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计划时代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藕池村史》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907
颗粒名称: 第一节/计划时代生活
分类号: C913.3
页数: 9
页码: 209-217
摘要: 本节主要讲述了过去生活中使用票证的情况,以及各种票证对生活带来的影响。文章还提及了过去的困难生活条件和物资匮乏的情况,以及现在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外,文章还涵盖了食物和邻里关系方面的描述,展现了过去农村生活的困难与团结。
关键词: 藕池村 计划时代 农村生活

内容

一、一切要票证
  张杏芳说:“以前买东西都是用票的。那时候有布票、粮票,还有香烟票。布票一个人一年大概一丈五,棉花几斤。粮票是在生产队里,要粮票,就拿米去换,或者用钱买也可以的。有的人手里粮票有多的,也可以买一点来。那时候是有供销社的。”李小平说:“粮票、布票,我那时候有还是有的,我做出纳,村里有国家供应户(非农业户),粮票、布票每年马丽萍、洪康华的老婆有,普通农民是没有的。”
  陈高华说:“以前都是凭票的,最多的是肉食票、粮票、钞票。只有一两种票还不能吃饭。比如说去吃碗馄饨,粮食加钱1毛3分,另外还要一张肉食票,没有就不能吃的。这个没有用多长时间,是特殊情况。一般是只要有粮票、钞票就可以了。那时候米也要凭票的,酒也要凭票的。买肥皂,每个户头一块,横着切开来的。那时候就是这样过日子的。到了逢年过节,只有一点东西,几两花生、几两肉。我们逢年过节,供销社分配东西,是半斤左右的粉,2斤多重的塘鱼一条,小一点1斤多的是两条,可能5斤肉票。过年倒是过得蛮好的,自己有时候养了鸡,过年也吃得蛮热闹的,反而现在吃得少了,不过现在吃得好了,我们现在过年吃没几顿,一条鱼最多吃一顿了。那时候我们亲戚也多,一天吃五顿六顿也有的,上半天在他家,下半天在你家。最多是吃四天,因为初四下半天要开工的。那时候饭基本上有吃了。我家敖忠出生才2岁左右的时候,粮食还是很紧张的。”
  陈高华又说:“板桥只有两家小店,属供销社。供销社时代,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买东西的。买蔬菜也要到礼嘉桥。后来有点自由了,可以到外面买点菜。以前在生产队,我们动一点脑筋,一个供销社去挑来,然后分开。李志蕃,这个活他会弄的,他喜欢弄。他干活比不过人家,他就弄这个活。这也有好处,没有他的话,我们13户人家也没有东西吃的。他挑过来,分成13份,我们拿一份回家,这是70年代的事。”50岁(1981)时,崔述芳因白内障,眼力不好。他找大队帮忙,先被安排在窑厂。次年,有一个供销社代理店的机会,大队让其开小店。当时,公社供销社给了30元一月,大队补10元,共40元。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凭票供应物资。他一直开到62岁(1993),生意不好,年纪也大了,店就停开了。
  于春玲说:“我公公(张嘉康)原先是大户人家出生的,有社交关系,比方说村里哪一户人家要买砖头、瓦片,我公公会去帮忙,所以大家都尊重他的。”张龙才说:“我爸爸宁波有个亲戚,我叫他舅公,在宁波造纸厂当领导的,村里专门叫我爸爸去买些砖瓦片等。那个时候有宁波屠宰场,猪重量不及格,他出面通关,说拖拖进去算了。”
  二、用
