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宗讲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唯一号: 112934020230001036
专题名称: 观宗讲寺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422.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观宗讲寺 寺址解放南路18弄6号。原为延庆寺的观堂。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僧介然募缘构屋60余间,中建宝阁,环以16室,名“十六观堂”。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陷明州,介然守观堂,金兵首领强挟介然而去,观堂幸存。既而兴替相继,至清乾隆、嘉庆间始独立门庭,另设方丈,重建寺宇,大悲阁、大殿、禅堂、水陆堂、斋堂、方丈殿等俱全。道光三十年(1850)改方丈殿为藏经阁,并建内客堂、上客堂、寮房。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陷宁波,僧众逃散.寺为所毁。同治五年(1866)募资重修。至清末,殿宇荒芜,禅室倾颓。民国元年(1912),天台宗四十三祖谛闲任住持,改名为“观宗讲寺”,设观宗学社。17年(1928)改名为“弘法研究社38年(1947)创办四明佛学院,成为近代天台宗活动重地。1950年,僧100余人。1959年,部分寺舍移作他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僧众迁并七塔寺,寺为地委党校和地区京剧团占用。大雄宝殿改为舞台,厢房作职工宿舍。佛像被毁、法器变卖,经籍散佚。1993年,天台宗僧益行来寺恢复,是年被批准为保护寺院。1995年,天王殿、大殿修复,开展佛事活动。次年住持益行赴京向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汇报恢复情况。1998年,市政府发文将延庆寺、观宗寺合并为“延庆观宗讲寺”。2002年12月,市政府发文批准观宗寺院为对外开放寺院,2005年寺周边部分民房拆迁,还产于寺。寺院正在募资拓建。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