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场、台、站、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208
颗粒名称:
场、台、站、所
分类号:
F127.55
页数:
5
页码:
295-2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场、台、站、所的情况。其中包括农牧渔业部中央山岛动物隔离饲养场、宁海县良种繁育场、宁海县青珠农场、宁海县茶山林场、宁海县五山林场等。
关键词:
宁海县
部门经济
农场
转播台
内容
农牧渔业部中央山岛动物隔离饲养场 Nóngmuyuyèbu Zhōngyāngshāndǎo DòngwùGélisìyǎng Cháng 属农牧渔业部,浙江省农业厅代管。设于峡山镇东北之中央山岛上。中央山岛原系荒岛,解放初开始有人耕种,1958年国家投资扶助群众开发,以养殖海带为主。1981年由国家征用,建立动物隔离饲养场。主要任务是接收进口动物进行隔离检疫。该场有职工10人。岛上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在峡山村的办公楼和宿舍1000平方米。附属设施有库容25000立方米水库一座,发电厂一座,筒易码头二处。
宁海县良种繁育场 Nínghǎixiàn Liángzhongfányu Cháng 位于城郊乡跳头村东面,地势平坦,颜公河穿越其间。该场占地307亩,其中耕地291亩,土质属城北洪冲积老黄筋泥。在场人口165人,其中职工87人。其前身为宁海农场,建于1959年,1964年改为良种繁育场,成为本县繁育良种良畜(禽)及生产示范基地,并担负新农业技术推广任务。有2个农业队,1个畜牧场,2个附属工厂。并有家庭农场8个。全场机械总动力142匹马力。1985年产原良种132.1吨,其中春粮13.75吨,早稻53.45吨,晚稻61.6吨,油菜籽3.3吨。提供稻麦原良种127.6吨,油菜籽良种3.3吨。种子利用率占总产98.9%。全场总产值71.4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6.47万元,畜牧业产值25.78万元,工业产值39.22万元。
宁海县青珠农场 Nínghǎixiàn Qīngzhū Nóngcháng 位于青珠乡西部,西濒胡陈港水库,南临三门湾。全场土地面积6500亩,其中耕地5400亩,林带110亩,水面340亩,其它650亩。土质为粉砂质粘壤土,PH值在7.8~8.2之间,含盐量0.2%以下。场周有环场河,连贯农田间大小河道,由北向南分别流经朝阳闸、四胜闸入三门湾。农场建于1956年,初名青珠机械农场,1956年宁海并入象山县,改名象山县农场,1961年更今名。职工861人,在场人口1536人。场部设于西关,座落于青珠山西麓,有公路通达宁海县城。该场以种植棉花、柑桔、水稻为主,并饲养生猪,系宁波市供港猪出口基地之一。有附属工厂6家,生产各种水产、水果、蔬菜等食品罐头。1985年产皮棉188.4吨,稻谷222.5吨,柑桔647.9吨,西瓜266.5吨,豆麦316.3吨,供港活大猪3002头。全场总产值524.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40.07万元。场内办有职工子弟学校和卫生所,并有图书室、阅览室、乒乓室、篮球场、溜冰场等设施。该场自1977年以来,多次获得科研成果奖,其中陆地棉宁青六号获1977年浙江省级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奖,沸石粉作猪饲料添加剂及示范推广获1984年宁波市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其结果应用获1985年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宁波市南溪林场 Níngbōshì Nánxī Líncháng 宁波市属林场。位于深甽镇西南部,与凤潭、黄坛、西溪、双湖诸乡接壤。南溪温泉、宁波市南溪温泉疗养所均在场内。场部设于蚊虫嘴。该场建于1965年,称宁波专署南溪林场,后改宁波地区南溪林场,1982年更今名。职工29人,在场户口53人(内蒙古族1人)。全场经营面积9707亩,设黄鳝坑、普济桥2个生产点,2个护林区。其中林业用地9299亩,计有用材林6333亩,竹林386亩,茶园40亩,森林复盖率89.6%,木材总蓄积量1.8万立方米。1985年总产值17.47万元。