  徐亚晨说:“现在人见多识广,以前连电视都没有。那时候生活条件很差,我小时候天天盼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肉、可以穿新衣服了。平时没有肉吃,也没有新衣服穿。我上面有两个姐姐,姐姐穿下来的旧衣服拿来给我穿就很好了,正月里可以做一套新的。平时也没有肉吃,正月里有肉吃。那时候我阿爸做肉丸做得好,从初一到十五,一直都有这道菜,上一拨客人没有吃完再热热。正月里客人都来完了,才可以给小孩吃肉丸。这个时候吃,已经硬得像石头一样了。现在好像天天过春节,吃的太多了。小时候比较困难,有一年,我们家是大灶,没有米饭,就用草籽和细糠煮煮吃。我有时候搬个小凳子去偷点来吃,看到米有一点开花了就叫。那时候农村很苦,吃了那种饭以后大便都拉不出来了。那应该是困难时期。我10岁读书,天气热,放假了,夏天要去种田,凌晨四点爬起来,跟妈妈去拔秧,一边拔一边还要打瞌睡,赚点工分。我1982年结婚,说好不好,说坏不坏。我婆婆给我一间老屋,在板桥自然村。我在板桥,婆婆在俞家(小地名)。酒水办了六七桌。新房间,纸头平顶拉拉,铅丝一根根拉好,然后白纸糊起来的,看上去白白的,交关赞(非常漂亮)。结婚证有的,那时候结婚证是到布政乡领的。”
  张杏芳说及以往艰难生活时说:“我们是困难人家,下雨天就是穿破鞋。好的人家有穿解放鞋,也比较少的。天冷,年纪轻不穿鞋也没事,抵抗力强,不会冻病的。现在是不行了。天气热了就用扇子,晚上睡在外面。像我妈妈去做佣人,住在别人家里的,家里又没有什么东西的。隔壁邻居看我,也是蛮同情的。土地改革的时候,我还小,才10岁不到。到庙里住,分到了一间老房子,后来自己老屋翻新屋。以前因为年纪太小,东西都分不到。”张加昌说:“我以前7岁上学,没有拖鞋,拿根草绳绑一下,就上学去了。到生产队以后,可以到上海买雨衣穿了,生活水平在逐步改善。以前买双拖鞋,去人家家做客,到人家家里,洗个脚再穿拖鞋,这么冷的天,就赤脚走过去,怕把拖鞋走坏,脚冻得很红。当时没有钱,很节省,工业也不发达,买双拖鞋很不容易。买双高筒拖鞋,也要十几块,以前东西太贵了。买自行车是70年代,当时也是凭票买的,杭州牌的,134元一辆车。以前买辆凤凰牌的自行车真的是稀罕事。缝纫机是我女儿快结婚时买的,手表是上海牌的,120元一块,是托上海的亲戚买的。买一个手表,在生产队要做半年。”现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食
  姜芬琴说:“我们家都是女孩子,口粮吃不完,还可以支援我的阿姨。阿姨家里有7个儿子,他们老是口粮不够吃。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村里每户人家都很勤劳,很会干活。隔壁邻居之间都很和睦的,哪一户人家有什么事情了,大家都会去帮助。哪一户人家有什么喜事了,还会分蛋、面条。
  “我们还会做年糕,小时候每一户人家在快过年、晚稻割了以后,12月或者1月,都要做年糕了。做年糕,有时候两户人家拼在一起做,有时候一户人家做。我的姐姐们都是嫁在同一个村的,嫁出去的姐姐跟我老妈家里一起做。做年糕很开心的,早晨三四点之前,我老爸用很大的缸把米浸泡下去,浸两天,第三天开始磨,一袋一袋装好,压成粉。这个压,我老爸是农民当中最厉害的。我们每一户人家做年糕,还要用咸菜做馅儿包进去。还有黄豆馅儿,黄豆也是自己种的,大家东西都会相互分。大概有半个月的时间,每一家都在做,晚上都可以吃这个东西。今天某一户人家做了,做好了以后,滚烫的年糕就来分了,邻里关系非常和谐,很好的。
  “家里有人生病没有人帮忙,我们邻居会来帮忙的,一起把病人送到医院去什么的,邻里关系很好,没有闹不愉快不团结的。每一户家庭的教育也是比较传统的,教育出来的人也是比较诚实的。有一户人家,他家里的老妈比较急躁,老是要打小孩子的。我们家里长大的这么多人,我老爸老妈从来不打我们的,关系都是很融洽的。女孩子不太会被打,女孩子比较听话一点,男孩子皮一点。
