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月湖街道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84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文选
分类号: J292.2
页数: 23
页码: 814-836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是劝告民众奉行圣谕、勤务农桑、弗尚讦讼、蚤完纳贡赋、多士各立品行、力崇节俭。通过这些行为,希望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文章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和劳动的价值,呼吁人们勤勉努力。另外还提到了守法守纪、节约节俭的重要性,以及士人们应当树立良好的品行和道德观念。
关键词: 圣谕 农桑 讦讼

内容

请杜醇先生入县学书
  宋 王安石
  人之生久矣,父子、夫妇、兄弟、宾客、朋友其伦也。孰持其伦,礼乐、刑政、文物、数制,事为其具也。其具孰持之,为之君臣,所以持之也。君不得师,则不知所以为君。臣不得师,则不知所以为臣。为之师,所以并持之也。君不知所以为君,臣不知所以为臣,人之类其不想贼杀以至于尽者,非幸欤?信乎,其为师之重也。古之君子尊其身,耻在舜下。虽然,有鄙夫问焉,而不敢忽,敛然后其身似不及者,有归之以师之重而不辞。曰:“天之有斯道,固将公之,而我先得之,得之而不推余于人,使同我所有,非天意,且有所不忍也。”某得县于此逾年矣,方因孔子庙为学,以教养县子弟。愿先生留听而赐临之,以为之师,某与有闻焉。伏惟先生不与古之君子者异意也,幸甚。
  再书
  惠书何推褒之隆,而辞让之过也。仁人君子有以教人,义不辞让,固已为先生道之。今先生过引孟子、柳宗元之说以自辞。孟子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者,谓无诸中而为有之者,岂先生谓哉。彼宗元恶知道,韩退之毋为师,其孰能为师,天下士将恶乎师哉?夫谤与誉,非君子所恤也,适于义而已矣。不曰适于义而惟谤之恤,是薄世终无君子。惟先生图之。示诗质而无邪,亦足见仁人之所存,甚善,甚善。
  录自《乾道四明图经》卷十一
  西湖记
  宋 舒亶
  湖在州城之西南隅,南隅废久矣,独西隅存焉,今西湖是也。其纵,南北三百五十丈;其横,东西四十丈;其周围,总七百三十丈有奇。其中有桥二,绝湖而过,曰憧憧,天禧间直馆李侯夷庚之所建也。然僻在一隅,初无游观,人迹往往不至。嘉祐中,钱侯君倚始作而新之。总桥三十丈,桥之东西有廊,总二十丈,廊之中,有亭曰众乐,其深广几十丈,其前后有庑,其左右有室,而又环亭以为岛屿,植花木,于是遂为州人胜赏之地。方春夏时,士女相属,鼓歌无虚日。亭之南小洲,前此有屋才数椽,乃僧定安守桥之所。后浸广,今遂以为僧院,寿圣是也。其西,又有佛祠四,并其东,皆乡士大夫之所居。其北有红莲阁,大中祥符中,章郇公尝倅是州,实创之,有记在焉。阁之北,即郡酒务,故时使人即湖以汲水,劳费甚,乃堤湖之中,蓄清流,作楼于其上,以辘轳引而注之,至今以为便。然是湖本末,图志所不载,其经始之人与其岁月,皆莫得而考。盖尝闻之父老,明为州,濒江而带海,其水善泄而易旱,稍不雨,居民至饮江水。是湖之作,所以南引它山之水,蓄以备旱岁,始未之信也。熙宁中,岁大旱,阖境取给于其中,湖为之竭,既又穴为井,置庐以守之。鄞令虞君大宁,尝记其事,刻石于寿圣院,乃知父老之传不诬也。钱侯去,距今几三纪矣,而湖辄浸废不治,其亭南既堤以为放生池,濒湖之民,又缘堤以植菱芡之类,至占以为田,淀淤芜没,几不可容舟。元祐癸酉,刘侯纯父来守是邦,适岁小旱,乃一切禁止而疏浚之,增卑培薄,环植松柳,复因其积土广为十洲,而敞寿圣之阁,以其名名之,盖四明之景物具焉,湖遂大治。然其意初不在游观也。古人于事,盖不苟作,惟其利害伏于久远难知之中,所以后世贵因循者,或莫之省,而好功之士,至乐为之纷纷也。明有数湖,危于废者,不特是湖也。若刘侯,可谓有志于民矣,故具论之,以冠诸图,庶来者有考焉。元祐甲戌三月。
  录自宋《乾道四明图经》卷十
  到任六谕
  清 杨懿
  为列条开谕以昭治本以厚民生事。
  照得官称父母,民曰赤子,非徒以名,贵有其实。本县一介寒儒,生逢盛世,叨蒙圣恩特简兹邑,父母斯民。自今以往,凡尔万民之事,皆本县一家一身之事也。尔民一夫或饥,是本县饥之也。一夫或寒,是本县寒之也。一夫陷于非为,是本县陷之也。夫有子弟而使之或饥,或寒,或陷于非为,父兄之罪也。《传》曰:“不教而诛,谓之虐。”本县莅任之日,与尔民相见之始,凡有关风化,有系民生。择其尤要者,与尔民共勉焉。
  一、劝吾民奉行圣谕。
  我圣祖仁皇帝,统帝王治世之要,会圣贤传心之精,列之十六条,约之百余字。固已至粹至精,而我皇上犹恐万姓蠢愚,罕能洞彻。御极之初,即为《广训》。衍之几万言,颁之于学宫。使内外遵行,以致一道同风之盛。诚帝王治天下之大法,万世正性命之至道也。本县到任,即行刊刻印刷,以劝吾民。除士人课诵朔望宣读外,凡农商之家,各领一本。悬之中堂,奉之几筵。于经营力作之余;晦明风雨之暇,择稍知句读者,诵而听之。父即以教其子,兄即以教其弟,朋友即以共相劝勉,则善心日生,而邪念日消。比户皆可封之俗矣。每见乡人好善者,念佛吃斋,以为积德修福。若以此易彼,一日奉行,即一日乐利。现在受用无穷,何必从事异端?求因果于来世哉?
  一、劝吾民勤务农桑。
  “夫礼义生于富足;盗贼起于饥寒”。故农桑为王政之始,而衣食乃民命之原也。本县来自田间,躬秉耒耜力作之事。独觉洞悉世间万事,皆有粉饰。惟农略无巧假,下得一分之工力,始有一分之利益;下得十分之工力,便有十分之利益。故勤者瘠土可成沃土,即凶年可得安饱;惰者膏腴皆为石田,虽丰岁不免啼饥。夫瘠土成沃土,是人食田也;膏腴为石田,是田食人也。人食田则收获多,而贡赋有限。勤者因以愈富;田食人则收获少,而贡赋有额。惰者转以愈贫。可不畏哉?劝吾民弗惮夙夜之劳,勿游闲散之场;勿误耕耘之候;勿失盖藏之宜。务使人无遗力;地无遗利。则衣食丰足;而室家相安。国课蚤完,而鸡犬不惊。岁时伏腊,斗酒自劳。为父兄者,事其鸡豚之养;为子弟者,尽其爱敬之心。视彼懒惰之人,衣不完体;食不果腹。良辰佳节;债主盈门。鹄面鸠形,桎梏在体。其间之孰得孰失,孰乐孰苦,尔民虽愚,必能辨之。
  一、劝吾民弗尚讦讼。
  息事宁人,莫要于无讼而废时荡产,莫甚于构讼。愚民无知,罕能平情。偶尔小忿,动成大嫌。一时口角,牵连终岁。始而起衅有人,及花钱费业,究谁贷之?私下教唆,有人至对审面质,究谁替之?内外打点,有人至坐牢戴枷,究谁受之?一堕陷阱,虽悔弗追。言之,可恨可惜。本县下车之后,愿尔民遵我诫谕,保尔身家。毋以微嫌小忿之难忍,而动思兴讼;毋以奸棍刁徒之唆使,而辄驾虚词。毋滋差役,而受无限之诛求;毋犯科条,而忍艰堪之痛楚。毋舍家庭宴乐,反寻歇店之凄凉;毋抛闾瑞安闲,自讨路途之跋涉。省讼师干证需索之钱;留衙门歇家使用之费。并力急公,逍遥于盛世之间,岂不至乐?自今以后,除真正人命盗案,万不得已外,余悉平情含忍,相安无事,以体本县息事宁人至意。则本县幸甚!尔民幸甚!
  一、劝吾民蚤完贡赋。
  种地纳量,国有定额;分征限比,官有定时。不以家富而或加;不以家贫而或减。官粮一完,逍遥陇亩。虽衣粗食粝,魂梦亦安。况专力耕作,收获必倍。苟或不能按时完纳,差役至门,饮食费钱。拘系受比,歇保费钱。更或不肖,贿买吏书,缓卯费钱。通盘合算,所欠正粮,不过十之五六,而私用杂费,早已十之七八。究之棰楚及身,而毫厘难缺,虽官存慈爱之心,稍缓时日,而国帑所关,亦终不能为尔民贷也。劝吾民事事节俭,储蓄金钱。一逢开征,争先输纳。勿握金而从旁观望;勿欠粮而自鸣得意。勿滥登肉酒之场,而有误正贡;勿徒费打点之钱,而自贻痛楚;勿日受追呼之扰,而致荒田亩。使上无严酷之名;而下有安居之乐。是本县之所望于尔民也。
  一、劝多士各立品行。
  士居四民之首,而行为立身之坊。学者先器识,而后文艺。自是千古不刊之论,士君子好学深思,明体达用。希圣希贤,固为第一。次则力敦孝弟,动止端方。又次亦硁硁自守,言信行果。亦不失为乡党自好之士。我国家文教昌明,多士景从。而胶庠间有佻达,或以青衿,而武断乡曲;或以豪强,而挟制官长;或以健讼,而凌虐愚民。或纵饮酒庐,而自云旷达;或狎游柳巷,而自号风流。此实盛世之所不容,而大有愧于名教者也。本县淹鄙少学,志慕实行。欲与多士渐摩于道德之场;而不愿堕落于浇漓之习。所望闭门诵读,专心上进。将见高明令业,媲美前贤。宰兹土者,与有荣施。苟不自爱,有干名教。本县断不能以朝廷三尺之法,为一子衿屈也。诸生勉乎哉!
