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教兴学与闻氏为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蜃蛟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2031
颗粒名称: 重教兴学与闻氏为伴
分类号: F527.55
页数: 3
页码: 116-1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闻氏家族重视文化教育,在族谱中强调崇祀、睦邻、耕读、孝悌等理念。在建筑风格上,也突出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蜃蛟村 文化教育

内容

闻氏族人历来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家谱的先训中有这样的记载:一、崇祀以敦孝思。二、睦邻以念仝宗。三、耕读以务本业,四、孝悌以肃家风。
  把读书放的维持生计的农耕的后面并来在一起,可见先人把文化教育放在何等重要的位置。而在宗祠的建筑风格上也突出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祠堂屋脊的标志性装饰物用镰刀与桃子、桃花。镰刀是收割粮食作物的农具,是农耕的象征;桃子、桃花象征求读的成果,意蕴桃李遍天下。
  鄞西石马塘闻氏,源于山东青州益都,务农起家,耕读为伍,南下明州,扎根鄞西,无不与读书相连。宋开庆元年,文学士时政公博览群书,率族迁居石马塘。修塘、造桥、建庙、建祠、修谱、定家训。明武宗皇帝敕曰:“渊之父,为一乡之善士,诗书教子,出为甲第之英。”闻渊出于名臣世家,从小受礼义诗书熏陶,为国为民,官居一品,是为闻氏重教的结果。
  《家乘》中的叶氏教子甚为感慨:“乃有有心女子于仁义式微之际,独发而为匡世之语,如问贤母者,居恒以读好书、说好话、做好人、行好事,四语为训于人,而且能实践诸躬。”与孔子“四勿”如出一辙。把读书明理放在首位,其子性善、性道不忘母训,皆有功名。
  家谱记载,清乾隆间,有闻友光为育人材兴义塾,闻可成建家塾以启裔。同治癸酉年(1837),有十几位受业弟子为恩师翰嶂公五十寿辰祝寿贺诗。可见当时民间私塾教育已初具规模。
  清朝后期,鄞地办学之风盛行。思维敏捷的94岁闻善法老人回忆,其父方富8岁那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崇贤初级小学读书,课堂设在闻氏宗祠的西厢房,后来读书的人多了,学校搬到宗祠东半里地的石马塘普渡庵,校名改为“追远初级小学”,以宗祠的堂名命之。又据88岁的闻世法老人回忆,其伯父春甫7岁那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石马塘追远小学读书。又据《鄞州区军事志·军事人物传》载:“革命志士,梅园人边春甫1921年在西乡石马塘追远小学任教。”综上所述,闻氏族人在光绪年间已开办学校。又从这个“初级小学”的名称看,具有当时的时代特色,是一个统一的规范化名称,可见当时办学之风的甚行。
  《鄞县通志·政教志》载:“第六学区鄞县私立崇贤初级小学,乡人闻启瑞、闻方坰等筹办。”启瑞是其官名,方坰为清授登仕郎,都是闻氏族人,是家乡的有识之士。家谱是这样评述方坰的:“自奉甚啬,独勇于赴善,乡里有善事靡弗躬厥役,其兴民团、立学校二事,尤啧啧徧人口。”
  追远初级小学校址选在水陆交通便捷的石马塘西街普渡庵水搁墩,环境相当优越,离暄闹的街市有段距离。北面二间是乒乓室和图书室,中间四间分隔成两只教室,二、四年级和一、三年级复式班课堂。西边是清净的佛门静地普渡庵佛殿,中间隔着一块空地,南面是临街的一排房子相隔,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水潭,东面是辽阔的石马塘江面,推窗即见碧波荡漾的清涟,送来微微清风。课堂北面一排南北向的小屋,有运动器材室、教师办公室及生活用房。小屋北面是学生上体育课和课间活动的操场。操场呈正方形,周边各长七、八十米,西北两面有竹篱笆与稻田隔开,东面临江,岸边有数株细枝茂密的垂柳,还有一棵大樟树,用煤渣、沙子铺设平整而坚实且有弹性的操场。操场上有跳高、跳远的沙坑、沙沙板、高低板、爬杆、铁环、绳索等运动器具,学校的设施齐全,在当时可称一流。
  据老人们回忆,学校还设立奖学金制度,对家庭经济十分贫困而学习成绩又非常优异的学子,帮助其完成学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族人闻友邦曾掌管过奖学金的管理,帮助闻智尧完成了学业,从贫困的学子成为当时十分稀罕的大专生,日后担任了宁波二中的教导主任。民国十一年(1922)家乘第八修记载的职官科举达260余人,闻氏允称书香门第。
  学校设有校董,闻月宰当年担任过校董。宗祠划拨一百余亩土田出租的租谷作为学校的办学经费。聘请教师先后有闻诊民、张康川、闻永年、原宁波市委书记项秉炎的父亲项庆生、兄项秉善、还有革命志士边春甫等。1946年蜃蛟乡学区内的蜃蛟村崇文初级小学、闻江岸村的追远小学、林家〓村和张马村的初级小学,四所初小举行统考,闻江岸村的追远小学一举夺得两个第一名。闻友湘夺得四年级统考总分第一名;闻友沛夺得三年级统考总分第一名。毕业学生有:中央教育部职教司副司长闻友信,原宁波市委书记项秉炎,原浙江省高级法院行政处处长闻根法,昆明大军区总医院正师级、大校军銜闻颂苏,原北京市化工工业总公司企业主任闻智廉,原鄞县县委组织部负责人闻友宪,原空军教官闻友谋,参加过抗美援朝、北赴珍宝岛反击战、南到北越“援越抗美”、多次立功的闻德财,受到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接见的东航雷达连指导员闻才兴等。
  1950年9月进行土地改革,追远初级小学停办,学校迁到闻氏宗祠,改名为象南乡三村初级小学。同年7月,鄞县人民政府统一任命任美忍为校长,教师有闻珍民、虞启文、边菊青、王老师、沈美剑、周廉嬴等。当时象南乡一村(郑家漕)、二村(石嘉桥、小二房、后虞〓、石马塘东街)、三村(前闻江岸、后闻江岸、石马塘西街)、四村(张马)等的相邻村庄的儿童集中在象南初级小学就读。
  1958年进入公社化时代,祠堂开办大食堂,学校迁往宗祠西一百余米的民宅“道房”,学校的规模缩小只有本村子弟就读,老师有冯良、张亦君、陈春良、闻永年等。
  1960年食堂停办,又回到祠堂办学。老师有朱纪良、王爱云、虞宁圆、闻美君等。1969年下半年学校下放到大队管理,老师有陈春良、王爱云、孙莉菊。1970年,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大队按排闻定昌、林大邦、倪幼芳为赤脚教师,闻定昌为校长。1972年小学改为五年制,小学带帽设初中(二年制),改为“五七学校”,施仁祥为校长。大队又安插本村青年叶佩玉、闻益成、全三宝、闻友苗、施仁祥、虞金妃、毛其军为“赤脚教师”。后又聘倪幼芳为民办教师;国家教师有王爱云、孙莉菊、程鑫凯、任美庭、戴徳成。
  1989年为提高教育质量,蜃蛟周边的小学逐步被整合到蜃蛟中心小学,于当年9月并入蜃蛟中心小学,闻江岸村办教育至此完成历史使命。