  “我的记忆当中,我们村里是很干净的。我当时已经到乡政府参加工作了,乡干部联村联到这里了,有一次党委书记联村到村里,就是我所在这个自然村,走过了,他说:‘姜芬琴,你们村里是怎么回事,打扫过了?这么干净。’我说,我们这个自然村就这样的,每天都是这样的,没有特别去打扫。他说:‘我下次要在这里开现场会,让全公社的人到我们这个地方来开清洁卫生现场会。’过了几天,果然召开了一个村干部会议,把每个村的支部书记、村长、组长叫到我们村里来开现场会,这就说明了我们这个村弄得很干净。这个自然村,大路、小路、房前屋后,都很干净的。我家一个对门是生产队的队长(吴祝庆)家,这户人家是我们这个自然村最干净的了。到现在为止,我们住商品房,有的人家地上也不如他家那时候干净。那时候是农民家庭,农具都要拿进来的。他的家里是每天用刷子刷得很干净,毛巾都可以擦地板的。现在的平顶房是不会有灰的,那时候没有平顶的,是用柱子架起来的,如果一年不去打扫,灰尘肯定很多的。我们家里过年就要打扫了,把这些灰给弄掉。他们是每一个月或者半个月,就把这些灰尘用毛巾擦掉,家里弄得干干净净的,一只苍蝇蚊子都留不下的,最干净不过了。这种现象对周边邻居也是一种影响。我们的村民,家里都是弄得比较干净的,有些农民家里走进去很脏的,鸡、鸭、鹅,到处是屎什么的。我们家里基本上也是很干净的。鸡养的,鸭是不养的,养着就很难弄干净了。养鸡的话,有一个专门的鸡笼,白天放出去,鸡拉了屎,我们会去扫掉。那时候又没有物业,又没有请清洁卫生工人,我们自己会去打扫的,这个氛围很好的。我从小到大,我们自然村地方就很干净。但是藕池这边的自然村就没有这么干净了。”
  包康乐说:“现在的形势比以前好,一年比一年好。以前没有现在这么富裕,这是肯定的,也不像现在这么自由。以前生产队,你起得晚一点就要扣工分了,你活干得糙了一点,有可能记零工分了。有人说现在和以前的钱差百倍,我说万倍都不止了。那时候社会上很困难,东西都不能买的,还要凭票的,各种各样的票。我还记得到石碶商店去吃饭,等我们排到队,已经没有了,说明天再来,你说气不气!那时候用钱买都买不到东西的,没有的。等到改革开放了,只要你勤劳,会动脑,就能赚到钱。像习总书记说的,中国梦,要有梦总归会实现的,如果没有梦,走路也没有方向。我今年要怎么样,明年要怎么样,都有计划的。我厂房造好,儿子跑跑业务,我也帮帮忙,日子就很好了。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可以过过舒服日子。
  “白手起家,幸福是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不是说了,都是苦出来、干出来的。你想不苦,还要成功,是没有的,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以前没有钱,我老婆那边是种棉花的,不下水田的,脚上每天可以穿鞋子袜子。到了这边来,要下水田了,怎么苦呢,这个蚂蟥都不知道怎么抓,真的苦。我说那不要做了,晒谷子。结果,晒谷子后,她的脚上都晒出了泡。到这里来,她想起来这么苦的日子,就不想回来,一直在厂里,让我儿子再开个厂,业务很多的。以前说1块2毛钱拿不出来,我儿子从慈溪过来,到解放桥,解放桥那时候可以坐6路车,6路下来是段塘,从段塘下车再到藕池。哪有像现在这样,地铁就到家里了。那时候车子坐过来要4分一张票,2张票,两个人。我老婆跟我儿子,要8分。一根白糖棒冰要4分,从北站走到解放桥的桥头,这段路要走的。以前卖棒冰是用木块敲的,小孩子听到这个,耳朵很亮的,就走过去了,意思是想买根棒冰吃。那时候我老婆也不明白儿子的意思,既然儿子往那走,就跟着走了,结果儿子走到卖棒冰的地方不肯走了。你说怎么弄?1毛钱,如果买了棒冰,就剩下6分了,就回不了家了,到家要8分。我老婆没有办法,就打儿子,打到他不想买棒冰为止。这是80年代初的事,儿子为了2分钱被打哭了,说起来眼泪都出来了。现在这个钱,我儿子也不浪费的。我家全是不赌博的,也不打麻将的,不赌不嫖,儿子也不抽烟也不喝酒。大人有点钱,总归是给孩子的。现在说起来,过去的事是要回忆回忆,回忆过就会珍惜时间、珍惜今天、珍惜生命了。那时候是不怕死的,刀山火海都得去,人家不肯去的你要去,人家不跳的地方你要跳;脚生疮了,开刀了,还去挑谷。那时候的路不像现在的路这么好走,都是铁厂的煤渣铺在上面的,硌着多痛啊。赤脚挑,还要比别人挑得快;如果你挑得慢,说你吊儿郎当的。”