  一、劝吾民力崇节俭。
  节俭者所以省财,亦所以惜福也。汉文惜百金之费,罢作露台。晏婴一裘三十年,君相如此,况庶人乎?近世罕知礼义,风俗奢侈。农商之家,僭拟王侯。倡优之饰,俨同朝贵。婚姻止求铺金装玉,而室中何知琴瑟之静好?丧葬多为演戏修醮,而柩前罕闻哀戚之哭声。举子则杀生作汤饼之会,是己子方生,而物命即殇,不仁孰甚?诞辰则称介寿之觞,是乐己之年,而母难已忘。不孝孰大?富者争尚豪华,而家道日消。贫者强饰虚文,而悉索殆尽。举事之先,金钱称贷。未见一己之乐;先乞他人之怜。既事之后,债主稠叠。至竭数年之力;不足一票之偿。更或赛会迎神,剥削亲友。福德未积,而恶业已满。串戏聚饮,浪掷家赀。豪侠自命,而骨肉冻馁。甚则,因金帛不多,而使男女失人伦之正,安在其为人父母也。因俗观未美,而致尸柩无泉壤之安。乌在其为人子也,一念之奢,流弊无穷。至于士女玩游,适启诲淫之诮。子弟赌博,无非作盗之媒。宁直纵逸,破财浮荡,破产已乎?所以无论庶民、豪富、绅士、贵家,皆当节俭以省财,惜福为至要也。鄞邑在浙省风犹质朴,但日用之间,不少无益之费;本分之外,尚多妄动之举。劝尔民于凡吉凶之礼,宾客之会,悉斟酌于适中;毋流滥于或过。量入为出,耕九余三。上完国课,下养身家。将见产有常利,日无妄费。不但衣食能丰,而福庆亦无穷矣。
  以上各条,事关风化,功存日用,语语从肺腑道出。尔民毋视为老生常谈也。本县虽莅任伊始,民风土俗,未能悉知。然数条于民,譬如医者之用参苓茋术也,所以固元气也。元气固,则风寒暑湿不能侵之矣。即或侵之,亦可按脉而理。苟或视为平常,漠不加意,尔民徒自贻伊戚耳。夫爱而弗教,父兄之罪。抚养固父母之事,而教笞亦未始非父兄之责也。苟或不遵,三尺从事。
  录自《治鄞政略》
  日月湖
  明 张岱
  宁波府城内,近南门,有日月湖。日湖圆,略小,故日之;月湖长,方广,故月之。二湖连络如环,中亘一堤,小桥纽之。
  日湖有贺少监祠。季真朝服拖绅,绝无黄冠气象。祠中勒唐玄宗《饯行》诗以荣之。季真乞鉴湖归老,年八十余矣。其《回乡》诗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八十归老,不为早矣,乃时人称为急流勇退,今古传之。季真曾谒一卖药王老,求冲举之术,持一珠贻之。王老见卖饼者过,取珠易饼。季真口不敢言,甚懊惜之。王老曰:“悭吝未除,术何由得?”乃还其珠而去。则季真直一富贵利禄中人耳。《唐书》入之《隐逸传》,亦不伦甚矣。
  月湖一泓汪洋,明瑟可爱,直抵南城。城下密密植桃柳,四围湖岸,亦间植名花果木以萦带之。湖中栉比者皆士夫园亭,台榭倾圮,而松石苍老。石上凌霄藤有斗大者,率百年以上物也。四明缙绅,田宅及其子,园亭及其身。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园亭亦聊且为之,如传舍衙署焉。屠赤水娑罗馆亦仅存娑罗而已。所称“雪浪”等石,在某氏园久矣。
  清明日,二湖游船甚盛,但桥小,船不能大。城墙下,址稍广,桃柳烂漫,游人席地坐,亦饮亦歌,声存西湖一曲。
  录自《陶庵梦忆》卷一
  天一阁藏书记
  清 黄宗羲
  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自科举之学兴,士人抱《兔园》寒陋十数册故书,崛起白屋之下,取富贵而有余。读书者一生之精力,埋没敝纸渝墨之中,相寻于寒苦而不足。每见其人有志读书,类有物以败之,故曰读书难。藏书非好之与有力者不能。欧阳公曰:“凡物好之而有力,则无不至也。”二者正复难兼。杨东里少时贫不能致书,欲得《史略释文十书直音》,市直不过百钱,无以应,母夫人以所畜牝鸡易之,东里特识此事于书后。此诚好之矣,而于寻常之书犹无力也,况其他乎?有力者之好,多在狗马声色之间,稍清之而为奇器,再清之而为法书名画,至矣。苟非尽捐狗马声色字画奇器之好,则其好书也必不专。好之不专,亦无由知书之有易得有不易得也。强解事者,以数百金捆载坊书,便称百城之富,不可谓之好也。故曰藏书尤难。归震川曰:“书之所聚,当有如金宝之气,卿云轮囷,覆护其上。”余独以为不然。古今书籍之厄,不可胜记。以余所见者言之。越中藏书之家,钮石溪世学楼其著也。余见其小说家目录亦数百种,商民之《稗海》皆从彼借刻。崇祯庚午间,其书初散,余仅从故书铺得十余部而已。辛巳,余在南中,闻焦氏书欲卖,急往讯之,不受奇零之值,二千金方得为售主。时冯邺仙官南纳言,余以为书归邺仙犹归我也,邺仙大喜,及余归而不果,后来闻亦散去。庚寅三月,余访钱牧斋,馆于绛云楼下,因得翻其书籍,凡余之所欲见者无不在焉。牧齐(斋)约余为读书伴侣,闭关三年,余喜过望,方欲践约,而绛云一炬,收归东壁矣。歙溪郑氏丛桂堂,亦藏书家也,辛丑在武林捃拾程雪楼、马石田集数部,其余都不可问。甲辰馆语溪,携李高氏以书求售二千余,大略皆钞本也,余劝吴孟举收之。余在语溪三年,阅之殆遍。此书固他乡寒故也。江右陈士业颇好藏书,自言所积不甚寂寞。乙巳寄吊其家,其子陈澎书来,言兵火之后,故书之存者惟《熊勿轩》一集而已。语溪吕及父,吴兴潘氏婿也。言昭度欲改《宋史》,曾弗人、徐巨源草创而未就,网罗宋室野史甚富,缄固十余簏在家。约余往观,先以所改历志见示。未几而及父死矣,此愿未遂,不知至今如故否也?祁氏旷园之书,初庋家中,不甚发视。余每借观,惟德公知其首尾,按目录而取之,俄顷即得。乱后迁至化鹿寺,往往散见市肆。丙午,余与书贾入山翻阅三昼夜,余载十捆而出,经学近百种,稗官百十册,而宋元文集已无存者,途中又为书贾窃去卫湜《礼记集说》《东都事略》。山中所存,唯举业讲章、各省志书,尚二大橱也。丙辰至海盐,胡孝辕考索精详,意其家必有藏书,访其子令修,慨然发其故箧,亦有宋、元集十余种,然皆余所见者。孝辕笔记称引《姚牧庵集》,令修亦言有其书,一时索之,不能即得,余书则多残本矣。吾邑孙月峰亦称藏书而无异本,后归硕肤,丙戌之乱,为火所尽。余从邻家得其残缺《实录》,三分之一耳。由此观之,是书者造物之所甚忌也,不特不覆护之,又从而灾害之如此。故曰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天一阁书,范司马所藏也,从嘉靖至今盖已百五十年矣。司马殁后,封闭甚严。癸丑,余至甬上,范友仲破戒引余登楼,悉发其藏。余取其流通未广者钞为《书目》,凡经、史、地志、类书坊间易得者及时人之集三式之书,皆不在此列。余之无力,殆与东里少时伯仲,犹冀以暇日握管怀铅,拣卷小书短者钞之。友仲曰诺。荏苒七年,未蹈前言。然余之《书目》,遂为好事者流传,昆山徐健庵使其门生誊写去者不知凡几。友仲之子左坦乃并前所未列者重定一《书目》,介吾友王文三求为《藏书记》。近来书籍之厄不必兵火,无力者既不能聚,聚者亦以无力而散,故所在空虚。屈指大江以南,以藏书名者不过三四家。千顷斋之书,余宗兄比部明立所聚。自庚午讫辛巳,余往南中,未尝不借其书观也。余闻虞稷好事过于其父,无由一见之。曹秋岳倦圃之书,累约观之而未果。据秋岳所数,亦无甚异也。余门人自昆山来者,多言健庵所积之富,亦未寓目。三家之外,即数范氏。韩宣子聘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范氏能世其家,礼不在范氏乎?幸勿等之云烟过眼,世世子孙如护目睛,则震川覆护之言,又未必不然也。
  录自《黄宗羲全集》第十册《南雷诗文集·记类》
  天一阁藏书记
  清 全祖望
