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物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月湖街道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84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物传
分类号: K820.855
页数: 26
页码: 762-787
摘要: 这段文本主要介绍了四位历史人物:贺知章、王元障、楼郁和王安石。贺知章是唐代诗人,他是月湖区域的人,以他的诗作《咏柳》《回乡偶书》等而闻名。王元障是唐代的一位清廉正直的县令,在任期间积极改善水利、治理灾害并受到人民尊敬。楼郁是北宋时期的学者,被尊称为"西湖先生",对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创办书院培养众多学子。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名臣,曾任知鄞县,他推动改善水利、实施贷谷政策,使百姓受益,政绩卓著。
关键词: 楼郁 王安石 月湖区域

内容

本人物传所记或为先贤、大家,或为有一技之长的普通人;他们或为月湖区域人,或是在月湖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取得斐然成绩的外籍人。他们的事迹名留青史,为世人所传颂。
  贺知章(659—744) 唐代诗人。字季真,晚自号“四明狂客”。浙江萧山人,生于鄞县。曾以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后任太常博士、户部员外郎、秘书少监。唐开元十一年(723)为直学士,转太常少卿,后任礼部侍郎加集贤殿学士。天宝初年,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获准。不久即去世。工书法,善七言绝句,有诗作《咏柳》《回乡偶书》等传诵。其祠在月湖畔,今柳汀有贺秘监祠遗址。
  王元障(生卒年不详) 山东琅琊人,唐大(太)和七年(833)任郧县县令。为人俭约淳朴,为官清廉刚正,使境内贪暴者敛迹,孤独者有依,“数年境内大治”。在任期间,于今鄞江镇西筑它山堰,用于蓄淡、阻咸、引流,涝则以利泄洪,旱则以供灌溉。在南塘河建乌金、积渎、行春三碶(今上水碶、下水碶、石碶),形成水利网络,灌溉鄞西田数千顷,并经南塘河引水入明州城,蓄日、月两湖,使城中居民得以用水。“时有旱,而引它山之水入月湖,以济一城之所用,邦人喜。”又疏浚小江湖。后人感其德,建祠它山堰旁以祀。南宋乾道四年(1168)赐额“它山遗德庙”,宝庆年间(1225—1227)追封为善政侯。淳祐九年(1249)加封灵德侯。清嘉庆十年(1805)封孚惠侯。
  楼郁(1008—1077) 字子文,号城南。奉化人,迁居城南月湖边,学者称“西湖先生”。北宋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出任鄞县县令,翌年建县学,楼郁应聘从奉化来鄞掌教县庠,教授郡学,得学子敬重,为王安石所尊礼。皇祐五年(1053)中进士。治平元年(1064)调任庐江主簿,摄参军事。性好读书,通经史百家,学以穷理为先。操行高洁,无意仕进,曾说“当官俸禄不能奉亲,做官非我之所愿”。授大理评事衔,归里后依然在湖西掌教,直至终身。与王说、杜醇等在妙音院立孔子像讲贯经史,创建书院雏形,为学者所宗。“掌教县庠数年,又教授群学,前后三十余年”,一时英俊学子多出其门下,如丰稷、袁毂、罗适、舒亶等,后来皆成名士,成就甚众。著有《遗集》20卷(一说30卷)、《唐书编题》30卷,《正议集》30卷。宋廷赠为正义大夫。楼郁与杨适、杜醇、王致、王说五人,世称“四明庆历五先生”。都重视州县教学,以教育为职业,各创有书院,收聚生徒,培养人才众多。教育思想受胡瑗影响,创导学术与教育结合,重经义,讲实用,开四明讲学风气。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北宋庆历二年(1042)进士,七年(1047)秋,调知鄞县。十一月,组织带领县吏历时13天,查访鄞县东西14乡,行程数百里,撰《鄞县经游记》记其事。动员百姓修治水利,浚治东钱湖及附近河道,兴筑堤堰,订定湖界,置立碶闸。时渔民春汛出海捕鱼青黄不接,决定将县府常平仓储粮以低息贷给渔民和农民,秋后还粮付息,让百姓度过春荒,政府也得收入。即谓“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宋史·王安石传》)。此乃其后“青苗法”之雏形。庆历八年(1048)设立鄞县第一所县学,以孔庙为学舍,延请杜醇、楼郁等为师,招收学生,为宁波官办教育之始,教育事业为之改观。又着手调整当地一乡五里制,把相邻十家组成一小保,十小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各级设保长,以加强社会治安。他还为奉国军楼(今鼓楼)撰写《新刻漏铭》,文中说:“彼宁不勤,得罪于时,厥荒懈废,乃政之疵。”告诫为官要勤于政事,勿安于逸乐,做时间罪人。皇祐二年(1050)离任。治鄞三年(1047—1049),使县境灾情缓解,农田水利得以修复,生产和民生有所改观。此也为其后变法的初始实践。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市易、免役、方田均税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熙宁七年(1074)罢相,八年复相,九年因变法派内部分裂和儿子王雱夭折,悲伤之中辞去相职,退居江宁半山园。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在江宁府潜心佛学,舍家居为寺。元祐元年(1086)三月,听到所行新法尽废,忧不自禁,四月便告辞人世,卒谥文。王安石是北宋政治家,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也是杰出的文学家,散文雄健峭拔,善于说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对江西诗派影响很大。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勤于政事而读书不辍,于湖西修西亭为读书之所,后人称为“荆公读书台”(读书台今已不存)。其文集今传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两种。钱公辅(1021—1072) 字君倚,常州武进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进士。为人耿介正直,任明州知州时办了不少得民心的事。嘉祐年间(1056—1063),看到月湖年久淤塞,旱季缺水,居民用水不便,就亲自带领官民治湖,浚水道,筑湖堤,并于湖上东憧憧、西憧憧两桥之间筑亭,环亭垒石堆土为岛为屿,遍植花木,亭名为“众乐亭”,是月湖胜景的创始者。
  丰稷(1033—1107) 字相之,谥清敏。明州鄞人,居月湖边。宋嘉祐四年(1059)进士,历任谷城令、监察御史、国子祭酒、吏部侍郎、御史中丞,以廉明著称。建中靖国元年(1101)徽宗即位,召为谏议大夫,迁御史中丞,因弹劾蔡京,俄转工部尚书兼侍读、礼部尚书。丰稷因自身操守正直,评论时政得体,很得皇帝器重,想把他任命为尚书左丞,却被权贵所不能容,竟以枢密直学士守越。蔡京当政后,贬为海州团练副使、道州别驾,安置台州。除名徙建州,后复为朝请郎,提举亳州太清宫。历任要职,清苦廉直,人颂“清如水,平如衡”,反对权臣擅政。又博学多闻,遍注经传。大观元年(1107)十二月二十九日病卒,终年75岁。建炎三年(1129)追复枢密直学士,赐谥清敏。丰稷善书法,喜藏书,其著作多散佚,今存《丰清敏公遗书》及张寿镛编辑的《丰清敏公诗文辑存》1卷。
  舒亶(1041—1104) 字信道,号懒堂。慈溪大隐(今属余姚市)人,后迁居月湖畔锦里桥,筑室名“懒堂”。早年受学楼郁,北宋治平二年(1065)进士,历官临海县尉、奉礼郎、太子中允、提举两浙常平、知制诰、权直学士院、御史中丞。曾出使西北熙河路,划分宋夏疆界,单骑入对方兵营,面无惧色,谈判界分,疆界遂定。舒亶支持王安石变法,曾弹劾苏轼、指控王诜、指责司马光。中书检正张商英初为舒亶荐人,后也被舒亶劾议贬官。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后知荆南。时辰溪少数民族起事,亶招募土丁破山中诸洞,筑洪江,建边寨,又建新城,开域有功。次年授龙图阁待制。卒赠龙图阁直学士。舒亶长于诗词,词风浑厚,吟咏四明胜景尤多。著有《元丰圣训》《六朝宝训》《文集》《懒堂诗集》等。
  楼异(?-1123) 字试可,祖籍奉化,居月湖竹屿昼锦坊。北宋元丰八年(1085)进士,任汾州司理参军,徙永兴,预策幕府监。元符二年(1099)任登封县令,后知大宗正丞,历任度支员外郎、除直秘阁、知秀州等。政和七年(1117)知随州,入朝辞,奏请在明州置高丽一司,建造百舟,接待使者,并建议将明州广德湖垦为农田,收其租税以供给用。宋徽宗采纳其说,两次御笔批复楼异关于广德湖奏疏,并改知明州。楼异到明州废湖垦辟湖田720顷(一说800顷),岁得谷3.6万斛。“郡资湖水灌溉,为利甚广,自是苦旱,乡人怨之。”(《宋史》)在郡5年,后加直龙图阁修撰,进徽猷阁直学士。宣和三年(1121)知平江府,卒于官。楼异废广德湖辟田一事,褒贬不一。嘉定二年(1209),以士民之请曾在原广德湖边建丰惠庙,后别建庙于集仕港东,俗呼“楼太师庙”以祀。今鄞州集仕港镇丰成村丰惠庙存有宋徽宗御笔批文石碑。万季野(斯同)写《竹枝词》二首讥之曰:“湖开莺脰(广德湖)匹东钱,谁把长陂决作田?却恨宣和楼太守,屡教西土失丰年。”“楼公本意媚权臣,遂使千秋遗迹湮。何事还留丰惠庙,高墙大屋坐称神?”
