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港湾、水道、河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224
颗粒名称:
港湾、水道、河口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3
页码:
367-369
摘要:
本文列举了宁海县境内的多个港湾和水道,包括铁江、黄墩港、白峤港、力洋港、青山港、旗门港等,以及狮子口、青水门、铜山门等水道和凫溪河口、白峤河口等河口,均为当地水上交通和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宁海县
自然地理
港湾
内容
港 湾
铁江 Tie Jiāng 位于县境北部,象山港尾狮子口之内。南起凫溪河口,北至奉化县降渚溪口,东至狮子口。南北长16.6公里。光绪《宁海县志》载:“(蜃海门——今狮子口)之西入,即邑之浮溪与奉化之金溪(今称降渚溪)会,曰铁江也。”沿港有西店、紫溪、桥头胡、薛岙四个乡镇。以其底质泥沙中含铁量较高而得名。我县属范围起自凫溪河口,终至狮子口宁海与奉化之水界处,长9.1公里,宽1.8公里,最宽处2.5公里,面积14.925平方公里。水流呈南——东北弧形带状,其间正航道最深21.5米。
象山港与铁江间有白象山嘴岬角(属宁海)与狮子山岬角(属奉化)隔港对峙,形成狮子口天然屏障,为船只避风良好港区。该处设有红色罐形浮标2个。
铁江东侧薛岙乡加爵科以北至狮子口一段,底部有多年沉积之贝壳,可烧制蛎灰。
加爵科与西店镇石孔头之间,设有加爵科渡。
黄墩港 Huángdun Gang 位于县境东北部象山港与白石山岛西南。沿港有桥头胡、薛岙、峡山、建设、大佳何五个乡镇。以港尾桥头胡村之别名黄墩命名。南起颜公河口,北至白石水道。流向西南——东北,其中深水道长6公里,宽0.8公里,最深11米。
该港三面环山,有白石山,中央山等岛屿形成天然屏障,为船舶停泊避风优良港区,我县水上交通要道之一,建有薛岙码头等大小码头数个,并设有薛岙渡(大佳何乡溪下王——薛岙)、峡山渡(峡山——大佳何)二个渡口。
白峤港 Báijiào Gǎng 位于县境东南部,三门湾西北部尾端。沿港有水车、城郊、越溪、毛屿四乡。以港尾白峤山得名。西起水车乡港头村(白溪入海处),东至力洋港,呈西——东南倾向,狭长似象鼻。全长11公里,港口宽0.8公里,面积7.025平方公里。水深0.5~2米,大潮可通航100~500吨位船只。越溪乡建有梅岙码头,为我县海运中转口岸之一。与力洋港交接之头礁设有红色导航灯桩1座。港中部北侧,产近江牡蛎,系高产优质品种。
力洋港 Lìyáng Gang 位于县境东南部三门湾内,介于虾钳山和明江山之间。港北力洋为著名大村,故名。北接白峤港,东南入猫头水道,全长10公里,港口宽2.2公里,面积10.375平方公里,水最深12米。东侧为前横乡。
青山港 Qīngshān Gang 位于县境东南部三门湾尾,介于三山涂和蛇蟠涂之间。西起七市乡青山脚,东至猫头水道,系众多深水道汇集而成。长10.2公里,港口宽2.3公里,水最深6米。沿港有七市、官岭二乡。以港尾(西北)青山得名。
旗门港 Qímén Gǎng 位于县境南部三门湾尾。西起旗门大塘,东至蛇蟠水道,南与三门县正屿港相邻。港北为旗门乡,港南靠三门县。以港畔旗门山得名。长9.5公里,宽1公里,面积7.75平方公里。水深2~8米。
水道
狮子口 Shīzǐ kou 位于县境北部铁江入象山港处,介于南面薛岙乡白象山和北面i奉化县狮子山之间。海域属宁海、奉化两县。以其北侧狮子山得名,旧志称蜃海门。长3.7公里,宽2公里,水深6—19米。底质为泥沙及贝壳。水道中部有一分水礁,上设灯桩。
青水门 Qīngshuǐ Mén 位于县境东北部象山港尾黄墩港口,系介于中央山和白石山两岛间之小型水道,东接白石水道。在峡山镇境内。长0.4公里,宽0.2公里,水深8~10米。以水清澈,称清水门,后写作青水门。
铜山门 Tóngshān Men 位于县境东北部象山港尾黄墩港口,介于铜山和中央山两岛之间。在峡山镇境内。因在铜山岛东北,故名。长0.5公里,宽0.4公里,水深8~12米。为象山县柴溪通奉化县桐照要道。
白石水道 Báishí Shuǐdào 别名白石洋。位于县境东北部象山港尾黄墩港口,介于白石山岛和大陆之间。在峡山镇境内。以水道北侧之白石山岛得名,俗称白石洋。水道为西南——东北斜向,长9公里,宽2公里,水深6~20米。
该水道除个别岛礁岸侧为沙底外,大部泥底。可通行4000吨位以下船舶,大潮时能通万吨级轮,为我县通上海、宁波、舟山等口岸主要航道。铜山岛南侧系良好的避风锚地。水道口设有击船浮筒数个,狗山岛有助航灯桩。
满山水道 Mǎnshān Shuǐdao 别名满山洋。位于县境东南部三门湾内,介于满山岛与田湾岛之间,北接白礁水道。以水道东侧满山岛命名,俗称满山洋。水道北端多礁石,属危险水道。长10公里,宽1.8公里,水深3~10米,最深46米。为宁海、三门二县共属之海域。
鹿颈门 Lujǐng Mén 位于县境东南部三门湾内,东连满山水道,西接猫头水道,介于田湾和灶窝山两岛之间。在山头乡境内。以水道狭长似鹿颈得名。长2公里,宽0.3公里。深8~46米,水流较急,流向东——西。
白礁水道 Báijiāo Shuǐdao 别名岳井洋。位于县境东部三门湾内。在岳井、伍山二乡境内,东为象山县。以水道南口西侧白礁命名(今白礁已成为外前峙嘴岬角之一部分)。又因北端紧邻岳井,又称岳井洋。水道狭长,流向南——北。南起牒屿山(迪市山),向北延伸入大陆长24.026公里,宽约2公里,水深2~7米。其间设有岳井渡(岳井——隔洋塘)、松岙渡(松岙——象山大塘)。
河口
凫溪河口 Fuxī Hékǒu 位于县境北部凫溪入铁江处。西起凫溪公路桥,东至铁狮涂南端,长1.5公里,宽1公里。河口以凫溪得名。底质为卵石,河口中有0.14平方公里之沙丘,最高潮位时,海水达凫溪公路桥。省水产学院于此设香鱼咸淡水繁殖试验点,系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区。
白峤河口 Báiijiào Hékǒu 位于县境东南部白溪与白峤港衔接处。河口以北侧白峤山得名。西起水车乡上明桥,东至港头村,长3公里,宽100米,水深0.5~1米,大潮时达5米。最高潮位时,海水达上明桥。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地名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全县综述、行政区划和居民点、专业部门、名胜古迹、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宁海地名与历史人物、地名艺文、地名总览、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