  南雷黄先生记天一阁书目,自数生平所见,四库落落,如置诸掌,予更何以益之。但是阁肇始于明嘉靖间,而阁中之书不自嘉靖始,固城西丰氏万卷楼旧物也。丰氏为清敏公之裔,吾乡南宋四姓之一,而名德以丰为最。清敏之子安常。安常子治,监仓扬州,死于金难,高宗赐以恩恤。治子谊,官吏部,以文名。谊子有俊,以讲学与象山慈湖最相善,亦官吏部。有俊子云昭,官广西经略。云昭子稌,稌子昌传,并以学行为时师表。而云昭群从,曰芑曰〓,皆有名。盖万卷楼之储,实自元祐以来启之。自吏部以后,迁居绍兴,其后至庚,六迁居奉化。庚子茂,四迁居定海。茂孙寅初,明建文中官教谕。寅初子庆,眷念先畴,欲归葬父于鄞,而岁久,其祖茔无知者,旁皇甬上。或告之曰:“城西大卿桥以南紫清观,吉地也。”庆乃卜之,遇“丰”之“革”,私自喜曰:“符吾姓矣。”是日,适读元延祐《四明志》,云“紫清观者,宋丰尚书故园也。”庆大喜,即呈于官,请赎之,并为访观中旧籍,得其附观圃地三十余亩,为邻近所据者,尽清出之,遂葬其亲,而以其余治宅。庆喜三百年故居之无恙也,作《十咏》以志之。而于是元祐以来之图书,由甬上而绍兴,而奉化,而定海者,复归甬上。庆官河南布政,庆子耘,官教授,耘子熙,官学士,即以谏大礼拜杖遣戍者也。丰氏自清敏后,代有闻人,故其聚书之多,亦莫与比。迨熙子道生(编者注:即丰坊),晚得心疾,潦倒于书淫墨癖之中,丧失其家殆尽。而楼上之书,凡宋椠与写本,为门生辈窃去者,几十之六,其后又遭大火,所存无几。范侍郎钦素好购书,先时尝从道生钞书,且求其作《藏书记》,至是以其幸存之余,归于是阁,又稍从弇州互钞以增益之,虽未能复丰氏之旧,然亦雄视浙东焉。初,道生自以家有储书,故谬作《河图石本》《鲁诗石本》《大学石本》,则以为清敏得之秘府;谬作《朝鲜尚书》《日本尚书》,则以为庆得之译馆,贻笑儒林,欺罔后学,皆此数万卷书为之厉也。然则读书而不善反,不如专已守陋之徒,尚可帖然相安于无事。吾每登是阁,披览之余,不禁重有感也。吾闻侍郎二子,方析产时,以为书不可分,乃别出万金,欲书者受书,否则受金,其次子欣然受金而去,今金已尽而书尚存,其优劣何如也。自易代以来,亦稍有阙佚,然犹存其十之八。四方好事,时来借钞。闽人林佶尝见其《目》,而嫌其不博,不知是固丰氏之余耳。且以吾所闻,林估之博亦仅矣。(临川李侍郎穆堂云,吉人盖曾见其同里连江《陈氏书目》,故为此大言。)
  录自《鲒埼亭集外编》卷十七
  湖语
  清 全祖望
  谢山先生闲居湖上,有客过而问曰:“甬句东之佳胜,以双湖为洞府,曾闻昔人,列之图谱,而《七观》未及焉,盖深宁尚书之疏也。旧文遗献,日以榛芜,先生方息影园林,留心里社,愿言其概,以补作者。”
  先生曰:“凡清景之融结,必溯其源。是湖滥觞之始,四明洞天之所郁蟠也。东面七十峰共之,盖极惊涛骇浪之观,而又兼以奔牛之自西,蹲羊之自南而来者,百二十里之遥,喷薄延绵,急湍飞瀑,汇为大、小溪之冽泉。其支山之水,自大雷者,放乎桃源。前此有广德湖以为壑,仲夏堰以为关,盖欲朝宗而未得也。自湖塞而堰去,遂来会乎山溪之间,乃由秋浦而镜川,而栎社,迢递回旋,顺流弥漫,历四十里以达于城。城西之水又汇焉。盖湛然其双清。于是循城而右,豁我目睛。环四桥为南北,其围则三百七十丈而赢。其为水也,望之溶溶,即之泠泠。纡余为曲,坟埴为汀。长空绵渺,寒烟时生。平铺鸭绿,澹沲水晶。以烹十二雷之茶,嫩色绕铛,是则所谓西湖者也。若夫古今之评水者多矣,其尚赤者我盖未之前闻。独剡源之五曲,忽孕为丹霞之古文,迅流成雷,来归于三石之村。嫣然其色,几疑流火之可扪,更有石壁之遥映,俨若刲羊之痕。此亦大造之奇,不可以常理论。而于湖则稍远矣。岂意循城而左,忽复遇之。有流朱殷,和以焉支。其光绮丽,不可度思。吾闻水流之伏行,能潜出而嘿移,是南湖之涓涓者,抑犹之金庭洞口之骈支也耶?然则一苇之杭,渺然衣带。独开生面,以呈变态。鸿沟之画,足征狡诡。斯其神明,宜问真宰。”
  对曰:“信哉!其为胜地也,愿益陈其光景。”
  先生曰:“溯湖之始,盖有自唐,王大令君照之所权舆,其事阙矣。近而可稽,断自吴越,作东府之右藩,授懋亲以旄钺。爰大浚夫重湖,洲岛为之四出。康宪之所经营,尚约略其有迹。方有宋之正隆,庆中天于嘉祐。贤牧彭篯,于湖最厚。偃月长堤,载沙立就。如截如抱,莲香满袖。众乐新亭,廊腰列绣。虹梁憧憧,夹岸左右。洋洋湖心,以祝圣寿。有鱼攸然,亦叨神佑。时则有若温公、荆公,牵率名辈,题诗恐后。亦越三纪,更廓其初。广洲成十,二刘所图。烟花骀荡,雪月清虚。池塘春水,芳草平芜。三眠之柳乍醉,五粒之松长腴。葛陂竹实,丹凤所庐。落英森森,拒霜与俱。雄风四合,雌霓横舒。时则有若陈、王之徒,唱和其区。嗣是以还,沧州则高阁连云,涵虚则深馆隐雾。户挹清风,家临平楚。雉堞参天,镇山接武。二分烟水空蒙,三月风光媚斌。直抵城南,同流异浦。则又别有奇焉:试与子原地望于小江之乡,正讹舛于句章之土。访昔人之遗迹,求二豪之故所。彼其分清洞以左旋,如捧花之娇女。引修渠以斜行,盼夕阳以延伫。所捧何花?芙蕖容与。中有莲心,清芬一缕。翠盖亭亭,以迎红雨。何来细湖?别成遥浒。溯流而会,藕尾如注。谁云不掉,凌风轩举。伊平远之流泉。忽有时为《周髀》之合,妙一股与一勾,竟参三而鼎立。而且极神奇之巧幻,又如南箕之不翕。当其忽焉而申,疑云气之可接也。更讶淑姿之丰盈,胡有时而消瘦。腰围如峰,带垂如绣。潺潺湲湲,折旋迁就。宛然小蛮,与我邂逅。搜奇既毕,放乎中流。水月苍茫,大圆可求。城上乌啼,格磔钩辀。城下草绿,翩反芳柔。听昌黎之冷泉,对遥天之碧色。彼城外之江流,盖朝潮而夕汐。纷黄沙之撩人,羌鱼盐其四塞。岂如此间,萧闲独隔。玉几东来,锦溪西射。是以瑞应之来自五台者,长留连于胜迹。”
  对曰:“有是夫其清绝也,彼其前辈所留贻者多矣,虽曰易代,其掌故尚有可言者否?”
  先生曰:“并湖甲第,嵯峨尺五。碧瓦朱甍,更仆难数。其最先者,给事故庐,犹传仙坞。漕使遗居,后为梵宇,吾不能毕陈矣。尔乃前王后楼,昼锦之府。双阙相仍,群公之祖。余光莹莹,环桥如组。登封阁中,嵩、洛可抚。攻愧东楼,拂云高户。萧疏梅麓,在湖之浒。稍折而北,友恭有堂。萼花接叶,中为二汪。野处之记,雄文皇皇。谁移洞天,跨湖为薮?曰惟史氏,十据其九。招四明之山灵,使来归于户牖。兼天巧兮人工,笑愚公兮何有。彼从孙之摹补陀于霞屿,其法盖有所受。宸奎有藏,遗尘有像。惠济有祠,环共相向。至今花果之神居,如灵光之无恙;嗤图经之讹谬,乃以为建炎之杜将。忠宣在北,鸿禧在东。绣衣长桥,碧沚芳丛。报慈禅窟,忠献所通。四世绵亘,万屋争雄。招来放翁之徒,彩笔如虹。更有石窗王孙,山泽臞臞。括苍归来,小卜逃虚。何家锦里?亦复嶙峋。天水上公,实惟宗亲。比辉墨庄,乡郡所尊。释褐有坊,宣大参之广厦也。旌勋有门,冯制使之遗榭也。至若龙图之懒堂,周氏四休之别业,侍郎之息斋,亦复相为上下。而南蓝则了翁、尊尧之者出焉,尤有光于精舍。高丽之使馆,宋人贡道之所资也。阳源之义烈,日本宣慰之凶终。祠祀虽不同,亦宋元史事所当知也。冯氏万金之楼,则义施也。翠桷画帘,东西相望。如云祁祁,以为湖幛。下户寒门,蔑从依傍。自是而南,故榭之迢迢者,蒋园其最有名矣。至若水阁之疏越,竹墅之幽清,丞相、少师、学士、辂院之徒,园林之盛,有如列城。竹林一区,则王氏昼锦之都厅。其同巷者,尚书拙逸之亭也。芝山老梅,天下所稀。其同岑者,或横卧它山之埭,或飞入镜水之祠。而湖上之种,世莫之知也。盖自清河精舍,以供经师。带草环之,疏影交支。南山大儒,簪笔哦诗。夫非湖曲之掌故耶?然此犹其小焉者。溯穆陵之养晦,大横虽兆,沂邸之珪未裂。仿佛乎荒野之遁居,求蛰龙之幽窟。惟兹流泉,盖尝三浴夫咸池之日。彼后此四十余年之表章学统,昌明经术,可不谓于此肇基欤?叹文献之沦胥,致图经之缺失。仅仅以达蓬之游,句章之戍,张皇于后世,陋矣。”
  对曰:“宅里则吾既闻之矣。其物产若何?”
