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蛟村立夏岁时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蜃蛟史话》
唯一号: 112934020230002426
专题名称: 蜃蛟村立夏岁时习俗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10/001
起始页: 0212.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立夏是夏季开始的节气。村民以为,人尤其是孩子最易长身体的时期是在春天的“毛笋时”里,这时候人就象自然界万物一样,逢春向荣,拔节成长。因此在春终夏来的时候,首先要秤一下体重。家庭、学校都会在那天挂起一杆大秤用来“秤人”。成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过秤,孩童则坐入箩筐或四脚朝天的凳子,吊在秤钩上称体重。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则称“消肉”。 夏天是人体能量消耗较大的季节,又因炎热得不到好的睡眠,因此许多人为厌食、乏力和消瘦,民间称之为“疰夏”。因此在立夏的当天,用五色丝线编成细彩带挂在脖子和手腕上,可以防止“疰夏”,称戴“疰夏绳”,女孩子还可扎在发辫上,称“疰夏头绳”。这种习俗强调了五行均衡的意识。这一天,小孩子忌坐石阶和地栿(门槛),以为这样会招致夏季的脚骨酸痛,万一坐了,则须连坐七道方可解魇。 立夏的节令食品是茶叶蛋,又称“立夏蛋”。此时新茶已经上市,老茶叶多变质失味,正好用于煮蛋。茶叶有平肝、去火的药理作用,有利于防止“疰夏”。茶叶蛋有时不用茶叶而改用胡桃壳来煮,煮成的“茶叶蛋”色泽和脆度均比茶叶煮来好。茶叶蛋有时也放五香作料,煮到中途要击碎蛋壳,让卤汁渗入,这样蛋皮上会煮上漂亮的冰凌状。吃茶叶蛋要蘸盐和绍酒拌成的作料。民间又以倭豆肉煮糯米饭作节令小吃,又要吃“脚骨笋”,以新上市的乌笋切成二三寸长,不剖开,红烧而成,吃时要拣两根同样粗细的一起吃,以为能“脚骨健”,即身体健康。还兴吃软菜,又称“君踏”,以后吃后皮肤光滑如软菜,不生痱子。 此日手巧的姑娘媳妇往往用五彩丝线织成蛋套,正好放入一只白汆蛋或染红的鸭蛋,挂在帐门或孩子的胸前。豪华的蛋套用珠子、八面光穿成,闪烁七彩。孩子们则往往以蛋作戏,相互抵蛋,以此赛蛋壳硬度,以碎为败,称为“拄蛋”。母亲们则往往择此日为女孩子穿耳朵,穿时边哄孩子吃茶叶蛋,在咬蛋时一针捷穿。也有为家猫穿耳朵、扎红头绳的。

知识出处

蜃蛟史话

《蜃蛟史话》

本书介绍了宁波市蜃蛟村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和人物等方面的内容。文章从村名由来、始居姓氏、行政沿革、自然环境、旧村格局、族房祖堂、联村风貌等方面讲述了村落的人文地理;从农耕田作、地珍当推草一根、贸易集市、交通航运、公共事业等方面描述了村落的经济社会状况;介绍了村办企业、传统作坊店铺等企业发展历程;记录了蜃蛟村的历史大事和闻氏家族的一些传说故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