宁海县茶山林场 Nínghǎixiàn Cháshān Líncháng 位于宁海县东部,以茶山建场。建于1958年6月,初时以茶山农林牧高级社为基础,合并彭坑农业社而成。1963年,今之宁海县柑桔良种场、属于五山林场之双峰林区及跃龙山园林均划归该场管理,1974年后先后脱离。现该场有经营山地34251亩,东西长16公里,南北宽6公里。场区海拔120~872.6米,坡度在30°~45°之间。场部设于岭脚,距县城20公里。职工205人,在场人口366人。全场划分为茶山、彭坑、东仓、岭脚四个林区,附设上海茶山木器厂(在上海)、岭脚木器加工厂及精制茶厂。场内建有岭脚——力洋、岭脚——茶山林区、彭坑岭头——彭坑林区、下宅——东仓四条公路。在经营山地中,有用材林18502亩,经济林185亩,竹林1334亩,防护林415亩,特用林16亩,茶园1009亩,苗圃37亩,疏林3506亩,荒山2839亩,其他用地6408亩。森林复盖率为75%。中下部山地配置松、杉、竹等,高山引种云杉类和日本柏类、冷杉类。现有木材蓄积量76000立方米。茶叶是茶山传统特产,目前亦是该场重要产品。1985年产木材795立方米,茶叶57吨,全场总产值84.8万元。场内设施有12万立方米水库一座,发电量320千瓦发电站一座。文化设施有小学、幼儿班、电影放映队及工会图书室等。
宁海县五山林场 Nínghǎixiàn Wǔshān Líncháng 全场经营面积29760万亩,设双峰、白沙、西溪、高湖、香岩5个林区,分布于我县西、北山区,海拔一般在400米以上。场部设于西溪乡岔坑,有简易公路通达。职工73人,在场户口192人。该场建于1973年,由原西溪公社林场和白溪公社林场为基础,1974年原属茶山林场之双峰林区划入,逐渐发展至目前规模。现于5个林区之下,分设17个林点,并有3个附属工厂。历年来培育有杉木林9654亩,柳杉林1929亩,松林7549亩,杂木林6552亩,日本扁柏林115亩,毛竹林534亩,黄甘竹林402亩,油茶林601亩,茶林154亩。森林复盖率为91%。林木总蓄积量80000立方米,其中丰产林30000立方米。1985年全场总产值2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5万元。
宁海县柑桔良种场 Nínghǎixiàn Gānjuliángzhǒng Chang 位于七市乡南端,西靠牵牛山。场部驻地白莲寺,有七市——白莲寺公路与亭头——东岙公路连接。民国31年(1942)白莲寺僧人僧苗等从鄞县横溪丁湾桔园引入桔苗,创办私人桔园。1954年由国家接管该桔园,属宁海县农林水利局。1958年成立地方国营白莲寺柑桔场。1963年并入茶山林场,1975年分出,改称宁海县红旗柑桔良种繁育场,直属于县。1979年农业部定点为宽皮桔良种基地。同年,七市公社南庄大队所属的白莲寺生产队和山头陈生产队并入该场。1981年更今名。该场有地870亩(其中苗圃地50亩,砧木繁殖地30亩)。在场人口280人,职工149人。附设食品罐头厂、纸籍厂各一。1985年产柑桔454吨。该场优良桔种宁红73—19、宁红73—9、宁红74—3,于1978年在杭州召开的全国第十届柑桔罐藏品种研究协作会议中,被确定为全国推广的9株良种单株中的3株。现该场是全国3家柑桔一级良种繁育基地之一。场内有小学、幼儿园、电影场、俱乐部各一。
宁海县海水养殖场 Nínghǎixiàn Hǎishuǐyǎngzhi Cháng 场址在伍山乡车岙港斗牛山大闸旁,另在前横乡的三山岛有一分场,计有滩涂10015亩,对虾塘二只,90亩。场部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职工13人,养殖场建于1958年,属长街人民公社,1963年转为地方国营,归属宁海县水产局。分场三山群岛海涂辽阔,饵料丰富,适宜养殖多种水产品,有对虾,泥蚶及泥蚶苗,蛏子及蛏苗等繁殖区。全场1985年水产品总产量251.2吨,产值22.67万元。