  先生曰:“湖中物产,充牣城隅。其负城为闹市,集百货以兼车。游屐所至,不时可需。如菱如芡,如蒪如菰;葱葱青青,以备晨蔬。而且有鲫缥青,有虾粹白。其柔成脂,其长径尺。彼岙底之渔人,鲙鲊充斥。而未足以尽沃土之出也。南有大阪,土膏最浓。不须一易,岁致千钟。布毂原头,黄云朦胧。牛鞭初动,坛壝所崇。刺史之熊轼,时过之以验岁功。且读且耕,则有诸丰焉。北有酿泉,其甘如蜜。当时酒务,于此焉设。曲车沉沉,双鱼最冽。贡之天子,御尊所列。泗水潜夫,记其种别。以祀明神,则贺公之所怡悦也。当夫櫂歌群和,秧歌间作,酒户张帘,渔户四逐。新月生,斜阳落。泛中流,听评泊。杂披土物,正复不恶。味尝其新,贾喜其薄。夫非赏心之乐事耶!若夫吴绫七襄,载在方物。纺丝巷中,中宵兀兀。拟之蜀江,文君缣帛。交梭之名,百缣不易。夏日所需,厥有轻纱。比之薄罗,微凉足夸。前代所云‘冰纨方空,縠纶吹絮’,未足多焉。是则女红之精者也。”
  对曰:“是不过日用之需而已,彼湖之用讵止此耶?”
  先生曰:“西南水利,它山是赖。惟王长官,其功最大。平截江河,剪裁大块。验水瓢三,鼎足置埭。试观于行春、积渎、乌金之角立,足以想经始之鸿裁。盖城南之连阡接陌,赖之以隔蕙江潮汐之界。而非是湖,则城中之流泉,亦莫知所津逮也。自有牧守以来,其贤者如钱如刘,浚治无已。增卑培薄,民命所倚。其润色夫洲岛,则余力之所为,而非以事游观,恣淫靡也。岁或旱甚,凿井相饷。勿幕之收,不穷之养。曾闻建中之时,上供之舟被阻,唐监治湖,旁皇莫仗。稽首长官之神,实阴相焉。南渡以还,桥梁漭瀁,制使如张,亦留心于湖上。旧有三喉,洩水东注。又有二池,以备北顾。譬荣卫之在人,盖周流而无忤。自沮洳之渐湮,竟暴涨之可虑。保丰之碶,陈守重置。遥分横流,以杀其势。要其竭诚尽思,莫若吴公。洪水筑而泛滥治,新河启而痼滞融。其他修举废坠,罔不庀之工焉。于是水则是平,时亭是崇,刻篙志步,昕夕之车骑,触目儆心。或蓄或洩,斟酌从容。是以湖之水勿匮,湖之利长充。政成民乐,半黑半丝之发,忧晴忧雨之心,觞咏其中。甘棠之蔽芾,其谁与同?春猿秋鹤,宜禋祀之攸宗。何居乎清容之作志,诋大贤以障群蒙。谓忌吾里中公相之多,而徙始兴之堰,以绝地气之通,真诬妄之私言,竟谁信而谁从?呜呼!吴公之明德远矣,五百年以来,水则湮于列屋,时亭之草芃芃。三喉莫开,二池其空。彼莅兹土者,其谁过此而僝功。若夫南湖之湛湛,尤神物之庭除。不见夫长髯如戟,缟衣如荼。呼吸重霄,擅兹奥区。朝游海上,暮返城隅。畴其从之,一蜃一蛟。太尉之节,洪波所朝。没而依此,白马扬潮。谁则据里巷之流传,以为山阴兄弟之招也耶?嗟昔人之建置,总非小补。后人废之,其失也卤。故当河渠正完,三喉未阻,江流可引,地脉楚楚。神龙出没,原无龃龆。迨夫大泽遏,淤流闭,谁嘘枯,莫宣滞。英爽勿堪,更图卜地。然而虽徙新丰,犹思故绛。穴城之道,万夫莫障。时闻风云,如来陟降。且客不闻中山使者之行迈耶!海波微扬,神灵如在。彼其庀荫,且及域外。何况是湖,肯忘锡赉?夫水利之于民至重也,倘其修故渠,招芳踪。吾知逝可复还,否可复通耳。乃若天封之塔,浮屠家之建置,亦稍参以揆日测景之宜。命名之旨,佛经载之。其附会于梁、唐之纪年者,妄也。”
  对曰:“是则然矣,其人物若何?”
  先生曰:“是邦仙释之场也,洞天福地则有其四,佛地则有其三。其在湖上,有可言者,宝云片石,义通传教,延庆尊者,于焉分派,戒香喑尼,维卫佛之呈身,元祐党人,瞿然下拜。观音遗像,建炎呈梦,完颜兵火所不能害。彼夫牧庵、普庵,则沩山之杰。处真则大智之孙,圆觉则能仁之秀,皆足以张竺国之军。乃有妙莲,其持行更醇。苦心孤诣,不为虚言以自文。盖尝观于广陵曲江八月之狂涛,几横突于海门。行都陆沉之势,近逼城〓。而不须强弩之射,直坐啸而止纷。迨禅力之所宰,出之以冥运而倍神。是即令神禹再世,必将招之以制支祈,辅庚辰,非区区后世治水之徒所可伦也。风流余事,则开元六院,梵宫所尊。中有阇黎,绘事轶群:天男天女,天王天神。维摩问疾,如闻咿呻;霓裳羽衣,调律悉均。更读它山之题句,朗朗清新。广利书法,上达枫宸;画龙亦奇,石碎波沦。三惠之琴,和声烟煴。惟讲宗之大启,则法智其最高。开权、显实,十三科之遗书,遂为天台之斗杓。不见杨大年、刘子仪、钱希白之雄文抒其藻,赵阅道、陈了翁之硕望输其诚,曾鲁公、史越王父子之大门振其声。荷池菜园,如锦如镜。十六观之沉沉,空明寂静。高足之出于他寺者:有若神照之伏虎,声著白莲。三学之劲节,朗公称焉。浮石之手授如意,心印洒然。其在寺者:广智、明智、圆照、圆辨、定慧、觉云、柏庭之徒,以振宗风,以大师传。沙泉醮月,松帚吟云。流风虽远,佳话犹存。而鲍郎之再生而尸解,则列仙之奇也。”
  对曰:“二氏之说,先生所不道也。偶或因文献而及之,请言其醇者。”
  先生曰:“湖水之静深,足以洗道心。湖水之澄洁,足以励清节。湖水之霏微,足以悟天机。是故湖上理学之传,文章之聚,官箴乡行,交修具举,振振然,绳绳然,咸有昔人之规矩。庆历之师儒五,而楼氏居其一。实自剡源,来敷教泽。丰、袁之源流,所自集兮。光光尚书,古之遗直。托兴荷花,奸回辟易。正色立朝,田不盈陌。以视清献,允不忒兮。羡急流而勇退,耽蕖月与苹风。不愧为文正之女婿,忠肃之妇翁兮。南雄大节,同岑之盛。甲于党籍,莫之与并。况其难弟,亦争胜兮。贵义如璧,贱金如土。征君高风,足千古兮。越公八行,无忝笙诗之《白华》。不知冀公之事母,实传家兮。建炎仓皇,广陵出走。监仓微臣,誓死孤守。呱呱道旁之儿,犹传节孝之后兮。显谟铮铮,不屈咸阳。江干遗爱,百世犹甘棠兮。丧乱之余,不缓民事。耕织是图,《豳风》之深挚兮。宪敏醇深,宗师伊洛。其在甬上,首传正学。拒昏劲骨,天半谔谔。五峰诤友,不嫌攻错。阐获麟之一编,尤弟子之所淑。是以窦桂之坊,埙酬而篪酢也。旧学甘盘,黑头潞公。三经笺故之书,为儒苑所矜式。而中兴大儒,俱荷翘车之辟。相业之伟,所关在国脉也。舅甥则学士有集,乡里则祭酒有会。庄靖之明德,尤其最也。尘视轩冕,有如浮云。删定父子之遗徽,真绝群也。桐乡东莱,说诗之雄。灊山妙句,穆如清风。自托信天,嗤谩画之无庸也。宜之侃侃,难进易退。含香对命,百僚所畏。更有定城,一官慈惠。古之循吏,真不愧也。
  四先生之讲堂,俱在湖上。而竹洲一曲,为端宪之幽居。昼观妻子,夜省梦寐。书带之草,遍阶除也。皎皎季子,高卧丘樊。道义之乐,长冲闲也。馆阁元公,师表乾淳。庞然名德,宣献最尊。哲晜亦贤,听讼有闻。哀毁陨折,孝更纯也。槐堂高弟,尚有吏部。累掌大藩,思恢国祚。身后萧然,更怜贞素。区区孤女之嫁,其余唾也。辛阳之碧梧翠竹,宗兖所不能屈。讲学之功,斯为卓起。䈣夫守袁,鱼釜尘甑。登诸循吏,西山所称。疏寮觥觥,追配范陆。苦吟之余,尚闻三《略》。晚节微嫌,平原入幕。友林诗笔,请癯萧瑟。东夫瓣香,此间未绝。饶州雅人,经术是治。退居晴湖,爱闻鱼计。侍郎翩翩,梦吞三爻。更有丛书,足比清瑶。持计则失,谈经则豪。屯田学问,克肖乃翁。中原师友,共仰大宗。测天量日,希踪洛下。长贫如傪,布算不暇。德祐孤忠,厥惟太平。一门蹈难,不愧世卿。诸应隐约,洁身不仕。卫公之学,犹存职志。英英蒋生,学统攸归。惜哉短折,玉折兰摧。至若城西义庄,敦赡乡里。实惟湖上之三老,是纲是纪。非徒以拯困穷,抑将以养廉耻。如楼如应,克恤其族。比辔范氏,以修雍睦。更有义塾,亦应所置。古树栾栾,于今未替。藏书之富,南楼北史。宛委之山,不过尔尔。是皆西湖之著者也。苟问南湖之士族,有诸蒋之绳绳。伟哉金紫,高义得朋。丰公门下,共资嘤鸣。力排新法,荆舒是惩。幸免远窜,缙云所争。了翁之来,更相输诚。同心之兰,其臭共馨。中奉兄弟,共守师承。《尊尧》正学,连桂以登。是以宣奉,卒忤蔡京。太学早觉,闻歌清明。慈湖兄弟,实所服膺。谏议落落,端平晚节。何以铭心,犹传四勿。将作多闻,摛词清绝。义熙以后,甲子编集。三径联珠之吟,七世志幽之作,荐绅犹传述也。以孝弟为醯醢,爱瑞堂之融融。五亩世业,二南宗风。一门著述,竞爽争雄。四明五老,衡州有名。退耕、浮石,善俗以成。靖康旧德,少师齐称。安抚持节,蔚乎治行。汴京老妓之诗,宗国大夫之悲哽。刑部图经,流传七闽。漳浦保障之爱,犹满城闉。是虽颜、柳之家风,何多愧欤!乃若南渡以还,谁为巨擘?我思两公,折冲使节。焦山丞相,参预密勿。实佐中兴,未竟其烈。晚爱诗寮,雪窗妙笔。峥峥少师,清门所出。党论方兴,抗章申揭。由来骨鲠,罔愆遗笏。节使安贫,升闻帝室。不见金带,没身始出。寝邱之田,足彰高洁。五书综综,直追籀佚,高冠长剑,先型可即。十年穷困,出处如一。宣献流风,汀州独绝。至若嘉泰大魁,明经首列,则又科第之雄,足参三杰者也。名德之盛,更有浚仪之王。抗直则忤乡兖而避位,文章则追塾师以升堂。汲古传忠,御书煌煌。堂堂深宁,正学是宗。荟萃鸿词,比辔三洪。六经百氏,旁推交通。孤忠草诏,三军动容。大命既去,幅巾潜踪。如偓如图,以保令终。默斋亦佳,不愧难兄。丽泽科第,三辅图经。尚书有子,遁迹柴门。不忘其父,肯辱其身。过庭有传,是谓遂初之文孙。四明累世之文献,莫与伦也。《日湖樵唱》,领袖词家。杜门桑海,晚节尤嘉。可怜用晦,以发天葩。昌国大参,锦乐表闾。爱其至性,白首友于。京兆义田,亦踵其余。不幸阆州,丧其令誉。太府恂恂,兰芽之腴。宛然二父,孝义不渝。是在貂蝉鼎盛之中,不容掩其瑜者也。更增贤哲,来为寓公。《日抄》一编,儒苑萁弓。侍讲有孙,讲经不穷。天台三老,博奥精通。高文老笔,来自剡中。于是有才晚出,曰袁学士。问其门阀,渊源枢使。集贤再生,翰苑八至。渊然清容,丕振剡源,遗老之帜。而牙签之于王氏,亦复并峙。彼津逮者,盖未易以猝至。雾蒸龙出,云破鹤归。羡遥天之清泚,溯前辈之风微。其足以征旧德焉否?若夫有明一代,时系尚近,姑弗及也。”
