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的建筑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蜃蛟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2017
颗粒名称: 古村的建筑群
分类号: K928.715.5
页数: 13
页码: 35-47
摘要: 本文介绍蜃蛟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建造了不少的新建筑,但是古村落的建筑至今没有大的破坏,格局依旧,风貌如昨。在鄞州一些较大规模的古村落中,保存如蜃蛟这样完整的,已经十分罕见。河漕北岸明清古建筑群首尾相接。东起咸丰期间新建的宏伟祠堂,向西有清末的新屋古建筑,明清连片的高埠头老宅,西有明代吏部尚书第闻渊的的故址——“天门堂檐”,灰转瓦墙的深宅大院遍及整个村落。
关键词: 古林镇 古村 建筑群

内容

蜃蛟村
  蜃蛟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建造了不少的新建筑,但是古村落的建筑至今没有大的破坏,格局依旧,风貌如昨。在鄞州一些较大规模的古村落中,保存如蜃蛟这样完整的,已经十分罕见。
  与江南的许多古村落一样,轴线在村落规划中起到控制的作用。蜃蛟古村以两条轴线奠定格局,使整个村落形成了棋格状的布局。以轴线和院落作为基本构成元素,蜃蛟村经典地体现了江南村落的遗存,保持了它的历史价值。
  从魏家过蜃蛟衕桥(上桥)越蛟川,再经蜃蛟街接卖柴弄直到后塘路口,这是古村的南北向中轴线;从笆里接魏家祠堂前的横街,再沿蛟川的北河岸到下祠堂,为东西向的中轴线。古村的建筑就落定在这个大格局中。
  蜃蛟的建筑以各祖堂为中心,很有规律地作块状的组团分布,各个建筑组团的基本单位是一个院落,或叫墙门,包括以墙门与依附墙门的长条偏屋相结合的复合建筑群。墙门之间是提供交通过往的巷弄,这也是人的动线。但是蜃蛟村与一般的村落所不同的,是在蛟川的北岸又形成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条副中轴,控制着旧时属于周姓聚居地的蛟川北岸建筑群。这种复式轴线的形成,表现了村落规划的更成熟和更理性。当然这里所说的村落规划,与现代的规划方式不同,它是以族房意志、民约认同和堪舆风水相结合的一种对村落空间的认识。由于这样一个空间架构,整个蜃蛟村形成了一街一河八弄二十二墙门(魏家二墙门)的地理格局。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不妨以南北向的中轴线为基本参照,大致地介绍蜃
  蛟古村的建筑格局:
  蛟川以南为魏家和十房头。
  蛟川以北,我们依南北中轴线分东西两个部分来叙述。
  先说中轴线以西部分,实际上有四条东西向的弄堂把建筑分为五个层次。自南而北,首先是处于东西轴上的笆里、长埭屋横里、魏祠太廉堂;第二层次隔一条弄堂,为增大门和长埭屋,此中经长埭屋折转形成南北向一条小弄;第三层次,再隔一条弄堂,为大小松房、四房头和裕成;再其后一层次为擂鼓地,因为火灾毁圮,很久没有建造;最后是沿卖柴弄的下三房、雕花墙门和新屋墙门连续三个独立的墙门。
  南北中轴线以东部分,也有四条东西向的弄堂把建筑分为四个层次。沿蛟
  川北岸是老祠馀庆堂、航船埠头、二房、八九房和崇本堂,并隔庵漕河口遥对榠樝东庙,这是蜃蛟村十分显著村落景观线。处于卖柴弄口的桂房构成独立的第二层次,从这里又引申出一条南北向的弄堂到航船埠头,使其间的三房与桂房联成同一个层次。再后一个层次,首先是一条东西向的主要弄堂,沟通桂花堂前、荫墙门和朝西墙门。这条弄堂实际上可与西部的大小松房、四房头、裕成前的弄堂连成一体,构成蜃蛟村落东西向的副轴。同时,经荫墙门有一向南的通道到继廉桥(下桥头),同时从荫墙门口经朝西墙门与荫墙门之间的北向弯道通到庵漕,这是蜃蛟村的南北副轴。由此可以看出,荫墙门在蜃蛟村格局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它处于南北副轴与东西副轴的交叉点上,其格局地位仅次于南北、东西两条主轴的交叉点上的老祠馀庆堂。为了强调这个重要的空间节点,旧时在荫墙门前凿有双池,这不仅仅起到景观的点缀作用,更重要的是左右双池所产生的仪仗效果,大大提升了荫墙门这个轴心点的地位,在风水学上也是有道理的。再下一个层次,是一条直角弯弄,它构勒出新屋堂前的轮廓,与荫墙门的北半部相峙不悖,其南北向弯道折转又通到庵漕。
