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唯一号: 112931020230000270
机构名称: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625.pdf
地址: 鄞县古林镇(联丰立交桥南堍)

机构描述

前身为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校址在现解放北路91号,市教育局大院),民国3年(1914)创办。次年,改为“宁属县立甲种商业学校”。16年(1927)改名为“宁波市立商科职业学校”。20年(1931)改为鄞县县立初级商科职业学校。抗战爆发,学校迁至鄞县西乡凤岙镇方广寺。30年(1941)9月,与鄞县县立女子中学、鄞县简易师范共建鄞县县立临时联合中学,仍设商科(高级银行科)。34年(1945)抗战胜利,“联中”迁回宁波后解散。第二年,商科在北大路91号复校,改称“鄞县县立商业职业学校”。1949年9月改名为“宁波市立财经学校”。1953年改名为“宁波会计统计学校”。1954年,学校归重工业部领导,改名为“重工业部宁波工业会计统计学校”。1955年改名为“冶金工业部宁波工业经济学校”。1958年改为“浙江省宁波冶金工业学校”。1960年8月迁往建德。后由宁波市商业局在宁波冶金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创办宁波市商业学校(校址从段塘原宁波市砖瓦厂、莫枝镇原宁波正大火柴厂迁到孝闻街205号原宁波卫校内)。1964年改称“宁波市商业职业学校”(借用现曙光路85号市委党校部分校舍办学)。1965年迁至共青路4号和41号。1972年更名为“宁波市商业职业学校”(共青路4号)。1975年改为浙江宁波商业学校,归省商业局领导。1979年,省商业厅征地28亩,建造南站西路浙江宁波商业学校校区。1982年12月校迁入南站西路18号。1998年,学校自筹资金在鄞县古林镇建造新校舍。同年12月,由中专升格为高职,并筹建宁波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5月,学院正式成立,并更名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理工、财经、文科类并重的省属高校。 学院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服务社会经济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坚持“奋发向上、抢抓机遇、勤俭持校、自主发展”的学院精神,确立“商贸”传统特色。学院以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为突破口,开辟合作办学的新管道:与雅戈尔集团等企业合作,创办了雅戈尔营销管理学院,奥克斯科技管理培训学院,洛兹科技专修学院,太平鸟现代经理人培训学院等。学校与开放系统(Linux)技术学院(香港)联合,共建宁波开放系统(Linux)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贺姆斯格兰学院开展教学合作,与JIA日本国际语学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宁海模具城投资建立规模齐全的机电产学研基地。办有两个教育部改革试点建设专业、两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和1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是浙江省首批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之一,浙江省首批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 总院院址在鄞县古林镇(联丰立交桥南堍),分院在南站西路18号。总院占地面积500余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设有投资理财、工商管理、资讯工程、应用电子、艺术设计、国际交流和成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学院等10个系(院)、34个专业。2005年全日制在校生7500余人,教师517人,其中副教授、高级讲师达24%,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达35%,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60%以上。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