至沥头渡、娘娘宫至流水湾、门棚至毛仙等公路的路线、建设时间、弯道、纵坡、路基宽度、路面材料、设计荷载标准等信息,以及部分公路的养护情况和投资来源。
关键词: 宁海县 公路 乡道

内容

一、石桥头至沥头渡公路
  原胡(陈)青(珠)公路13K+600处(即石桥头)右弯,经娘娘宫至沥头,全长5.9公里,在原手车路基础上按平原微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分2段建成。
  石桥头至娘娘宫:长2.9公里,1978年动工,翌年12月建成。弯道21处,平曲线最小半径30米,最大纵坡0.5%:最短视距60米。路基宽6.5~7.5米,沙石路面宽4米,桥梁1座,长10.8米,桥面宽净4.5+2×0.25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
  娘娘宫至沥头:长3公里。1985年动工。1987年8月竣工验收。弯道23处,平曲线最小半径60米,最大纵坡0.7%,最短视距80米。路基宽6.5米,沙石路面宽4米。由县乡养护。
  二、娘娘宫至流水湾公路
  石桥头至沥头渡公路2K+900处(娘娘宫)右弯,长0.8公里。1977年按平原微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翌年动工。1979年12月竣工验收。弯道5处,平曲线最小半径45米,最短视距30米。路基宽6.5~7米,沙石路面宽4米,设计用地范围8米。1980年2月6日通客车,由县乡养护。
  三、门棚至毛仙公路
  省道盛(垫)宁(海)线109K+150处右弯,经门棚、洪家、东湖、岔路、大赖、张韩、吴家岙、岙里王至毛仙。跨胡陈、东仓两乡,长8.7公里。分2段建成。
  门棚至张韩:长6.1公里。1958年按六级(乙)公路标准测设施工。翌年竣工。路基宽6~6.5米,沙石路面宽3.5米。桥梁1座,长49.2米,原为农工养护,1962年归专业养护。
  张韩至毛仙:长2.6公里。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1987年8月动工,翌年12月竣工验收。弯道16处,平曲线最小半径20米,最大纵坡5%,最短视距40米。路基宽8~11米,沙石路面宽6.5~7米。设计用地范围15米。桥梁1座、14米,桥面宽净7+2×0.25米。涵洞24道、长235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挡土墙18处、2195米。总投资18.85万元,国家补助7万元,群众自筹(包括劳力折价)11.85万元,由县乡养护。
  四、前童至岔路公路
  前(童)吴(坑岙)公路0K+400处右弯,经大溪王、上葛头、祥里、上畈、隔潭至岔路街与甬临线94K+100处相接。按平原微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全长4.7公里,分2段建成。
  前童至黄砂坝:1986年9月动工,1988年12月竣工验收。长2.4公里,弯道8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00米,最大纵坡1%,最短视距60米。路基宽8.5~11米,沙石路面宽5~6米。设计用地范围10~14米。涵洞11道,长222米,挡土墙2处、长1084米,总投资(国家补助)5万元。
  黄砂坝至岔路街:1990年2月动工,12月竣工验收。长2.3公里。弯道10处,平曲线最小半径60米,最大纵坡3%,最短视距40米。路基宽7~10米,沙石路面宽6米。设计用地范围10~14.5米,涵洞28道、长307米,挡土墙4处、长401米。总投资30万元,国家补助14万元,群众自筹(包括劳力折价)16万元。
  由县乡养护。
  五、力洋至岭峧公路
  省道盛宁线116Κ+900处右弯,经下沙滩、范宅、前宅、王家、路下施、高洋地、石门、吴家洋、西吴、东吴至岭峧。长8公里,1973年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10月1日验收。翌年4月1日正式通行客车。弯道56处,平曲线最小半径25米,最短视距30米,最大纵坡5.5%,路基宽6.5米,沙石路面宽3.5米,设计用地范围8米。桥梁1座,长23.7米,桥面宽净4.5+2×0.25米,涵洞39道,过水路面2处。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挡土墙3处,长180米。占地65亩(水田50亩,旱地15亩)。总投资14万,省土产公司补助3万元,群众自筹现金及毛竹等计币11万元。由县乡养护。
  六、七市至白莲寺公路
