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大蔡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157
颗粒名称:
大蔡乡
分类号:
K925.755
页数:
3
页码:
44-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深甽区大蔡乡位于宁海县西北部,总面积15.12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该乡地势西高东低,四周群山环抱。以农业为主,兼营副业和乡办企业。境内有黄登尖铁矿蕴藏。全乡有初中、小学及文化设施。交通较为便利,有县道和简便公路穿越乡境。
关键词:
宁海县
行政区划
大蔡乡
内容
大蔡乡位于宁海县西北部。乡人民政府驻地大蔡距县城22公里。乡以驻地得名。东邻香山乡,南连深甽镇,西南接大里乡,北及西北与奉化县接壤。全乡总面积15.12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共16个自然村。计1719户,5737人。其中农村户口1616户,5606人。
辖区解放前属三省乡。1950年属长大乡,1951年,长大乡分为大蔡、三桥、甽水三小乡,辖区包括大蔡小乡及三桥乡之梁坑村。1956年大蔡、三桥、甽水三小乡合并成长洋乡,辖区属长洋乡。1958年属深甽人民公社。1959年12月划属奉化县,1961年12月划归宁海县。1962年以现辖区建大蔡公社,1983年改大蔡乡。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四周群山环抱,高低参差,村落多建于山坡间,耕地多梯田、坡地。南部与大里乡、深甽镇接界之望海岗海拔673.5米,为境内最高山峰。其他西北部之黄登尖、高岭岗,西南部之阴风岭,东北部之凤凰山等海拔都在600米上下。东部山岭较低。发源于西北部诸山之几条溪流于大蔡汇合称象原溪,为长洋溪之上游,流经梁坑,至深甽镇入凫溪。曹坑村西北建有曹坑水库,库容量35万立方米,供大蔡村饮水、发电、灌溉。
该乡道路,解放前仅有长洋经梁坑、大蔡通奉化一线为大道,余皆山径小路,运输靠肩挑骡载。现有县道长洋——畈坑(奉化)公路从东南向西北穿越乡境,与西店——深甽公路交接于长洋。乡内尚有大蔡——曹坑、大蔡——东山简便公路可通汽车、拖拉机。
全乡耕地3806亩,主产稻谷,兼产大小麦、油菜籽、马铃薯等。1985年粮食平均亩产609公斤,总产2020.55吨。山地1.73万亩,植被以松树、毛竹、薪柴为主。副业有栽培茶、柑桔、梨、桃、葡萄及饲养生猪、长毛兔、蛋鸭等。1985年生猪饲养量2323头。乡办企业有农机、胶囊、阀门、电器等厂4家,计职工577人,1985年产值216.36万元。村办工厂有胶木纸品、小五金等12家,计职工129人,1985年产值64.09万元。个体办及联办工厂9家,1985年产值23.1万元。其他还有建筑工程队、家庭手工业、个体商贩等,其中建筑工程队出外承包业务颇多,为该乡劳务输出之途径。境内黄登尖有少量铁矿蕴藏。
全乡有初中1所,学生131人。小学5所,其中单班村校2所,计学生546人。幼儿班2班,入学幼儿70人。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4人。文化设施有广播放大站、文化站、电影场等。
大蔡乡 Dàcài Xiang 1719户,5737人。其中农村户口1616户,5606人。
【大蔡】 Dàcài 872户,2980人。以村委会驻地大蔡得名。辖4个自然村。耕地2024亩,主产稻谷。山地8312亩,植被为松树、毛竹、薪柴等。副业有栽培茶、柑桔、梨、桃、葡萄,饲养长毛兔、蛋鸭及淡水养鱼等。村办工厂2家,个体办及联办工厂6家,1985年产值共47.61万元。
