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生老病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藕池村史》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909
颗粒名称: 第三节/生老病死
分类号: C913
页数: 9
页码: 220-228
摘要: 本节主要描述了过去藕池村婚姻和生育政策的艰难情况,以及丧葬习俗的变迁。
关键词: 藕池村 农村住房 农村生活

内容

一、婚姻
  包康乐说:“我是一个身无分文的人。我结婚时,父亲和母亲算是很好了,分给我一张凳子,只能坐一个人,我们两夫妻吃饭,你坐,我就不坐。我不坐,给我老婆坐。我丈人说,他没有看错我。你看我们现在日子多舒服,很早就开了厂。我是1976年结婚的,喜糖是通过我上海的娘舅买的,那时候糖还买不到,我娘舅是在上海市政府工作的,他帮我买了糖。”
  子女结婚很艰难。杨国平说:“我有很多兄弟,兄弟胃口都很好,都很会吃的,粮食很容易出现断档现象,有时候早稻季节还没有到,有些人要问生产队借粮。我们家安排得好,基本上不用借的。我老娘当家当得好,基本上能接得上的。舂来一袋谷,人家有了就胡乱吃喝,老早没有了。那时候生产队又没有什么钱的,我们只有二三百块一年。扣除谷子什么的,剩下没有多少了。二三百块一年,那时候在生产队还算是比较好的了。后来板桥村徐亚晨阿哥(徐定良)当生产队长,他有八九百块一年,这是最高了。生产队是板桥村弄得好。家里有几块钱积攒下来了,又有儿子要结婚了。结婚基本上是平房,后来自己有点钱了再造上去。”
  不同时代结婚习俗有变化。周利英说:“我儿子的话,本来是小房子的,慢慢搭起来的。儿子要上班去了,20岁了,小房子翻成楼房了。房子以前13000块买来,弄了两间楼房,自己再弄一个灶间。比我们那时候好,他结婚的时候摆了7桌,那个地方也大的。我儿子24岁结婚的,现在我孙子也30多了。那时候结婚,新娘子来了,用船接新娘,衣服也是一般就穿自己的,我们没有像人家这么大手笔。儿子是1963年生的,1987年24岁结婚。儿子结婚比我们那时候的情况好。我们结婚时,连晚饭都没吃,就到母亲那吃一点,晚上再随便吃一点。第二天,就没有什么饭菜了。结婚,老头买只鸭,带过去了。我母亲说不要,两人扔来扔去的,两只内脏掉下来了,老头带回来了,第二天早上,正好两只内脏当饭。本来应该是买鹅的,鹅没有买到,换成了鸭。等到孙子孙女结婚,那条件很好了。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算是独子了。我大女儿14岁开始干活,她中学不愿意读了,就去干活了。我就说了,你做凉帽,钱自己放着。我大女儿也很勤快,十多岁,就到外面去干活赚钱。我只拿给她200块,其他都是她自己赚钱存的。两姐妹读书读好以后,给人家做凉帽。后来一人买了一只手表,这都是做凉帽赚出来的。现在的人读书读得多,以前没有那么抓紧。以前在学堂,还要做凉帽的。我自己家里没有什么东西,结婚就用借来的东西招待。以前他爸爸就和媳妇娘家讲,说东西都有的,其实都是借来的东西。后来媳妇娶进门以后,火熜也被人家拿回去了,棉被也没有。那时候捕鱼人家钱是有点,我们是要记工分。他们捕鱼人,鱼卖掉,就会有现金。有什么东西没有,只好两边家人拼着买。那时候样样都要借的,钱也是现借的。我母亲那边要好的还没有来,要早点算账,就怕人提前走了。这么多的儿子,也没有办法的,赚来的钱都用掉了。女儿结婚,我只拿出200块钱,其余的都是她自己赚的,我大女儿会干活,但是人也有不一样,我小女儿就不爱干活了,东西也不要,你给她东西,也说不要。结婚仪式,大家差不多的。一开始是在堂沿,介绍人说一说,堂上坐着父母,夫妻对拜什么的,跟戏文里一样的,别的也没有什么。不像现在这样在台上发言,以前都没有的。”
  史幼高说:“我们是1976年结婚的,结婚证就是一张纸,红色的。就写一个名字,上面没有照片的。”
  吴纪芳说:“现在年轻化,科技太发达,手机、网络都有了。结婚以后,双方经济条件都比较好的话,女方对男方也不买账,觉得我不用依靠你,男方也说,我不会依靠你的,双方自尊心都很强的。我们本地人还是喜欢找本地人的。两个年轻人,主要是自尊心太强了,你也不体谅我,我也不体谅你,这样的人现在很多。