  周利英说:“现在年纪都大了,也不会赚钱了。我们以前都苦过来的,吃也是这样,现在不会生病了,以前我老是生病的。生什么病呢,就是没有力气,这可能是饭没有好好吃的缘故。以前种田的时候,泥鳅很多的,就在脚下钻,一下子抓出来,卷在裤脚里,用草绑起来,回到家,杀了以后,在饭锅里煮熟。现在没有田鸡了,以前种田老是在叫的,一手抓下去,这么大的田鸡就抓上来了,回到家里剥了皮煮起来吃,我喜欢吃这些东西。他们要说我的,你这个人这么厉害,看起来人瘦瘦的。这些东西要是动动脑筋还是有的,只是没有时间去弄。
  “这个钱就这么一点,要造房子,要买材料,哪有钱买吃的。以前生产队种荸荠,种了去卖,自己没得吃。干活,你也做我也做,是运动,是政策,不像现在这样的,哪像现在这么好啊。我婆婆说,我活到100岁了,这么好的时代没有遇到的。
  “像我老头也是很苦的,跟他父亲去捕鱼,新鲜的鱼卖掉,准备买米,结果没有米了,人家卖光了,都收摊了。捕鱼的人每天要吃饭的,可是米缸里没有米,每天鱼卖光,去买现米。如果当天没有米卖的话,这一天就没有饭吃了。布政市集,开米店的人有四五家,一看有两家米卖光了,他不卖鱼了,先把米买回。如果等鱼卖光了再去买,就没得买了,要饿肚子了。有时候稍微空一点,到岸上剥点菜叶,煮点细糠。他们船停在桥下的,上面人家走过,人家说,这么小的小孩真是可怜,只能吃这种东西。有的人很好的,扔点年糕给小孩吃。你扔给他两根年糕,我也扔两根年糕,那有四根了,四根年糕,再加一点菜,就有得吃了。小孩子不懂,问父亲,还有年糕吗?你说就这么点东西,哪还有啊,就只能吃细糠什么的。
  “有一次鱼卖掉,又没有米了,那他就买了点毛笋当饭。孩子们不知道,说:今天怎么这么好,买了这么多毛笋。他父亲说:你快吃吧。第一顿毛笋味道真的很好,结果第二顿也是这个,第三顿也是这个,哪有三顿可以连着吃的,第一顿是好吃的,后面吃就不好吃了。我是宁波城里人,我母亲就我们两姐弟,我们平时吃得比较细巧,所以没有什么力气。我现在吃得好了,但我不大生病了。我老头好坏都要吃的。现在没有大碗橱了,以前有大碗橱,没有倒掉的东西,都放在里面等下顿吃的。我有些东西不吃,他到现在像汤团、精团,都喜欢吃。人家感到奇怪,这么大年纪了,还吃这些。他母亲100岁的人了,也要吃汤团的。她说我们捕鱼人家没有什么东西吃的,后来可以种田了,开心死了,就让儿子种田去了。像我们到这里,总想着捕鱼的人家最有钱了,他们却说种田人好。我们觉得捕鱼的人一天把鱼卖掉就有现钱了,我们每天都没有现钱。但是她说,你们有年糕块吃,我们连年糕块也没得吃。像阿娘(婆婆)很喜欢吃年糕块的,他们以前没有怎么吃,看见人家吃年糕块、汤团,就十分羡慕。100岁的人了,还可以吃10个汤团。像我老头也是这样的,饭倒是不怎么想吃,汤团是很喜欢的。”
  傅阿英说:“以前钱赚来就起一点房,刚开始是一间很小的房子。以前菜是不买的,每天都是吃咸菜的。以前有一个人,她对我们很好的,她知道我不买,有一天,她说:你去买菜,大人不吃,小孩子还是要吃的。然后,就拿出5元,让我去买。我拿了她的钱,就去买了。凉帽卖出之后,把钱还给她。她说:不用还的,去用好了。那个奶奶最好了。她知道我没有买菜,会买给我们吃,每次都是这样子。以前有船开过来,卖小黄鱼、大乌贼,很好吃,很便宜,只有1角多一斤。但是,我没去买,她每次来,都把钱借给我,让我去买。我生了两个小孩,都是自己打理的,也没人帮忙。我这个大女儿最苦了,苦的没人知道。嫁到这边,也很苦。但是现在好了。当时住在板桥,知道田可以被征收用来造路了,我老头还有点担心,说田没有了,以后靠什么生活,但是后来就不担心了。”