  亭头至东岙公路7K+800处左弯,经上对、下对、南庄至白莲寺柑桔良种场,长3.5公里。由白莲寺柑桔良种场(华东地区一级柑桔良种繁育基地)出资。沿线有关村负责土地,在原机耕路基础上按平原微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改建,1980年11月22日验收。弯道14处,平曲线最小半径25米,最短视距50米,最大纵坡3%,路基宽5.5~6.5米,沙石路面宽3.5米。避车道4处。挡土墙6处,长1708米。涵洞9道。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由县乡养护。
  七、一市至牛台公路
  亭头至东岙公路12K+500处左弯,经孙家、箬岙至牛台。
  1984年按平原微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翌年2月开工,1986年11月29日竣工验收,长4.1公里,弯道24处,平曲线最小半径60米(进口除外),最大纵坡4%。路基宽8米,沙石路面宽4米。设计用地范围10~12米。涵洞37道,桥梁1座,长13米,桥面宽净4.5+2×0.25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总投资16.02万元。(劳动力折价在内)。国家补助5.9万元,余由当地群众自筹。
  沿线海涂养殖面积8000余亩。盛产虾、青蟹、蛏、蚶等,县水产养殖基地之一。牛台产珍珠岩、沸石粉。公路建成后,再无船运受潮、拖拉机震动压碎情况发生,矿石至宁波运费每吨从41.6元降低为28元。效益显著。由县乡养护。
  八、山前桥至松岙闸公路
  长街至岳井公路3K+500处右弯,经伍家屿村至松岙(乡政府所在地)向东延伸至松岙闸(亦名向阳闸),全长4.3公里,分两段建成。
  山前至伍山(松岙):长3.4公里。1974年按平原微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1978年7月竣工验收。弯道21处,平曲线最小半径30米,最短视距50米,最大纵坡2%。路基宽6.5米,沙石路面宽3.5米。涵洞9道。
  松岙至松岙闸:自松岙向东延伸。1978年按平原微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计划直通渡口,衔接水运。因闸门不符设计要求(欠宽),1982年11月10日验收至闸北止,长0.9公里。弯道6处,平曲线最小半径30米,最短视距50米。路基宽6.5米,沙石路面宽3.5米,涵洞9道。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挡土墙2处,长61.2米。
  全线总投资4.5万元(含劳力折价),国家补助1万元。县乡养护。
  九、小鳖岭至山上方公路
  亭头至东岙公路13Κ+250处右弯,至山上方村,长3.7公里。1982年5月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翌年5月27日验收接养。6月通车,一年后客车停驶。弯道52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短视距20米,最大纵坡8.7%。路基宽4.5~6.5米,沙石路面宽3.5米。避车道11处,设计用地范围7~13米,涵洞17道,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挡土墙14处,长376米。土方3.63万立方米,石方1.2万立方米,总投资6万元,国家补助3万元,投放劳动力4.5万工日。由县乡养护。
  十、岔路至沙田公路
  省道甬临线95K+034处右弯,经前后娄、上金、兆岸、殿前、白溪、里王、叶岙、大水路、下畈、山洋,至沙田。1978年开始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分3段测设施工。历时11年建成。全长17.75公里。
  岔路至白溪:长7.7公里。1979年10月动工,1982年10月6日竣工验收,11日通行客车。弯道54处,平曲线最小半径25米,最短视距20米,最大纵坡4.35%,路基宽5.5~7.5米,沙石路面宽3.5米。桥梁1座,长14.4米,桥面宽净4.5+2×0.25米,涵洞26道。设计荷载标准汽——15,挂——80,挡土墙33处,长3605米。设计用地范围8.5米。总投资23.88万元,国家补助19.8万元,土地、劳力当地群众负担。
  白溪至山洋:长8.25公里。1984年5月动工,1988年12月竣工验收。弯道95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大纵坡9%,最短视距20米。路基宽6.5米,沙石路面宽4米。桥梁2座,长26米,桥面宽净4.5+2×0.25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5,挂——80。设计用地范围6~20米。总投资83万元,国家补助42万元,群众自筹(包括劳力折价)41万元。