  周锷(1058—1132) 字廉彦,宅于月湖。北宋元丰二年(1079)进士,调桐城尉。后弃官求学,经史百家之书无不毕读。西游颍昌、洛阳,得文彦博、司马光器重。至京师上书言事,受嘉奖,出任蕲县簿,摄佥事。饥岁时请官吏捐廪赈贷,民众得以生存。曾受丰稷、范祖禹推荐任濠州司户参军,后任地方财赋官,以职事论天下财用大计。财赋出入盈缩,皆在掌握,奸蠹不得逞。后移太康,太康多豪吏,民不安居,盗贼满野。锷谨教育,严号令,强暴屏迹。又调集民工疏浚汴蔡两渠,令严事举,期未半而工毕。政和四年(1114)知南雄。初视事、阅军资库钱不足千两,而上供银却要1000余两。前任规定,凡有诉讼事,须先出银两,后办案,属邑也如是。贫弱负冤者无以伸。锷亟罢之。雄州父老称其“视民如子,居官如家”。后任江淮、荆湖、浙江、福建等路提点。为官谙练世务,为政有主略,政声卓著。传宋熙宁年间(1068—1077),周锷将赴省会考,有城南戒香寺哑女至周家大笑,题写偈语为周送行。偈语有“风波未息,虚名浮利终无益……他年若到南雄驿,玉石休分,徒累卞和泣”句。哑女回戒香寺后长叹而逝。周锷备棺葬哑女于南门外柳亭庵。数年后,周锷在京师开封尝遇哑女,回明州,掘开墓穴,仅存空棺。(见《四明谈助》)后周锷果任广东南雄知州,因言事得罪权贵而受迫害。
  臧中立(生卒年不详) 原籍江苏,定居月湖畔,行医甬上。史载因病求疗者日数十人,中立诊治如神。北宋崇宁二年(1103),徽宗赵佶皇后病重,太医无策,徽宗发皇诏,遍求天下名医。臧中立赴汴梁为皇后诊治,皇后用药后不久康复。宋徽宗要留臧中立于太医院,中立婉言谢绝,要求仍回明州。宋徽宗同意其请求,并下诏明州官员,为臧中立在月湖重修屋舍,建立牌坊,永彰后世。“诏后大书一‘允’字,势若凤尾。”牌坊命名为“迎凤坊”,所在街便成现“迎凤街”。
  史浩(1106—1194) 字直翁。鄞县张斌桥人,晚年居月湖边。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先任余姚县尉。后为温州府学教授,又升太学正、国子博士。他上书宋高宗说:“普安、恩平两皇子,宜择其一立为太子,以系天下所望。”高宗以为是,遂命史浩为普安王府教授。高宗赐普安、恩平两王宫女各十人。史浩劝普安王应以庶母之礼对待所赐宫女。普安王听从,让宫女完璧而归,但恩平王却把她们尽数玷污。高宗遂立普安王为太子。史浩升普安王府教授兼直讲官,对普安王谆谆教导,多有匡正。三十二年(1162)任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是年六月,普安王赵昚即位(即宋孝宗),史浩为中书舍人兼侍读。孝宗问他施政何以为先,史浩回答说:“莫如保固边垂,收拾人才。当年秦桧辅政,妒贤嫉能,名士多被废黜,现在应以礼召还,加以重用。”先后推荐张浚、张焘、辛次膺、周葵、胡铨、张戒、王十朋等35人,均为孝宗所用。隆兴元年(1163),史浩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他首先提出赵鼎、李光无罪,岳飞之冤狱应昭雪,对因冤案而受牵连罢黜官员都应平反。所议均为孝宗采纳。金国派刘蕴古伪降南宋,刘蕴古欲率领应募万余人去北方营田。陈康伯、张焘、辛次膺等都表示赞成,史浩却独持异议。他问刘蕴古:“樊哙想以十万人横行匈奴,议者均认为可斩;今你得一万乌合之众,有什么作为?”刘蕴古大惊失色道:“这万人都是无家可归的,带他们到北方营田,绝不会发生意外。”史浩道:“万人固然无家,但你的家在何处?”当时刘蕴古伪降,家小仍留在金国境内幽燕之地。刘自知失言,恐惧而退。后来刘蕴古果向金密献南宋军机,事发而伏诛。人皆称佩史浩先见。史浩与大将军张浚等人于抗金意见不一。张浚欲北伐报仇雪恨。史浩以内部兵力、国家财力计,反对贸然出兵,又力主孝宗不能亲征。史浩主张为主战派反对,遭王十朋等人弹劾,于隆兴元年(1163)罢相。后张浚等不经枢密院,直接派兵作战,兵败宿州,损兵10余万,自劾去职。乾道四年(1168),史浩出任绍兴知府并两浙东路安抚使。八年(1172)判福州。淳熙三年(1176)任少保,观文学殿大学士。五年(1178)任右丞相。他上奏把朱熹从建宁山中调出来听用。七年(1180)任少师。他推荐江浙名士15人,如陆九渊、杨简、叶适、袁燮等,这些人都为朝廷所用。后判建康府。十年(1183)致仕归乡,封太保、魏国公。宋孝宗赐银2万两为他在月湖竹洲建“真隐观”,并亲书“四明洞天”四字相赠。归乡后,在县城月湖边筑阁建堂以度晚年。光宗绍熙五年(1194)卒,享年88岁,卒后晋封会稽郡王,后改封越王,谥忠定。史浩历官高、孝、光三朝,资历深厚。在朝论事,意见常与诸大臣不合,但能包容涵养,无愤疾嫉恨之心,只要有才,同样推荐。史浩一生著有《尚书讲义》《周官讲义》《仙源类谱》《郧峰真隐漫录》等10余种。
  汪大猷(1120—1200) 字仲嘉,号适斋。居月湖竹洲东岸,少卿思温子。南宋绍兴七年(1137),以父恩补官将士郎,授江山县尉,十五年(1145),举进士,为金华丞。遇有争财诉讼者,谕之以长幼之礼,使讼者服悦而退。时婺州核计农田,按田亩征收赋税,办事者故意扩大田亩。大猷说:“农民不识弓步,不善度量,田亩少而负担重。大量土地必须复查,验实改正,才施行按亩征税。”并自兼龙游县复实官,他县以其为法,复查田亩。孝宗时迁秘书少监,修《五礼会要》。兼权给事中,对案狱、农事、水利、赋役多有谏规。权刑部侍郎兼侍讲,对盗贼惩处主张宽严适中,反对皆置于死地。曾出使金国。留知泉州时,作屋屯兵,对海疆安宁和海外贸易多有建树。知隆兴府、江西安抚使时,永新山中常有山民据山抢劫,大猷带兵办理未果,自劾降官。天性乐易,风骨自高,与丞相史浩为同里、同年进士,未尝附丽以干进,史也叹其高风。时二甥陈居仁、楼钥,并居翰苑,人称“舅甥三学士”。年八十一卒,谥庄靖。著有《适斋存稿》《适斋备忘》《漫录》等。
  楼钥(1137—1213) 字大防,一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居月湖边。从小酷嗜读书,潜心经学,融贯史传,又识古文奇字。南宋隆兴元年(1163)进士。任温州教授,改任宗正寺主簿,又出知温州。他勤政爱民,对百姓除正常赋税外,分毫不取。温州属县有谣传方腊旧部起事,知县据此逮捕数人送州治罪。楼钥调查认为证据不足而释放。其所治境内较为安定,丞相周必大曾加称赞。绍熙元年(1190)光宗即位,擢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其直言敢谏,言奏不避。禁中有人以私事求光宗,光宗说:“楼舍人,朕也惮之,不如且已。”继迁给事中。时韩侂胄专权,朱熹以忤韩侂胄而罢官。楼钥多次上疏抗争,说:“朱熹是鸿儒硕学,人望儒宗,天下无出其之右,士大夫视朱熹进退以为轻重,陛下将其罢官如折槁木,此非正常对待学者的态度。”吏部尚书彭龟年亦因与韩侂胄有隙被外放,楼钥也上疏陈言,要求挽留而不从。韩侂胄欲利用楼钥名望文才,让他任吏部尚书。楼钥自知不见容于权贵,急切求去,遂改任显谟阁直学士,出知婺州,移知宁国府。后告老归家,家居13年,读书授徒,韬光晦迹,常对弟子说:“士大夫要以晚年名节为重。”韩侂胄被诛后,楼钥任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迁端明殿学士。嘉定初年同知枢密院事,升参知政事,又授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时年已过七十,但仍精敏绝人。卒后赠少师,谥宣献。性乐易,善奖掖后进,不掩人之善,喜藏书,筑东楼于月湖畔,聚书逾万卷,皆亲手校雠。常受邀去城南书院讲学。乾道间(1165—1173),曾以随员身份随舅父汪大猷出使金国,所撰《北行日录》以日记形式叙行程见闻,对中原地区的山河破碎、人民苦难均有所反映。另有《范文正公年谱》、《攻媿集》120卷、《乐书正误》等著作近10部传世。散文不事雕琢,奏议多论治国之道,兼工书法,有《梅天雨润帖》传世。
