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二中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唯一号: 112931020230000263
机构名称: 宁波市第二中学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611.pdf
前置机构: 宁波市市立中学
起始时间: 1912年

机构描述

前身为建于民国元年(1912)的“旧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后设初中部),校址在月湖竹洲。16年(1927)北伐军光复宁波,3月,“女师”与培英女校合并为中山公学,高中部设在竹洲。同年6月,中山公学遭封闭。7月,改办宁波市市立女子中学。20年(1931)撤市,改名鄞县县立女子中学。抗战爆发,迁鄞西黄古林,30年(1941)9月,与鄞县商校、鄞县简易师范共建鄞县临时联合中学。34年(1945)10月,“联中”迁回宁波,其普通科改建鄞县县立中学。1949年5月宁波解放,7月,学校由市军管会接管;翌年2月,改名宁波市市立中学。1952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54年改名为宁波市第二中学。2001年,学校制定“十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确立创“省一流、有特色”的省级重点中学办学目标,2006年通过省一级重点中学评估。 大革命时期,中山公学由中共宁波地委书记杨眉山任校长。竹洲“师竹楼”是中共宁波地下党的活动中心。恽代英、罗亦农、张秋人、宣中华等先后到校指导革命活动。学生中涌现了陈修良、朱贻荫(朱枫烈士)、美籍华人作家於梨华等一批杰出人才。90多年中,学校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3万余名,其中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两院院士路甬祥,原建设部部长叶如棠,黑龙江省副省长戴漠安,发明女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金奖获得者、有杰出贡献科学家徐锦航,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励名强,原国家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司司长罗精奋,卫生部中药评审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沈自尹,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仲殊等。现为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曾获省首批文明学校等省、市荣誉共80多项。2008年有28个教学班、1352名学生、教职工119人。其中有特级教师3人、中学高级教师39人、市首批名教师2人,享受正教授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1人。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眉山
相关
恽代英
相关
罗亦农
相关
张秋人
相关
宣中华
相关
陈修良
相关
朱贻荫
相关
於梨华
相关
路甬祥
相关
叶如棠
相关
戴漠安
相关
徐锦航
相关
励名强
相关
罗精奋
相关
沈自尹
相关
王仲殊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