  山洋至沙田:长1.8公里。1987年10月动工,1989年12月竣工验收。弯道28处,平曲线最小半径20米,最大纵坡8%,最短视距30米。路基宽4.5米,沙石路面宽3.5米。设计用地范围10米。石拱桥1座、长14米,桥面宽净4.5+2×0.25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5、挂——80。避车道6处。总投资9万元,国家补助6万元,群众自筹(包括劳力折价)3万元。由县乡养护。
  十一、桑洲岭至外山周公路
  省道甬临线98K+700处左弯,经老屋基、上堂、大竹园、前塘孔、花地塔、毛平等6村,沿山岗盘旋至外山周村,长5公里。
  1982年4月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翌年4月21日竣工验收。弯道82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短视距20米,最大纵坡8.6%。路基宽6~6.5米,沙石路面宽3.5米,设计用地范围10~15米,土方4万立方米,石方7552立方米,总投资9.3万元,国家补助3.3万元,群众自筹6万元(劳力折价在内)。
  1983年5月11日通行客车。11月客车停驶。由县乡养护。
  十二、大路下至横路庵公路
  岩(天台岩下)桑(洲岭)公路(大路下村)左弯,向西北至稍场,原向西沿宁海、天台两县分界线至横路庵。1984年改经官山、冷饭坑、兰田庵而止于横路庵,全程12.8公里。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分期修建,逐段验收通车。重点扶贫公路项目之一。
  大路下至销场:县道岩(下)桑(洲岭顶)公路18K+700处左弯,即大路下起向西北山区伸展。1980年12月动工,1983年12月竣工验收。长2.2公里。弯道24处,平曲线最小半径25米,最短视距20米,最大纵坡7.5%,路基宽6.5米,沙石路面宽3.5米。总投资9万元,国家补助7万元,群众自筹(劳力折价)2万元。由县乡养护。
  稍场至官山:稍场(2K+200)起向西延伸,长3.6公里,1985年4月动工修筑。沿途无村落,山峦层叠,地形复杂,过“老鼠沿”、穿官山岭,工程艰巨,施工难度大。1986年9月竣工,10月8日验收。弯道41处,平曲线最小半径20米,最短视距20米,最大纵坡8%,路基宽6.5米,沙石路面宽4米。涵洞13道。设计用地范围12~15米。
  官山至冷饭坑:官山(5K+800)起向西延伸,长2.4公里。1985年4月动工修筑。翌年12月竣工验收。弯道34处,平曲线最小半径20米,最短视距20米,最大纵坡7%。路基宽6.5~8米。沙石路面宽4米,设计用地范围12~15米。涵洞17道。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
  稍场至官山、至冷饭坑路段(长6公里),国家补助39万元。
  冷饭坑至横路庵:1987年5月动工,1991年12月竣工验收,长4.6公里。弯道55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大纵坡9%,最短视距20米。路基宽6.5~8.4米,沙石路面宽3.5~4.5米。设计用地范围12~15米。涵洞21道、长267米,挡土墙37处,长1613米。总投资49.4万元,国家补助37万元,群众自筹(包括劳力折价)12.4万元。由县乡养护。
  十三、梅林陈至仇家公路
  省道象(山)西(山)公路59K+800处左弯,经岙胡、提树至仇家村,长3.1公里。1975年起,曾多次分段包干修筑,资金不足,时建时停。至1985年11月建成通车,历时11年。
  按平原微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弯道14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短视距40米。路基宽6.5~8米,沙石路面宽3.5米。桥梁1座,长17.6米,桥面宽净4.5+2×0.25米。涵洞19道。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总投资6万元,县交通局补助1万元,群众自筹(包括劳力折价)5万元。通行货车。由县乡养护。
  十四、冠庄至花山公路
  甬临线冠庄车站起,经竹口至泉水,跨黄坛、桥头胡两区,连回浦、竹口、山水3乡,12个村庄。全程5.8公里,按平原微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分两段建成。
  冠庄至山水(泉水):1975年5月11日测设,翌年底动工,至1979年5月14日竣工验收,长3.8公里,弯道11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短视距40米,最大纵坡2.8%,路基宽6.5米,沙石路面宽4米,双曲拱桥1座,长27米,桥面宽净6+2×0.25米,涵洞6道。设计荷载标准汽——15,挂——80。
