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蛟村除夕岁时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蜃蛟史话》
唯一号: 112934020230002440
专题名称: 蜃蛟村除夕岁时习俗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10/001
起始页: 0219.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农历年末俗称“三十年夜”,如这年十二月月小只有廿九天,则称“廿九夜”。度岁末又称“过年”。过年前几日,除掸尘、洗衣涤被和理发外,家家做年糕、磨汤果粉,以裹汤团。买鱼斫肉,采办年货。农家杀年猪,宰鸡鹅,以备辞旧迎新。小康之家易门神、贴春联,或于内室门楣贴“宜春”、“和合”之类的吉符,谷仓贴写有“青龙吉仓”的青龙纸。 “年夜饭”是过年时最隆重的节目。此夜必须家人团聚,除在家过年的远道客人(如上海亲眷)外,各家互不邀请,是纯粹的家宴。此前先做过年羹饭祭祖,祭毕,合家开宴,故又称“团圆饭”。这是家庭中最欢乐和谐的晚餐,虽然菜肴无定式,但燉老酒、生暖锅,杯箸交觥之中感叹当年之辛苦,祈求来岁风调雨顺。席间,长辈挟菜给孩子,并以吉利话鼓励,讨新岁彩头。这一餐唯全鱼不可动筷,留至新岁,其所寓意为“岁岁有余”。 年夜饭后长辈给孩子分发“压岁钱”,此钱当夜要压于枕下,以期好梦。主妇则将次日需动刀的食物切好,然后进行全年最后一次的扫地。这次扫地须从外往里扫,边扫边说:“元宝扫进来”,扫毕的垃圾须倒在自家的火缸里,以免“漏财”。扫地毕则洗净扫帚,柄上挂扎元宝年糕,以敬“扫帚公公”和“扫帚婆婆”。再以米筛盛酒肴搁凳上,在卧室祀“床公床婆”,祈小孩终岁平安。农家还会在田头祀“地孔大王”,并祀牛栏、猪圈、鸡笼各神,以求“六畜兴旺”。传说灶神于是夜返回人间到各家点卯,故媳妇均须在夫家过年。此夜各家水缸都要挑满;米缸要盛满米,并置元宝年糕、如意年糕和鱼、肉、饭各一碗于米缸内,谓之“缸缸满,甏甏满”。各家点灯,殷富人家高烧明烛,从日落点至次日日出,谓之“接光”。在一切准备安排完毕后,燃放“关门炮”,宣布这一年的日子由此喜气洋洋地结束。信佛妇女会在此夜坐待晓至,或径至到榠樝东庙守岁,谓之“坐夜”,并于次日清晨“烧头香”。

知识出处

蜃蛟史话

《蜃蛟史话》

本书介绍了宁波市蜃蛟村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和人物等方面的内容。文章从村名由来、始居姓氏、行政沿革、自然环境、旧村格局、族房祖堂、联村风貌等方面讲述了村落的人文地理;从农耕田作、地珍当推草一根、贸易集市、交通航运、公共事业等方面描述了村落的经济社会状况;介绍了村办企业、传统作坊店铺等企业发展历程;记录了蜃蛟村的历史大事和闻氏家族的一些传说故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