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诸多副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藕池村史》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899
颗粒名称: 第四节/诸多副业
分类号: F426.8
页数: 7
页码: 166-172
摘要: 本节主要涉及到了藕池村的织草帽、畜牧业养猪、养鸡、养鸭、兽医和泥水匠、轧米等方面的情况。文章描述了织草帽的工艺过程、村民的劳作经历和生活情况,以及畜牧业的发展和与之相关的兽医工作。
关键词: 藕池村 副业 手工业

内容

一、织草帽
  织凉帽是藕池女人的一个特色手工行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都在织凉帽。姜芬琴说:“草席是自产自销的,打草帽,有打得好的,也有打得不好的。大多数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会打。我们打草帽,基本上都聚在一起打的,我有三个姐姐,一起干活有个伴,老是到生产队长、大队长徐定良家里打,坐了满满的一房间,大家说说笑话、说说事情,也很有趣的,这是一种氛围。到了晚上,我们还要打,打好差不多要10点钟了。一般晚上聚在一起的比较少,因为晚上没有电灯的,只有煤油灯,太暗。到了冬天,打草帽是比较痛苦的,因为打草帽是要用水的,特别是西风一吹,草干了,打一会儿,就要用水浸一浸。草浸了水以后,就很冷,我们的手就要生冻疮。第二个是天冷,草比较容易断掉,要接上去。最好就是5月初这个时候打草帽,草很软的,冬天就比较痛苦。
  “第二个痛苦就是晚上打,晚上打草帽老是要打瞌睡,因为很累的,我们这个地方跟其他村里打草帽方法又不一样,其他村里打草帽有三根芯、四根芯,我们打草帽就是两根芯,中间隔了两条,很细的,三根芯、四根芯,绳子很粗,五根芯、六根芯打出来,边很宽的,一条一条的,一顶草帽没几条就打完了。我们草帽打得很细的,一个顶要打10多圈,边沿要打20多圈,平的这里要打10多圈,这样打下来,最起码要30、40圈。晚上6点钟晚饭吃好,要打到10点钟。这样,可以卖到2毛钱。如果打3根芯、4根芯的话,只卖6分钱。这是比较精细的。还有更精细的,用最好的草去打,可以卖到3毛钱或者3毛8分钱,这个是大帽子,打得慢的人要五六个小时,做得快的人也要三四个小时。像我的亲家母,前几天跟我说,他们一天能打4顶。我们这个时候最多一天打3顶,上午一顶,下午一顶,晚上一顶,这样3顶。我们一般情况下就只有打2顶、3顶。我们一开始,打的时候,特别是冬天,又比较冷,冬天又没有衣服穿的,穿着破棉袄,就容易打瞌睡。这不是速度慢下来了吗?没有打好睡不了,一定要打好,才能去睡,有时候打到11点,才去睡。冬天老是要打瞌睡,夏天晚上就是蚊子多,也打不快,又很热,容易出汗。反正打帽子,是挺痛苦。当时我就想,我一生什么时候不用打草帽了就好了。这是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我们又改进了材料,席草不打了,打皮斯克,那个很软的,也不脏。以前打席子草帽是很脏的,草是地上种的,怎么洗过都没用,打过以后,手、衣服都很脏的。我家的三姐,帽子质量打得最好,人家自己戴的帽子,都叫她打,她帽子打得很好。草帽戴在头上,下雨天,水不会滴进来。还有扇子,她也打得非常好。