  山水至花山:1981年11月7日验收通车,长2公里,弯道6处,平曲线最小半径30米,最大纵坡1.6%,最短视距40米。路基宽6.5米,沙石路面宽4米。
  全线设计用地范围7.5米,总投资4.8万元,国家补助2万元,群众自筹(劳力折价)2.8万元。由县乡养护。
  十五、榧坑至澄深公路
  榧坑车站起,由西转西北向深山区伸展,长7.1里。1978年当地群众曾自发动工兴建,迫于工程艰巨、资金困难而停工。翌年秋,在省土产公司、县农委支持下,再次兴建,亦因资金不足而止。1983年8月,市、县交通局拨款补助,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重新测设施工。翌年9月竣工,10月11日验收。路基宽4.5~6.5米,沙石路面宽3.5米,弯道96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短视距20米,最大纵坡6.6%,设计用地范围9.2~14.5米。桥梁3座,长78.4米。桥面净宽4.5~7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由县乡养护。
  十六、下河至五松坑公路
  省道象西公路64K+700处左弯,至五松坑村,长1.26公里。1978年按山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1982年5月竣工验收。弯道12处,平曲线最小半径25米,最短视距60米,最大纵坡4.7%。路基宽5.5~7米,沙石路面宽3.5米,设计用地范围6.5~9米。挡土墙13处,长644米。涵洞9道,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由县乡养护。
  十七、桐树岙至丁家岙公路
  省道象西公路65K+580处左弯,经兰田、至丁家岙,长2.32公里。1980年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1982年5月竣工验收。弯道24处,平曲线最小半径30米,最大纵坡4.2%。最短视距40米。路基宽5~7米,沙石路面宽3.5米,设计用地范围6~9米。桥梁1座,长19.4米,桥面宽净4.5+2×0.25米。涵洞15道。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挡土墙14处,长914米。群众自筹资金1.5万元,负担土地、山林、劳动力。县交通局给予技术指导。由县乡养护。
  十八、寅宾桥至来虎岩公路
  省道象西公路支线——赵畈至刘家桥公路0Κ+300处右弯,长3.3公里。分两期建成验收。
  来虎岩村,68户,海拔200米。1984年国家补助2万元建成机耕路。翌年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重新测设施工,1986年5月验收2.2公里。1987年12月再次验收1.1公里。弯道41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短视距20米,最大纵坡8%。路基宽5.5~7.5米,沙石路面宽3.5米。设计用地范围10~11米。涵洞14道,挡土墙12处,长453米。用地11.2亩,总投资14.3万元,国家补助8.6万元,余群众出劳动力解决。由县乡养护。
  十九、双湖至白岩公路
  省道象西线77K+700处右弯,经河西、双坑至白岩村,长3.2公里。1982年按山岭重丘四级标准测设施工。1984年3月竣工验收。弯道39处,平曲线最小半径20米,最短视距30米,最大纵坡7%。路基宽6~7.5米,沙石路面宽3.5~4米,涵洞19道,设计荷载标准汽——15,挂——80。挡土墙26处,长6322米。
  用地19.68亩。总投资8.1万元,国家补助4.6万元,群众自筹3.5万元。由县乡养护。
  二十、大里至孔家公路
  赵畈至中湖公路中点大里村起,经清潭等村,至孔家,全长5.8公里。1976年5月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1978年1月竣工验收。弯道68处,平曲线最小半径20米,最短视距30米,最大纵坡8.1%。路基宽6.5~7.5米,沙石路面宽3.5米,桥梁3座,长41.6米,桥面净宽6.0~7.0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总投资19.03万元(包括大里至刘家桥长2.2公里经费在内)。省土产公司补助6万元,县补助3.4元,余为劳力折价。由县乡养护。
  二十一、大里至柘杭公路