大蔡 Dàcài 曾用名象原。847户,2885人。乡人民政府及大蔡村委会驻地。位于县城西北22公里之溪谷间。村庄坐南朝北,环山带水,村形若舟。长洋——畈坑公路于此设站通过。村民以蔡、胡二姓为主,现以胡姓居多。该村《蔡氏宗谱》载:“闻定府君于隋大业元年(605)偕赵氏夫人由天台南阳徙居于宁海之北乡象原村。彼时洋林疏旷,岐路蓁芜,公垦而辟之,年久人繁,比诸姓为大,因名之曰大蔡”。据该村《象原胡氏宗谱》,南宋时胡直夫即郭仁(1162~1205)自奉化簰溪入赘长洋郭氏,后又娶金氏。郭氏与子永年居长洋。直夫与金氏迁象原,为大蔡胡姓始祖。《胡氏宗谱》又载:“村原为象名,缘村右山形似象,溪水绕麓而东,故名”。该村前后山冈上,原来各有一塔,今山后冈上之塔仍存。该塔系乱石堆砌而成,三层实心,外形近似喇嘛塔,式样别致。
尼坑庵 Níkēng'ān 曾用名蛙叉岗,亦称石头山。12户,48人。村处大蔡北2.6公里山上。北邻奉化县。清嘉庆年间(1796~1820)石头山顶建松隐寺,外围又建十八个小庵,尼坑庵为其中之一。清咸丰年间(1851~1861)蔡姓自大蔡迁此定居,数十年后,大蔡胡氏亦迁此。现村民胡姓居多。村以庵为名。
常泛洪 Chángfànhóng 别名长方红。1户,6人。村处大蔡村北2公里之溪谷间。大蔡胡氏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迁此定居。以村旁溪流狭窄,村落常受洪水泛滥而名常泛洪,亦以谐音作长方红。
平岗头 Pinggǎngtóu 12户,41人。村处大蔡西南1.2公里之山岗上。大蔡胡氏于清代迁此定居。以村在平坦之岗上得名。
【岭徐】 Lǐngxu 218户,748人。耕地516亩,主产稻谷。山地1760亩,植被以松树、毛竹、薪柴为主。副业有饲养长毛兔,从事建筑工等。村办工厂2家,个体办工厂1家,1985年产值5.93万元。
岭徐 Lǐngxu 218户,748人。村处大蔡西2.5公里之望海尖(主峰在大里乡)东北麓。西北与奉化县畈坑村接界,西南与大里乡夏家岙毗连。长洋——畈坑公路于此设站通过。该村《徐氏宗谱》载:徐应奎“避元兵变,隐宁海旗山筑室居焉”。据此,该村徐姓定居当在宋末元初。谱又载:“宁奉分疆之域有一小岭,徐其姓也,谓岭徐”。
【夏樟】 Xiàzhāng 200户,730人。以村委会驻地夏樟得名。辖2个自然村。耕地433亩,主产稻谷。山地1835亩,植被以松、竹、薪柴为主。村民从事建筑业为该村一项副业。村办工厂3家,1985年产值6.85万元。
夏樟 Xiàzhāng 160户,570人。夏樟村委会驻地。村处大蔡西1.6公里之山岙间。主居孙姓。据该村《孙氏宗谱》,元代,樟树孙安一(1300~?)解组归田,游至该处,爱其幽谷之美,“遂折樟木四枝,插于夷址之间,祝曰:‘六月初一,植以樟木,若能蔚郁,甚堪筑室。’其木果荣,遂挈子妇以居之,而名其地为夏樟。”村西黄登尖蕴藏有铁矿。1966年曾予开采,1974年停止。
马车地 Mǎchēdì 曾用名猫爪地。40户,160人。村处大蔡西1.5公里之黄登尖南麓。长洋——畈坑公路自村北经过。主居孙姓,据夏樟《孙氏宗谱》,夏樟孙乾祥(1662~?)于清康熙年间迁此定居。以黄登尖山势延伸至此终止,其地形似猫爪,得名猫爪地。后以奉化董李家人车马往来宁奉间,常于此驻足,谐音称马车地。
【高畈】 GáofAn 86户,286人。以村委会驻地高畈得名。辖2个自然村。耕地177亩,主产稻谷。山地715亩,植被以松、竹、薪柴为主。产茶叶。
高畈 Gāofàn 别名高爿。61户,195人。高畈村委会驻地。村处大蔡西北0.9公里三门岗西南麓。主居张姓,据该村《张氏宗谱》,隋大业九年(613)张璘为避乱从鄞县茅山迁此。又该村《张氏宗谱·迁徙分派》载:奉化泉口“元成公长子世善,字有福,生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迁宁海大蔡高爿住”。据此,该村张姓二次由外地迁入。以该村地势高于大蔡,有狭小田畈,称高畈,亦称高爿(当地方言,小块土地称“爿”)。
