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风送稻花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蜃蛟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2022
颗粒名称: 十里风送稻花香
其他题名: 蜃蛟村的水稻种植
分类号: F326.12
页数: 5
页码: 69-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鄞县水稻种植的历史和现代化发展,包括种植制度的演变、品种的更新和国家政策的影响等方面。
关键词: 蜃蛟村 农田耕作 水稻

内容

直到当代的乡村企业兴起,土地耕作一直是旧时蜃蛟千年来的最主要生产方式。虽然蜃蛟村的耕田在历史的演变中时有稍稍的增减,但是基本的耕田面积保持在近一千亩。这是蜃蛟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
  处于水网平原的蜃蛟村,种植业主要是水稻,其次才是席草、草子种和其他经济作物。关于蜃蛟村古代的水稻种植没有专门的记载,但是我们大致可以从鄞西平原的种植历史推断。最晚至宋代,这一带的水稻种植已经采用了间作制,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早稻生晚青”的双季稻。在早稻的缝行间插种晚稻,同一块水田分两次插种、两次收割,但是有相当一段时间早晚稻共生。这在当时的中国农业中,算是比较先进的耕作制度。南宋开庆元年(1259),庆元(今宁波)知府吴潜出西门到宁波西乡视察农业情况,正是农历六月里,他看到了农田里“并岸低畴苗颔长,近陂高陇稻穗垂”(吴潜《出郊偶赋》)的间作生长的两种水稻:同一时间看到“苗”和“穗”。他在另一首诗里还说到了,“已卜晚青催出穗,且将早赤急舂粮。”(吴潜《喜雨》)“早赤”是早稻的品种,他说到晚青还没有长穗,赶快舂刚收的早稻谷。关于间作制,清光绪《鄞县志》说得更为明白:“鄞地稻收早熟,以清明前下种,芒种莳苗,稀行密莳,先莳早苗,旬日后复莳晚苗于行间。俟立秋成熟,割去早禾,乃鉏理培壅其晚者,盛茂秀实,然后收其再熟。”莳,就是移植、栽种的意思。文中的几个关键点是,芒种先种早苗,“行”要稀而密种,十余天后再在“行间”嵌种晚苗。立秋先割早稻,同时培育留下的晚稻,到“再熟”时收割。这是鄞县稻区当时的主要耕作制度,当然还有单早和中汛稻等,这种方式基本上保持到解放。从资料推算,丰歉兼平后,每亩水稻收谷大概在六百斤左右。蜃蛟的情况当亦如此。
  解放后,由于政府的倡导,对于提高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主要是从政策、耕作制度和水稻品种诸方面所作的努力。
  1955年推广连作稻,单产平均增加160斤左右,农民很受鼓舞。1956年却因特大台风使晚稻歉收,次年间作双季稻又有增加。其后连作稻连续三年丰收,间作稻又减少。但是连作稻要花更多的劳动力,并要经受更长时间的气候变化因素,间作与连作处于相互犹豫中。如1960年早稻烂秧、缺秧,推迟成熟期,晚稻播种又失季节,加上大跃进在劳动力上的“瞎指挥”高度,导致大面积减产。1964年后,由于早晚稻矮杆化品种(主要是矮脚南特、农垦58)的支持,使连作制得以巩固。至1971全部双季稻改为连作稻。
  以往本地早稻以早尖、早火稻等当家,建国初,引入早籼503,到1957年前后成为当家品种。以后因混杂退化,到1959年后,被南特号、陆财号、莲塘早替代。为防止水稻倒伏,1964年前后引种矮脚南特号,这种矮杆化的品种支持了连作制,使产量有明显的增长。1970年后,引进广陆矮4号,有耐肥、搞倒伏、抗病的特点,青杆黄熟,能稳产高产。1987年引进二九丰(305),熟期适中、米质好,宜作春花田早稻。
  晚稻品种,建国初以细杆晚青为主,辅之以红米晚稻。1956年引进晚梗老来青,连作晚稻主要是红须梗。1960年引进农垦58,有杆矮、穗多、耐迟栽、产量高的特点。同期也搭配过太湖青、红壳糯等。1969年后连续四五年,中粳、糯、早籼等品种繁多,一时无当家品种。1971年后引入晚粳农虎6号,成熟期与农垦58相似,有株型紧凑、结实率高、耐肥耐寒、抗倒伏、高产的特点,在其后的六七年里成为当家品种。1982年后引入秀水48,此后又引种秀水11。在晚稻引种中,还引种过台中育、祥湖等其他品种。
  杂交稻:鄞县在1976年起引入杂交籼稻作山区中讯稻栽培,后在早晚稻茬口均有种植。2000年以后,其株高、穗大、粒多、高产优势逐渐显露,品种有大穗型梗杂甬优系列的6号、12号等。2008年洞桥镇梁桥畈的示范坊甬优12号晚稻,经省农业厅专家组验收,平均亩产798.15公斤,其中1.21亩高产攻关田亩产836.69公斤,刷新全省单产历史记录,目前,洞桥镇种粮大户许跃进,创单产每亩1000公斤的历史记录。