  对曰:“斯极盛矣!双湖在四明为一隅,今先生之言,其富足与深宁并驱。曷亦勒之贞石,光我枌榆。无使残烟衰柳,徒为晋卿所唏嘘也。”
  录自《鲒埼亭集》卷四
  乾隆对天一阁宣谕暨寅著奏章
  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军机大臣等。浙江宁波府范懋柱家所进之书最多,因加恩赏给《古今图书集成》一部,以示嘉奖。闻其家藏书处曰天一阁,纯用砖甃,不畏火烛,自前明相传至今,并无损坏,其法甚精,著传谕寅著亲往该处,看其房间制造之法若何?是否专用砖石,不用木植,并其书架款式若何?详细询察,烫成准样,开明丈尺呈览。寅著未到其家之前,可预邀范懋柱与之相见,告以奉旨,因闻其家藏书房屋、书架造作甚佳,留传经久,今办《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欲仿其藏书之法,以垂久远。故令我亲自看明,具样呈览,尔可同我前往,指说如此明白,宣谕使其晓然,勿稍惊疑,方为妥协。将此传谕知之,仍著即行覆奏。钦此。领侍卫内大臣和硕额驸尚书公福,遵旨传谕杭州织造寅著。
  寅著奏:天一阁在范氏宅东,坐北向南,左右砖甃为垣,前后檐上下俱设窗门。其梁柱俱用松杉等木,共六间,西偏一间,安设楼梯。东偏一间以近墙壁,恐受湿气,并不贮书,惟居中三间,排列大橱十口,内六橱前后有门,两面贮书,取其透风。后列中橱二口、小橱二口。又西一间,排列中橱十二口。橱下各置英石一块以收潮湿。阁前凿池,其东北隅又为曲池。传闻凿池之始,土中隐有字形如“天一”二字,因悟“天一生水”之义,即以名阁。阁用六间,取“地六成之”之义。是以高下深广及书橱数目尺寸俱含六数,特绘图具奏,得旨览。
  录自民国冯贞群《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
  全祖望传
  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吾麒孙。父书,以经术教授里中。祖望生有异禀,书过目不忘。年十四,补弟子员,谒学宫,至乡贤祠,见太仆谢三宾栗主曰:“此反覆卖国之乱贼也,奈何污宫墙!”捶而碎之。应省试,以古文谒编修查慎行,慎行许为刘原父子之俦。雍正七年督学王兰生选以充贡,入京师,上侍郎方苞书,论《丧礼或问》,苞大异之,由是声誉腾起。中顺天乡试,户部侍郎李绂见其行卷,叹曰:“此深宁、东发后一人也。”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见尚书杨名时,
  名时称其博,而勉以有用之学。祖望曰:“以东莱、止斋之学,朱子尚讥之,何敢言博?”名时曰:“但见及此,则进矣。”是春会试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不再与鸿博试。时词科尚未集,绂以问祖望,祖为疏记四十余人,各列所长以告,后撰《词科拟进帖子》,援据精核,为召试诸人所不及。会大学士张廷玉与绂相恶,又屡招祖望不赴,以此深嫉之。二年散馆,祖望列最下等,以知县候选。方苞欲荐入三礼馆,辞之。遂归侍亲家居,益广修枌社掌故,桑海遗闻,表章节义如不及。重登范氏天一阁,搜金石旧搨,编为碑目,且抄其秘书,著作日富。旋连丁内外艰,贫且病,饔飧不给,而好学益励。人有所馈,弗受。绍兴守杜甲延主蕺山书院,始设奠于刘宗周影堂,议定从祀诸弟子。初课诸生以经义,继以策问、诗古文,条约既严,甲乙无少贷,越人始而大哗,已而帖然,一月之后,从者云集,学舍至不能容。逾年以主人微失礼,固辞。诸生蔡绍基等来宁波请曰:“今学舍满五百人,请先生一过讲堂,五百人者,以六锱为贽,千金可立致,岂伤先生之廉乎?”祖望诃曰:“是何言欤!夫吾之不往,以太守之失礼也。礼,岂千金所可货乎?”复主粤东端溪书院,行释奠礼,祀白沙以下二十有一人,从前未有之典也。越数月疾作,然少间必与诸生讲说学统之流派,考订地望故迹。寻以病日甚归。二十年七月,卒于家,年五十一。祖望自左迁外补,无宦意,太仆陈兆仑再以书来速出山,少师梁诗正拟特疏荐,皆力辞之。性伉直。负气忤俗,有节概,其学渊博无涯,于书靡不贯穿。在翰林,与李绂共借《永乐大典》读之,每日各尽二十卷。时开明史馆,复为书六通移之,先论艺文,次论表,次论忠义、隐逸两列传,皆以其言为韪。南归后,成《困学纪闻三笺》,修南雷黄氏《宋元儒学案》,七校《水经注》,续选《甬上耆旧诗》,撰《丙辰公车征士小录》及《词科摭言》,先之以康熙己未百八十六征士,而接以乾隆丙辰,书未卒业。又有《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昭代名人尺牍》。《古今通史年表》。《鲒埼亭内外集》《鲒埼亭诗集》《句余土音》,皆有补于文献,足启后学。嘉庆二十年,邑人士建祠祀明忠臣钱肃乐、张煌言,以祖望能论撰二人殉国之事,袝祀焉。
  录自清光绪《鄞县志》卷四十三·人物传十九
  风雨天一阁
  现代 余秋雨
  不知怎么回事,天一阁对于我,一直有一种奇怪的阻隔。
  照理,我是读书人,它是藏书楼,我是宁波人,它在宁波城,早该频频往访的了,然而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1976年春到宁波养病,住在我早年的老师盛钟健先生家。盛先生一直有心设法把我弄到天一阁里去看一段时间书,但按当时的情景,手续颇烦人,我也没有读书的心绪,只得作罢。后来情况好了,宁波市文化艺术界的朋友们总要定期邀我去讲点课,但我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始终没有去过天一阁。
  是啊,现在大批到宁波作几日游的普通上海市民回来都在大谈天一阁,而我这个经常钻研天一阁藏本重印书籍、对天一阁的变迁历史相当熟悉的人却从未进过阁,实在说不过去。直到1990年8月我再一次到宁波讲课,终于在讲完的那一天支支吾吾地向主人提出了这个要求。主人是文化局副局长裴明海先生,天一阁正属他管辖,在对我的这个可怕缺漏大吃一惊之余立即决定,明天由他亲自陪同,进天一阁。
  但是,就在这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城市都在柔弱地颤抖。第二天上午如约来到天一阁时,只见大门内的前后天井、整个院子全是一片汪洋。打落的树叶在水面上翻卷,重重砖墙间透出湿冷冷的阴气。
  看门的老人没想到文化局长会在这样的天气陪着客人前来,慌忙从清洁工人那里借来半高统雨鞋要我们穿上,还递来两把雨伞。但是,院子里积水太深,才下脚,鞋筒已经进水,唯一的办法是干脆脱掉鞋子,挽起裤管蹚水进去。本来浑身早已被风雨搅得冷飕飕的了,赤脚进水立即通体一阵寒噤。就这样,我和裴明海先生相扶相持,高一脚低一脚地向藏书楼走去。天一阁,我要靠近前去怎么这样难呢?明明已经到了跟前,还把风雨大水作为最后一道屏障来阻拦。我知道,历史上的学者要进天一阁看书是难乎其难的事,或许,我今天进天一阁也要在天帝的主持下举行一个狞厉的仪式?