知识出处

蜃蛟史话

《蜃蛟史话》

本书介绍了宁波市蜃蛟村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和人物等方面的内容。文章从村名由来、始居姓氏、行政沿革、自然环境、旧村格局、族房祖堂、联村风貌等方面讲述了村落的人文地理;从农耕田作、地珍当推草一根、贸易集市、交通航运、公共事业等方面描述了村落的经济社会状况;介绍了村办企业、传统作坊店铺等企业发展历程;记录了蜃蛟村的历史大事和闻氏家族的一些传说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闻渊
相关人物
方坰
相关人物
闻智尧
相关人物
张康川
相关人物
闻永年
相关人物
项秉炎
相关人物
项庆生
相关人物
边春甫
相关人物
闻友沛
相关人物
闻友信
相关人物
闻智廉
相关人物
闻友宪
相关人物
闻友谋
相关人物
闻才兴
相关人物
任美忍
相关人物
虞启文
相关人物
边菊青
相关人物
沈美剑
相关人物
周廉嬴
相关人物
冯良
相关人物
张亦君
相关人物
陈春良
相关人物
朱纪良
相关人物
王爱云
相关人物
虞宁圆
相关人物
闻美君
相关人物
孙莉菊
相关人物
倪幼芳
相关人物
闻定昌
相关人物
施仁祥
相关人物
叶佩玉
相关人物
闻益成
相关人物
全三宝
相关人物
闻友苗
相关人物
虞金妃
相关人物
毛其军
相关人物
程鑫凯
相关人物
任美庭
相关人物
戴徳成
相关人物
边春甫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石马塘追远小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蜃蛟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