  “后来是用打纸草。好像慈溪还要早,他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有纸草了,我们还是比较晚的。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一开始是草帽,工厂里会收,多少分量的草可以打几顶,数字给你写好,否则你乱打也不行的。后来是打纸草,纸草是硬的。反正就是打各种各样的花色出来,这个就贵了,5块钱一顶,要打好几天。它有点艺术感,有点花纹的,不像以前初级的东西,比较秀气了。我姐姐现在还在打,其实打这个,对我们身体有好处的,十个手指一直在动,对预防老年痴呆症也是有好处的,他们八十几岁的老人也有在打的。
  “打草帽也是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这是有现金收入的。我们这个地方的风气是,女同志只在割稻的时候帮助男同志干一下,其他的时间都是男同志去干活,女同志不去的,全部都是打草帽的。以前是大家集中起来打,很开心的,我们有时候打凉帽,也唱戏,以前唱样板戏、唱京剧,尤其喜欢《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这三个。我们村里有高音喇叭的,广播好了以后就放京剧了,这些京剧,每一段台词我们都能背下来,都会唱。以前的东西少,每天都是听这些,就听得滚瓜烂熟了。”
  李小平说:“赵宏海跟老婆两个人都在做,他们做得非常快。”有一天,笔者到赵宏海家中采访,确实看见他与老婆两人一起打凉帽。赵宏海说,他不喜欢搓麻将之类的活动,有空就打打凉帽。李小平又说:“我也会做凉帽。那时候家里条件都很差,记得凉帽是两三角一顶。那时候放学回来要割猪草,给猪吃好。然后要给草帽收边,草帽的底就是头,一般是大人先做好,藕池男孩子实际上这种活都会做。因为家里苦,大人把草帽打好,边圈的话,都要我们去做,底(头)开始到中部这个活我们做不了,男的就是收边,做旁边那一点,收边大多数男的都会做。会做的人做得很快,像我姐姐,她一天能编一顶多,现在好像是40块一顶,一个礼拜可以收入300多块。那时候没有地方可以赚钱,也没有地方打工,就是靠打草帽。唯一赚钱的路子就是打草帽。我记得我妈妈那时候是妇女主任,村里老百姓草帽做好,然后由她每周挑到西门工艺品厂去卖。卖了以后,把钱分给他们,算账是叫阿伟姐算。那时候没有自行车,就是挑着走过去。工艺品厂在西门口。那时候家庭手工艺就是打草帽,属于家庭手工业,原材料进来,成品出去。”
  姜芬琴说:“我们一些女同志,都是从五六岁、七八岁开始打草帽的,很会打的。一些男孩子也会打。我们的隔壁邻居,他们跟我们家相反,他们有五个男孩子,我们有四个女孩子,他们家男孩子都会打草帽,都打得很好的。大家用打草帽赚来的钱来补贴生活费,日子也是过得蛮好的。我们有四姐妹,都会打草帽,还有我妈妈也打,五个人打草帽。这个钱是一个星期收入一次,一顶草帽2毛钱。这个草是农民自己种的,是生产队负责分的,材料也是要钱的,成本5分钱,卖掉是2毛钱,还赚1毛5分钱。我们家的生活可以说也不是很贫穷,还可以,蛮好的。我们村里的老百姓都是很勤劳、很会干活的,去要饭或者没饭吃的现象,在我的记忆里是没有的。”
  二、畜牧业与兽医
  在生产队时期,除了种田,也重视畜牧业,譬如养猪、养鸭、养鸡之类。当时,大队有牲畜场。生产队也会养鸭、养鸡。李安法说:“布政公社提倡一户一猪,当时有这样的政策,养猪,猪卖掉,钱拿来,可以在生产队领200斤谷子。当初在布政全公社是484头牛。那时候生产队也有的,农村里每户人家都有猪的。人家养猪不一定只有一只,人家家里人多,吃饭口粮也需要得多,养得多的也有可能的。如果你不养,村里的饲料都被别人拿光了。一只肉猪卖掉,生产队里可以拿200斤的饲料粮,就是200斤的谷子。生产队里这个没有限制的,票子拿来就可以拿谷子的。”周利英说:“还要养鸡,他(叶金康)是10级劳力,人家就说了:你10级劳力,不养鸡,难道叫我们9级、8级弄啊?
