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成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唯一号: 112930020230000182
人物姓名: 薛福成
人物异名: 字:叔耘;号:庸庵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488.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838
卒年: 1894
籍贯: 江苏无锡

传略

薛福成(1838—1894) 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人。少年时赞赏龚自珍、魏源“经世致用”之说。清同治四年(1865)为两江总督曾国藩幕僚,后又先后成为山东巡抚丁宝桢、北洋大臣李鸿章幕僚。光绪十年(1884)三月实授宁绍台道。到任视事,正值中法战争爆发,浙东海防吃紧。浙江巡抚刘秉璋委薛以宁防营务重任,檄令“综理营务,尽护诸军”。薛福成统筹全局,制作战方案,成为指挥浙东反侵略战争的关键人物。他调停“楚勇”、“淮勇”部队矛盾,组织好粮食等物资供应,保证宁波居民日常生活;通过外交渠道,让英、美等国保持中立;下令法国商人、教士迁往江北岸居住,杜绝法军内应,使“海口鏖战而内地晏然”;架设宁波镇海电缆,及时掌握前方战况;动员地方富商捐款,保卫家园。他到镇海、定海实地调查,确定镇海为浙东战略重点。会同浙江提督欧阳利见督率前线将士积极抗敌,取得反侵略战争重大胜利。又与宁波知府宗源翰一起,在商民中劝募海防捐输,购置7门德国重炮,加强防御,为浙东海防建设作出贡献。光绪十六年至二十年(1890—1894)薛出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钦差大臣,作为外交家活跃于国际舞台。薛在甬任道台期间,在衙署西侧建小花园,取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命名为“后乐园”,在明布政使左参政刘供所筑假山独秀山基础上加以扩建。又在独秀山旁筑书屋“揽秀堂”,刻《后乐园记》于壁上。他重视教学,以揽秀堂为培养人才学府,选擢宁绍台三府儒生于此课读,并收藏古籍,供儒生学习。其继任者吴引孙于后乐园西侧设“崇实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改为宁波府教育会,辛亥革命(1911)后改名六邑公会。为纪念薛福成,建西式楼屋三楹,士人称其为“薛楼”。薛福成还重修城河。时城河污染,“郡城大疫”。薛召集郡城绅士商贾协商浚河事宜,带头捐献私财,督劝文武官绅商贾量力资助。此举鼓舞了郡城官员尽责尽力之心,负责重修城河职役鄞县丞汪龙珠、试用主簿王藩等,凡办公车马费、薪水之资都辞退不受,大大节约了修河费用。光绪十四年(1888)工程告竣,共修河道5227丈,自此城河流速增加,雨后水清如镜,疹气潜消,民皆悦服。为此,薛亲笔写下《重浚宁波城河记》。命钱学嘉等3人重编《天一阁见存书目》4卷。后在家乡无锡仿照天一阁格局建造藏书楼。主要著作有《庸庵文编》、《浙东课士录》。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台道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