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封塔和鲁班庙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唯一号: 112934020230001051
专题名称: 天封塔和鲁班庙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728.pdf
专题类型: 神话、宗教

专题描述

传说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①,有一日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仙人对其说,要在阿拉宁波造一座塔。朝廷马上派大臣到宁波府传达圣旨。知府老爷派了一个包工头催办这桩差使。 这座塔到底造成啥样子好,谁心里都没数。包工头要每个木工都动脑筋,拿出塔的样子来。一连四个月过去了,没有一个人拿出来,包工头很着急。 其中有个老木匠,一连几个月都翻来翻去在弄一根大木头,一会儿用斧头斩毛,一会儿用刨刨光,斩一阵,刨一阵,一根很粗的大木头弄得只有六寸见方了。包工头看老木工这个样子说:“你刨了四个月,一根木头都刨勿好,这样下去,叫我咋向老爷交差。看在你年纪大的面子上,不罚你了,明天回家去吧。”老木匠听包工头这么一讲,笑眯眯地说:“好,侬勿要急,我也完工了,就要走了。”说完,马上整好家生②,铺盖③一卷,背起就走了。包工头回头看看这一班木匠师傅,一个个都拿勿出好法子来,心里越忖越光火④,就顺手拣起地上一把斧头,用力朝老木匠弄过的这根木头劈去。谁晓得,斧头刚刚碰着,这根木头就“咔嚓”一声自己裂开,里头露出一座古塔的样子,只见六明六暗十二层,外头六只翘角,中央有盘梯,吊角上还挂着六只铜铃,交关好看。包工头仔细看了这座塔,又高兴又奇怪,心忖这个老木匠本事介大,一定勿是凡人,就拔腿追了出去。急匆匆追了很久,就是勿见老木匠的影子。包工头回转来,按照这个样子造起了天封塔⑤。 为了纪念老木匠的功劳,塔造好以后,在塔的旁边专门造了一个庙,里面塑了老木匠的像,人们就把这个庙叫做鲁班庙了。 讲述者:林在泉 记录整理者:张慧君 附记: 关于天封塔传说,普查中收到三篇。其中《天封塔古井传说》篇,湖西街道王昌桂老人所讲,说塔底有一古井,祭祀后出水解过宁波城内大旱之急。后一贪心夫妻盗挖井底宝钱,引起溢水不止,泛滥成灾,复原后溢水即止。 注:①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李渊次子。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较能任贤纳谏,史称“贞观之 治”。 ②家生,即工具,宁绍方言。 ③铺盖,指人睡眠时所铺所盖,即被褥之物。 ④光火,即生气,恼火。 ⑤天封塔位于宁波府城隍庙东南,建于唐代天册万岁至万岁登封(695—696)年间,故又称唐塔。 民间传说宁波像只船,此塔是桅杆。1985年塔身倾斜度增大,为防倾倒,拆除重建。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