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伍山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192
颗粒名称:
伍山乡
分类号:
K925.755
页数:
4
页码:
223-2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长街区伍山乡位于宁海县东南,总面积34.26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地势平坦,有耕地8483亩,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乡内企业众多,1985年人均收入477元。交通便利,文化设施齐全。乡内有多处石宕和烽火台遗址等历史文化景观。
关键词:
宁海县
行政区划
伍山乡
内容
伍山乡位于宁海县东南隅。乡人民政府驻地松岙距县城32.3公里。境内有南北排列五座小山头,故称伍山。东濒白礁水道,与象山县大塘乡、晓塘乡隔海相望;南临三门湾;西靠车岙港水库,与长街镇相邻;北与岳井乡毗连。全乡总面积34.26平方公里,其中海域18.27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共18个自然村。计有1955户,7627人,其中农村户口1829户,7434人。
抗战期间该乡辖区属水东乡,1942年夏日寇窜扰,水东沦陷,成立道岩乡伪政权。1945年抗战胜利后,仍属水东乡管辖。1951年为伍山乡及山前乡之一部分。1956年伍山、岳井、山前三乡合并为岳井乡,辖区属岳井乡。1958年属长街人民公社,1961年分出单独设置伍山公社,1983年改伍山乡。
该乡地势平坦,仅中部有一绺自北至南海拔不到百米的低矮山岗。西面有车岙港水库,可引渠自流灌溉。南面沿海有大片淤积海涂,可供围垦。
全乡有耕地8483亩,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亦产大小麦、蚕豆、黄豆、糖蔗、油菜籽等。1985年粮食平均亩产808.5公斤,总产3790.7吨。近年来其它经济作物栽培发展较快,西部为该乡柑桔主要产区,全乡共有柑桔2251亩。此外,黄桃、葡萄、李子、西瓜、黄金瓜等各村多有种植。牲畜饲养有母猪、肉猪、长毛兔等。1985年生猪饲养量4766头。沿海水产养殖兴旺,龙王塘所产蛏子,颗大、壳薄、肉肥、味美,质量为“长街蛏子”之冠。海涂上自然生长之泥螺、青蟹、望潮、弹涂、蛤蜊等亦甚丰富。该乡又为县内对虾养殖基地之一,现有养殖水面160亩。道士岩石宕,开采历史悠久,所产石板、石条、小方块等,闻名遐迩,销售省内外。伍山盐场始建于1966年3月,现有盐田1986亩,年产盐2500万吨。乡内企业除县属长街石宕,地方国营车岙港养殖场,省、县、乡三级联办宁海盐化厂,区、乡(镇)合办的宁海县长街盐场外,乡办的有罐头厂、盐化厂及伍山盐场等。并有村办企业3家, 职工220人。1985年乡村企业共产值230万元。另有个体及联办企业14家,装卸队1个。1985年全乡人均收入477元。
长街——伍山公路通至东面沿海,汽车可直达县城。松岙港埠头可泊百吨以上船只,客轮通象山之石浦、泗洲头。长街区两条排涝引河,分别经过本乡中部和南部,为本乡内河运输带来有利条件。
全乡有初中1所,学生254人。小学9所,其中单班村校1所,共学生835人。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6人,病床3张。伍家屿村为本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文化设施有文化站、电影院等。
该乡烟墩岗上有烽火台遗址。下湾塘小山岗上有张煌言部队驻地遗址。当地兰头山上穿山石洞长达30米。道士岩山上天然石洞东山洞环境清幽。道士岩、三角塘、下长山和兰头山上还有石宕多处,有的壁高数十丈,仰望宕口,使人头昏目眩,宕下碧水清澈见底。道士岩和三角塘山上之石宕,宕宕相通,构成迷宫,尤为奇特。近年石工相继采石,旧石宕之景观有所破损。
伍山乡 WushānXiang 1955户,7627人。其中农村户口1829户,7434人。
【松岙】 Song'ào 134户,545人。以村委会驻地松岙得名。辖2个自然村。耕地886亩,其中棉地266亩。产稻谷、棉花、柑桔。
松岙 Sōng'ào 82户,337人。位于县城东偏南32.3公里车岙港水库东岸山岙间。伍山乡人民政府和松岙村委会驻地。长街——伍山公路经此。口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王姓始祖自天台大道地迁此。后又有徐、胡等姓迁入。该村山岙中原多高大松树,一片葱郁,故称松岙。
三角塘 Sanjiǎotáng 52户,208人。在松岙南1.5公里处。口传清乾隆年间周姓自台州林下桥之石沙迁此。后又有张、王二姓迁入。当地塘田在山湾中,成三角形,故称三角塘,村以塘为名。
【伍家屿】 Wujiāyu 262户,900人。耕地688亩,其中棉地260亩,主产稻谷、棉花,兼种糖蔗。桔地410亩,由专业人员经营,经济收益占总收入60%以上。村办水泥制品厂、酒厂各1家。
伍家屿 Wujiāyu 262户,900人。在松岙北0.9公里傍山处。西濒车岙港水库。据当地《伍氏宗谱》:“鼎*公当南宋淳熙间(1174~1189)遭闽中耿寇之乱,挈家徙居宁海东乡圆屿。”该地旧称圆屿,伍姓迁入后,遂称伍家屿。今该村居民以王姓为主。
