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图书馆
海曙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海曙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陈馥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唯一号:
112930020230001197
人物姓名:
陈馥
人物异名:
原名:袁玉英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7/001
起始页:
0825.pdf
性别:
女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887
卒年:
1975
亲属:
陈宝善;陈修良;陈维真
传略
陈馥(1887—1975) 原名袁玉英,后改名陈馥,出身富家,知书达礼。17岁嫁到呼童巷(呼童街)105号与陈宝善结婚,生有一对孪生女儿陈修良、陈维真。19岁丧夫,受族人排挤,带孪生女儿离开夫家,居住丝户巷4—6号星云坊。陈馥主张女子读书自立,拒为女儿缠脚,常以红灯照、小刀会、秋瑾的故事教育女儿,支持在启明女中和女师读书的女儿参加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民国十四年(1925)初,启明女中为中共宁波地委机关所在地,军阀当局借口启明女中校产不足,下令停办,陈馥把父亲留给自己的部分遗产“生赠款”资助启明女中,凑足规定的私立中学校产金额,迫使当局收回停办命令,启明女中得以按时开学。启明女中从醋务桥迁到丝户巷,与陈馥家相邻。陈馥家成为当时中共党团秘密活动场所,党的领导人赵世炎、罗亦农都曾住她家,她成了“众家姆妈”。次年7月,启明女中教师蒋本菁被捕,党组织将地委机关文件转移到陈馥家,其家成为宁波地委秘密机关。以后,启明女中被当局封闭,中共党组织在秀水桥办起培英女校。陈馥把家搬到双街鼎丰咸货行楼上,党的机关也搬到此处。她继续掩护地委机关安全。十六年(1927)上半年,地委领导人赵济猛等调浙江省委工作,她随去杭州,掩护省委机关。4月9日,宁台温防守司令王俊根据蒋介石命令,发动反革命政变,《民国日报》社长庄禹梅被捕,地委决定派杨眉山、王鲲与当局交涉,陈馥知道后认为不妥,曾建议改派别人。陈馥得知杨、王被王俊扣押,防守司令部准备实行宵禁,搜捕共产党人,就和地委交通员冒险闯岗报信,使正在培英女校和后乐园参加地委紧急会议的同志,避免一场更严重的灾难。杨眉山、王鲲被囚期间,陈馥不顾安危探监。杨、王牺牲后,出钱为他们购置棺木。是年底,赵济猛、张秋人在杭被捕,陈馥多方奔走营救无果,为先烈收殓遗体。共产党员王安卿夫妇,由陈馥挽人营救出狱。十七年(1928)杨善南(陈馥女婿)任团浙江省委书记,陈馥在杭租借房子作为团省委秘密机关所在地。翌年,按党的要求去上海建立联络站,定居上海,资助沙文汉、陈修良流亡日本。富有长期掩护党的领导机关经验的“众家姆妈”又把自己上海一幢独立的三层楼房子(现静安区世鹿景华新村22号)作为江苏省委秘密机关和上海局秘密联络点之一。党的领导人刘晓、刘长春、沙文汉、饶漱石曾在这里开会、联络、居住。解放战争期间,几次重大策反行动,如重庆号起义、蒋介石警卫师起义、国民党中将张权起义,都在这里商定。所需经费由陈馥提供。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没有出过问题。1975年8月,陈馥中风病逝。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月湖、社区、街区管理和建设、街区治安和公共安全、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民政、民俗、方言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