  天一阁之所以叫天一阁,是创办人取《易经》中“天一生水”之义,想借水防火,来免去历来藏书者最大的忧患火灾。今天初次相见,上天分明将“天一生水”的奥义活生生地演绎给了我看,同时又逼迫我以最虔诚的形貌投入这个仪式,剥除斯文,剥除参观式的悠闲,甚至不让穿着鞋子踏入圣殿,卑躬屈膝、哆哆嗦嗦地来到跟前。今天这里再也没有其他参观者,这一切岂不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安排?
  不错,它只是一个藏书楼,但它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
  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人种之一,让人惊叹地创造了独特而美丽的象形文字,创造简帛,然后又顺理成章地创造了纸和印刷术。这一切,本该迅速地催发出一个书籍海洋,把壮阔的华夏文明播扬翻腾。但是,野蛮的战火几乎不间断地在焚烧着脆薄的纸页,无边的愚昧更是在时时吞食着易碎的智慧。一个为写书、印书创造好了一切条件的民族竟不能堂而皇之地拥有和保存很多书,书籍在这块土地上始终是一种珍罕而又陌生的怪物,于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天地长期处于散乱状态和自发状态,它常常不知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自己究竟是谁,要干什么。
  只要是智者,就会为这个民族产生一种对书的企盼。他们懂得,只有书籍,才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让这么庞大的人种产生凝聚,才能让这么广阔的土地长存文明的火种。很有一些文人学士终年辛劳地以抄书、藏书为业,但清苦的读书人到底能藏多少书,而这些书又何以保证历几代而不流散呢?“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功名资财、良田巍楼尚且如此,更遑论区区几箱书?宫廷当然有不少书,但在清代之前,大多构不成整体文化意义上的藏书规格,又每每毁于改朝换代之际,是不能够去指望的。鉴于这种种情况,历史只能把藏书的事业托付给一些非常特殊的人物了。这种人必得长期为官,有足够的资财可以搜集书籍;这种人为官又最好各地迁移,使他们有可能搜集到散落四处的版本;这种人必须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对各种书籍的价值有迅捷的敏感;这种人必须有清晰的管理头脑,从建藏书楼到设计书橱都有精明的考虑,从借阅规则到防火措施都有周密的安排;这种人还必须有超越时间的深入谋划,对如何使自己的后代把藏书保存下去有预先的构想。当这些苛刻的条件全都集于一身时,他才有可能成为古代中国的一名藏书家。
  这样的藏书家委实也是出过一些的,但没过几代,他们的事业都相继萎谢。他们的名字可以写出长长一串,但他们的藏书却早已流散得一本不剩了。那么,这些名字也就组合成了一种没有成果的努力,一种似乎实现过而最终还是未能实现的悲剧性愿望。
  能不能再出一个人呢,哪怕仅仅是一个,他可以把上述种种苛刻的条件提升得更加苛刻,他可以把管理、保存、继承诸项关节琢磨到极端,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一座藏书楼,一座,只是一座!上天,可怜可怜中国和中国文化吧。
  这个人终于有了,他便是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
  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阮元说:“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唯此岿然独存。”
  这就是说,自明至清数百年广阔的中国文化界所留下的一部分书籍文明,终于找到了一所可以稍加归拢的房子。
  明以前的漫长历史,不去说它了,明以后没有被归拢的书籍,也不去说它了,我们只向这座房子叩个头致谢吧,感谢它为我们民族断残零落的精神史,提供了一个小小的栖脚处。
  三
  范钦是明代嘉靖年间人,自27岁考中进士后开始在全国各地做官,到的地方很多,北至陕西、河南、南至两广、云南,东至福建、江西,都有他的宦迹。最后做到兵部右侍郎,官职不算小了。这就为他的藏书提供了充裕的财力基础和搜罗空间。在文化资料十分散乱又没有在这方面建立起像样的文化市场的当时,官职本身也是搜集书籍的重要依凭。他每到一地做官,总是非常留意搜集当地的公私刻本,特别是搜集其他藏书家不甚重视、或无力获得的各种地方志、正书、实录以及历科试士录,明代各地仕人刻印的诗文集,本是很容易成为过眼烟云的东西,他也搜得不少。这一切,光有搜集的热心和资财就不够了。乍一看,他是在公务之暇把玩书籍,而事实上他已经把人生的第一要务看成是搜集图书,做官倒成了业余,或者说,成了他搜集图书的必要手段。他内心隐潜着的轻重判断是这样,历史的宏观裁断也是这样。好像历史要当时的中国出一个藏书家,于是把他放在一个颠簸九州的官位上来成全他。
  一天公务,也许是审理了一宗大案,也许是弹劾了一名贪官,也许是调停了几处官场恩怨,也许是理顺了几项财政关系,衙堂威仪,朝野声誉,不一而足。然而他知道,这一切的重量加在一起也比不过傍晚时分差役递上的那个薄薄的蓝布包袱,那里边几册按他的意思搜集来的旧书,又要汇入行箧。他那小心翼翼翻动书页的声音,比开道的鸣锣和吆喝都要响亮。
  范钦的选择,碰撞到了我近年来特别关心的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没有这种东西,他就不可能如此矢志不移,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当时在朝廷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因而遭到廷杖之罚,并下过监狱。后来在仕途上仍然耿直不阿,公然冒犯权奸严氏家族,严世藩想加害于他,而其父严嵩却说:“范钦是连郭勋都敢顶撞的人,你参了他的官,反而会让他更出名。”结果严氏家族竟奈何范钦不得。我们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到,一个成功的藏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
  这一点我们不妨把范钦和他身边的其他藏书家作个比较。与范钦很要好的书法大师丰坊也是一个藏书家,他的字毫无疑问要比范钦写得好,一代书家董其昌曾非常钦佩地把他与文徵明并列,说他们两人是“墨池董狐”,可见在整个中国古代书法史上,他也是一个耀眼的星座。他在其他不少方面的学问也超过范钦,例如他的专著《五经世学》,就未必是范钦写得出来的。但是,作为一个地道的学者艺术家,他太激动,太天真,太脱世,太不考虑前后左右,太随心所欲。起先他也曾狠下一条心变卖掉家里的千亩良田来换取书法名帖和其他书籍,在范钦的天一阁还未建立的时候他已构成了相当的藏书规模,但他实在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口口声声尊他为师的门生们也可能是巧取豪夺之辈,更不懂得藏书楼防火的技术,结果他的全部藏书到他晚年已有十分之六被人拿走,又有一大部分毁于火灾,最后只得把剩余的书籍转售给范钦。
  范钦既没有丰坊的艺术才华,也没有丰坊的人格缺陷,因此,他以一种冷峻的理性提炼了丰坊也会有的文化良知,使之变成一种清醒的社会行为。相比之下,他的社会人格比较强健,只有这种人才能把文化事业管理起来。太纯粹的艺术家或学者在社会人格上大多缺少旋转力,是办不好这种事情的。
  另一位可以与范钦构成对比的藏书家正是他的侄子范大澈。范大澈从小受叔父影响,不少方面很像范钦,例如他为官很有能力,多次出使国外,而内心又对书籍有一种强烈的癖好;他学问不错,对书籍也有文化价值上的裁断力,因此曾被他搜集到一些重要珍本。他藏书,既有叔父的正面感染,也有叔父的反面刺激。据说有一次他向范钦借书而范钦不甚爽快,便立志自建藏书楼来悄悄与叔父争胜,历数年努力而楼成,他就经常邀请叔父前去做客,还故意把一些珍贵秘本放在案上任叔父随意取阅。遇到这种情况,范钦总是淡淡的一笑而已。在这里,叔侄两位藏书家的差别就看出来了。侄子虽然把事情也搞得很有样子,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意气性的动力,这未免有点小家子气了。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终极性目标是很有限的,只要把楼建成,再搜集到叔父所没有的版本,他就会欣然自慰。结果,这位作为后辈新建的藏书楼只延续几代就合乎逻辑地流散了,而天一阁却以一种怪异的力度屹立着。
  实际上,这也就是范钦身上所支撑着的一种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在很长时间内的表现常常让人感到过于冷漠、严峻,甚至不近人情,但天一阁就是靠着它延续至今的。
  四
  藏书家遇到的真正麻烦大多是在身后,因此,范钦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自己的意志力变成一种不可动摇的家族遗传。不妨说,天一阁真正堪称悲壮的历史,开始于范钦死后。
  我不知道保住这座楼的使命对范氏家族来说算是一种荣幸,还是一场延绵数百年的苦役。
  活到八十高龄的范钦终于走到了生命尽头,他把大儿子和二儿媳妇(二儿子已亡故)叫到跟前,安排遗产继承事项。
  老人在弥留之际还给后代出了一个难题,他把遗产分成两份,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一楼藏书,让两房挑选。
  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遗产分割法。万两白银立即可以享用,而一楼藏书则除了沉重的负担没有任何享用的可能,因为范钦本身一辈子的举止早已告示后代,藏书绝对不能有一本变卖,而要保存好这些藏书每年又要支付一大笔费用。为什么他不把保存藏书的责任和万两白银都一分为二让两房一起来领受呢?为什么他要把权利和义务分割得如此彻底要后代选择呢?
