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桥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216
颗粒名称:
桥梁
分类号:
U448
页数:
4
页码:
326-329
摘要:
本文列举了位于宁海县的南门铁桥、跃龙山桥、深甽桥等多座桥梁,包括其位置、结构特点、建造时间和历史背景等信息。这些桥梁各具特色,有的为重要公路桥,有的为历史悠久的古迹,是当地交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宁海县
人工建筑
桥梁
内容
南门铁桥 Nánmén Tiěqiáo 位于城关镇南门外,南北向横跨大溪,连接桃源南路与跃龙山路。以桥址所在地和钢铁桥架命名。系6孔跨径各20米之轻轨连续桁架桥,两端各挑出5米,全长130米。桁架高1.09米。钢筋混凝土预制版桥面,宽3.2米。建于1964年。
跃龙山桥 Yuèlōngshān Qiáo 位于城关镇南面跃龙山东南麓,东西向横跨大溪,连接环城东路与跃龙山路。因桥址所在地得名。系钢筋混凝土空腹式双曲拱桥。5孔,跨径各20米。全长121.8米。宽10米,其中两旁人行道各1.5米。该桥于1977年11月动工,1978年9月5日竣工。载重汽—15吨,挂—100吨。宁海——水车公路通过。
深甽桥 Shēnzhèn Qiáo 又称缑北第一桥。位于县城西北16公里深甽镇深甽村北凫溪上游甽水上,桥向南北。光绪《宁海县志·桥梁》载:“缑北第一桥,在北五十里深甽村,计五洞,长二十八丈,桥势隆起,屈曲如虹,两旁有石栏护之。国(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建。”系五孔不等跨半圆石拱桥,最大跨径11.7米,最小跨径11.2米,全长79.1米,高8.3米,桥面净宽4.4米。原桥栏望柱上雕有狮、虎、猴、花鸟等。以其规模宏大,造型精工,冠于县北,称缑北第一桥。1961年在原桥身上整平桥面,改筑钢筋凝土桥栏,作西店——深甽公路桥。因桥址在深甽,故称深甽桥。
前郭桥 Qiánguō Qiáo 架于县城西北20公里深甽镇长洋村前郭长洋溪支流上。桥以所在地得名。系结构简易之屋盖式木桥,桥面由二根人字架支承,似中承式桥梁,净跨10.15米,桥面宽2.2米,其结构造型别具一格。据村人回忆,该桥建于民国14年与24年(1925~1935)之间。
甲子桥 Jiǎzǐ Qiáo 架于县城西北19.6公里深甽镇长洋村东面长洋溪上。三孔石拱桥。建于清同治三年(1851),因是年干支为甲子得名。连桥堍长40米,宽5米,高7米。桥面两旁有桥栏望柱。
阆风桥 Làngfēng Oiáo 架于县城西北23公里香山乡岭口村五市溪上。单孔石拱桥。桥长15米,跨径7.5米,宽4米,高4.5米。(参见卷四《名胜古迹》)
镇东桥 Zhèndōng Qiáo 架于县城北面16公里紫溪乡璜溪口村东,紫溪入铁江处。系木架梁桥,正中置一石桥墩。连桥搀长21.24米,桥孔净跨11.26米,高6.75米,桥面宽4.24米,上建木构架瓦屋7间。(参见卷四《名胜古迹》)
凫溪桥 Fuxī Qiáo 位于县城北面紫溪乡凫溪村南,南北向横跨凫溪。以桥址所在地得名。现甬临线过此。该处原为渡口,清道光十三年(1833)建石平桥,称延庆桥(据光绪《宁海县志·桥梁》),现圮。民国23年(1934)为奉(化)海(宁海)公路之需,于延庆桥上(西)首建造此桥。系8孔钢筋混凝土T型梁漫水桥,全长97.4米。1987年9月初遭洪水破坏,当即修复通车。
大里桥 Dàlǐ Qiáo 位于县城西北18公里大里乡大里村东南大里溪(凫溪上游)上。五孔石拱桥,建于清宣传元年(1909),原名寅饯桥,因工程浩大,气势雄伟,仅亚于深甽缑北第一桥,又称缑北第二桥。今以桥址所在地命名,改称大里桥。桥长64米,面宽5.7米,高7.84米。1980年在原桥身上修平桥面,加设钢筋混凝土栏杆,作象西线公路桥。
寅宾桥 Yínbīn Qiáo 位于县城西北17.6公里大里乡姜家村东北与深甽镇赵畈村接壤之大里溪上,象西线公路桥。系五孔钢筋混凝土梁式中水位桥,桥长46米,每孔净跨7~8.65米,面宽4.5米。建于1963年。因西面大里桥原称寅饯桥,取“饯别宾客”之意,命该桥为寅宾桥。
归锦桥 Guījǐn Qiao 架于县城东北25公里东仓乡下宅村口中堡溪支流上。单孔石拱桥,东西向。跨径8.9米,长18.9米,宽3.4米,高4.7米。(参见卷四《名胜古迹》)
戊己桥 Wujǐ Qiáo 别名四十八洞桥。架于县城东北24公里胡陈乡西张村南大麦塘口中堡溪上。石平桥,48孔,全长150米,宽1.5米,高2.47米。(参见卷四《名胜古迹》)
道士桥 Dàoshì Qiáo 架于县城东北12.7公里茶院乡道士桥村西南溪谷上。单孔石拱桥,漫石垒就,连桥堍长7.5米,跨径3.46米,桥面宽2.55米,高3.7米。(参见卷四《名胜古迹》)
范家桥 Fànjiā Qiáo 架于县城西面1.8公里城郊乡范家村北大溪上,桥北接城关镇西郊路和滨溪路。因桥址所在地得名。系10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板桥,下部结构为浆砌块石。每孔跨径8米,全长84.4米,桥面净宽7.5米。1984年11月动工,1985年11月竣工。