  国家的粮食政策也对种植业起到了引导作用。建国初,由供销社代办粮食收购,不定任务,农村余粮或售给供销社收购点,或可自行上市。1953年12月,粮食局统一收购农村余粮,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粮食购销纳入国家计划,俗称“统购统销”。1955年,实行粮食定产、定购、定销到户,俗称“三定粮”。其做法是,按照略低于前几年平均产量定产,核定留粮标准,以人均486斤提留口粮;肉猪每头可提留饲料粮100斤,母猪提留300斤,耕牛每头提留15斤,每亩留种12斤,此外在余粮中提留4%左右作为村社会余粮,其余由国家定额收购。定购三年不变。人民公社成立后,实行高额征购,恰逢“三年自然灾害”,生产队粮食极为紧缺。1964年丰收,农村余粮恢复增产增购,适当提高口粮水平,1965年征购任务又改为一定三年,后因文革而延长至1970年,从1971年起一定五年。到1982年实行粮食征购、销售、调拔包干。第二年,实行“联产承包”,农民种粮积极性大为提高,甚至出现“卖粮难”。1985年,改粮食统购为合同定购,合同定购外的粮食可以自由流通,形成定购与市场流通的“双轨制”。
  在蜃蛟,水稻种植最主要的当家肥料紫云英。民国《鄞县通志》说:“紫云英即四乡所种的草子也,深秋撒之,三月开花……割后水淹之,用以肥田。”草子在清末已经广为种植。蜃蛟一般约有八成的稻田冬种草子,春刈去肥田。除草子外,还曾探索过两种其他的绿肥,其一是绿萍,1962年县里从温州引入,能增肥、改土、灭草、经邱隘横泾试种后,于1966年推广到本村。推广绿萍同时,大搞土杂肥,推广三熟制,春粮20%左右,主要为大小麦;早稻面积85%——88%之间;晚稻种植面积95%——98%之间,大田亩产达到千斤大关。由于养萍、倒萍技术不能很好掌握,以后被弃之。另一是革命草,又称水花生。本是水滨野草,1912年曾遍地旺发,此年正好发生辛亥革命,而水花生的花蕾(软头)为红色,开花黄心,以“黄心、软红”,暗合革命党领导人黄兴、黎元鸿,乡人称奇,称为革命草。鄞西农民素有捞草肥田的做法,合作化时期就有意养植革命草,最多的时候号称“大河两边青,小河满天星”,至1977年前后种养最旺,后因与绿萍类似的原因,于1980年后放弃。其他的有机肥主要是人粪便、厩肥,河泥也是一个重要的肥种,此外的有机肥料有堆肥(焦泥灰)、沤泥和草浆泥,以及菜饼、豆饼等饼肥。磷肥中的骨粉用得不多,钾肥主要是草木灰。1962年后,无机肥料中的氮肥尿素首先受到青睐,村中也称“肥田粉”,所谓各种奖售中的化肥,主要是指尿素;化学磷肥主要是过磷酸钙,也有化学钾肥使用。
  蜃蛟地区农田的主要病虫害,曾经以蝗虫为主,俗称谷蜢,后普遍使用有机氯农药,于1962年后基本绝迹。其次是螟虫,有大螟、二化螟、三化螟,采用高效农药防治后,得以控制。其他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白叶枯病等。为防治病虫害,曾经采用撩卵块、割稻根株、点灯诱蛾,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喷洒“六六六”药粉(C6H6C16)杀螟虫、蝗虫,用有机汞“西力生”防稻瘟病,六十年代用“敌百虫”(C4H8O4C13P)、“乐果”(C5H12O3NPS2)防治虫害。1965年后曾使用高效高毒的“甲基1605”(C8H10O5NPS)防治螟虫,也用过甲氯杀螟粉、乙氯杀螟粉。1971年以后,逐步以“稻瘟净”(C11H17O3PS)、“多菌灵”“克瘟散”(C14H15O2PS)代替“西力生”防治稻瘟病;用“杀枯净”“叶青双”防治白叶枯病。1983年,有机氯农药停用。1984年开始用“三环唑”“富士一号”防治稻瘟病,防治纹枯病则改用“井冈霉素”。
  传统种稻之艰辛,有“三弯腰”之称。所谓三弯腰,即水稻的插秧、耘田、收割均需弯腰作业。以后农业机械发展,插、收渐用机械作业,唯耘田无法以机械代替。1985年前后,开始采用化学治草,和要是用“治草醚”(C12H7O3C12N)、“杀草丹”等。
  1995年,蔺草大盛,蔺草制品厂到村里租田种植蔺草,村中的80%土地都用于种植蔺草,因为季节等原因,村里农户遂放弃早稻,只种一季晚稻。近几年,打理推广多种经营,扩种经济作物,种粮面积锐减。由于推广先进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合理灌溉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单季晚稻单产大大提高,低的亩产也有一千四五百斤,高的亩产达一千八百余斤。

知识出处

蜃蛟史话

《蜃蛟史话》

本书介绍了宁波市蜃蛟村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和人物等方面的内容。文章从村名由来、始居姓氏、行政沿革、自然环境、旧村格局、族房祖堂、联村风貌等方面讲述了村落的人文地理;从农耕田作、地珍当推草一根、贸易集市、交通航运、公共事业等方面描述了村落的经济社会状况;介绍了村办企业、传统作坊店铺等企业发展历程;记录了蜃蛟村的历史大事和闻氏家族的一些传说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潜
相关人物
黄兴
相关人物
黎元鸿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蜃蛟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