【洋岭】 Yánglǐng 140户,578人。耕地874亩,其中棉地450亩。主产稻谷、棉花,并有李子、柑桔、西瓜等。
洋岭 Yanglǐng 140户,578人。在松岙北1.7公里洋岭南麓。以山名村。北邻岳井乡。据当地《伍氏宗谱》,明初,洋岭始祖伍继范(1347~?)从伍家屿迁至此建村。
【下塘】 Xiatáng 192户,836人。耕地1083亩,其中棉地463亩。主产稻谷、棉花,兼产柑桔。海涂20亩,养殖蛏子。
下塘 Xiàtáng 别名下灰溜塘。192户,836人。在松岙东北1.8公里平洋上。东临白礁水道,北邻岳井乡小水埠村。顾姓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迁此居住。后又有胡、王、吕等姓迁来。该村与岳井乡之上塘均有盐场,分别称上、下灰溜塘,解放初更名为下塘。
【外塘】 Wàitáng 231户,1033人。1962年建队时,称向阳大队。1983年改行政村,1986年以村委会驻地外塘改今名。辖3个自然村,耕地1156亩。主产粮、棉,兼产柑桔。
外塘 Wàitáng 74户,300人。外塘村委会驻地。村处松岙东南1.5公里白礁水道西岸。清光绪年间李姓自三门下洋李迁此,现为杂姓居住。因村处纸扇塘之外,故称外塘。
后洋 Hòuyáng 87户,418人。在松岙东南1公里白礁水道西侧。清乾隆年间(1736~1795)赖姓从东仓赖家迁此。后又有李、王等姓迁入。洋岭一带旧称前洋,该村建在洋岭之后,故称后洋。
塘岸头 Táng'àntóu 70户,315人。在松岙东南1.7公里白礁水道西侧。清光绪年间王姓从伍家屿迁此。因村处月英塘岸边,故名。
【下湾塘】 Xiàwāntáng 300户,1126人。耕地1259亩,其中棉地578亩。主产棉花,兼产稻谷。其它经济作物有柑桔、西瓜等。
下湾塘 Xiàwāntáng 300户,1126人。在松岙西南1.7公里车岙港东岸。据当地《葛氏宗谱》,清康熙(1662~1722)后期葛昌财从象山迁此建村。以狮子岩为界,山北为上湾塘,山南为下湾塘,村处下湾塘,以塘名村。住宅沿塘岸建筑,长达一公里。
【绊田头】 Bàntiántóu 209户,865人。1962年成立大队时,取所辖自然村长山与兰头各一字,称长兰大队。1970年改名长胜大队,1983年改行政村,1986年以村委会驻地绊田头改今名。辖5个自然村。耕地803亩,其中棉地232亩。主产稻谷、棉花,兼产柑桔。
绊田头 Bàntiántóu 28户,101人。绊田头村委会驻地。在松岙南面2.5公里处。当地口传,清康熙后期,胡姓从宁波迁此。后又有陈、叶等姓迁入。村民原以捕鱼为主,为解决食粮,租种部分塘田,因往往为田头活所羁绊,耽误了捕鱼,村名遂称绊田头。
峧湾 Jiāowān 别名礁湾。24户,115人。在松岙南1.9公里处。口传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先由王姓从伍家屿迁入。现有王、伍、陈等姓居住。村处山湾内,故名峧湾,又以村边有礁石,亦称礁湾。
下长山 Xiàchángshān 58户,272人。在松岙南偏东1.7公里长山脚下,故名下长山。口传冯姓于清光绪年间自象山石浦迁此居住。现有周、丁、许、梅、杨等十余姓。
南面塘 Nánmiàntáng 35户,168人。在松岙南面2.5公里之南面塘内,以塘名村。据当地口传,清光绪年间成村。以徐姓为主,从台州迁来,另有王、金、张等姓。
兰头 Lántóu 64户,209人。位于松岙东南3.2公里兰头山东麓,以山名村。口传于清光绪前期开始有人迁来定居,现有十余姓居民。
【月兰】 Yuèlán 361户,1551人。以村委会驻地月兰得名。辖4个自然村。耕地1734亩,其中棉地862亩。主产稻谷、棉花,兼产柑桔。
月兰 Yuèlán 别名月边塘。80户,388人。月兰村委会驻地。村在松岙南面3.2公里处。清光绪末,国霍连自东仓岙坑迁此定居。解放前后,住民逐渐增多,至1963年又从黄岩、临海、天台、三门等县迁入一批农户。该村处于月边塘内,以塘名村,原称月边塘。1951年,兰头自然村并入,村名改称月兰。后兰头划出,村名沿用。
里塘 Lǐtáng 93户,400人。在松岙南2.7公里处。据当地九十岁老人朱孔泛口述,七岁(1902)时随父从黄岩迁此,不久,又有应、张、徐等姓陆续迁入。因村处月边塘塘岸里,故名里塘。
西外塘 Xīwàitáng 别名外塘。86户,358人。在松岙南3公里之月边塘外。据当地刚去世之九十多岁老人唐宗向生前所言,八十年前(约在1905年)和徐、王、夏、应等姓相继迁此居住。因村处月边塘塘岸外侧,称外塘。1986年因重名,以地处月兰西侧,改称西外塘。
南下塘 Nánxiàtáng 别名下塘、下月边塘。102户,405人。在松岙南3公里月边塘下。民国4年(1915)国余从东仓岙坑始迁于此。后又有张、朱、徐、苏诸姓迁入。村在下月边塘南部下方,故称下塘,又称下月边塘,因重名,1986年更名南下塘。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地名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全县综述、行政区划和居民点、专业部门、名胜古迹、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宁海地名与历史人物、地名艺文、地名总览、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
长街区
相关地名
伍山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