宁海县长街盐场 Nínghǎixiàn Chángjiē Yáncháng 位于伍山乡东部,东临白礁水道,系长街区和长街、伍山、龙浦、山头四乡镇联办企业。占地1000亩,其中盐场面积680亩。职工50人。该场于1972年开始建滩,1973年9月投产,称宁海县长街“五七”盐场,1983年更今名。生产一般食用盐和精盐,精盐是浙江省独家生产基地。1985年产值18万元。
宁海县电视转播台 Nínghǎixiàn Diànshìzhuǎnbō Tai 位于县城东面3公里的杜鹃山上,海拔447米。该台前身为宁海县人民广播站的电视组,初建于1970年9月,地址跃龙山,1973年4月在杜鹃山正式发射转播。1976年停止转播,1983年恢复。1984年从广播站分出成独立单位。建筑面积150平方米,职工11人。有电视差转机4台,卫星地面接收设备一套。同时转潘中央电视台1套节目和浙江电视台节目。
浙江省宁海县广播转播台 Zhèjiāngshěng Ninghaixian Guǎngbozhuǎnbō Tai 位于城关镇樟树潭巷5号。占地3亩,建筑面积1949平方米。职工14人。该台建于1972年6月,代号为7202工程办公室,专门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1978年改今名。台内有1千瓦小功率发射机4台,接收机5台。转播复盖面积2425平方公里。
宁海县人民广播站 Ninghaixian Rénmín Guǎngbo Zhan 设于宁海县人民政府大院内。建筑面积850平方米。职工42人。站建于1955年12月,原在城关镇白石头巷裘家。1956年4月16日开始有线广播。1958年10月宁海并入象山县,迁至力洋,改名象山县人民广播站,1959年11月迁今址,1961年恢复宁海县人民广播站名称。设备有专用控制台、扩大机等。
宁海县气象站 Ninghǎixian Qìxiàng Zhan 位于城郊乡跳头村南面。占地3.3亩,建筑面积870平方米。职工17人。该站建于1956年12月,设在今梅林镇新建村,归属上海市气象局。1958年归浙江省气象局和宁海县双重领导。是年9月开始通过县广播站作每天三次天气预报。1960年迁今址。有电接风向风速仪、温湿度及雨量自动记录仪、气象图象传真机等装备。
浙江省宁海县防疫站 Zhèjiāngshěng Nínghaixian Fángyì Zhan 位于城关镇塔山路。占地5亩,建筑面积3175平方米。职工62人。该站前身是宁海县卫生院(即今人民医院)防疫股,1956年5月分出建站,站址在城关镇司马第巷内。1958年宁海并入象山县,该站迁到力洋,改名象山县防疫站,1961年迁回县城并复名。站址经几度迁徙,1972年迁今址。现开展计划免疫,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微生物、理化寄生虫监测检验,劳动卫生、学校卫生、坏境卫生、食品卫生、卫生宣传、农村改水等业务技术工作。
浙江省汽车运输公司宁波分公司宁海汽车站 Zhèjiāngshěng QìchēyunshūgōngsīNíngbōfēngongsī Ninghai Qìchē Zhàn 位于宁海县城关镇车站路40号,当甬临线、宁象线交叉口。民国24年(1935)奉海路通车时,宁海县城小北门建有宁海汽车站,位于今车站路2号,抗日战争爆发后停止使用。解放后,1950年宁波——宁海通车,该处即为宁海车站,1957年曾予改建。1974年于今址新建客运站,原车站作为货运站。两处共占地17.4亩,建筑面积8350平方米。职工365人。有客车42辆,1740座位;货运车10辆,65.2吨位。全年客运量377万人次,周转量9493万公里/人,货运量690万公里/吨。车站下设县级客、货运辅导站各1个,区镇级辅导站5个,自设站22个,代办站27个,负责全县客货运业务。
宁波南溪温泉疗养所 Ningbō Nánxī Wēnquánliáoyǎng Suo 位于宁海县深甽镇西南部南溪岙内。该处温泉无色、无味、无臭、透明,略有滑腻感,氢离子浓度(PH)7.9,水温49.5℃,含氡、重碳酸钠和氟,有医疗作用。温泉疗养所于1960年开发建设,现属宁波市市级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处领导。占地50亩,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职工36人。床位163张。有深150米热水井一口,每小时出水50吨。每个房间有浴池或浴缸,另设大、中浴池。所内并有电影放映厅、活动室、会客室、餐厅、游泳池、观鱼池、梅泉亭、桂花亭等设施。