  他就养了。”既然养了鸭鸡,又得上市出售。包泉德说:“地主富农经常吃亏,人家有的我们没有,生产队的鸭可以卖了,生产队长派人来了,说你装两袋鸭,四五只一篓。我还觉得是好事。一共有4个人去,鸭装好挑去,加起来有60斤,那时候我还挑得动。挑到兴宁桥,人很多,他们叫我负责打秤,我这个本事也好的,算账很快。其他的人,在家里很厉害,到外面没花头了,人家给一块不知道找多少钱。鸭卖掉了,卖得很快,到家里去太早了,人家会气不过,觉得你们钱这么好赚呀。队长说:我们去逛逛吧,‘茶罗面’(阳春面)去吃一碗。他们三个嘻嘻哈哈还在吃时,我又动脑筋了,走这么远的路,空篓我不挑了。最后找一个上厕所的借口,篓子最后由他人挑回来了。”
  因为畜牧业,也带来了相关的畜牧兽医。杨国富、张加洋、李安法、李小平等做过兽医。李小平说:“六年级毕业以后读中学,是在礼嘉桥。我中学没有毕业,就参加工作了。先做兽医,大概是1976年、1977年,做了三年。那时候村里哪里有培训,原来有个兽医,就是我堂阿哥李安法,他原来是藕池村的兽医。那时候农村要发展就养猪,每个村都有兽医。后来布政乡把他叫去了,村里就没有兽医了,就我来做了。阿哥跟我讲,一般量量体温,发热时青霉素打打,药配一点。兽医做了三四年。后来年纪大了,要找对象了,兽医说出去不太好听,我就不做了。”
  三、泥水匠
  孙定根说:“我小阿姐的老公是做泥水匠的,他教过我怎么做,怎么打灶头。后来我做泥水匠,给人家造房子。那时候是给人家做,拿点工分,然后吃点饭,可以拿几个馒头回家给小孩子吃。我在村里帮人家造房子也造了很多的,很多人都来叫我,我就一直在做泥水匠。藕池有很多人要造房子,都是我造的。生产队忙的时候就做生产队的活,生产队空的时候帮人家造房子。
  “我的打灶技术很高。当时是烧稻草的,不是现在这样烧煤气的。打灶的话,我在板桥做的,板桥有一个(俞)元根也做泥水匠的。那时候在大队做的话,仅拿一些工分的,他也在做的。后来他找到别的活了,有泥水活也来叫我。宋严王村那边叫我去打灶头,我说你也给我带过去。后来板桥有一户人家打灶,打好了,用的时候熄火了。那户主人家问我,我们家这个小灶,稻草点着火以后,灶
  洞都没有塞进去就灭了,这是什么原因,你知道吗?我说我给你去看看。我一看,灶头倒是打得蛮好的。我说,你拆是不要拆掉了,我给你改一下。就给它稍微拆了,改了一下,给它打好、排好,他说你真是有本事。然后这个名气就越做越大了,大家都叫我打灶。以前方家人碰到了会说:老孙,走,给我打灶去。从此以后,其他泥水活没有做了,专门打灶了。
  “这个是要有经验的,没有经验没有用,打灶也是这样的。过去有一个盆子,烧柴火的,塞进去,很快的。后面不一样了,这里很宽,柴火塞进去,锅边就可以烧起来了。就是这样的造型,就是上面一点点收起来,锅圈拿过来划好,用水泥刀斩好,一块一块都放好。它下面位置很大的,锅边这样烧上去,烧得很快的。以前一个灶头两个灶洞,两个灶洞的当中有一个汤锅的,以前汤锅非常好用的,你一烧火,汤锅要热的,这个汤锅不放好,你烧火的时候,汤锅冰凉的有什么用呢?所以汤锅放好,这两个位置看好,火一烧,汤锅就热得快了,这个都要经验的,以前汤锅很流行的。灶头打在这里就不大动了,如果灶洞的小缝大了一点,就要修灶了,其他的基本上不动的,用的年数多了,有可能会裂掉。
  “后来村里有一个新学堂,还有两个小房间在,要打地灶,我就去打了。地灶是做年糕的灶,我们还要打砻糠灶,米轧出来,做年糕用。它那个铁板是一块一块的,走进去,砻糠掉下去,这个东西会错开的,砻糠当柴火烧的。地灶,别的砻糠用不来的,你扔进去火就灭了。我问过姐夫,他说打地灶的话,烟囱打好以后,用稻草点火看看,如果塞进去火很大,就可以用了,如果没有火,那就不能用的。点起来以后火会走,灶屋弄好,火塞进去以后会变很大的。
