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唯一号: 112934020230001025
专题名称: 天宁寺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421.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天宁寺 遗址在中山西路今海曙中心小学。唐大中五年(851)建,初名国宁寺。唐咸通年间(860—873),寺前增设东西两塔。北宋崇宁二年(1103)改崇宁万寿,政和元年(1111)改天宁万寿,南宋绍兴七年(1137)改报恩广孝,又改报恩光孝,专充追崇宋徽宗道场。元至大二年(1309)毁于倭。至治元年(1321)重建大殿。明洪武十五年(1382)定为天宁禅寺。洪武二十年(1387)殿圮,重建。信国公汤和题额。嘉靖年间(1522—1566)倭患剧,割寺东地为演武场(即小校场),迁罗汉堂于佛殿之后。清顺治年间(1644—1661)里人董应遵重修佛殿,康熙时续建天王殿、斋楼、佛殿,康熙二十二年(1683)毁。后又建禅室、钟鼓楼、大殿、天王殿、罗汉堂、法堂、方丈、先觉堂。道光十七年(1837)改名为天宁。二十一年(1841)英兵陷城,毁佛像,掳钟出海。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太平军战火,同治三年(1864)重修。光绪年间,东塔圮废。民国初年,复名天宁。解放初寺毁,尚存西塔,因其塔砖上有“咸通四年造此砖记”铭文,故名咸通塔。1995年重修,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