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图书馆
海曙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海曙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宋代子城城墙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唯一号:
112934020230000018
专题名称:
宋代子城城墙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184.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宋子城墙包砖的基础部分,在唐墙体之上向两侧扩展,重新砌筑包砖墙面。公园路子城发掘情况证实,建筑宋子城墙可以分为两期。第一期宋城墙,其墙体大部分仍沿用唐城墙。扩建部分东壁与唐城墙壁相距28厘米,专门砌筑包砖面,包砖厚(宽)52~56厘米。西壁则重新叠砌或沿用唐城之包砖,厚(宽)52~56厘米。叠砌整齐有序。城墙宽5.64~6.90米,砖砌部分残高18~44厘米,夯土墙宽0.80~1.36米。夯土中有北宋时期东钱湖窑的刻花碗、浅腹盘、碟和执壶等瓷器。出土物佐证,第一期宋城应建于北宋早期。第二期宋城墙是对第一期墙基部分进行了加宽,城墙东壁作部分(叠压部分)扩建,目的是为了加固墙基,其上叠砌条石。基础部分虽然加宽,但包砖部分改为包石结构,城墙的宽度比第一期略小。条石墙面整齐平坦,砌法以两直一横呈“T”字形,条石上的石灰粘迹仍有很多保留着,这种做法与宋罗城东渡路段部分砌筑条石呈“T”字形完全相同。第二期城墙宽5.20~6.40米,在墙体中仍沿用唐和宋一期夯土城墙。填土中出土有典型的南宋时期龙泉窑薄胎厚釉的碗、盘、瓶等器物。纵观宋城墙的结构,第二期城墙叠压在第一期包砖基础上,并向上构筑,石砌部分残高26~66厘米。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