  沈焕(1139—1191) 字叔晦,定海崇邱乡(今北仑区小港街道)人。晚年迁居月湖竹洲讲学。“淳熙四先生”之一。24岁乡举第二,师事陆九龄。南宋乾道五年(1169)进士,试南宫,奏名第二,授迪功郎。历任上虞尉、扬州教授、婺源知县、舒州通判。为官端正刚严,光明磊落。史浩敬其为人,把月湖竹洲四明洞天一部分给他办书院讲学。他继承陆九渊心学,思想平实,兼综各家特色。曾讲学于定海(今镇海)南山书院。著有《定川文集》5卷,已散失。今存袁燮所辑《定川言行编》和张寿镛纂辑《定川遗书》。杨简(1141—1225) 字敬仲,号慈湖,世称慈湖先生,慈溪(今江北区慈城)人。晚年寓居月湖畔设馆讲学。“淳熙四先生”之一。南宋乾道五年(1169)进士。任富阳主簿,后任绍兴府司理,国子博士。嘉定元年(1208)复起,历任秘书郎、著作佐郎、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后出知温州,首创废除妓籍。宝庆元年(1225),以耆宿大儒膺宝谟阁直学士、太中大夫、卒谥文元。以儒家经典发挥陆九渊心学理论,用“心即万物”代替陆九渊“心即理”,主张人心本正,人心本明,有反传统意义。著有《慈湖遗书》《慈湖诗传》《杨氏易传》等。
  史守之(生卒年不详) 字子仁,史弥远从子。从杨简、袁燮游学,从楼钥学古文,以承事郎监平江府粮料院,以朝奉大夫致仕。史守之中年避势远嫌,退居月湖,杜门讲学,宋宁宗御书“碧沚”二字赐之。守之非议其叔史弥远所作所为,不与时谐,以道自任,史弥远甚畏之,每有所为,辄戒其家弗使十二郎(史守之)知。史守之自署九六子,富藏书,吴中藏书家有“旧学史氏”及“碧沚”印者,皆为其遗书。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安徽宁国人。南宋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丞事郎签镇东军节判官,后历任朝廷及地方要职多年。宝祐四年(1256)春,以观文殿大学士授沿海制置使,判庆元府(宁波)。治府三年,勤政施民,兴学术、建城墙、修水利,贡献重大。当年修砌“吴公塘”,自水仙庙望春桥至高桥西塘路,长3660丈(约合12.2千米)。翌年至开庆元年(1259),全面整治城区四乡碶闸堰坝,建杨木碶、大西坝,筑北郭碶,重建澄浪堰,直接沟通月湖水系,用作阻咸蓄淡、泄洪排涝及舟楫交通。还建“时亭”于月湖平桥右侧,平桥南立水则,书“平”字于石碑,视“平”字之淹没与否为启闭闸门之准则,字淹则泄,字出则蓄。还自作《平桥水则记》碑文,“余三年积劳于诸碶……然于此郡之丰歉不能忘,故置水则于平桥下”。1999年,考古重现水则碑旧貌。
  王应麟(1223—1296) 字伯厚,晚年自号深宁老人,出生于念书巷,与弟应凤为双胞胎。少年时通“六经”。南宋淳祐元年(1241)中进士,仍发愤读书,从学者王野受学。历任衢州、西安主簿,调扬州教授。宝祐四年(1256)中“博学鸿词科”,获首选,添差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是年,宋理宗在集英殿主持考试,召王应麟复查。理宗看卷后,想把第七名提到第一来,征求王应麟意见。王应麟读卷后说:“此卷古谊若龟镜,忠肝如铁石。”向理宗贺喜,国家得了有志有才之士。及唱名,乃知是文天祥试卷,文天祥遂中进士第一名。王应麟后任太常寺主簿,多次上疏陈述边事紧张,劝告朝廷“勿以宴安自逸,勿以容悦之言自宽”。宰相丁大全讳言边事,王应麟遂罢官。丁大全势败,王应麟复起,通判台州,召为太常博士,后擢秘书郎,寻兼沂靖惠王府教授,迁著作佐郎。度宗即位后,王应麟为礼部郎官,起草《百官表》。宰相贾似道对王应麟怀恶感,王应麟对人说:“忤相之患小,负君之罪大。”后历官起居舍人、秘阁修撰、中书舍人、起居郎兼权吏部侍郎、礼部侍郎等职。德祐元年(1275)六月朔,日食,王应麟借日食向皇帝论答“天戒”五事,陈“备御”十策。后又因左丞相留梦炎庇用私人之事,其再上疏陈利害,无效,遂辞官东归。后诏授翰林学士,见国事日非,未赴任。南宋亡后,王应麟在家隐居,杜门不出,专意著述以终。所著只书干支,不书年号,以示不臣服于元。王应麟在南宋历仕理、度、恭三朝,凡封将拜相词命,皆出其手。一生著作宏富,经史子集之类凡37部,600余卷,其博学多闻,在南宋一代“罕有伦比”。《困学纪闻》《玉海》《通鉴问鉴》等均为其富有学术价值力作。特别是《困学纪闻》,考据切实,为后世所重,清阎若璩、全祖望、钱大昕等7位学者均对是书做过笺注。著名的《三字经》,相传为王应麟所著(一说为区适之),以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内容,独特的形式,抑扬的语调,赢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为历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20世纪80年代,该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儿童道德启蒙教材。2005年8月14日在念书巷立有“宋硕儒王应麟故里碑”及王应麟塑像。
  陆瑜(?—1486) 又名宽,字廷玉,号省庵,鄞人,居月湖西。明宣德八年(1433)中进士,授刑部山西司主事,后迁广西司员外郎。正统九年(1444)岁旱,天下多冤狱。陆瑜奉命与郎中郭恂审察南北直隶狱囚,巡行淮扬17郡,复审囚犯300余名,宣布无罪释放上百人。尚书金濂赞其能体恤民情,升为郎中。景泰二年(1451)升山东右布政使。鲁地饥馑,有饥民聚众持杖开富户仓廪,前任布政使把其中36人判以“强劫罪”,等候处死刑。陆瑜说:“饥民开仓抢粮以苟延残喘,判死刑实不忍心。”于是改判“白昼抢夺”罪,遂免死。黄河决口,陆瑜负责具体治理,设计治河方案,召集数万民工,用荆条编筐,盛土石堵决,并亲自督工,奔走工地,数月后决口被堵,水患遂平。改任左布政使。天顺二年(1458)拜为刑部尚书。英宗常语左右:“刑部职司民命,而今得人矣。”其任尚书长达12年,明于法律,谙熟典例,屡辨滞狱,冤案骤减。天顺(1457—1464)时,锦衣卫指挥门达恃宠作威,弘农卫卒诬告指挥李斌与其弟谋不轨。门达执李斌严刑拷打,定要问成“谋反”之罪。廷议之际,众官莫敢异议,独陆瑜为李斌鸣冤。门达怒责陆瑜“包庇谋反者”。陆瑜说:“法司所执是祖宗之法,我怎可舍所执之法而冤枉他人。使其遭灭族之灾呀!”英宗赞陆瑜处事慎重,李斌兄弟得以免死。英宗死后,门达失势,言者均欲置其于死地,而陆瑜认为门达虽有罪,但以其情节,不至于死罪,据理力争,门达得以不死,依罪充军。天顺五年(1461),曹吉祥、曹钦叛乱,陆瑜昏夜被擒,天明时曹党人员辨出陆瑜,说:“此人一贯平恕。”遂释放不害。曹钦之变平定后,武官抓来曹钦的佃户上千人,控其为曹钦同党,论坐叛逆罪。陆瑜说:“曹钦匆忙谋反,这批佃户相去或数百里,岂能与之同谋?”遂全部释放回家。道士张元吉为非作歹,夺人妻女,取人货财,私设刑堂,先后打死无辜平民40余人。御史劾其不法,宪宗命拘张审讯。陆瑜说:“元吉罪当重辟。其人于国无功,于世无补,宜绝其荫封,毁其府第。今后不许类似真人印行符录惑世诬民。”帝从其言。成化五年(1469),陆瑜引疾致仕,家居17年而卒,赐谥康僖。陆瑜一生,绝大部分在刑部任上,时人称其为国家名法臣第一。著有《笑苑》《秋台稿》《薇垣稿》《晚翠稿》等。