  大里至孔家公路1K+000处右弯,向西北延伸,至柘坑村,长4.84公里。1980年12月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翌年7月竣工验收。弯道42处,平曲线最小半径20米,最短视距40米。最大纵坡6.6%。路基宽6~6.5米,沙石路面宽3.5米。桥梁2座,长34米,桥面净宽4.5~7米。涵洞10道。设计荷载标准汽——15,挂——80。挡土13处,长2140米。总投资6万元,国家补助1.8万元。余为群众劳力折价。由县乡养护。
  二十二、猛桥头至蒋家山公路
  全长8.8公里。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分2段建成验收。
  猛桥头至野猪坑:原称猛桥头至联合公路,省道象西线90K+340处右弯,即猛桥头起,经白头岩、大洋、冠山、田畈村,全长3公里。1974年12月2日动工兴建。翌年5月竣工验收。弯道21处,平曲线最小半径25米,最短视距30米,最大纵坡7%。路基宽5.5米,沙石路面宽3.5米。涵洞26道。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总投9.33万元。国家补助3.46万元(省土产公司3.3万元)。群众自筹资金0.9万元,劳力折价4.97万元。
  野猪坑至蒋家山:原猛(桥头)联(合)公路3K+000起,经野猪坑,过凤莲岗、大团、榨油坑、王家、独旦、至蒋家山村,长5.8公里。1988年7月动工,1990年12月竣工验收。弯道94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大纵坡8%,最短视距20米。路基宽4.5米,沙石路面宽3.5米。避车道21处。设计用地范围30米。桥梁2座,长24米,桥面宽净4.5+2×0.25米。涵洞33道、长287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5,挂——80。挡土墙82处、长6895米。总投资52万元,国家补助24.5万元,群众自筹(包括劳力折价)27.5万元。由县乡养护。
  二十三、猛桥头至茶坑公路
  省道象西线90K+420处(即猛桥头起)右弯,向西沿山傍溪至茶坑村,长2公里。1979年当地群众自发动工兴建,前后返工两次。1981年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改建,12月25日验收。弯道34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短视距40米,最大纵坡8.8%。路基宽4.5~6.5米,沙石路面宽3.5米。设计用地范围5.5~7米。涵洞14道。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挡土墙14处,长1127米。国家补助2万元,由县乡养护。
  二十四、大佳何至里袁公路
  省道象西线45K+100处(即大佳何村起)左弯,经应家、马家、毛洋、胡家、沈家、葛家、岙潘、外袁等14村,至里袁。全长8公里。1979年12月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资金不足,中途两次停工,于1984年9月竣工验收。弯道52处,平曲线最小半径30米,最短视距40米。最大纵坡3.5%。路基宽6.5米,沙石路面宽3.5米,设计用地范围15米。桥梁2座,长76米,桥面净宽4.5米。涵洞69道。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挡土墙30处,长2002米。土方7.04万立方米,石方1.5万立方米,总投资24.5万元,省土产公司补助6万元。市、县交通部门补助12.5万元,群众自筹6万元(包括劳力折价在内),用地95亩,其中水田70亩。由县乡养护。
  二十五、越溪至白芨公路
  亭(头)东(岙)公路0K+680处左弯,经下湾、道士塘、小宋、田岙、至白芨(桔场),全长8.3公里,分两段建成。
  越溪至田岙(陡门头):1968年2月按平原微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越溪乡主办。5月11日动工。翌年12月竣工。弯道34处,平曲线最小半径60米,最大纵坡3%,最短视距40米,路基宽6.5米,沙石路面宽4米。桥梁1座,长12.8米,桥面宽净7+2×0.25米。涵洞19道,长190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5,挂——80。挡土墙1处,长378米,填挖土方3.7万立方米,石方2.4万立方米,设计用地范围11~19米,总投资18万元,(含劳力折价),国家补助5.1万元。