  “现在信息太发达了,社会变化太大。我跟儿子说,你找对象,只要你们喜欢,我们大人不反对,不然今后离婚就不合算了。现在形势变化也是不可想象的,今天我说儿子和媳妇关系好,明天起冲突了,也很难讲。不仅说年轻人,现在年纪大的人离婚也很多。2014年鄞州区离婚率有40%,这个数字实在比较高。现在为了经济条件离婚的很少,特别是现在很多人在农村或者城市都是有房子的。藕池村50%是自己谈恋爱,自己找对象。有些本身是大学生,找外地人比较多。一部分双农双女户、双农独女户的人家条件也不坏,真正要找本地同等的人,本地男的外面活络一点的都被找光了。有一部分农家女,本地男人被找光了,找外地男的还是很多。一般来讲,要么是自己找的。没有找的话,大人老早就介绍了。虽然女婿赚钱也不是很会赚,人好一点就可以了。”
  二、生育政策的变化
  蔡菊英说:“很早的时候说,农民人家一定要儿子,没有儿子就没有劳动力。我家因为没有兄弟,我父亲多苦啊。分田到户后,我们家分到了7分田,7分田的稻草你说有多少,我8点钟还在结稻草,绑起来,晒干。我那时候人矮矮的,跟挑担工具一样高的。那时候一个人,也没有兄弟帮忙的,这么多的稻草,我一个人去结,人家都有阿哥会结的。农民就是这样,没有儿子,没有兄弟,没有父亲,就没有劳力。我以前总想着做工人,农民做得要吓死。”俞阿秀说:“妇女主任是李阿凤,我是副主任,给她帮帮忙,李阿凤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做,做到自己不会做为止。”李安明说:“那个时候,最困难的就是计划生育这个事,这个工作量很大。”李和芳说:“我1994年结婚,25岁。分田到户之后,我们田种不过来,让临海、三门人来这里种。我老婆是临海牛头山水库那边的,水库被征用了,国家叫她们移民到板桥,板桥自然村土地多。我老婆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我老婆十四五岁来种田,后来经过村里人介绍,1994年和我结婚。我女儿现在25岁了,那个时候要等9年才可以生二胎,妇女主任来说可以生了,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现在16岁。以前开出租车、办企业都不能生二胎的。我在我大哥个人厂里上班,营业执照领的是集体企业。后来他这个厂拆迁了,不开了,我就自己找工作了,在家休息了一年。报上去批,说都是农民,才准许生的。”
  徐亚晨说:“1995年,村里有640户左右村民,妇女、儿童、未婚青年等都要登记入册,我从头开始登记。还有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也要登记入册。村里妇女工作先登记,那时候一胎多少人,二胎多少人,全部要列出来分开,工作蛮难的。好在我娘家也在藕池,夫家也在藕池,知根知底,工作做起来很顺利。开始做,先走村入户,多接近群众,联络感情,村民也很信任我。1995年开始,妇女主任要参加村委会,所以村委员也连续当了几届。
  “妇女工作当初最难弄的是外地人,外地人到我们这里来打工,那时候政策很严,不像现在二胎放开了。有的地方人,不生儿子不罢休的,在老家二胎生好了,就到外地来生儿子,生第三胎。那时候旧村还没有改造,姜苏、板桥、藕池三个自然村,外地人有一万多。每天晚上夜防队、村治保队、后勤人员,分两组、三组查夜。每个月总有二三次查。那时候工作最艰苦,苦中总有甜,老百姓也蛮拥护。
  “本地问题不大。本村人那时候二胎政策是这样的,凡是农村户口的人,第一胎生女儿的人,间隔六年可以生第二胎,就是忙这些工作。生第一胎,你要上门去问第二胎要不要生。不生的人,表格不用填,要生的人,表格要填。一级级上报上去,区里批了以后,镇里打个电话,就算批下来了。申请表格拿来以后,再拿二胎准生证。本村村民育龄妇女就是忙这些事。
  “现在人想得开,让他生,他也不生,生了两个女儿的家庭,让他第三胎生儿子的绝对没有。以前是查夜最艰苦。我们挨家挨户查,做暂住证,出示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人家外地人不理,我们怎么办?镇里派出所领导很关心,给我们村主要查夜人员算成镇里夜保队成员,专门做一个挂牌,查房时牌拿出去。村里妇女与计生工作,我每年都能评先进,镇里领导、计生领导也对我很客气。我主要做到确保没有计划外生育,然后按时报新生儿数字的报表,计生人口普查要跟我的数字合得上。
