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子城城墙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唯一号: 112934020230000025
专题名称: 清代子城城墙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187.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宁波府衙署和鄞县衙署同在宁波子城内,所以鄞县称为首县,也叫附廓县。清初,海关行署也设于子城之中。后来比府高一级的宁绍台道衙署也设在宁波子城内(今中山广场南部),宁波就成为浙东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市的规模比其他府县更扩大了。清顺治十五年(1658),提督田雄重修雉堞。康熙十三年(1674),提督李显祖复广拓之,又于沿城外濠筑备城。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年间10次修城。道光时,修葺凑长1386丈6尺,沿城筑炮台32座。周围有2527丈长,城脚宽22尺,城上宽15尺,高22尺(按清朝工部尺计算,下同)。城上还有雉堞(俗称城耳朵,四方形,当中有洞)3564个,作为兵士放枪、射箭时的掩护体。还有警铺65所,战时供巡逻士兵居住;城外还有濠河,从盐仓门起,经东渡门、灵桥门、长春门、望京门,一直到永丰门,共长2144丈。濠河上都架板桥,平时可供交通,战时把它挂起,所以也叫吊桥。此外还有两个水门:西水门,引进西乡来的水;南水门,引进南乡来的水。都贮蓄于日月两湖,再流过城内纵横各河道,通过水喉、食喉、气喉3个喉洞和总闸与江相连。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