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自然灾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白溪水庫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01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自然灾害
分类号: X43
页数: 3
页码: 20-22
摘要: 白溪流域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常受台风袭击,水旱灾害频发。1988年至2006年间,宁海县多次受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其中,1988年特大水灾和1997年台风灾害尤为严重。
关键词: 白溪流域 水旱灾害 台风

内容

白溪流域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台风袭击频繁,是水旱灾害多发地区。水旱台风灾害往往造成严重后果,这与白溪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流域特征、水利设施以及社会因素等有很大关系。白溪是山区性河流,坡陡流急,集水快速,又地处浙东暴雨中心之一,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之缺乏大型蓄水排泄工程调节,因此造成白溪流域水旱灾害频发。
  根据1990年至2008年间出版的《宁海县水利志》记载:
  宁海县从古时有记录以来到民国旧志记载了10次台风暴雨暴潮灾害,建国后至1987年共发生台风107次,严重影响73次,受台风暴雨暴潮袭击成灾20次,重灾3次。
  从宋朝到清朝记载水灾(无台风影响)20次,民国时期水灾(无台风影响)4次,建国后至1987年水灾(无台风影响)11次。
  从宋朝到清朝记载旱灾24次,民国时期旱灾8次,建国后至1987年出现干旱13次。
  1988年至1993年宁海县共发生各种灾害性天气25次,成灾20次,重灾4次,直接经济损失7.98亿元,死亡205人。
  1994年至2006年宁海县共发生各种灾害性天气44次影响较大的有27次,直接经济损失47.2亿元,死亡8人。
  建国后最严重的几次灾害摘录如下:
  1956年8月1日24时,5612号强台风(俗称八一台灾)在象山港登陆,近中心最大风速65m/s以上,气压923hPa,日最大降雨量195mm,象山港潮位达4.7m,冲毁海塘208处,土地6605亩,受灾10849户,倒房31667间,死182人,是历史上罕见的一次超级大台风。
  对宁海县影响最大的综合性灾害是1988年7月29日—30日发生的特大水灾(称7.30水灾)。
  引起“7.30”特大暴雨的低压云团,具有白天减弱,夜间发展的特点,各级气象部门事先都未发布暴雨预报。1988年7月29日16时开始降雨,到30日凌晨,骤降暴雨,一次最大降雨量520mm以上,白溪、青溪、大溪、凫溪山洪暴发,洪水泛滥,全县原48个镇乡有37个乡镇的656个村庄24.3万人受灾。195个村被洪水包围,受淹房屋19.4万间,损坏11万间,冲毁3970间,死182人(其中外县6人),伤416人,洪水冲毁山塘水库146座,防洪(堤)坝176km,渠道74km,海塘堤20km,小水电站7处,抽水机埠146处,闸门6处,淹没农田21.4万亩,冲毁5.2万亩。973家工业企业受灾,占全县工厂总数1/3以上;商业企业受灾50余家。宁海县棉纺厂、化肥厂、橡胶厂、塑料一厂、一休童装厂、电动剃须刀厂、针织厂、茶厂、塑料十厂等15家重点骨干企业受重灾。全县44个乡镇交通中断,42条输电线路全部停电,41个邮电支局通讯、43个乡镇有线广播中断,直接经济损失3.4亿元,(1988年宁海县全年GDP为7.0363亿元,财政总收入0.4619亿元。)是百年罕见的特大水灾。
  1997年8月18日,11号台风于当晚9时30分在温岭石塘镇登陆,正值农历七月半天文大潮,风、雨、潮碰撞,宁海县普降大暴雨,上韩站台风过程雨量超过20年一遇暴雨标准,胡陈港潮位5.52m,一市港潮位5.70m,越溪群英塘潮位6.1m,其中胡陈港潮位超过历史记载最高潮位0.82m。宁海县各大溪流山洪暴发,受灾面广、受灾人口多、经济损失重,属历史罕见。全县受灾人口44.55万人,紧急转移人口5.5万人。320个村被海水或洪水淹没,损坏房屋2.36万间,倒塌房屋1.25万间,死亡5人。全县受灾农作物面积36.14万亩,成灾面积30.97万亩,绝收面积21.13万亩,毁坏耕地,面积2.7万亩,洪水冲毁各类水利工程1349处,全县建成的120km标准海塘岸全部被摧毁,损坏海塘岸70.95km,冲毁海塘岸46.83km,损坏闸门120座,损坏中型水库两座(胡陈港、车岙港)。小(一)型水库两座、小(二)型水库两座,其他水利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12家企业停产,航道中断10条次,公路中断42条次。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4.97亿元,其中水利设施损失2.32亿元。
  1967年8月1日—11月6日,干旱98天(中间降水159mm,每次不到30mm),有18万亩水稻减产,8000余亩基本无收。
  2003年7—8月,宁海26天35℃以上高温,极端高温40.5℃,比宁海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温度39.7℃高出0.8℃,全县农田受旱面积达3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其中,农作物减产减收近7000万元;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损失近4730万元;工业、乡镇企业及其他经济损失47万元。是1994年以来旱情最为严重的年份。

知识出处

白溪水庫志

《白溪水庫志》

《白溪水库志》由白溪水库志编纂委员会编纂,详细记录了白溪水库的历史沿革、建设过程、运营管理、社会文化影响等方面,展现了水库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