  “我老婆生下儿子(孙民冲)以后,我做泥水匠,他也做泥水匠,他很听话。后来我给人家去砌墙,他也去,人家说这个小孩真的好乖,墙砌得整整齐齐的。方益民家的最开始是我带着我儿子去做的,方益民后来另外造房子时,是我儿子带班的。方益民后来对我儿子非常客气的,房子起几间,包括其他一些设计,都是我儿子弄好的。一开始,藕池的人都在夸,你儿子厉害。后来积了一些钱,他就不干活了。
  “板桥的梁苗反,是我把他带起来的,我做泥水他都跟着去。以前工资比较低的,最多2块一日,他就1块多一点。规矩我给他立好,你给人家干活,吃的东西要当心。他是经常喝酒。我就跟他说,你到外面去,第一,酒不要多喝,第二,饭菜不要乱吃。比方大黄鱼、小黄鱼放着,不要吃,有些菜是不能动的,一般的菜,一些菜羹什么的,你可以吃的。什么时候可以放开吃呢,上梁那一天,他把亲戚叫过来办酒席,这个时候你可以吃,你不吃的话,也要被人家吃光的。村里谁要造房子了,我也给他做点工,拿一点工资。我做到2002年左右,60多岁了,就不做了。”
  四、轧米
  轧米,普通话称碾米。这是农村大米加工行业。当时,藕池有两个轧米厂,一是藕池,一是板桥。杨裕祥称:“碾米厂老早就有了,我读书的时候碾米机就已经有了,厂大概是1958年开始的。最早碾米的人姜全财(姜小云)、张昌浩,我是第三个人。整个藕池有两个人轧米(碾米),从早上一直碾到夜。”又有徐正章,也是轧米员。
  孙定根说:“轧米那会儿,我快40岁(1975)了。等于老的米厂在的,我在板桥干活,(徐)定良认识了。轧米这个行业本来是轮不到我的,原来是(励)康财在轧的,后来龚武良轧,再后来龚武良也不做了,轧米的人没有了。我也没出去做泥水匠了,我说,我来给你们轧米。他同意了,我就去轧米了。轧米轧到改革开放为止。我轧米的时候,已经不做泥水匠了。我轧米轧得非常好,我良心也好的,后来轧米不用付钱的,就是米糠不让人家拿走,人家养牛养鸡的,就到我这里来买,有了就卖给他。后来改革开放了,新的机器来了,老的机器没有用了。后来吴纪芳在了,那年去轧米,下半年去算账,算下来以后,七扣八扣,等于我没有钱拿了。当时吴纪芳拿新的机器来,我还用着老机器。他轧了以后可以拿很多钱,我没有钱拿。吴纪芳也很好,他说:这是不行的,同样是轧米,一个拿这么多,一个没有钱拿。吴纪芳就说,结200块给我。他一句话,我拿100块也好,心里舒服了。后来我也用新机器了,又快又省力。后来改革开放,我就不轧米了。”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藕池村史》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藕池村的历史发展的著述。书中涵盖了民国时期、集体化探索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前期、融入城市发展时期、集体时期的经济生活、开放时代职业的多元化、村民生活方式嬗变以及专题人物往事等不同阶段的内容。书中还附有藕池村大事记和后记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姜芬琴
相关人物
徐定良
相关人物
李小平
相关人物
赵宏海
相关人物
阿伟姐
相关人物
李安法
相关人物
周利英
相关人物
叶金康
相关人物
包泉德
相关人物
杨国富
相关人物
张加洋
相关人物
李安
相关人物
孙定根
相关人物
孙民冲
相关人物
方益民
相关人物
梁苗
相关人物
杨裕祥
相关人物
姜全财
相关人物
姜小云
相关人物
张昌浩
相关人物
徐正章
相关人物
龚武良
相关人物
吴纪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藕池村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