  杨守陈(文懿)(1425—1489) 字维新,号晋庵,鄞栎社杨家人,后迁居城区青石桥(三板桥)西。明景泰二年(1451)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帝于宫中以金银为豆粒撒地,令宫人宦侍争拾哄笑取乐。守陈赋《银豆谣》谏讽诗。曾为经筵讲官,每进讲必寓劝规。参与修《大明一统志》。成化八年(1472),迁侍讲学士,参与修校《宋元通鉴纲目》,进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名重一时。孝宗嗣位,授南京吏部右侍郎,参与修《宪宗实录》,兼副总裁。弘治二年(1489)疏辞,不准,命以本官兼詹事府丞,专司史事。卒谥文懿,赠礼部尚书。著作有《读易私抄》《三礼私抄》《五经考证》《稽古韵略》《钧玄类聚》等20余种。伏跗室藏有弘治十二年(1499)刻本《杨文懿全集》。杨守陈与弟杨守阯、杨守随、杨守隅及侄杨茂元五人系同出一门,故有“一门五进士”之谓。
  杨守随(1434—1518) 字维贞,号贞庵,居城区青石桥(三板桥)西,杨守陈弟。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江西道监察御史,巡视漕运,后历官应天府丞、南宁知府、应天府尹,遭宦官私恨弹劾,谪广西右参政。弘治七年(1494)进按察使,迁大理寺卿,充经筵官,升工部尚书,仍掌大理寺事。武宗即位,同韩文等疏奏刘瑾专权罪,武宗不纳,他复上疏极陈“正君德,修治化,戮奸邪,明法度”诸事。正德二年(1507)被革职,次年被逮入狱,继夺诰命。刘瑾伏诛后,起复原职,后致仕归里。卒赠太子少保,谥康简。历官40余年,清苦如一日,居地仅容旋马。博通经史,著有《历官奏议》《贞庵集》。
  丰坊(约1494—?) 字存礼,又字存叔、人翁,号南禺外史,后改名道生,居月湖碧沚,丰熙子。宋时,丰氏乃甬上史、郑、楼、丰四姓望族之一。北宋丰稷为丰氏中兴之祖,官至御史中丞,开创丰氏家族图书收藏之业。历元迄明,收藏之富,甲于江浙。丰坊为丰稷十五世孙。丰氏藏书至丰坊历十六代,为中国传承最久的家族藏书。丰坊少警敏好学,喜书法。明正德十四年(1519)中乡试第一(解元)。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授礼部主事。次年随其父丰熙偕廷臣谏“大礼仪”事(反对尊嘉靖帝之父为“皇考”),受廷杖,出为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再降为通州同知。后罢职归里,家居11年。嘉靖十七年(1538)待命京师,终无进擢。仕途失意,遂归里刻意著述,深研书法,亦更目空古今,滑稽玩世,洸洋自恣。好藏书,尤嗜碑帖,尽卖祖传田产千余亩购求书帖,聚书五万卷,因名藏书楼为“万卷楼”。书法篆、隶、行、草、楷五体并善,尤长草书,自成风格,心揣手摹,临古碑几能乱真。文徵明谓“丰先生无一点一画不自古人中来”。书法理论专著《书诀》,对历代大家篆、隶、魏碑法帖,罗列排比,评论精当。谪居后心情乖僻,行为怪诞。时人仰慕其书画盛名,上门求字者众多。相传时东门有个王姓皮匠求字,丰坊为其书“阑坡”两字。“阑”的“门”与“柬”似分似合,“坡”旁的“土”特别粗厚,暗隐“东门王皮鞋”之意。王将字裱好,悬挂店堂,睹字者络绎不绝、王皮匠名声大振,生意兴隆。后万卷楼遭火,藏书损失过半,终以幸存书籍珍帖及月湖碧沚住宅,俱售于范钦。及至寄居萧寺,时有断炊,然临池作书不辍,终以困厄卒。著作除《书诀》外,有《五经世学》《淳化帖书评》《帖笺》《辨帖笺》《宦游琐记》。后人辑有《南禺先生诗选》。书迹碑刻《底柱行》、临王羲之《兰亭集序》等10余种存天一阁。
  据全祖望《天一阁藏书记》,“是阁肇始于明嘉靖间,而阁中之书不自嘉靖始,因城西丰氏万卷楼故物也”。另说,林集虚(民国时人)著《辨天一阁藏书非丰氏万卷楼旧物》辩其事。
  张时彻(1500—1577) 字维静,号东沙,又号九一,鄞布政张家潭人,居城区月岛南王家墩,少时师事张邦奇。年十七为人师,弟子数十,俱年在先生上。明正德十五年(1520)中举。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历官南曹郎,以按察副使督江西学政,简汰甚严,适圣庙火灾,嫉者乘机劾他虐诸生所致,被罢职。嘉靖十二年(1533)复出,历任临清兵备副使、福建右参政、云南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嘉靖二十五年(1546)作为右副都御使巡抚四川,成功惩办蜀王放纵所属官员贩卖私盐私茶牟取暴利一案深得民心。在蜀期间重修武侯祠,并亲自撰书《诸葛武侯祠堂记》石碑,称为明碑。文书同绝的石碑驮于赑屃之上,作为全国一级文物至今保存完好。次年平定白草薯、红毛薯叛乱,升任兵部右侍郎。时四川饥荒,赈济有加。旋遭忌,解职返家。两年后复任江西巡抚、南京刑部侍郎等职,因北边告警,调任兵部侍郎。大将军仇鸾怙宠,焰如火,时彻独持不下。曾聚官伏阙为前都御史商大节讼冤,触怒世宗,被连降两级,以此名益重。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犯东南,出任南京兵部尚书。次年七月,倭寇自太平攻南京,闭城三日防御,遭御史弹劾,复受严世蕃排挤,遂辞职归里,时年55岁。居家精思著撰,与范钦、屠大山主甬上一时文炳,人称“东海三司马”。编纂《宁波府志》42卷、《定海县志》13卷。又留心药理,撰有《救急良方》《摄生众妙方》。另著有《张司马集》《芝园定集》《东沙史论》《四明风雅》《明文范》等。
  范钦(1506—1585) 字尧卿,号东明,居月湖西。明嘉靖七年(1528)举于乡,十一年(1532)中进士,知随州,有惠政,升工部员外郎。时大工程频兴,武定侯郭勋督工,专横跋扈。钦以事仵郭,郭进谗言,因受廷杖,出知袁州。袁州为严嵩故里,嵩子严世蕃仗势欲侵吞当地公产,范钦不畏权势予以阻止。二十三年(1544)调任江西按察副使,备兵九江,继升广西参政,分守桂平,转福建按察使,进云南右布政使,迁陕西左布政使。因居父母丧去职。三十八年(1559)起,复升任副都御史,巡抚赣南汀漳诸郡,镇压过当地农民起义。又疏请筑城,添设通判,部署赣、闽、粤3省防倭设施。次年晋兵部右侍郎,未赴任去职归里。一生爱书藏书,历官各地,留心当地典籍,凡府库旧藏、故家流散,兼收并蓄,所藏日富。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于月湖西建楼以藏书,后又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义,命名为“天一阁”。继遍购海内孤本、异本,抄己所未有之书,又购入城西丰坊“万卷楼”火灾后遗书,使藏书达七万余卷,列经、史、子、集四部,尤以明版地方志及登科录为世人所重。范钦藏书既丰,对自己收藏事业,产生强烈忧患意识,深知藏品“历年既久,咸成珍本”,订立“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烟酒切忌登楼”等训规。还与辞归家居的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罢职归里的兵部侍郎屠大山相唱和,称“东海三司马”。著有《四明范氏天一阁书目》《奏议》《抚掌录》《明文臣爵谥》《古今谚》等。校刊诸书31种,皆详天一阁书目中。藏书由长子大冲继承。钦后世子孙承志护书、增书,历经400余年。(详见第十编天一阁)
