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图书馆
海曙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海曙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陆瑜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唯一号:
112930020230001168
人物姓名:
陆瑜
人物异名:
又名:宽;字:廷玉;号:省庵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7/001
起始页:
0813.pdf
性别:
男
时代:
明
卒年:
1486
传略
陆瑜(?—1486) 又名宽,字廷玉,号省庵,鄞人,居月湖西。明宣德八年(1433)中进士,授刑部山西司主事,后迁广西司员外郎。正统九年(1444)岁旱,天下多冤狱。陆瑜奉命与郎中郭恂审察南北直隶狱囚,巡行淮扬17郡,复审囚犯300余名,宣布无罪释放上百人。尚书金濂赞其能体恤民情,升为郎中。景泰二年(1451)升山东右布政使。鲁地饥馑,有饥民聚众持杖开富户仓廪,前任布政使把其中36人判以“强劫罪”,等候处死刑。陆瑜说:“饥民开仓抢粮以苟延残喘,判死刑实不忍心。”于是改判“白昼抢夺”罪,遂免死。黄河决口,陆瑜负责具体治理,设计治河方案,召集数万民工,用荆条编筐,盛土石堵决,并亲自督工,奔走工地,数月后决口被堵,水患遂平。改任左布政使。天顺二年(1458)拜为刑部尚书。英宗常语左右:“刑部职司民命,而今得人矣。”其任尚书长达12年,明于法律,谙熟典例,屡辨滞狱,冤案骤减。天顺(1457—1464)时,锦衣卫指挥门达恃宠作威,弘农卫卒诬告指挥李斌与其弟谋不轨。门达执李斌严刑拷打,定要问成“谋反”之罪。廷议之际,众官莫敢异议,独陆瑜为李斌鸣冤。门达怒责陆瑜“包庇谋反者”。陆瑜说:“法司所执是祖宗之法,我怎可舍所执之法而冤枉他人。使其遭灭族之灾呀!”英宗赞陆瑜处事慎重,李斌兄弟得以免死。英宗死后,门达失势,言者均欲置其于死地,而陆瑜认为门达虽有罪,但以其情节,不至于死罪,据理力争,门达得以不死,依罪充军。天顺五年(1461),曹吉祥、曹钦叛乱,陆瑜昏夜被擒,天明时曹党人员辨出陆瑜,说:“此人一贯平恕。”遂释放不害。曹钦之变平定后,武官抓来曹钦的佃户上千人,控其为曹钦同党,论坐叛逆罪。陆瑜说:“曹钦匆忙谋反,这批佃户相去或数百里,岂能与之同谋?”遂全部释放回家。道士张元吉为非作歹,夺人妻女,取人货财,私设刑堂,先后打死无辜平民40余人。御史劾其不法,宪宗命拘张审讯。陆瑜说:“元吉罪当重辟。其人于国无功,于世无补,宜绝其荫封,毁其府第。今后不许类似真人印行符录惑世诬民。”帝从其言。成化五年(1469),陆瑜引疾致仕,家居17年而卒,赐谥康僖。陆瑜一生,绝大部分在刑部任上,时人称其为国家名法臣第一。著有《笑苑》《秋台稿》《薇垣稿》《晚翠稿》等。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月湖、社区、街区管理和建设、街区治安和公共安全、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民政、民俗、方言等。
阅读
相关专题
主事
职位
员外郎
职位
右布政使
职位
左布政使
职位
尚书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