  “郭世党的外婆,我去菜场买菜碰到了,她说你是老妇女主任吧?我说是呀。她说:哎呀,大恩人。她说,我外孙全靠你保下来的,没有你的话,我外孙命都没有了。我回忆起来了,那是2000年,梅克瑞、卢利琴夫妇房子买在藕池,是老屋板桥的房子,后来旧村改造分房子,那时候她女儿大肚皮,因为户口在台州临海东塍,流动人口要婚育证明,没有这个证明的话,就不给你做暂住证,这个证很重要的。因为她老早就出来了,村里不给她打证明,证明她这个人是未婚。后来她结婚怀孕了,出生证要在户口所在地打的,她匆匆忙忙去打,因为多年没有去了,快去快来的,匆匆忙忙的,身份证号写错了。后来要生,她到妇儿医院待产,医生看出生证和身份证号码不一样,电话就打到我们村里了,说你村有计划外人在妇儿医院,你不来的话,我们就不能给他接生。这怎么办呢?我们赶快去妇儿医院,一看这种情况,与户口所在地联系,电话接不通。后来没办法,只好到户口所在地重新核实,否则她没几天就要生了。没有当地政府打证明来,医生没办法让她生下来,因为这是属于计划外。电话打不通,我们只好套了车,跑到临海去,山里面,人非常难找,东问西问,运气算好,她们妇女主任最后被我们找到了。一看,是弄错了,又把证明打过来。这样,就可以生了。当初的情况,流动人口一万多人,育龄妇女也有很多,总共有几千人,难就难在一定要做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我们浙江人先进,特别是宁波地区,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很超前,老早就做了。有的地区还没有这么超前,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没有的,那就非常困难了。我们就查她户口在什么地方,打长途电话联系,问这个人到底有没有。搞计划生育,流动人口是最难的。有些人的证明打不来的,有些外地人是非婚先孕。有一次,一个安徽人大肚皮了,我们查夜去了,她自己心虚,一看要登记,就逃走了。第二天我们又去,房屋里没有,后来发现在房间后面的草间藏着的。”
  三、丧葬习俗的变迁
  周利英说:“白事,以前和现在也差不多。以前简单,现在派头大了。我婆婆没有了以后,用了差不多快10万。以前年轻,这看你家里的情况的,条件好的就弄得好一点,条件差的弄得差一点。好的就热闹一点,如果没有钱的话,腰鼓也不打的,做做羹饭就算了。如果这户人家来叫你去打腰鼓,那这家人条件还好一点的。我们读书的时候,人家会来叫我们打腰鼓,有一桌饭给我们的,也有酒。吃饭,饭票要拿去。差一点的话,也没有的。说到死人,别人我不知道,就说我母亲好了。我母亲没有了,那时候我也没有钱的,我母亲只有200块钱,买一个坟基地。我母亲埋在芝山,我阿爷(公公)死了有20多年了,也在芝山。我弟弟也算是独养儿子,那时候他也困难的,我母亲死时,我和我弟弟拿出钱,一共是1000块钱办后事。我阿爷生病的时候,把阿爷的坟买好了,买在宝幢。买好了以后,阿爷的病好了,结果小阿叔先走了,小阿叔只有33岁。大人就想,这个坟不吉利,不去了。这200块是四兄弟一起拿出来的,50块一家,结果他说不去了。阿爷第二次生病的时候,坟买到芝山,也是200块,所以坟买了两次。现在阿爷也走了有20年了,他活到了112岁,那年我阿娘(婆婆)刚刚100岁。公公死,酒水也没有几桌,自己家里也没有几个人,有的女儿嫁人了,有的女儿还没有出嫁,就三桌饭。棺材是把板买来,让棺材师傅做的。我阿爷的棺材是用以前老大床的板做的。
  “我阿娘(婆婆)派头就大了,福气是阿娘好。阿爷那时候没有什么东西吃,生病了也没有东西吃。阿娘的排场还是有的。8年时间,天亮不吃饭的,麦片、饼干吃了8年。中午和晚上的饭,我们送过去的,轮到谁了,谁送过去。上次拿出麦片,我女儿就说了,妈妈你不吃麦片,这包麦片过期三年了。我说要么是分东西分来的。阿娘这边还没有吃完,那边又送过来了,箱子里都放着。后来她死了,这些东西就拿出来,几户分掉了,可能我就分到这包了。我女儿说,这个麦片怎么不吃呢?我说老头子也不怎么喜欢吃。她看看说,过期三年了,我说那总归是阿娘了。阿娘是吃得好,阿爷是没有东西吃。就和我母亲一样的,我母亲也没有什么东西吃,我自己也没东西吃的,只是把孩子养养大。阿娘五代同堂,才去年下半年死的。