  杨斌(生卒年不详) 明嘉靖年间人,世居紫薇巷内。世袭宁波卫指挥使司后所副千户之职(后所营房在镇明路原天德巷内)。嘉靖三十八年(1559)中己未科武科举会试第一名(武状元),后即升任江西都指挥使指挥佥事,有功绩。原天德巷附近建有“杨指挥衙”宅第一处。后人在镇明路原紫薇街上立有“武状元坊”以旌表其功名。
  陈良谟(1589—1644) 原名天工,字士亮,一名宾日,居仓基街。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大理寺推官。在任6年,考绩时成绩最好,崇祯召见,升为御史。时崇祯推崇敬天之学,诏命臣下一切章奏笺表都不得亵用“天”字,于是天工遂改名为良谟。为人木讷不苟言笑,大庭广众之中,众人议论蜂起,他却默默独坐。当时义军首领张献忠、罗汝才接受“招抚”后重举义旗,明廷命杨嗣昌督师全力“围剿”。陈良谟在四川整修防守器具,所属城邑坚壁清野,配合杨嗣昌抗御起义军。次年,张献忠率义军突入四川,进军成都。陈良谟派兵守据要隘,数次击退义军进攻,因功受朝廷赏,命其留蜀处理后事,逾年始还,省亲归乡。崇祯十六年(1643),战火遍地,朝廷惊乱,京官纷纷离京南下避祸。陈良谟却假满回京,临行请画师替自己画了一张像。并说:“这次上京,我已无望生还,故留身像于家。”到京,补原官。次年三月,李自成义军进攻北京,陈良谟对同僚说:“都城旦夕破,我为臣子除一死无他法。所憾者家乡老母尚在,身后无嗣。”就开始绝食。李自成攻占北京后,城内沿途居民设香案头顶“永昌顺民”字牌,夹道欢迎义军入城。陈良谟在寓邸卧床,仆人姚文也想顶牌出迎,被陈良谟怒喝阻止,说:“你想污我忠君之志吗?”于是给老母写了永诀书,又写了长诗,表示自己要“一死报君恩”。崇祯帝吊死煤山消息传来,陈良谟大恸,与时姓小妾一同自缢而死。其仆人周明把陈良谟和时氏运归鄞县。南明福王谥其为“恭愍”,鲁王谥其为“忠贞”。著作有《守藩事宜》《按蜀疏草》《弦韦纂要》等,张寿镛辑其著述为《陈忠贞公遗集》3卷,《附录》2卷。
  万泰(1598—1657) 字履安,晚号悔庵,居广济街。自幼天资颖异,得父万帮孚教诲,发愤攻读,19岁补郡弟子员。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从学于刘宗周,后偕同陆符加入复社。时曾与魏忠贤结交而被贬在家的阮大铖谋求复出,复社在南京发《留都防乱公揭》以逐阮大铖,士林称快。他与黄宗羲等148名复社成员在上面署名。清顺治二年(1645)参加钱肃乐领导的四明城隍庙抗清起义,钱肃乐推荐,授户部主事。明亡避至榆林,衣道士服,榆林遭战火,遂归鄞。清兵下浙,始以诗记事,以砺气节,黄宗羲称其诗为“诗史”。他救援抗清义士尤力。顺治七年(1650),四明冯京第兵败,黄宗炎(黄宗羲弟)被缚,待死牢中。万泰与黄宗羲、冯道济(冯京第子)、万斯程(万泰第二子)设计营救。行刑队伍傍晚始出,黄待刑死囚跟随。到了法场,忽灯火灭,暗中闯出一人背起黄宗炎就走。等灯火再亮,受刑者为另外死囚。背人者一口气跑出十里外入一室,即万泰白云庄。背者即万斯程。高斗枢、李?亦被以奇计救出,藏匿于白云庄。李?出狱后亡于杭,万泰运其尸归葬。晚年游粤东返棹归,有同年生毛汧,染疫将死,同船欲弃,他独守护调药使毛汧得生,而己得疾卒。长于文学,兼精史善诗。延请黄宗羲讲学甬上,安置于万氏墓庄(白云庄)讲学,后人称其地为甬上证人书院。他继承万氏课子有方传统,教子成材,8个儿子斯年、斯程、斯祯、斯昌(负才早殁)、斯选、斯大、斯备、斯同各有成就,人称“万氏八龙”,以斯同最著。万泰著有《万履安行卷》《寒松斋集》《明州唱和集》《怀剡诗》等。
  陆世科(生卒年不详)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中举人,两年后中进士。传说世科中进士得益于父陆大章。陆大章一次乘船,拾得贵重钱包,交还失主。失主以一半钱酬谢,陆大章坚辞。其善心感动上苍,快50岁的儿子得中进士。陆世科为官注重气节,讲究“硬”字。时宦官魏忠贤专权,威倾朝野。朝廷及地方官员为其建生祠歌功颂德。已为御史的陆世科不甘趋炎附势,公开表示对魏忠贤建生祠不满,被削职还乡。天启六年(1627)十一月,魏忠贤垮台。翌年,陆世科被朝廷召还,升迁南大理卿。但陆厌倦官场,不久辞官回甬,买柳汀东南角空地建关帝庙。后人称湖西陆殿,原左侧“憧憧东桥”改称陆殿桥。柳汀街关帝庙前“瀛洲接武”石坊上留有其名。
  陆宇〓(1608—1663) 字周明,居月湖西,性慷慨亢直,明亡,四方义士多来就,宇〓无论识与不识均以礼遇,座中食客常数十百人。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下南京,福王政权覆灭,宇〓恸哭于学宫,与董志宁聚谋起兵。张梦锡、华夏、王家勤、毛聚奎不请而集,世称“六狂生”。是年闰六月十二日,推钱肃乐领头于府城隍庙举义,宇〓毁家输饷,并随军至绍兴奉鲁王,授监纪同知,晋按察副使。时马士英逃至绍兴,藏方国安军中,宇〓历陈其十大罪状,请斩首以谢天下,但终不为鲁王所纳,即弃官归里。清兵渡钱塘,鲁王走海上,钱肃乐等从之。粮饷多赖甬上义士接济,宇〓所输最多。华夏策划“翻城之役”,宇〓为冯京第、王翊各营募兵于榆林,但次第失利,冯京第被害,宇〓野哭七日,葬其首级。张肯堂之孙茂滋被俘,囚鄞城狱中,宇〓持食探监,并嘱其弟宇景营救出狱。王翊被杀,清兵悬其首于鄞城西门。宇〓用巧计取来王翊首级,珍藏家中12年,后与冯京第、董志宁同葬于城北马桥畔。张煌言在海上抗清,宇〓尽力为其交结沟通。康熙元年(1662)因张煌言部降卒告密,宇〓被捕,押送省城,时宇〓已病,用奇计逃出,未抵会馆而卒。遗言诸子:“虽贫,毋得妄求官达。”其所作之诗沉痛悲楚,命之为《霜声集》。
  胡文学(1616—1674) 字卜言,号道南。祖籍新安(今安徽)歙县,父世卿寄籍于鄞,居青石桥畔青石街。少时家贫,勤力苦学,或竟日无米,煮瓜蔬充饥而读书不辍。清顺治九年(1652)中进士,授真定府推官。时直隶不设臬司,大小狱案悉经其手。凡遇案胡文学必细细辨明,有冤案,悉加平反,释无辜,活人命不可胜数。巨盗高鼎,盘踞恒山绝顶达20年,河北直隶一带人心惶惶。胡文学专意招抚,高鼎出降。胡因举卓异第一,擢福建监察御史。十八年(1661)出为两淮巡盐御史。到任后,革除积弊,使商困得苏,而税课收入倍增。又建安定书院,以育人才。升四品京卿,乞假归里。康熙元年(1662)内升侯补京堂。十年(1671)再次被召,以三品服俸掌河南道监察御史事、诰授中宪大夫,又升太仆寺少卿,因病未上任。翌年归家,居四年后卒。胡文学居家孝友,笃于情谊。李邺嗣辑《甬上耆旧传》,胡文学为其雕刻印行。李邺嗣父子蒙冤入狱,人莫敢过其门,胡文学独自褐衣往省探狱。张煌言蒙难,官府欲据张箧中来往信函一一拘捕,兴大狱以杀诸多遗民,胡文学闻后,设法缓颊解之。尝遭横逆,见者代为不堪。胡却笑谓“韩侯就胯,娄公忍唾,非吾师耶!”人叹其量为不可及。余姚孝子邵古伦母被掠,无赀不能赎,胡文学素不相识,却解囊相助,人多敬之。平时与李邺嗣相交最契。著作有《淮鹾本论》《盐政通考》《李贽四书文稿》《适可轩诗集》。今天一阁存后学胡文学辑选、李邺嗣叙传《甬上耆旧诗选》。