万年桥 Wànnián Qiáo 架于县城西面18公里双峰乡榧坑村东南大松溪上。漫石垒就,东首依岩而建,基础坚固。全长24米,跨径20米,宽5米,高14米。为省内跨径最大之单孔乱石拱桥。(参见卷四《名胜古迹》)
德星桥 Déxīng Qiáo 别名洋溪桥。架于县城西面4.8公里黄坛乡溪头陈村北之大溪上,为昔日台州通宁、甬大道之重要桥梁。取民之福德所依意,称德星桥。因该段大溪亦称洋溪,又称洋溪桥。石平桥,48孔,长160米,桥面由5块条石拚成,宽2.3米。据光绪《宁海县志·桥梁》载,明弘治五年(1492),架木桥,屡圮,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易木桥为石桥,又圮。咸丰间(1851~1861)屡修屡圮。光绪间(1875~1908)干事者审度形势,以桥高易坏,乃改作低桥。后又有残损,1943年重新修建。1962年毁12孔,当年群众募款修复。
马婆园桥 Mǎpóyuán Qiáo 架于县城东南4.2公里水车乡马婆园村东白溪上。以桥址所在地得名。系宁海——水车公路桥。钢筋混凝土结构,10孔,每孔净跨8米,全长84米,桥面宽7米。该桥于1985年6月动工,1986年7月竣工。该处原有石平桥双港桥,现拆去。
上明桥 Shàngmíng Qiáo 架于县城东南4.5公里水车乡水车村西白溪上。系宁海——水车公路桥。钢筋混凝土结构,12孔,每孔净跨8米,全长100.4米,面宽7米。1985年6月动工兴建,1986年7月竣工。该处原有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98)之上明桥,清道光卯癸(1843)修建后改称万缘桥。此桥建于原桥旁,移用上明桥旧名。
永昌桥 Yǒngchāng Qiáo 架于县城西南15.5公里岔路乡桐州村北。23孔石平桥,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取永远昌盛美好之意,称永昌桥。全长73米,宽1.72米。
前溪桥 Qiánxī Qiáo 架于县城西南10公里前童乡前童村前(南)白溪上。桥以此得名。钢筋混凝土结构之公路桥,1980年10月动工兴建,1982年4月竣工。全长307米,主桥长169米,宽5米。桥之南端建有钢筋混凝土桥亭1间。
下罗殿桥 Xiàluódiàn Qiáo 架于县城西南20公里白溪乡叶岙村东白溪支流上。以桥旁有下罗殿(庙)得名。单孔石拱桥,岩基,乱石干砌,净跨6.26米,全长11.4米,桥台高4.78米,面净宽3.2米。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
五福桥 Wufu Qiáo 位于县城西南19.8公里桑州镇坑口村南,东西向横跨清溪。该桥始建于清光绪(1875~1908)末年,系五孔净跨10米之半圆石拱桥,为祈求幸福,称五福桥。全长72.11米,面宽4.5米。1955年经加固改建成宁(波)高(枧)线公路桥,并于东端扩建3孔木桥,长14.3米。1962年9月倒坍第三、四孔拱,同年修复,并将3孔木桥改成单孔12.8米之铭T型梁桥。现全桥长89米,面宽4.5米,另设行人避车台。该桥为甬临线在宁海县内主要桥梁之一。
仙源桥 Xiānyuán Qiáo 架于县城西南20.5公里麻山乡麻山村东面。单孔石拱桥,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全长14.3米,跨径11米,宽5.4米,高4米。因桥处麻源洞下溪间,称仙源桥。
越溪桥 Yuèxī Qiáo 架于县城东南9公里越溪乡越溪村北白峤港上。亭头——东岙公路桥。桥以所在地得名。全长138.2米,宽7.5米。计2孔,主孔为净跨75米之钢筋混凝土桁架拱,边孔为净跨40米之双曲拱。下可通航。1973年筹建,1976年建成。宁海县交通局主办,上海同济大学公路研究所、省交通局负责设计、施工。该桥在当时为国内此类桥梁的第一大桥。
观海桥 Guānhaǐ Qiáo 位于县城南面12.3公里旗门乡东岙村西端东岙溪上,溪通旗门港入三门湾。古时海潮及此,故称观海桥。明嘉靖丙戌年(1526)造,屡毁,清嘉庆十五年(1810)重建,旁立桥碑尚存。单孔石板拱桥,长50米,宽6米,高4米。桥旁有康熙五十六年(1717)宁海左营东岙汛所立之禁碑,内“凡有海口出入口同兵禁止须索陋规”数字犹可辨。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地名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全县综述、行政区划和居民点、专业部门、名胜古迹、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宁海地名与历史人物、地名艺文、地名总览、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