  我坚信这种遗产分割法老人已经反复考虑了几十年。实际上这是他自己给自己出的难题:要么后代中有人义无反顾、别无他求地承担艰苦的藏书事业,要么只能让这一切都随自己的生命烟消云散!他故意让遗嘱变得不近情理,让立志继承藏书的一房完全无利可图。因为他知道这时候只要有一丝掺假,再隔几代,假的成分会成倍地扩大,他也会重蹈其他藏书家的覆辙。他没有丝毫意思想讥诮或鄙薄要继承万两白银的那一房,诚实地承认自己没有承接这项历史性苦役的信心,总比在老人病榻前不太诚实的信誓旦旦好得多。但是,毫无疑问,范钦更希望在告别人世的最后一刻听到自己企盼了几十年的声音。他对死神并不恐惧,此刻却不无恐惧地直视着后辈的眼睛。
  大儿子范大冲立即开口,他愿意继承藏书楼,并决定拨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田租充当藏书楼的保养费用。
  就这样,一场没完没了接力赛开始了。多少年后,范大冲也会有遗嘱,范大冲的儿子又会有遗嘱……后一代的遗嘱比前一代还要严格。藏书的原始动机越来越远,而家族的繁衍却越来越大,怎么能使后代众多支脉的范氏世谱中每一家每一房都严格地恪守先祖范钦的规范呢?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我们一再品味的艰难课题。在当时,一切有历史跨度的文化事业只能交付给家族传代系列,但家族传代本身却是一种不断分裂、异化、自立的生命过程。让后代的后代接受一个需要终生投入的强硬指令,是十分违背生命的自在状态的;让几百年之后的后裔不经自身体验就来沿袭几百年前某位祖先的生命冲动,也难免有许多憋气的地方。不难想象,天一阁藏书楼对于许多范氏后代来说几乎成了一个宗教式的朝拜对象,只知要诚惶诚恐地维护和保存,却不知是为什么。按照今天的思维习惯,人们会在高度评价范氏家族的丰功伟绩之余随之揣想他们代代相传的文化自觉,其实我可肯定此间埋藏着许多难以言状的心理悲剧和家族纷争,这个在藏书楼下生活了几百年的家族非常值得同情。
  后代子孙免不了会产生一种好奇,楼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到底有哪些书,能不能借来看看?亲戚朋友更会频频相问,作为你们家族世代供奉的这个秘府,能不能让我们看上一眼呢?
  范钦和他的继承者们早就预料到这种可能,而且预料藏书楼就会因这种点滴可能而崩坍,因而已经预防在先。他们给家族制定了一个严格的处罚规则,处罚内容是当时视为最大屈辱的不予参加祭祖大典,因为这种处罚意味着在家族血统关系上亮出了“黄牌”,比杖责鞭笞之类还要严重。处罚规则标明: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藏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押事故者,除追惩外,永行摈逐,不得与祭。
  在此,必须讲到那个我每次想起都很难过的事件了。嘉庆年间,宁波知府丘铁卿的内侄女钱绣芸是一个酷爱诗书的姑娘,一心想要登天一阁读点书,竟要知府做媒嫁给了范家。
  现代社会学家也许会责问钱姑娘你究竟是嫁给书还是嫁给人,但在我看来,她在婚姻很不自由的时代既不看重钱也不看重势,只想借着婚配来多看一点书,总还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当自己成了范家媳妇之后还是不能登楼,一种说法是族规禁止妇女登楼,另一种说法是她所嫁的那一房范家后裔在当时已属于旁支。反正钱绣芸没有看到天一阁的任何一本书,郁郁而终。
  今天,当我抬起头来仰望天一阁这栋楼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钱绣芸那忧郁的目光。我几乎觉得这里可出一个文学作品了,不是写一般的婚姻悲剧,而是写在那很少有人文主义气息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个姑娘的生命如何强韧而又脆弱地与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
  从范氏家族的立场来看,不准登楼,不准看书,委实也出于无奈。只要开放一条小缝,终会裂成大隙。但是,永远地不准登楼,不准看书,这座藏书楼存在于世的意义又何在呢?这个问题,每每使范氏家族陷入困惑。
  范氏家族规定,不管家族繁衍到何等程度,开阁门必得各房一致同意。阁门的钥匙和书橱的钥匙由各房分别掌管,组成一环也不可缺少的连环,如果有一房不到是无法接触到任何藏书的。既然每房都能有效地行使否决权,久而久之,每房也都产生了终极性的思考:被我们层层叠叠堵住了门的天一阁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就在这时,传来消息,大学者黄宗羲先生要想登楼看书!