  谢三宾(生卒年不详) 字象三,号寒翁,鄞人,居月湖边谢家巷。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初知嘉定县,擢陕西道御史。崇祯五年(1632),授山东巡按御史,会山东孔有德、李九成等变起,城邑围陷。上震怒,逮抚、按诸臣。三宾疏言:“成事在人,了此不过数月。”中丞简举三宾,特敕监纪军事,与朱大典率八路三镇进兵,躬冒矢石,解莱州围。又用轰城策,穴大隧达城隍,实以火药攻,城遂崩,登州始平。三宾晋太仆寺少卿。三宾平乱中干没敌营金数百万,富既耦国。时外患内艰,家居。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入浙。闰六月十二日,董志宁联络诸生陆宇〓、张梦锡、华夏、王家勤、毛聚奎(时称“六狂生”),与张苍水等拥钱肃乐为首在宁波府城隍庙举义。谢三宾新投清归,致书定海总兵王之仁。书谓,“六狂生”举事,“而一雅绅(肃乐)和之,将军以所部来,斩此七人,事即定矣。某当以千金为寿”。十五日,之仁率所部至城东演武场会钱肃乐,谢三宾亦至。之仁出其书朗诵。三宾欲夺其书,之仁变色,令斩其首以祭纛。三宾乞哀,请出家财充饷。后三宾又以劝募义饷之名,吞没军需。清兵下浙东,三宾复降清。为求用于新(清)朝,仗多金,欲贿杀“六狂生”不克,竟杀“五君子”(华夏、王家勤、杨文琦、屠献宸、黄德钦),并逮名节之士百余人讯于庭,以为进取之路。清顺治二年(1645),南都加三宾户部侍郎,晋礼部尚书,以东阁大学士参机务。次年又随阮大铖迎清师。顺治五年(1648)其家财为海道孙枝秀勒取殆半,三宾赂大将劾去枝秀以报之,其金渐耗,憔悴而死。
  陈汝咸(1658—1716) 字莘学,号悔庐,又号心斋,学者称月湖先生。幼承家学,有神童之称,随父到证人社听讲。各家学说无所不究,而专以“慎独”为宗旨。黄宗羲评论他说:“此程门之杨迪,朱门之蔡沈也。”清康熙三十年(1691)中进士,选庶吉士,教馆授漳浦知县。漳浦俗好诉讼,又尚巫信鬼。汝咸到任后,革除恶俗,严惩贪官豪吏,又均粮政,实行保甲之治,漳邑民情为之一振。又修铜山朱子祠堂,为诸生讲贯经史。漳浦任期6年,驱灾除害,惠政可绩。调守南靖。漳民闻改调,竞相挽留,取农具堵塞县署大门,昼夜环守,不让离去。汝咸轿舆出,漳民数万扶老携幼堵而泣曰:“公毋去,活我百姓!”汝咸下舆步入民家,半夜借城守两骑扮作巡逻者间道从北门离漳。漳浦士民追思不已,于北门建造月湖书院,塑汝咸像瞻拜。抵南靖后,大兴水利,修筑境内河渠,山上匪盗闻陈汝咸来境,亦下山自首,一时颂声大振。康熙四十八年(1709)召补刑部主事,后擢广西道监察御史。五十二年(1713)擢通政司右参议,迁左参议,奉使至湖广,抚苗瑶之地。晋鸿胪寺卿,又迁大理寺少卿。翌年,陕西甘肃饥荒,汝咸奉命巡视,见境内饥民载道,野有饿殍,他即不吃酒肉。山路崎岖不平,他不顾病体下马步行,一天翻越九条山岭,沿途抚慰饥民。一到平凉,急发所贮之粟赈济。其体质素弱,劳累致病,仍勤力办理救灾事。五十五年(1716)四月卒于固原海都喇。弥留之间语不及私,唯恨饥民情形不得上达。地方有司检视其囊,仅衣服一套、钱一缗而已。其死后,漳浦、南靖两邑合请祀其于名宦祠。漳浦之民搜集其告约、移文付梓刻印,名《漳浦政略》;其诗文集有《兼山堂遗稿》(即《心斋集》)。
  全祖望(1705—1755) 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祖籍鄞西沙港口(桓溪),出生于月湖西畔桂井巷,14岁补博士弟子员,16岁应乡试,清雍正七年(1729)[《宁波市志》作雍正八年(1730),由督学王兰生推选入京,上书侍郎方苞,对方《丧礼或问》提出丧从简见解,方惊异,倍加赞赏,声誉鹊起。雍正十年(1732)中顺天乡试。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通过李绂借读内阁所藏《永乐大典》,日尽20卷,凡欲见未见的珍藏佚本,尽皆抄录,开清代辑佚学先河。时大学士张廷玉当国,嫉其才,次年散馆时把他列为最下等知县候选。全祖望不就,遂绝意仕途,归家侍亲不复出仕。他虽家境渐贫,至三餐难继,然好学依旧,在月湖竹洲建立晏尚书庙和竹洲三先生书院。他有诗写道:“一行作吏少佳趣,十年读书多古欢;也识敌贫如敌寇,其耐爱睡不爱官。”诗风古硬傲人,酷似黄宗羲。在家广收遗闻,著作日富,重登天一阁,撰《天一阁藏书记》,检点金石碑帖,编为《天一阁碑目》。乾隆十三年(1748)到绍兴蕺山书院讲学,从者云集。十六年(1751)到广东端溪书院讲学,次年因病归里。二十年(1755)悲子昭德病夭,卒于家乡。全祖望是清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宋、元、明、清四明学术的总结者和浙东史学集大成者,是清代浙东学派继黄宗羲、万斯同之后在乾隆年间的杰出代表,被学者推崇为史学大师。一生亢直有气节,学术上推崇黄宗羲,并受万斯同影响,研究宋末及南明史事,留心乡邦文献,著有《鲒埼亭文集》《鲒埼亭文集外编》,收明清碑传,富有史料价值。他以10年工夫续成黄宗羲、黄百家父子未完成的《宋元学案》,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记闻》、续选《甬上耆旧诗》、编撰《句余唱和集》《句余土音》,还著有《经史问答》《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抄录宋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开庆《四明续志》。一代文宗死后无钱安葬,家人出售“双韭山房”万卷藏书得银两百两购买葬具,才惨淡营葬。后人崇敬他为“人穷志不穷”的楷模。墓在南郊王家桥畔,墓碑刻有“谢山全太史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址(1725—1794) 字青崖,一字丹陛,诸生,鄞人,世居距月湖1000米左右的君子营。出身诗礼旧门,平生博览嗜古,尤喜藏书,遇有善本,不惜重金收购。闻悉亲朋有异本,必辗转借抄,晨夕校雠,废寝忘餐。搜罗30余年,聚书数万卷。按天一阁书楼式样,建成藏书楼,取韩愈寄卢仝诗句“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救始终”之意,名其为“抱经楼”。时杭州有余姚人卢文弨之“抱经堂”藏书楼,人称为浙江东西两“抱经”。卢址推重天一阁,把己藏书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按类排列。时抱经楼藏书之富,可与范氏天一阁、郑氏二老阁相鼎足。卢羡天一阁有《图书集成》,到北京购得《图书集成》底稿以归。为抗衡范氏藏书,一为底稿,一为赐书,竞美一时,引为甬上学界佳话。学者钱大昕与其往来甚密,数至其家观书,研讨学术。乾隆五十年(1785),鄞县知县钱维乔及钱大昕修纂《鄞县志》,卢址尽出所藏供用,自己将未入志乘的地方文献辑为《四明文献集》。晚年双目失明,令人诵书于侧,专心听之。工诗能词,著有《和陶诗》《杂诗》等。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进城之际,抱经楼藏书被游民盗窃一空,后由常镇通海道、旅沪鄞人杨坊以银2600两收回藏书十之七八,重归卢氏,清末犹存2100种。民国五年(1916),卢氏后裔以2万元售予上海书商,至此抱经楼藏书散失殆尽。楼今犹存。
