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滩簧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唯一号: 112934020230000771
专题名称: 宁波滩簧
其他名称: 串客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734.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产地: 宁波市海曙区

专题描述

宁波滩簧(串客)原俗称串客。初流行于鄞县、奉化一带,后扩大至镇海、慈溪和舟山地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在田头山歌、唱新闻基础上逐步发展。最初为坐唱,有的无乐器伴奏,有的仅一把胡琴、一副鼓板和一面小锣,亦无动作表演。内容大都是当地新闻所唱的节目和民间流传的故事,唱腔与唱新闻十分相似。以后曲调吸收流行的各种时新小曲,并在甬昆、苏滩、乱弹、徽班等戏曲的影响下,始用乐器伴奏和动作表演。初时为业余演出,只在祠堂、晒场演唱。因东村邀、西村请,艺人串游四方,“串客”由此得名。渐在喜庆堂会、庙会中演唱,串客也由最初的不收报酬到收取报酬,出现半职业性的演出班子。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串客进入集镇和城市,出现专业的演唱组织——串客班。但当时演出的大都是情节较为简单的“一生一旦”或“一旦一丑”的“对子戏”,没有女演员,旦角亦由男子饰演。演出时台上仅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服装、道具、化妆均十分简单。常演的节目有《摸蛳螺》、《扒灰佬》、《拔兰花》、《卖草囤》、《还披风》、《双落发》、《秋香送茶》、《庵堂相会》等。因曲调流畅明快,内容又以反映男女青年追求爱情和婚姻自主为多,深受当时小市民的青睐。清光绪六年(1880),奉化串客艺人邬拾(宁波话读“尺”)来邀请一批艺人组成串客班,进入上海茶馆演唱,改称“宁波滩簧”。为迎合观众审美需求,又在剧目、音乐、表演、化妆、布景、道具等方面进行重大革新,并向大戏班方向发展。至民国初,出现女演员。民国27年(1938)宁波滩簧演出时装文明大戏时,始称“改良甬剧”,串客班由原来的曲艺形态步入戏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串客”之名演唱渐趋衰落。至1979年,知名的老串客艺人尚有傅彩霞、倪月娥、崔定甫、包炳荣、王宝荣等,并有少量演出。2008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系统整理和保护,部分作品收入《宁波传统曲艺作品精选》、《综合曲艺》等书。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傅彩霞
相关人物
倪月娥
相关人物
崔定甫
相关人物
包炳荣
相关人物
王宝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