  这对范家各房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震撼。黄宗羲是“吾乡”余姚人,与范氏家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照理是严禁登楼的,但无论如何他是靠自己的人品、气节、学问而受到全国思想学术界深深钦佩的巨人,范氏各房也早有所闻。尽管当时的信息传播手段非常落后,但由于黄宗羲的行为举止实在是奇崛响亮,一次次在朝野之间造成非凡的轰动效应。他的父亲本是明末东林党重要人物,被魏忠贤宦官集团所杀,后来宦官集团受审,十九岁的黄宗羲在廷质时竟义愤填膺地锥刺和痛殴漏网余党,后又追杀凶手,警告阮大铖,一时大快人心。清兵南下时他与两个弟弟在家乡组织数百人的子弟兵“世忠营”英勇抗清,抗清失败后便潜心学术,边著述边讲学,把民族道义、人格道德融化在学问中启迪世人,成为中国古代学术天域中第一流的思想学和历史学家。他在治学过程中已经到绍兴钮氏“世学楼”和祁氏“淡生堂”去读过书,现在终于想来叩天一阁之门了。他深知范氏家族的森严规矩,但他还是来了,时间是康熙十二年,即1673年。
  出乎意外,范氏家族的各房竟一致同意黄宗羲先生登楼,而且允许他细细地阅读楼上的全部藏书。这件事,我一直看成是范氏家族文化品格的一个验证。他们是藏书家,本身在思想学术界和社会政治领域都没有太高的地位,但他们毕竟为一个人而不是为其他人,交出他们珍藏严守着的全部钥匙。
  这里有选择,有裁断,有一个庞大的藏书世家的人格闪耀。黄宗羲先生长衣布鞋,悄然登楼了。铜锁在一具具打开,1673年成为天一阁历史上特别有光彩的一年。
  黄宗羲在天一阁翻阅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并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由此,这座藏书楼便与一位大学者的人格联结起来了。
  从此以后,天一阁有了一条可以向真正的大学者开放的新规矩,但这条规矩的执行还是十分苛严,在此后近二百年的时间内,获准登楼的大学者也仅有十余名,他们的名字,都是上得了中国文化史的。
  这样一来,天一阁终于显现本身的存在意义,尽管显现的机会是那样小。封建家族的血缘继承关系和社会学术界的整体需求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藏书世家面临着无可调和的两难境地:要么深藏密裹使之留存,要么发挥社会价值而任之耗散。看来像天一阁那样经过最严格的选择作极有限的开放是一个没办法中的办法。但是,如此严格地在全国学术界进行选择,已远远超出了一个家族的职能范畴了。
  直到乾隆决定编纂《四库全书》,这个矛盾的解决才出现了一些新的走向。乾隆谕旨各省采访遗书,要各藏书家,特别是江南的藏书家积极献书。天一阁进呈珍贵古籍六万余种,其中有九十六种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有三万七十余种列入存目。乾隆非常感谢天一阁的贡献,多次褒扬奖赐,并授意新建的南北主要藏书楼都仿照天一阁格局营建。
  天一阁因此而大出其名,尽管上献的书籍大多数没有发还,但在国家级的“百科全书”中,在钦定的藏书楼中,都有了它的生命。我曾看到好些著作文章中称乾隆下令天一阁为《四库全书》献书是天一阁的一大浩劫,颇觉言之有过。藏书的意义最终还是要让它广泛流播,“藏”本身不应成为终极的目的。连堂堂皇家编书都不得不大幅度地动用天一阁的珍藏,家族性的收藏变成了一种行政性的播扬,这证明天一阁获得了大成功,范钦获得了大成功。
  五
  天一阁终于走到了中国近代。什么事情一到中国近代总会变得怪异起来,这座古老的藏书楼开始了自己新的历险。
  先是太平军进攻宁波时当地小偷趁乱拆墙偷书,然后当废纸论斤卖给造纸作坊。曾有一人出高价从作坊买去一批,却又遭大火焚毁。
  这就成了天一阁此后命运的先兆,它现在遇到的问题已不是让某位学者上楼的问题了,竟然是窃贼和偷儿成了它最大的对手。
  1914年,一个叫薛继渭的偷儿奇迹般地潜入书楼,白天无声无息,晚上动手偷书,每日只以所带枣子充饥,东墙外的河上,有小船接运所偷书籍。这一次几乎把天一阁的一半珍贵书籍给偷走了,它们渐渐出现在上海的书铺里。
  继渭的这次偷窃与太平天国时的那些小偷不同,不仅数量巨大、操作系统,而且最终与上海的书铺挂上了钩,显然是受到书商的指使。近代都市的书商用这种办法来侵吞一个古老的藏书楼,我总觉得其中蕴含着某种象征意义。把保护藏书楼的种种措施都想到了家的范钦确实没有在防盗的问题上多动脑筋,因为这对在当时这样一个家族的院落来说构不成一种重大威胁。但是,这正像范钦想象不到会有一个近代降临,想象不到近代市场上那些商人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会采取什么手段。一架架的书橱空了。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
  当时主持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先生听说天一阁遭此浩劫,并得知有些书商正准备把天一阁藏本卖给外国人,便立即拨巨资抢救,保存于东方图书馆的“涵芬楼”里。涵芬楼因有天一阁藏书的润泽而享誉文化界,当代不少文化大家都在那里汲取过营养。但是,众所周知,它最终竟又全部焚毁于日本侵略军的炸弹之下。
  这当然更不是数百年前的范钦先生所能预料的了。他“天一生水”的防火秘咒也终于失效。
  六
  然而毫无疑问,范钦和他后代的文化良知在现代并没有完全失去光亮。除了张元济先生外,还有大量的热心人想努力保护好天一阁这座“危楼”,使它不要全然成为废墟。这在现代无疑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工程,靠着一家一族的力量已无济于事。幸好,本世纪30年代、50年代、60年代直至80年代,天一阁一次次被大规模地修缮和充实着,现在已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人们游览宁波时大多要去访谒的一个处所。天一阁的藏书还有待于整理,但在文化沟通便捷的现代,它的主要意义已不是以书籍的实际内容给社会以知识,而是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存在着,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
  我们这些人,在生命本质上无疑属于现代文化的创造者,但从遗传因子上考察又无可逃遁的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孑遗,因此或多或少也是天一阁传代系统的繁衍者,尽管在范氏家族看来只属于“他姓”。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很少有其他参观处所能使我像在这里一样心情既沉重又宁静。阁中一位年老的版本学家颤巍巍地捧出两个书函,让我翻阅明刻本,我翻了一部登科录,一部上海志,深深感到,如果没有这样的孤本,中国历史的许多重要侧面将杳无可寻。
  由此想到,保存这些历史的天一阁本身的历史,是否也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呢?裴明海先生递给我一本徐季子、郑学溥、袁元龙先生写的《宁波史话》的小册子,内中有一篇介绍了天一阁的变迁,写得扎实清晰,使我知道了不少我原先不知道的史实。但在我看来,天一阁的历史是足以写一部宏伟的长篇史诗的。我们的文学艺术家什么时候能把范氏家族和其他许多家族数百年来的灵魂史袒示给现代世界呢?
  天一阁观画记
  现代 冯骥才
  吾乡宁波,别称甬,古来以四香传扬天下。四香者,谓之曰:米香、鱼香、书香、墨香也。
  自河姆渡发掘出金灿灿七千年前之稻谷,吾乡便被看做中华粮米之源头。放目两地,水光盈盈,物皆倒影;地上池泊毗邻,地尽海浪相迎,真乃鱼之世界。锦鳞鲜美以养脑,珠光精纯以养身,上天赐甬人祉福矣!
  然甬人不以衣食温饱为平生事,夙来风习儒雅,亟好读书,修身养性之外,更求博知广闻于天下。于是兴造书楼,珍藏典籍,传祚后人。其间以天一阁称为冠,册数之巨,海内无出其右。孤本善本,天下称奇;纸香书香,四海可闻。金银财宝富有限,知识精神贵无算。于是异地之人,对吾乡文化之素养只能仰视,不敢侧目。
  再者,文人文房,向来翰墨一体,诗画同心,书香墨香相和而不相分。然世人只知天一阁藏书鼎富,不知天一阁藏画亦丰。壬申仲阳,吾归故里访祖寻根,兼假宁波美术馆举办“敬乡画展”,因之得以观瞻天一阁藏书楼。承蒙阁中父老厚情相待,展示书画珍藏。观画时,阁中人凡触摸藏品,必戴雪白手套。庋掌之严,令人钦敬;爱惜之深,感吾不已。而此中藏品,其品格之高迈,品相之完美,收藏者品味之不凡,更令吾连连赞叹。不禁道:“天一阁藏书楼该另有一称呼,叫作天一阁藏画楼了。”众人听罢皆笑。笑中透出一分自豪,二分自得,十分自信。然甬人之笑,唯破颜而不出声,此亦吾乡温文尔雅之风乎?
  自壬申返津数年矣!时时念及天一阁那些长卷短轴。每与朋友叙说,首当其冲便是黄慎《杨柳鹭鸢图》。当年观此画时,似乎听到瘿笔扫纸面之声,着力劲健,其声清爽;于今思之,犹有行笔之声飒飒在耳。天下名画,多记其形,何人之作,堪记其声?
  天一阁藏扬州八怪之作甚多,令吾长记不忘者,还有李鲜《秋葵凤仙图》。笔墨挥运之际,虽与黄慎一般劲健,却不求爽利,唯求坚挺。画中秋花已非寻常秋色,乃画家不苟时尚之高洁情怀也。而此次观画不该合而不谈者,应是虚谷和尚《金鱼紫藤图》:紫藤花下,三鱼畅游,二红一黑,红色正身挺进,黑鱼反身相戏,白白肚皮绽落出来。这水中笨拙翻转之一瞬,显示自如与幽默。此种画鱼,尚属罕见。于是平常画面,陡然意趣横生。中国画衍至清代中期,创意衰微,相互传袭,千人一面。所谓大家者,皆是虚谷这般骤生意外,想象非常,越出矩矱,一任情怀,画史之活力与进步便在其中。
  壬申观画,感觉殊深,应是无数精品,在甬一方。但毕竟时光邈远,淡忘日多。幸好近日天一阁来人,言称将出版《天一阁藏书画选》,嘱吾作序,并送来选目及藏品照片近百帧。披览这些照片,不单复活记忆,更了解天一阁藏品全貌。其中若干前所未见,尤以书法为多。一旦综观全貌,更是绚烂惊人!
  天一阁所藏书画,上及元明,下抵近世,历时数百载,代代宗师,多有真迹,且不乏精品力作。书法中,清人查士标《行书轴》,明秀超逸,无字不精,书在人在,当为上品;钱维乔《行书子安山亭序轴》,于含蓄中见清放,于端庄中显洒脱,通篇气势流贯,满幅神采飞扬,即使置于整个清代翰墨间,也信是一件杰作。与此同在高阶者,还有文震孟、陈继儒、沈明臣、祁豸佳、祝枝山、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弘一法师等等;道周之遒媚浑深,瑞图之明快奇险,继儒之才情并茂,明臣之枯秀兼得,无不从中可见。而宋人黄庭坚《草书刘梦得竹枝词卷》和元人李衍《楷书张公艺赞》,何止于阁中之宝,当为国宝也。
  至于绘画,更是蔚为大观。在所藏明人画作中,既可神领董其昌、文徵明、倪元璐等文人画家之笔情墨韵,也可一睹张平山为代表的院体画派大刀阔斧之精神。由上而下,清代藏品更具周详。自“四王”称雄之主流派、扬州画派、金陵八家,及至清末海派,无一不有,面面俱到,一展清代画坛斑驳缤纷之风采。单是罗聘一幅《墨梅图》,足令人再进一次天一阁。该阁非专业书画博物馆,有此规模,足见南城崇尚书画传统之渊源!
  话说至此,思绪漭然,似在观画外,皆在观画中。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月湖街道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月湖、社区、街区管理和建设、街区治安和公共安全、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民政、民俗、方言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月湖区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西湖记
相关作品
到任六谕
相关作品
日月湖
相关作品
天一阁藏书记
相关作品
湖语
相关作品
全祖望传
相关作品
风雨天一阁
相关作品
天一阁观画记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