  范廷谋(生卒年不详) 清康熙(1662—1722)、雍正(1723—1735)年间人,字周路,居月湖边范宅。少年时从学陈锡嘏,屡试不第,以捐资选漳州通判。平和令某,因理政不当而致激民变,商议加剿,廷谋亲往抚慰,得以平息。邻郡有疑难狱案,常相邀讯治。时榷海关者多不遵成例,任意勒索,范廷谋立石道左,示商民定额,使官吏不得横征。迁郴州知州,以善决狱,巡抚特疏举保,命督粮输甘肃,事竣,授台湾知府。时台湾一切章程,多用郑成功故制。当地番民多居无定所,地方不宁,廷谋提出8条治理意见,制府高其倬采纳其半,奏准执行。因会以徇庇属吏被劾,引见面奏,事才得白。后擢两淮盐运使,以重听乞休,奉旨修筑镇江城,未毕而卒。范廷谋善于诗书,留世著作有《杜诗直解》《滇南诗稿》《稼石堂诗存》《归舟诗和集》等。范廷谋故居即范宅是其祖父所建,保留至今,为宁波现存最完整的明朝民居、著名旅游景点。
  杨坊(?—1865) 字启堂,一字憩棠,鄞人,居云石街郁家巷。早年为城区一绸布店店员(一说为泰利商号店主),到上海供职英商怡和洋行,后升买办,为宁波籍买办第一人。靠贩卖鸦片和从事投机致富。曾参与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升道员。清咸丰十年(1860)奉命引英法军进上海,自率红勇,阻击进军上海的太平军。又奉命和美籍人华尔组成洋枪队,名“常胜军”,镇压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升镇通海道。杨坊由买办转为官僚,成为上海开埠后显赫一时的官僚买办商人。曾从事过社会福利事业,独资设难民局,捐钱修筑上海海塘,出银购买卢氏抱经楼散佚藏书送归卢氏。至今云石街杨坊故居依然保存完整。
  陈中孚(生卒年不详) 字心畲,湖北武昌(今湖北鄂城)人。清嘉庆六年(1801)进士,二十三年(1818)由翰林出任宁绍台道。在任期间,兴举善政,尤留心水利。城中水道日久淤塞,照宋时旧志开复,自西、南两门入城,至东门出城落江,皆雇工开阔浚深,不以扰民,得民间踊跃从事,捐钱让地。自己月夜乘小舟巡视,见过路小桥,累多亵衣秽物,难通客舟,欲尽毁河滩小屋,开复旧界,终因虑扰民不便而止。曾资助月湖书院生童课业,捐俸以济贫困寡妇生活。有钞关旧例银8000两,皆用于公共事业,不入私橐。任4年,调任台湾道。后提升为四川按察使,又调任广东按察司(使)。
  徐时栋(1814—1873) 字定宇,一字同叔,号柳泉,学者称柳泉先生,故居月湖西岸烟屿洲(今偃月街)。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两次考进士不第,不复应试,后以输饷授内阁中书。生平酷爱读书购书,留意搜罗,建烟屿楼于月湖西,藏书6万卷,后20年,购入近10万卷。同治二年(1863)楼毁于火。一生校勘文献甚多,其论注取先秦之说,无汉宋门户之见。尤致力乡邦文献搜集,访得宋元时期宁波地方志善本6种,专心校勘刊印宋元“四明六志”83卷,并考异订讹,著《四明六志校勘记》,使六志得以流传后世。又辑《四明旧志诗文钞》,著《烟屿楼文集》40卷,《烟屿楼诗集》18卷,其他撰著30余种。曾主四明文坛30余年,后起俊秀多出其门。四方名士来鄞,以所学相质问,各得其意而去。同治七年(1868)受聘主持鄞县志局,发凡起例,总持大纲。为利用自己藏书,次年移居于西门外新宅水北阁,并借阅城内卢址抱经楼、杭州丁丙八千卷楼藏书千余种,仿照国史馆列传之例,注明入志资料出处,排比成文。越5年,病重,执董沛手以志局事郑重相委,不语私事。同治十二年(1873)逝世。翌年志成,光绪三年(1877)刊行,称光绪《鄞县志》。徐时栋性急公好义,设义庄,兴义学,资助修东津浮桥、建三桥碶闸等。水北阁原在花池巷,今移迁天一阁内,为海曙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烟屿楼为宁波市文物保护点。
  张尊三(1845—1918) 一名贵溶,字安澜,鄞县古林镇张家潭人,后居镇明岭(今镇明路、县学街附近)。清咸丰十年(1860)弃学从商,在茶叶商行当学徒。同治九年(1870)应聘赴日本函馆,在华侨开设的万顺海产号任司账。几年后回国到上海、宁波进行考察,不久重返函馆,受聘于华商公泰号。光绪五年(1879)在函馆独资开设德新海产号(后改为裕源成号),后又在上海开设元记号东洋庄。他将收购统货海带挑拣分等,改进包装,又指导日本渔民把原来废弃的鲨鳍加工成鱼翅出口,后又广设商号,获利颇丰,成为“鱼翅大王”。光绪十一年(1885)起,被侨胞推为函馆华商董事(即理事长),任职达35年之久。为增强旅日侨胞团结,在光绪三年(1877)成立的同德堂基础上,创办三江公所(浙江、江苏、江西三省侨胞组织),以后又发展成为中华会馆,任公所董事和会馆董事长。宣统元年(1909)函馆大火,公所遭焚,为重建中华会馆新馆,带头捐献巨额资金,还修建和完善中华山庄。至民国三年(1914),张氏家族所营商号经营出口的海产品占日本北海道向上海出口海产品总数的60%,为此,中日两国政府曾多次嘉奖。辛亥革命后,任中华民国驻函馆代表领事。五年(1916)5月25日,被日本大正天皇授予日本国最高荣誉蓝绶褒章及证书(褒章于“文化大革命”中被熔毁。1988年11月,日本政府复制后,派员送到上海,交给其曾孙张宪庭,现由国家文物管理部门保管)。同年返回家乡定居。七年(1918)在湖西三板桥中营校场侧(天一阁附近)新居逝世,终年74岁。
  张美翊(1856—1924) 字让三,一字简硕,晚号蹇叟,居月湖边。曾受聘为宁绍台道道台薛福成幕僚,光绪十六年至二十年(1890—1894)间随薛出使英、法、意、比四国,考察民情风俗,著文向国内介绍。回国后,历任铁路督办盛宣怀,浙江巡抚张曾扬、曾韫,江西巡抚冯汝骙幕僚;南洋大臣顾问;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总理;宪政编查馆咨议、度支部咨议等职。辛亥革命后,任宁波教育会会长,与副会长陈训正等创办宁属各类学校百余所,参与刻印《四明丛书》、全祖望《续甬上耆旧诗》等。晚年被推选为宁波旅沪同乡会会长。著有《绿绮阁诗文集》。
  秦君安(?—1935) 鄞人,居城区马衙弄。清同治年间(1862—1875)到上海经营颜料业,开设恒丰昌洋杂货号,后成专营颜料大商号。民国七年(1918),他把一部分颜料资金转移到钱庄业,与严康懋合资,在上海开办恒隆钱庄,严康懋投入2.5万两白银,十一年(1922)又合资开办永聚钱庄,严康懋再次投入2.5万两白银,秦、严两家默契合作,成为上海钱庄业中宁波帮的重要力量。秦君安前后与严康懋、柳笙源、徐庆云合资,在上海共办有八家钱庄,“恒”字号钱庄名扬上海同业。在家乡宁波开办晋恒、鼎恒、复恒等钱庄。盛时资产达1000万元。秦际瀚,秦君安之子,经营德国染料致富,在家乡月湖边马衙漕建造秦氏支祠,清代状元张骞为之撰写《秦氏支祠记》。秦际瀚将资产传子秦伟楚。秦康祥,秦伟楚之子,在家乡师从冯君木,爱好诗文、书画、金石,其治印师法古玺汉印,自成风格。还收藏大量竹刻器具、古代名琴、铜印、铜镜、汉璧等。秦秉年,秦康祥之子,1996年移居宁波,家中所藏文物由天一阁代为保管,后又捐赠给国家,2001年将家藏竹刻捐给家乡。
