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族 姓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南门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12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族 姓氏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5
页码: 62-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门村为汉族聚居地,姓氏多样,多姓氏有深厚历史背景,源自不同历史时期迁徙。
关键词: 南门村 汉族聚居 姓氏多样

内容

南门村为汉族聚居地区,全村村民,概属汉族。
  据1952年《宁海县城关镇各村土改情况登记表》,是年中南、三桃两村共344户,按户主姓氏统计,共70姓,编排如下: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裴, 蒋、沈、安、杨,
  朱、林、刘、许, 徐、吕、施、张,
  严、华、孔、季, 金、石、胡、姜,
  应、谢、童、余, 柴、水、罗、章,
  娄、邬、潘、葛, 薛、范、叶、黄,
  龚、陆、邵、马, 丁、董、卢、方,
  俞、任、袁、杜, 储、鲍、傅、庞,
  贝、邱、麻、顾, (再添)项、江。
  其中,占户数较多的姓氏,依次为王(24户)、陈(23户)、潘(22户)、杨(19户)、应(17户)、章(12户)、胡(11户)、张、赵、柴(均10户)、孔、华、金、董、葛(均8户)。
  又据有关宗谱记载,宁海城关建为县治后,较早定居南门的有应、杨、孔、吕、柴、赵诸姓,住在三隍堂、金竹岭和墈头一带。
  梅林上应《应氏宗谱》载:“应氏始祖隐瑎公讳缓,唐大顺庚戌(公元890年)授杭州观察军衙推……(后)以兵革之扰,转迁宁海梅林……隐瑎公十二世孙仲岭公又迁城南墈头。”
  西岙《杨氏宗谱》载:“有信国公顺一者,南宋绍定间(1228~1233)自凤阳官于宁海,遂卜居于县治之西。……或徙南郊、或徙西岙、或徙龙山……。”市门《杨氏宗谱》亦载:“司谏府君讳顺一,字执中,号道源,登绍定壬辰(1232)进士,任给事中,谪宁海长亭盐课习大使,遂卜居县治之西。”
  城内《赵氏宗谱》载:“宁海赵氏第一世子彪公,宋嘉定元年中特科修武郎。靖康二年(1127)以父命偕宗室公健公迁宁海——师?剏居三皇堂,师古赘营前方氏。公健公第七子彦锜剏居盛家街,世称三赵。”
  崇祯《宁海县志·隅南孔氏谱序》载:“五十三代祖讳淋者,树帜艺林,司铎邹序,缘胡元浊乱,挂冠入山,栖会稽,复迁宁海隅南居焉。”
  《王爱柴氏宗谱》载:“我谋公者仕宋为严州倅(cui,副职),高宗南渡遂家于严,育三子,长讳彦忠迁缑城(1131-1162)”。
  大洋山《演道山吕氏宗谱》载:“一世祖讳鉴公自新昌迁居宁海演道山,三世璇居墈头(1404-1465)”。
  另据《浙江通志》及有关宗谱记载,部分氏族徙居城关的情况如下表:

知识出处

宁海南门村志

《宁海南门村志》

全志分大事记及区域、党政群团、农业、工商业、文教卫生、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杂记等九篇,凡40节。它是总汇一村历史和现状的全书。编纂村志,有利于鉴古通今,继往开来,对于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
南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