  田岙(陡门头)至白芨(桔场):陡门头起经岐头、白芨至前童桔场。长3.1公里。按平原微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1990年6月动工,翌年12月竣工验收。弯道16处,平曲线最小半径60米,最大纵坡1.7%,最短视距60米。路基宽6.5~8米,沙石路面宽4~4.5米。设计用地范围8~14米。涵洞7道、长65.2米,挡土墙2处、长185米。总投资25万元,国家补助12万元,群众自筹(包括劳力折价)13万元。由县乡养护。
  二十六、赵家山至莲头山公路
  莲头山天然矿泉水含氡量18%,有去风湿、治皮肤病之功效,至此治病者众多。群众自筹资金3万元,处理好土地、山林政策,1985年3月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翌年8月25日竣工验收。全长0.8公里,弯道12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短视距40米,最大纵坡8%。涵洞6道,挡土墙9处。路基宽6.5米,沙石路面宽4米,设计用地范围10~12米。用地2亩。总投资3.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000元。
  二十七、路田坪公路
  接小鳖岭至山上方公路0K+680处,左弯至路田坪,全长1.2公里。1987年2月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4月动工,12月竣工验收。弯道11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短视距30米,最大纵坡6%,路基宽6.5米,沙石路面宽4米。总投资5.6万元,交通局补助5000元,茶叶公司补助2万元。由县乡养护。
  二十八、下陈至石舌章公路
  下陈至水车公路0K+071处右弯,全长1.7公里。1986年7月按平原微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翌年5月竣工,12月验收。弯道5处,平曲线最小半径60米,视距良好,最大纵坡1.9%。路基宽6.5米,沙石路面宽4米。设计用地范围4~17米。桥梁1座,长112米,桥面宽净7+2×0.25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由县乡养护。
  二十九、前童至吴坑岙公路
  东门口~梁皇公路14K+200处左弯,穿前童村,过前溪大桥,经桥头杨至吴坑岙,长2.4公里。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1985年12月动工,1988年12月竣工验收。弯道12处,平曲线最小半径30米,最大纵坡3%,最短视距60米。路基宽6.5~9.5米,沙石路面宽4~4.5米。设计用地范围11米。桥梁2座,长186米,桥面宽净4.5+2×0.25米。涵洞15道、长180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挡土墙4处、长293米。总投资23.58万元,国家补助18.5万元,群众自筹(包括劳力折价)5.08万元。由县乡养护。
  三十、桥头杨至白岭根公路
  前(童)吴(坑岙)公路1K+757处右弯,至革命老区——梅花村,长2.1公里。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1984年11月动工,1988年12月竣工验收。弯道22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大纵坡3%,最短视距30米。路基宽7~7.5米,沙石路面宽4~5米。设计用地范围7.5~8米。涵洞18道、长156米,挡土墙18处,长2422米。总投资12.1万元,国家补助8万元,群众自筹(包括劳力折价)4.1万元。由县乡养护。
  三十一、松木岭至耐烦岭公路
  省道象西线95K+000处左弯,长2公里,通望海岗线路一段。在拖拉机路基础上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改建而成。1987年11月动工,1989年12月竣工验收。弯道37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大纵坡9%,最短视距20米。路基宽4.5~6.5米,沙石路面宽3.5米。设计用地范围16~30米。涵洞8道、长66米,总投资13万元,国家补助11万元。群众自筹(包括劳力折价)2万元。由县乡养护。
  三十二、上罗地至大石公路
  岔(路)沙(田)公路12K+050处右弯,经六田岗、岩头罗、至大石,长4.8公里。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施工。1986年动工,1991年12月竣工验收。弯道79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大纵坡9%,最短视距20米。路基宽4.5~6.5米,沙石路面宽3.5米。避车道20处。设计用地范围30米。桥梁1座、长16.9米,桥面宽净7+2×0.25米。涵洞40道、长440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挡土墙51处、1848米。总投资38.6万元,国家补助17.6万元,群众自筹(包括劳力折价)21万元。至此,山洋革命老区实现村村通公路。由县乡养护。