  我们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蛟川北岸的两条副轴线的作用。南北副轴指向到村里最重要的河埠——下桥头埠头,这个水岸埠头实际上由三个埠头组成的河埠群,继濂桥西边隔河各成一个埠头,东边崇本堂前又在下水处僻一个埠头(以后又成屙衲埠头)。而东西副轴则是指向村中另一个最重要的河埠——庵漕埠头。这两个重要的河埠被强化的另一个地理标志是,两处旧时都有一株巨大的千年古樟树,巨大的树冠遮空蔽日,这种巨树在水网平原上并不多见,一般的村落都作为风水树看待。作为水网平原上的蜃蛟古村,河埠的作用不仅仅是日常洗涤,而且是水上运输的靠舶点,与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村中的其他小河埠只零星地设置在蛟川的岸线上,其地位不能与上述两个河埠相比较。
  蜃蛟村的两条副轴线上的另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是一般的村落所不具有的,那就是在东西副轴的西首,隔着一小片田畈有一个孤立的墙门建筑——裕成,这地方后来成为小学。这种正对着副轴线隔畈孤悬的建筑,在南北副轴上也出现了一座——蛟川南岸的十房头。两座降悬局外的大建筑,与东西主轴上隔畈遥望的榠樝东庙在功能上十分相似。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做法并不是偶然,它们在东南西三个方向上,为村落的下一步拓展预示了可能发展到的界址,就像围棋盘上的某一颗孤子可以看作实控范围的边界。
  虽然没有确切的记录,但是按蜃蛟古村的格局特征和建筑风格,大致可以推测其形成的过程。
  首先形成的是蛟川北岸的魏家,而小魏家形成较晚,至清中叶这里还是坟滩。周氏发族在蛟川南岸,首先形成的当是笆里和直横街一带。旧时的村落一般的原则是民宅建筑拱围于宗祠周围,而寺庙则远离村落悬势而立。故以此推测,老祠馀庆堂一带应是周氏早期的聚居地,大致包括从笆里到街市、二房、三房和尊大门一带,可能还包括擂鼓地。这是明末清初以前的格局。
  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俗称“康雍乾盛世”,这是一个人口“大爆炸”的时期,其时的基本特点是国泰民安,生齿繁衍。我们没有蜃蛟这一时期人口的确切数据,但从鄞县的人口统计看,乾隆末比康熙时代人口增长了近三倍。这一趋势就很合理地印证蜃蛟的发展,“康雍乾盛世”是八九房、桂花堂前、荫墙门、朝西墙门的建造期。紧接着是新屋堂前和卖柴弄北部的建造期。由于周氏的村落建筑迅速向东拓展,因此新祠崇本堂也顺理成章地在东部的建筑新区里建造。建造崇本堂的时间是乾隆五十年(1785),而北面的桂花堂前建于雍正年间(1723—1735),荫墙门大约也建于此期间。因此,崇本堂的建成,这一事件基本上可以看作蛟川北岸向东拓展基本完成的标志。
  民国时代有一些新的改造,其时新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玻璃、钢筋和铁栅逐渐引入到蜃蛟,在建筑的格局和风格上,也开始吸收晚期“折衷主义”风格,有些花园洋房的元素被引入古村。最显著的表现发生在桂房,此处有洋式内花园和铁栅花格的垂半圆花墙,并使用了水泥,但建筑的基本型制还是传统的。此外如小松房。因为蜃蛟没有强势的出门人,故没有出现像其他村落中出现过的时尚的中西合璧式“花园洋房”。这一时期的发展表现在新建筑上,则是魏家同裕的兴建。这是周姓建屋到魏家的一个特例,估计当时蛟川北岸周姓的村落结构基本完成。《蛟川周氏宗谱》说:“敦仁堂(俗称同裕):在魏家之南,民国时期新辟。二十九世良焙之私宅。焙兄弟五人,分五房,分别为长房全裕(良芬)、二房同裕(良焙)、三房复裕(良煦)、四房生裕(良焯)、五房增裕(良行)。均以家号名其房。”蜃蛟村建筑就型制而言,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沿承明代至清康雍时代的“前厅后堂,四明两廊”式样,这在蜃蛟居多,为大部分墙门所采用。这种型制目前在蜃蛟村中保存得最完整的如桂花堂前,其实荫墙门原先是最经典的,只是其中厅被火毁后不曾修复。这种风格的建筑在它的中轴线上安排了三个厅堂,即门厅(前厅)、中厅(穿堂)和后堂(祭祀堂,俗称“堂前”)。正是这样的前厅—中厅—后堂的格局,构成了“前厅后堂”的特色。在厅与厅之间是天井俗称“明堂”,前厅与照壁之间又有一个小天井,而后堂与后外墙之间,也必有一方小天井,这样就构成了四个天井即“明堂”。“前厅后堂”与“四明(堂)”便组成了建筑的中轴线上的全部内容。中轴线上的建筑完全是礼仪性的,它以祭祀为中心。而家族成员的起居只能放置于东西的两排廊屋里。由于三个厅的遮挡,廊屋分割成的各房间明显地区别成明间与暗间,廊屋中正对天井而未被遮挡的明间,中间为各家庭的客厅,俗称“轩子间”,暗间则用于作“房”(卧室)或“灶跟”(厨房)。因而这些房间都