东 山Dōngshān 25户,91人。村处大蔡西北1.1公里之山间。西临东山水库。主居王姓。据该村《王氏宗谱》,该村始居人为王进宝,进宝生卒无考,其十八世孙贞吉生康熙三十七年,卒乾隆三十二年(1689~1767),据此推算,王姓定居当在南宋时。谱内亦未载来自何地,口传自新昌大树坪迁此。
【曹坑】 Caokeng 60户,220人。以村委会驻地曹坑得名。辖5个自然村。耕地183亩,主产稻谷。山地1197亩,植被以松、竹、薪柴为主。村办工厂3家,1985年产值8万元。
曹坑 Cáokēng 18户,71人。曹坑村委会驻地。村处大蔡东北0.9公里之凤凰山南麓,村北有曹坑水库。该地原为曹姓居住,以村东北有一小溪坑,故称曹坑。后曹姓他迁,大蔡胡姓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迁此,村名沿用。
李家山 Lǐjiāshān 23户,88人。村处大蔡东北1.4公里之凤凰山南,地势高峻。该村系李姓始居,称李家山。现李姓已无,大蔡胡姓分居于此。
黄家山 Huángjiāshān 14户,41人。村处大蔡东北1.7公里凤凰山腰。原住黄姓,称黄家山。现黄姓已无,大蔡胡姓于清代分居于此。
十石头 Shíshítóu 3户,11人。村处大蔡东北1.2公里之凤凰山脚,曹坑溪北岸。清咸丰六年(1856),大蔡胡姓分居于此。以该地有一畈胡姓祀田,中有十块大石,故名十石头。
林家岙 Línjiā'ào 2户,9人。村处大蔡北1.6公里之凤凰山西南麓山岙间。西北界奉化县。曾居林姓,称林家岙。现林姓已无,胡姓于清代从大蔡分居于此。村名沿用。
【梁坑】 Liángkēng 131户,467人。耕地380亩,主产稻谷。山地2585亩,植被以松树、薪柴为主。副业有栽培茶、柑桔、葡萄等。村办工厂2家,联办及个体办工厂2家,1985年产值18.8万元。
梁坑 Liángkēng 131户,467人。村处大蔡东1.6公里之溪谷间。南邻深甽镇。长洋——畈坑公路自东向西穿村而过。梁姓始居于溪坑边,称梁坑。现梁姓已无,主居潘姓。据该村《潘氏宗谱》,潘五福于南宋德祐年间(1275~1276)从深甽独山迁此。村名沿用。
【赵山】 Zhàoshān 49户,175人。耕地93亩,主产稻谷。山地684亩,植被以毛竹为主。植竹454亩,为该乡产竹最多村。并产茶。
赵山 Zhàoshān 49户,175人。村处大蔡西南2公里之望海岗西北山上。南邻大里乡。赵姓定居于赵乌岭山,故称赵山。现赵姓已无,主居吴姓。吴姓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从长街龙山迁此。村名沿用。
知识出处
《宁海县地名志》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地名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全县综述、行政区划和居民点、专业部门、名胜古迹、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宁海地名与历史人物、地名艺文、地名总览、附录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仁
相关人物
徐应奎
相关人物
孙乾祥
相关人物
张璘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
香山乡
相关地名
深甽镇
相关地名
南大里乡
相关地名
凤凰山乡
相关地名
奉化区
相关地名
东山区
相关地名
天台县
相关地名
南阳市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
北乡镇
相关地名
南宋乡
相关地名
旗山区
相关地名
樟木乡
相关地名
尖山区
相关地名
三门县
相关地名
茅山镇
相关地名
新昌县
相关地名
李家山镇
相关地名
凤凰县
相关地名
独山县
相关地名
长街镇
相关地名
龙山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