  龚财良说:“生活总归是一天比一天好。以前买菜也没什么好买的,自己也种了芋艿,都是吃这些东西,鱼、螺蛳自己也会去抓的,就用这些当菜的。那时候大多数还是吃自己的东西,自己种自己吃,有多了去卖一点。新村改造以后,改变比较大了。现在劳保是有了,以前是没有的,以前都是低劳保。很多日子也是平平凡凡地过去了,没有特别去记了。”徐仁定说:“政策变化了,农民生活是一年一年在变好的。我一边是有村办企业,一边要种田,田是按照家里有几个人分的,还要上交公粮,一年交几百斤。养猪也是养的,养了好多只。以前凭票,肉7毛一斤。分田到户以后,一年比一年好了,东西也有得吃了。”张龙才说:“那个时候不知道日子是怎么过的,的确很苦的,没有好好吃顿饭。因为家里兄弟多,都是小小的,都是多少一个人定量的,想吃点稻谷,还要去黑市买的,5分一斤,100斤5块够了。早上粥煮也煮得非常薄,到中午早就饿了。偷点家里的番薯吃吃,还要被家里大人说。有时候就水多喝点,把肚子喝饱。以前这么辛苦,现在生活这么好,真的没想到。”李和芳说:“我们家人口多,有四个兄弟,一个姐姐,我爸没有劳力的,全靠我妈一个人把我们养大。以前大集体,每户人家一年到了分多少口粮定的,像我们家四兄弟,十级劳力,粮食根本不够吃的。过年了,粮食不够了,要问人家借。这种日子,我没碰到过。等我出生,已经不需要饿肚子了。在家里,我们就买酱油、盐,番薯、青菜、芋头都有种的,肉是过年才有的。大年夜,我爸妈炒碗倭豆、炒瓜子、煮肉,每个人分一块压岁钱。新年了,每人可以有新鞋、新袜、新衣裤。等过完年了,又要收回去藏好,一套新衣服要穿两年,这个是我七八岁时候留下的印象。大哥穿下的衣服、鞋子没有破的话,就给弟弟穿。”戚明华说:“那时没有钱的,小孩子也很苦。读书读到14岁就种田了,当时我放了3头牛,一年算17个工分,类似于现在的20几块,一年到头放8个月的牛,刮风下雨都要去放。我们兄弟比较多,这些定粮拿来,8个月就吃完了,要向生产队借稻谷了,借来的稻谷,都是质量不好的,去还,都是质量好的稻谷,所以越借越穷。我家5个兄弟,一个大姐,男人比较多的家庭,会越吃越不够。到1976、1978年,按劳分粮,情况才有所好转。当时规定妇女最高600斤,18岁以上男子700斤。”葛小其说:“改革开放以后,村里的变化大的。首先厂办起来了,不然旧村改造等都没有资金弄的。”
  普通村民造房、婚嫁时,物资也不多。姜宝根说:“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嫁妆的,就几件衣服、一个箱子、一条棉被。我结婚,给了我一间稍微大一点的老屋。我就后面打灶,前面做房。我老婆和丈母娘的意思是说,能否买一个手表,要80块钱一只的上海牌手表。我也跟老婆和丈母娘说,等我有钱了再买。那当时就有点工分,一年到头,年底也就分红15、16块。当时一年‘三支一结’,5月20号拿一回,7月拿一回,9月拿一回,再到年底结算一下。总共300多块钱的收入,到年底也只发个10、20块,80块钱的表怎么买得起。年底总结算,有80、90块,最好的时候100多块。以前人没有空闲时间,快过年了,供销社会送货下乡的,船开过来了,喇叭就喊大家来买东西。但是没有钱,就去问保管员支10块、支5元,然后买点菜。一会儿借5元,一会儿借10元、20元,到年底,统一算账的时候就没有钱了。我和父亲分家后,我也赡养他的,每年20块钱。20块看似不多,但那时20块都拿不出的。有的坏的儿子,不赡养的也有的。钱的话,我也不会用钱,也没有钱用的。有的人嘴巴馋了,会买点吃的,如一毛钱7粒的梭草。我这点钱也不会用的,都会带回家的。以前饭也就是这样,带点咸菜,河里舀点水,砖头搭起来烧火,饭后在凉亭里休息一下。
  “我读书的时候也没有钱。后来读五六年级,算高小了。到邻村小学读书,要带饭去,天亮(早上)根本没有吃饱的,家里稍微有一点冷饭装了带过去。但是肚子很饿,半路都给它吃掉了。中午,人家吃饭,我们就是东走走西走走,没得吃。饿到晚上吃晚饭,那时候肚子饿得咕咕叫了。晚上睡着,肚子又饿了。我就想,什么时候能让我吃饱饭。