  呈东西座向,没有南北向房屋的采光和日照的优势;在暗间里,常年只能靠开天窗或廊屋后的“后明堂”照射进来的天光。这样就形成了“前厅后堂,四明两廊”的格式,这是“聚族而居”的早期阶段的产物。
  笆里的“忽戗”式风格,即在两边廊屋的山墙上加跳檐屋顶,开窗而成亭子状,这种建筑完全是明代的风格,这与它的建造年代十分吻合。总体而言,它应该归入前面说过的“厅堂明廊”式类型。
  另一类建筑以桂房为代表,这是出现于乾隆后期的新的建筑格局,是城市商人的发明。这种建筑可称为“间弄轩”,比如“五间两弄四明轩”之类。它的特点首先是取消了中轴线祭祀功能区,变为独立的居住单元。所有的房间一字排开,成为正屋和两边的明轩,都实现了明间采光;中厅是一个客厅兼作祭祀厅,明轩间实际上是起居室,俗称为“坐起间”,供家庭的一般日常活动。正屋和明轩合围起来的天井,既解决了所有房间的采光问题,又是人员的集散和活动空间。这类建筑在蜃蛟发展并不充分,因而蜃蛟村的老屋保留了更为纯粹的明代和清初的风格。
  蜃蛟的古建筑少马头墙,这与村中早期少出官宦有关。因为蜃蛟在有明一代文化衰落,276年里只有一个人取得过功名。但是清代的文风就十分炽烈,有清一代,光周氏一族有文职114人,武职6人。上面说过,蜃蛟的民宅基本上在清初的时候已经造好,出官的时候,房子已成,不便再改变结构。故蜃蛟的非官宦门第式的民宅,更典型地表现为殷富百姓的生活方式。
  闻江岸村
  鄞西石马塘闻氏始祖时政公于宋开庆元年(1259)率一批族人离开鄞江响岩迁居石马塘,从《家乘》的“村居图”可清晰发现闻氏族人的建村格局与众不同。以闻氏宗祠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按房分派把九个房划地分居为六大块的格局十分明显。
  以石马塘桥为中心,东半里居住着小二房祖堂一派人,东南半里的石马塘港岸边居住着港口房祖堂族人,西北半里的石马塘港支流后闻江岸居住后新房派族人,西南半里的前闻江岸河漕沿岸是族人最大的一块居住地,依次居住着“七三房祖堂”“大道房诅堂”“参议房祖堂”“知县房祖堂”“田屋房祖堂”族人。最西边一块是石马塘港上游有条向西拐入蜃蛟弄的支流蛟川河,蛟川河上有条向东的柳家漕分支,漕底居住着闻氏“十四房祖堂”族人。据老人们讲,民国初,十四房还有几幢大屋,小时候常去那里玩,后因该族族人逐渐败落,村子也随至废弃,渐渐成为坟地,最后留下两幢无主的大屋成为义塚地。六十年代,用块石彻成的百米周方呈正方形的村落址界护磡清晰可见。因久无人居,“十四房”的居住地被后人误传为“十四坟”。
  闻江岸河漕是先辈开挖的私漕,在河漕的入口处北岸有条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兜拦河水的土坝,名曰“土司墩”,插向江心,长三四十米,坝宽二米,墩高于日常河面水位一尺,起到兜拦江水入漕的作用。在墩上栽有数株杨树、柳树,大雨之后,河水上涨淹沒土墩,墩上的标志树能起到道航的警示作用。墩上还竖立一块“闻江岸私漕”的石碑,在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时连墩带碑被挑平。
  河漕北岸明清古建筑群首尾相接。东起咸丰期间新建的宏伟祠堂,向西有清末的新屋古建筑,明清连片的高埠头老宅,西有明代吏部尚书第闻渊的的故址——“天门堂檐”,灰转瓦墙的深宅大院遍及整个村落。

知识出处

蜃蛟史话

《蜃蛟史话》

本书介绍了宁波市蜃蛟村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和人物等方面的内容。文章从村名由来、始居姓氏、行政沿革、自然环境、旧村格局、族房祖堂、联村风貌等方面讲述了村落的人文地理;从农耕田作、地珍当推草一根、贸易集市、交通航运、公共事业等方面描述了村落的经济社会状况;介绍了村办企业、传统作坊店铺等企业发展历程;记录了蜃蛟村的历史大事和闻氏家族的一些传说故事。

阅读

相关地名

古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