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枟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唯一号: 112930020230000142
人物姓名: 李枟
人物异名: 字:长孺;号:茂屿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475.pdf
性别:
时代:
籍贯: 宁波鄞县

传略

李枟(1570—1641) 字长孺,号茂屿,鄞人,居灵桥头。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又出为广东盐法佥事,后迁山东参议、陕西提学副使。四十七年(1619)升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当时,明朝正在辽东用兵,永宁宣抚奢崇明、贵州宣慰同知安邦彦舅甥两人暗中计划乘机在川贵起兵反叛。李枟劝阻不听。上疏朝廷奢、安叛乱征兆,要求增加贵州方面兵饷,朝廷因辽战正烈,无暇顾西南。天启元年(1621)方命王三善代李枟之职,带援军开赴贵州。当初,奢崇明、安邦彦谋:奢取成都,安取贵阳,联络少数民族头目之兵取云南。李枟探知其情,认为只有坚守贵阳,才能控制叛军入滇、蜀。是年,奢崇明在崇庆起兵,攻陷遵义。李枟仍留下视事待王三善兵到。次年二月,安邦彦在贵州起兵叛乱,自称罗甸王,率数万叛兵直趋贵阳。贵阳守军仅3000,李枟急从云南、湖广借饷银4万,募兵4000,储米2万石,积极作守城准备。同月七日,叛军进攻贵阳。李枟分兵5路,自己守北门,当叛军正面攻击要冲。叛军轮番攻城,皆被击退。安邦彦绝李枟饷道,城中大困。开始每人给米1升,后渐减至1合。米价剧升至2万钱1升。守军食马肉,食鞍甲靴带,甚至开始吃死人肉,食老弱者。李枟日夜督军守城,焚尽书籍冠服,预戒家人,城破则自尽。守城战白热化时,熹宗封李枟为兵部右侍郎,永安太仆少卿。自二月七日城被围,至十二月七日,贵阳全城军民坚守300日,历大小70余战,杀敌万人。城中原有居民10万户,仅存3000。十二月七日,王三善援军到城下,城围被解,叛军被平定。李枟守贵阳城有大功,声望很大,魏忠贤想拉拢他,被其称病拒绝。其劳苦功高,却被人弹劾曾勒索叛军头领金盆一个。此事纠缠多年,直到崇祯年间冤案才得洗雪。崇祯九年(1636)叙功时李枟进一秩,赏银币,后卒于家。南明鲁王时赠其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毅。李枟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不受人一物,也不赠人一物,下笔老健,时人比其为陆贽。著述有《全黔纪略》1卷,《粤东盐政考》2卷,《抚黔疏稿》等。后人辑其文为《李忠毅公集》。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佥事
职位
参议
职位
提学副使
职位
都御史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