  “那时候,我父亲有8个小孩,4个儿子,4个女儿。4个女儿嫁出去,4个儿子娶媳妇进来,房子就是一个大问题。我家老屋好一点的一个房间给我了,旁边有个弄堂,再搭一下,也不算屋,乱糟糟的。我结婚以后,我父亲就把这些老屋都拆了,又拼了3间。我父亲会做木匠的,人是聪明的,做出来的东西也挺像的。房子柱子自己立起来,都是自己弄的。我还有娘舅也是土木匠,也会弄的,舅舅也帮帮忙。以前挑坟滩,有石头,就挑点石头来搭一搭,又搭了3间。我下面3个阿弟,一人一间,小虽然小,也是楼房了。3间都是楼房,是一上一下的,3个儿子3间。我父亲住在小儿子的地方。连我的是4间,我那间宽敞一点,我阿弟的房子小一点。我楼上是自己翻新的。
  “第二个阿弟结婚的时候说要起房子了,我们拦住了。你起的话,把下面的阿弟的位置给起掉了,母亲也没地方住了。我阿姐还在的,阿姐跟我商量了,说老小这么小,阿姐作主,给他起一间。后来就是兄弟姐妹帮忙,又起了两间,我母亲就住在小间了,小阿弟一间。老二后来到外面起了一间,是结婚了以后,他自己攒钱自己起的。以前有养肉猪的,后来肉猪不养了,就在那位置起一间。
  “我们家人口多,吃饭就是大大的一桌,也是没有饭菜吃的,就靠自己种点菜。想想都不可思议的,10个人一桌。我们4个兄弟也是很能吃的,也没东西吃。过年到了,那有点肉吃。我六年级,成绩也很好的,考了布政初中,那时候食堂要带米,我米也拿不出来。”
  四、用水的变迁
  张吉峰说:“我们用上自来水可能是我在读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以前是用水缸的。当时家里是用灶的。厕所是河边一个粪缸,以前每个家庭一人一个马桶,每天早上都要去那边倒掉。后来才有公共厕所,也没什么人打扫。厕所的变化是最大的。”杨裕祥说:“有一个电工和一个自来水工,两个人,做了大概十多年。后来老厂拆了,自来水也拆掉,新的又装上了。自来水的话,包家是想接宁波水厂,但是接不过去。那时候都愿意装自来水的,不要装的是少数。要装的话,村里钱交好,就装了。那时候自来水的水质很差,管子也经常堵塞。有的地方装得不对,结冰了,也没办法处理。像我屋后面那一片地方,管子很冷的,去装管子,感觉像没穿衣服一样的。那时候村庄很分散,没有新村改造之前,有的地方的管子会冻掉,现在基本上不会冻掉。露天的管子,里面会生锈,容易坏。那时候我不单单负责管子,村里水费、电费也要我收。收费的话,日子规定好,每个月10号到村来收,等于这十天时间,我不能离开,一直要在村里。”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藕池村史》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藕池村的历史发展的著述。书中涵盖了民国时期、集体化探索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前期、融入城市发展时期、集体时期的经济生活、开放时代职业的多元化、村民生活方式嬗变以及专题人物往事等不同阶段的内容。书中还附有藕池村大事记和后记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杏芳
相关人物
李小平
相关人物
马丽萍
相关人物
洪康华
相关人物
陈高华
相关人物
李志蕃
相关人物
崔述芳
相关人物
于春玲
相关人物
张嘉康
相关人物
张龙才
相关人物
徐亚晨
相关人物
张加昌
相关人物
姜芬琴
相关人物
吴祝庆
相关人物
包康乐
相关人物
习近平
相关人物
周利英
相关人物
傅阿英
相关人物
龚财良
相关人物
徐仁定
相关人物
李和芳
相关人物
戚明华
相关人物
葛小其
相关人物
张吉峰
相关人物
杨裕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藕池村
相关地名
村里集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