宁波电业局变电队梅林变电所 Ningbo Diànyèju Biàndiàndui Méilín Biàndiàn Suǒ 通称110KV宁海变电所。属宁波市。位于梅林南1.5公里之里黄岙内。始建于1972年,1974年扩建。占地9.6亩,职工10人。有15000KVA、20000KVA变电器各1台,日供电量80万度。该所连接奉化三石变电所与台州前所电厂,向宁海、象山二县供电,是一个枢纽变电所。
宁海县文化馆 Ninghaixian Wénhuàguǎn 位于城关镇桃源南路9号。占地0.88亩,建筑面积1016平方米。职工24人。设行政室、美摄文创室、文艺辅导室、图书阅览室,并建有文化宣传橱窗,从事群众文化的普及、辅导工作。该馆前身是宁海县民众教育馆,馆址在县城关岳庙,1950年6月改建为宁海县人民文化馆,1952年起改名宁海县文化馆。1966年迁今址。
宁海县图书馆 Ninghaixian Tushuguǎn 位于城关镇塔山路4号。大楼立面装有当代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馆名,当庭有手擎打开知识宝库金钥匙的女青年塑像。占地5亩,建筑面积1789平方米。职工12人。图书馆前身是县文化馆图书室,1978年成立图书馆,仍附设于文化馆内,1985年单独建制,1987年搬入新址。内设外借阅览组、采编组、辅导宣传组、信息服务部等。藏书76753册,阅览室座位450个。
宁海县工人俱乐部 Ninghaixian Gongrén Julèbu 属县总工会领导。位于桃源北路16号。占地0.6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专职职工4名,临时聘用人员12名。该俱乐部建于1953年2月,设在城关镇北蔡家巷4号,后迁至小北门路14号,1961年迁今址。设有图书室、阅览室、乒乓室、桥牌室、舞厅等活动场所,其中图书室藏书14668册。
宁海县电影公司 Ninghaixian Diànyǐng Gongsī 位于城关镇解放路113弄2号。原为宁海县电影事业管理站,建于1957年,站址在城关镇白石头巷。1971年迁中大街避司弄。1978年转为宁海县电影公司,1979年迁今址。占地3亩,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职工56人。公司下属电影院2家,35毫米电影放映队6队,座机5台。该公司并对全县乡(镇)办影剧院、放映队和个体放映队负责技术和业务指导工作。
宁海县人民剧院 Nínghǎixiàn Rénmín Jùyuàn 位于城关镇桃源南路。剧院原址在城关镇河头钱家祠堂(民国时期此处曾开设戏院),1968年迁今址。占地2.7亩,建筑面积2248平方米。职工11人。观众厅座席1050个,设月楼。舞台面积173平方米,舞台空间高13米。附属设施有化妆室、服装室及演员寝室19间61个床位。
宁海县电影院 Nínghǎixiàn Diànyǐngyuàn 位于城关镇桃源南路。占地3.6亩,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职工18人。该院前身为宁海电影场,创办于1962年,场址借城隍庙前厅。1974年于今址建成电影院,更今名。内设门厅、观众厅、月楼和舞台,有座位1490个。1981年扩建观众休息厅。1984年安装30万大卡冷气设备。有5505电影放映机(氙灯)2台。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地名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全县综述、行政区划和居民点、专业部门、名胜古迹、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宁海地名与历史人物、地名艺文、地名总览、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
一市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