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罗城城墙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唯一号: 112934020230000021
专题名称: 宋代罗城城墙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185.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宝庆《四明志》卷三《城郭》记载:“罗城周围二千五百二十七丈,计一十八里,奉化江自南来限其东,慈溪江(注:余姚江)自西来限其北。西与南皆它山之水环之。”北宋建隆初(960),节度使钱亿修。元丰元年(1078),明州知州曾巩又修。南宋宝庆二年(1226),知府胡榘再修。宝祐五年(1257),制置使吴潜拓旧立新,大加修治。根据东渡门、市舶司门段考古发掘资料,宋罗城曾经过两次大变动。第一次宋城大变动,是继唐城的基础上构筑的,宋城使用大量条石作为基础,很多地方在唐代的古城包砖之上。宋城构筑时从工艺上看,无疑比唐代先进。宋城的基础加固利用了唐城旧包砖或夯土,城墙外侧另砌条石作为基础,所以基础比唐代的更为坚实。使用的条石亦均经过加工,较规整。条石多为长方形,规格一般为长80~82厘米、宽60~65厘米、高16~18厘米,错缝叠砌,残高60余厘米。在叠砌中还使用石灰黏合。宋城发掘长度达35米以上,南北均伸入地层,从清理的35米范围内,东壁底部系宋代第一次(即西边)与第二次(东边)底部石砌部分残迹,显示第二次建筑时石基部分又向外扩展,明显利用了第一次的条石基础。虽只残留了第一次的一层城基石,但还能看出同一水平、光面较平整的排列构筑工艺。第一次宋城所包砖头大多错缝叠砌,砖的规格一般为35×18×6.5~35×18×7厘米,由于年长月久,有的砖头已断裂,砖与夯土黏合紧密,残高尚存10块砖60厘米以上。宋城包砖除宋代夯土部分外,其余均利用了唐城的夯土城墙,俯视第一次宋城东壁,可看出壁的砌筑平而整齐,也略有收分,在地层分界上也比较明显。宋城第一次构筑包砖面虽经过近千年岁月,仍不失当年风采。从剖面上看出唐城夯土与宋城夯土交接处紧密。第一次宋城墙清理段宽8.18米,残高2米左右。 第二次宋城大变动,基本上利用原来第一次建筑的条石,而且石料的数量及加工均比第一次构筑讲究,凡是露明部分都较光滑,砌筑排列十分有规律。从保存较好的东西两壁清理表明,可以分为基础部分和包砖部分。石砌基础部分,可说在我国宋城墙中属于相当讲究的一个实例。基础下打有木桩,其上构筑条石。经过加工的条石在砌叠时,基础第一块略外露5~8厘米左右,以后往上错缝砌叠十分有规律,砌叠至1米左右时,上面一块向内收。条石棱角已做成圆弧形。这部分第二次构筑的石构基础相当有气势,显示这次重新构筑城墙十分讲究,石料加工也是精细的。在这个石构基础之上,从残留的砖砌遗迹证明,包砖部分从这里开始向上堆砌。宋城第二次构筑,有向西弯的走向,城宽6.90~8.40米,残高2.50米左右。夯土部分仍利用了唐城夯土,宽5~6米左右,残高2.50米。城下有濠。自灵桥门至北,西至永丰门,因滨江,无濠。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