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大殓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唯一号: 112934020230000942
专题名称: 海曙区大殓习俗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349.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叫“入木”、“落棺材”。多请念伴先生拘阴阳,停尸三日或五日,或七日,拣单日潮涨入木,有“看潮水落材”之说。旧时,平民薄皮棺材,柴草灰铺底。富家楠木棺材,石灰木炭、灯芯草末铺底,俗称“灯芯眼”。下铺材席,放头枕、搁脚,称“元宝枕”。入木时,由帮者四人提起“兜尸被”四角,孝子捧死者头部纳入棺材,用二十四或三十二包石灰,俗称“包头”,塞实尸体周围,连同死者生前爱好的器物,如烟管、折扇等及浴尸时修剪的指甲、趾甲,用媒头纸包扎一并纳入棺材。 有执事两人,一人一手拿升,另一人拿斗,向棺内佯装倒物,一呼一应,边倒边喊:黄金一斗,“有”,乌金一升,“有”,白银一斗,“有”,“有,有,有……”俗有“金木水火土,三斗三升足”。故甬谚有“骗其落材”之说。然后,依次覆盖亲朋好友相送之重被,亦叫“情被”,盖一床喊一声,是某某所送。最后一床称“天盖被”,亦叫“子孙被”。 盖棺前,念伴掀开死者“盖面白”,俗叫“见亲人”。时到,念伴先生按事前贴在壁上之“壁符”所示,令举家避之于外,俗称“避煞”。甬俗盖棺合梢,死者亲人抚摸棺材恸哭。贫家即日或次日出柩,富家择日出殡,摆设“入木羹饭”,孝子孝女跪拜祭奠。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