  “人死了要经过多道程序。人死当天晚上,花钱也很厉害,我们是三户人家凑起来,当然现在钱还能拿得出,不像以前这样拿不出,钱总归要万把块。堂会也要弄好的,一般三天,有些人家五天。我们也得陪着,都得自己经手的,年轻人又不会去弄的。老人生病也是我们照顾,钱也是我们拿的,有的人家还要做什么八人抬大轿,我们就没有这些,抬抬出去就好了。三天里,第二天送出去火葬,第三天再吃一天。阿娘刚好晚上10点钟走,所以晚上算一天,白天就只有两天了。佛事就是念经,一直念到头七为止,念两回,是当天晚上10点钟连夜去叫来的,是念佛的老太太,然后念到天亮。第二天念一天,晚上的话,念佛的老太太不念了,就是和尚来。弄完以后,到第二天天亮,一晚上不能睡的。要是弄五天,人都要倒了。天亮送出去之前,就是一晚上敲好弄好。天亮了,就抬到门口,前面就是马路了,现在的人会这样弄的,到天亮就抬到芝山去了,先火葬,再去做坟。
  “本来阿娘要抬棺材的,棺材放好,一层层衣服放好。衣服是两套,然后棉被一层一层盖好。骨灰盒是在棉被中间放着。那个棺材非常大的,不是那种小棺材,是大棺材。之前我没有看到过的,我母亲去世,也没有什么东西,简单弄一下就好了。他父亲也是大棺材,那时候还可以做棺材,还没有火葬场。”
  四、健康维护的变迁
  吴祝庆说:“我阿姆(竺信翠)作为烈属,藕池乡给予照顾,培养她为接生婆。她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周利英说:“我是1962年结婚的,结婚以后,我村里户口迁过来,知道我在张家潭做过医生,大队就叫我做保健医生。结婚后,我学了接生,做了好几年接生婆。后来,村里要让吴德利的老婆周利菊做,书是她读得多,所以就给她当了。周利菊做的时间很短,就是吴德利在当队长的时候她做了一段时间。以前做保健医生,就是做发药之类的工作。有时候手指割开了,包扎一下。有的小孩病了,就去送药。有时候有什么医生过来讲课了,那就去开会。以前还有个独臂的病人,当过兵,一只手没有了,经常到大队里来的。讲起来我打针是没有打过,一般去学习开会什么的,学习怎么接生,这个我自己学过的。”
  龚瑞花说:“我是1952年出生的,做医生是18岁①。原来是吴德利的老婆做医生,后来他生病了,我就接班了。那时候我还是小孩,因为没有人,现在的书记阿姆(李阿凤)叫我来做的,那时候书记母亲是妇女主任。后面去古林培训了一下。那时候也很简单,就是配点止痛的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来到石碶、古林卫生院培训,培训了一年多,那时候估计18岁左右,我接生也学过的。开会那时候,是周利红先生、李医生、董医生上课,都是老一辈。那时候做医生,白天到村里去,到田间去,晚上七八点还在村里。不像现在坐在诊室里,等病人来。那时候我们要到外面去,半夜别人来叫,我们马上就要去。当时我比较小,半夜不敢去。有个人小偷小摸,手被人割开了,半夜我过去帮他缝。那时候我胆子非常小,吓死了,总是被自己的影子吓到。1974年了,藕池学校迁到到新学堂了,半夜出去要经过坟滩,我很害怕的。我妈总是提着一个灯来外面找我,她知道我胆子小,就来陪我。我在村里做医生做了七年,一边做医生,一边熟悉妇女工作,然后做团的工作。我1976年结婚,结婚后到段塘卫生院去做了三到四年。因为我是村里培养的,我到段塘去,我嬷嬷不肯,硬是叫我回到村里。石碶也去过,什么地方缺医生我就去。我在石碶卫生院跟段塘卫生院之间来来去去流动的,这样做了两年。两年以后到幸福工作队,那时候还在布政。”据档案,龚瑞花1960年至1964年在方加耷小学读书,任班长。1965年至1968年,任妇女队长。1969年至1972年8月,当赤脚医生。1972年9月至1973年12月,进公社农业学大寨幸福工作组。1974年至1979年,担任藕池大队女代会副主任。1980年至1985年,到鄞县布厂工作,任副主任。1986年以后,从事个体裁缝业。
