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谟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唯一号: 112930020230000145
人物姓名: 陈良谟
人物异名: 原名:天工;字:士亮;一名:宾日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476.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589
卒年: 1644

传略

陈良谟(1589—1644) 原名天工,字士亮,一名宾日,居仓基街。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大理寺推官。在任6年,考绩时成绩最好,崇祯召见,升为御史。时崇祯推崇敬天之学,诏命臣下一切章奏笺表都不得亵用“天”字,于是天工遂改名为良谟。为人木讷不苟言笑,大庭广众之中,众人议论蜂起,他却默默独坐。当时义军首领张献忠、罗汝才接受“招抚”后重举义旗,明廷命杨嗣昌督师全力“围剿”。陈良谟在四川整修防守器具,所属城邑坚壁清野,配合杨嗣昌抗御起义军。次年,张献忠率义军突入四川,进军成都。陈良谟派兵守据要隘,数次击退义军进攻,因功受朝廷赏,命其留蜀处理后事,逾年始还,省亲归乡。崇祯十六年(1643),战火遍地,朝廷惊乱,京官纷纷离京南下避祸。陈良谟却假满回京,临行请画师替自己画了一张像。并说:“这次上京,我已无望生还,故留身像于家。”到京,补原官。次年三月,李自成义军进攻北京,陈良谟对同僚说:“都城旦夕破,我为臣子除一死无他法。所憾者家乡老母尚在,身后无嗣。”就开始绝食。李自成攻占北京后,城内沿途居民设香案头顶“永昌顺民”字牌,夹道欢迎义军入城。陈良谟在寓邸卧床,仆人姚文也想顶牌出迎,被陈良谟怒喝阻止,说:“你想污我忠君之志吗?”于是给老母写了永诀书,又写了长诗,表示自己要“一死报君恩”。崇祯帝吊死煤山消息传来,陈良谟大恸,与时姓小妾一同自缢而死。其仆人周明把陈良谟和时氏运归鄞县。南明福王谥其为“恭愍”,鲁王谥其为“忠贞”。著作有《守藩事宜》、《按蜀疏草》、《弦韦纂要》等,张寿镛辑其著述为《陈忠贞公遗集》3卷,《附录》2卷。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