  三十三、大陈至柏油塘公路
  榧(坑)逐(步)线6K+750处左弯,经田头、大坪、平丘、梅坑至柏油塘。长8.9公里。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1986年3月由伍山林场组织施工,1991年12月竣工验收。弯道178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大纵坡8.6%,最短视距20米。路基宽4.5米,沙石路面宽3.5米,避车道32处。设计用地范围10~20米,桥梁2座,长20米,净宽6.5~7米。涵洞49道、长362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挡土墙165处、长5151米。总投资114万元,国家补助54万元,林场自筹60万元。由县乡养护。
  三十四、山隍岭至俞山公路
  省道象(山)西(山)线83K+320处左弯,长1公里。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1990年3月动工,翌年12月竣工验收。弯道17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大纵坡8%,最短视距20米。路基宽4.5米,沙石路面宽3.5米。避车道3处。设计用地范围30米。涵洞7道、长64米,挡土墙9处、长230米。总投资12.7万元,国家补助7万元,群众自筹(包括劳力折价)5.7万元。由县乡养护。
  三十五、小鳖岭至山头朱公路
  亭(头)东(岙)线15K+900处右弯,长1.8公里。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1988年2月动工,1991年12月竣工验收。弯道22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大纵坡7%,最短视距40米。路基宽6.5米,沙石路面宽3.5米。设计用地范围9~12.5米。挡土墙15处、长515米。总投资16万元,国家补助3.5万元,群众自筹(包括劳力折价)12.5万元。由县乡养护。
  三十六、大佳何至伍家公路
  省道象(山)西(山)线44K+500处左弯,经赖家、外郑、桥坑至伍家。长4公里。按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1987年12月动工,1991年12月竣工验收。弯道29处,平曲线最小半径20米,最大纵坡2.7%,最短视距40米。路基宽6.5~7.5米,沙石路面宽3.5米。设计用地范围10~12米。桥梁2座,长45米,桥面宽净4.5+2×0.25米。涵洞31道、长307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50。挡土墙9处,长1094米。总投资37万元,国家补助15.5万元,群众自筹(包括劳力折价)21.5万元。由县乡养护。
  三十七、桑洲至南山章公路
  桑(洲)沙(地)线0K+850处右弯。经上山陈、陈家岙,至南山章,桑洲镇汝南公路一段。长3.9公里。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1989年10月动工,1991年12月竣工验收。弯道58处,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最大纵坡8%,最短视距20米。路基宽6.5米,沙石路面宽3.5米。设计用地范围10~20米。桥梁2座、长104米。桥面宽净7+2×0.25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5,挂——80。挡土墙42处、长233米。总投资80万元,国家补助54万元,群众自筹(包括劳力折价)26万元。由县乡养护。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宁海县交通志》

出版者:华艺出版社

本志记载宁海县交通运输事业历史和现状,着重叙述解放后的变化。设概述、大事记、设施、运输、管理等部分。记事上限不求划一,下限至1991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据以县统计部门为准。地名采用《浙江省宁海县标准地名录》。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