  张忠年说:“那时候,区里办了医生培训班,是1969年左右在集士港办的。以后,村合作医疗站成立了,我当了医生。那时候好像蛮红的,就在村里干,干到1975年左右,断断续续的,前后6年。皎口水库我也去过一年。这6年时间,除了这一年以外,其他时间都基本上在藕池村。当时我们有三个自然村,当时做赤脚医生要背个保健箱,在三个自然村走动。当时,藕池头弄了一个房子,作为合作医疗站。一个印象深刻的事情,小平的阿娘当时受伤,全部是血,我帮她扎了血管,直接送医院。第二个事情是,一个外地人,掉到河里了,人的神志快没有了。当时的处理办法也没有,只好送去鄞县人民医院,从这里送到鄞县人民医院,也不是很方便的。就是这两件事情有点印象,其他的也蛮平平淡淡的。当赤脚医生,三个自然村我基本上挨家挨户地服务,也没有什么大的成绩。1969年我当医生,我刚刚16岁,当时去培训,布政乡里,我是年龄最小的医生。”
  张国章说:“李小平书记刚刚上任以后,为村里老年人办了一个实事,就是身体健康问题,家庭医生签约,每人要50块,都是村里支付的,也是村里领导关怀,为村里老年人健康着想。上面也有这个精神,但是没有强制,都是村里对村民关心。家庭医生服务,藕池村已经第二年了。那时候我们村里服务站、社区服务站以自愿为基础,招家庭医生,需要签约。有的人对家庭医生的想法是,打个电话,医生就上门服务。但现在的家庭医生不是这么一回事,家庭医生签约了以后,你的身体问题,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要及早发现。一个社区,本身只有两个医生,要随时上门为村民服务,可能也做不到。我们跟美国的家庭医生是不一样的,它是一对一服务,我们这个是面向整个社区服务。美国家庭医生是这样的,比如说一个医生签约了五个人,我只对这五个人服务,家庭医生上门的话,一般根据医生的级别来收费,但是有限制,家庭医生一个月内收费不能超过几次以上。藕池村是这样,60岁以上老年人,村里付50块,60岁以下在工作的,都是自己付50块。现在对家庭医生,老百姓的意识和概念也有了,大部分人交钱,也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两个医生,每个月20日到村里去查血压,一个月一天,到村里的中心点,比如说老年协会、文化中心。如果一户一户人家上门的话,一个医生看不了几个人的病。藕池社区两个医生,也比较艰苦的,一天多的话,门诊量七八十个,最多时候有一百多个,四五十个是最少的。我早上上班,稍微迟了一点,最起码有十多个人等着了。”

附注

①原话是14岁。这么小当医生,这是不可能的。考1976年做了七年后离开,应是1969年。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藕池村史》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藕池村的历史发展的著述。书中涵盖了民国时期、集体化探索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前期、融入城市发展时期、集体时期的经济生活、开放时代职业的多元化、村民生活方式嬗变以及专题人物往事等不同阶段的内容。书中还附有藕池村大事记和后记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包康乐
相关人物
杨国平
相关人物
徐亚晨
相关人物
徐定良
相关人物
周利英
相关人物
史幼高
相关人物
吴纪芳
相关人物
蔡菊英
相关人物
俞阿秀
相关人物
李阿凤
相关人物
李安明
相关人物
李和芳
相关人物
郭世党
相关人物
梅克瑞
相关人物
卢利琴
相关人物
吴祝庆
相关人物
竺信翠
相关人物
吴德利
相关人物
周利菊
相关人物
龚瑞花
相关人物
李医生
相关人物
董医生
相关人物
张忠年
相关人物
张国章
相关人物
李小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藕池村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临海市
相关地名
村里集镇
相关地名
板桥区
相关地名
镇里堌乡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芝山镇
相关地名
鄞县
相关地名
河里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