  卢洪昶(生卒年不详) 字鸿沧,鄞人,居月湖边。原姓戎,家贫,9岁为同里卢氏养子,遂改姓。14岁至杭州进纺织厂,后转上海,谋得轮船上小职,以勤慎好学,升任轮船副理。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时,所在船被征运输军备,往来于渤海辽东之间,数次以奇计脱险,因而声望骤显。后应盛宣怀邀请,参与汉口铁工厂等经营管理,继提举船政,与达官显贵相识。生平尚义好公。宁(波)绍(兴)旧有堕民之籍,备受歧视,其子弟虽有才智也不得上进。卢洪昶对此立言:“如此不平,吾必拯之出,以全人道。”遂矢志此事,奔走官宦之门,偕同省内名绅联名呈报农商部,农商部以专本具奏,请特旨开放堕民。三十年(1904)颁旨准奏,宁绍两地堕民遂得脱籍。在陈训正协力下创办3所学校,在宁波有两所,一所在境内,叫育德初等农工学堂,招收脱籍子弟,自兼教职。其致力堕民脱籍之举,为舆论所称道,时人比为美国林肯解放黑奴。辛亥革命时,有谣言中伤卢洪昶,说其庇佑清政府,不利于革命。其时宁波光复,而光复宁波之事为卢成章所发动,成章乃洪昶之子,因而谣言遂息。卢洪昶晚年潜心养性,谢绝纷华,筑室月湖边,自署极乐阁。年82岁,无疾而终。
  陈训正(1872—1943) 字屺怀,别号玄婴,亦作天婴,晚年号晚山人,慈溪二六市(今属余姚市)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考取秀才。二十七年(1901)东渡日本,考察农业。翌年回国,在上海与旧友陈晋堂等集资设立通社,从事西方科学名著的翻译出版工作。三十年(1904)与卢洪昶倡议开放堕民,颁旨准奏,宁绍两地堕民遂得脱籍。卢洪昶等出资在境内办育德初等农工学堂,陈训正任校长。次年宁波府教育会成立,张美翊、陈训正任正副会长,建议并获准在城区月湖书院旧址,创办宁波府师范学堂(1913年改为浙江省第四师范学校,后并入省立四中),为宁波地区培养新式教师。此后,主要由陈训正倡议筹办的著名学校有宁属县立女子学校、私立宁波效实中学,公立宁波中等工业学校及其附中正始初级中学(因陈训正作始而定名),时人誉为“宁波除教会所办学校外,公私立中学殆莫不与先生有关系”(赵志勤《陈屺怀先生生平事略》)。宣统二年(1910)至上海,参与创办《天铎报》,任社长,加入同盟会。次年七月,与受命回甬的赵家艺一起,组成同盟会宁波支部,任副会长。同月,与范贤方等9人发起成立上海国民尚武会宁波分会,策应武昌起义,准备在宁波举行武装起义。十月十日,与范贤方、魏炯、林端甫等密谋筹建民团。二十二日宁波民团成立。十一月一日,宁波保安会成立,当选副会长(会长由宁波知府江畲经兼)。保安会举行首次会议,讨论宁波独立,产生分歧。卢成章(卢洪昶子)捉训正肘,示意退席。会后召西城育德学堂子弟数百人循城壖直趋东渡门,大呼“党军来!”市民仓卒莫辨,臂扎白布归诚。保安会出告示安民,宣告宁波光复,但大权仍在清新军头领与知府手中。陈训正功成身退,坚辞原定财政部长一职,不久去上海。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先后担任过浙江省府常务委员、省民政厅代理厅长、西湖博物馆馆长、杭州市市长等职,但都短暂。民国二十一年(1932)回杭州息影湖上,以读书著述自娱,著有《无邪读存》《悲回风》《泽畔吟》和《晚山人集》等,晚岁重加删整,结成《天婴诗辑》。学术上最为显著、最有影响的成就,是关于方志学的理论和实践。十二年(1923)任《定海县志》总编,认为编写方志,应鉴古知今,以古为今用为宗旨,“道古虽尚,合今尤丞”“方志之作,意在彰往未来,已往亡利病,即未来之兴革也”。对方志体例,“要以实为用,取征后来”,敢于叛古创新。《定海县志》问世后,深得学术界首肯。二十二年(1933)应蒋介石之邀,修纂《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应邀主编《鄞县通志》。提出编写方志应与时俱进,“方志之作,与时俱进,无义例可守,且各县地方性,未必尽同,人民特殊风趋,今昔迁嬗,往往而异,故志之体裁节目,当随时地为增损,不能划一”。《鄞县通志》分舆地、政教、博物、文献、食货、工程6志,共51编,分书36册(《鄞县通志》历尽坎坷,至抗日战争爆发,只完成博物、食货、舆地3志,到1951年才全部印竣)。三十二年(1943)10月19日,病逝于浙江云和县,时任省临时参议会议长。于右任赞他“早为人类争平等,晚以儒宗老战场”。
  蒋介卿(1875—1936) 谱名周康,小名瑞生,号锡侯,字介卿,别号前安,蒋介石同父异母兄长,居月湖菊花洲。早年毕业于四明专科学校法政科,曾出任台州地方法院推事、广州地方审判厅推事、英德县县长、浙江海关监督、浙江省政府委员等。任宁波浙海关监督时,选月湖菊洲建中西合璧二层楼房居住(现名蒋宅,于1999年修葺一新)。卸任浙海关监督后,回奉化溪口,开设公裕钱庄。民国二十五年(1936),惊闻西安事变后中风亡故。
  赵家艺(1876—1925) 名家艺,字林士,以字行。慈溪人,清咸丰年间(1851—1861)迁居城区穆家巷。父赵立诚,字朴斋,本一介儒生,后弃儒从商,其航运和商业遍及沪、甬、苏、杭,家道殷实,为地方望族。赵立诚生八子,家艺排行第八。随父到苏州,曾参加县试及格,为清廷诸生;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东渡日本留学,探求救国之路,攻读经济学。留日期间,结识孙中山,倾力革命,三十一年(1905)加入孙中山、黄兴发起的同盟会,成为最早同盟会会员,与兄家蕃以经商所得资助孙中山革命活动,人称“今世孟尝”。同年返国,旅居上海,与张静江、陈其美相过从,投身国内革命浪潮。以商人公开身份为掩护,其住所平桥路姗家园赵公馆,成为当时海外革命党人与上海革命党人通信联络秘密地点之一。是年回到宁波,被推荐为宁波教育会评议员,与陈训正一起,倡议成立宁波师范学堂,在月湖书院旧址改建校舍,一度主办其事。与此同时,与陈训正等密谋组织当地反清革命力量,以陈训正任校长的私立育德初等农工学堂为秘密集会和通信联络地点,进行反清革命准备。三十三年(1907)孙中山先后发动潮州、黄冈等起义失败,资金窘迫。他与兄家蕃赶回老家宁波,贬价变卖其父遗留田产,所得现款交孙中山,资助革命。宣统三年(1911)七月,受命从上海回宁波发展同盟会组织,不久宁波同盟会支部成立,任会长,陈训正任副会长,成为宁波光复的领导核心。十一月五日,宁波光复,成立宁波军政分府,同时设立军事委员会,赵家艺任参谋部长。民国五年(1916)8月22日代表宁波各界人士欢迎孙中山到宁波视察,并在省立四中(今东恩中学址)召开欢迎大会。孙中山发表演说,提出“从宁波既有此土地,有此资力,苟能亟疾经营,则不难为中国第二之上海……”又陪同孙中山参观湖西竹洲女子师范,登临天封塔。民国九年(1920)2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创立,任理事。同年12月,筹集资金在上海创办《商报》,聘请陈布雷为主笔。十四年(1925)3月25日孙中山病逝,家艺惊痛之下,也于4月13日殁于上海。
  范贤方(1877—1917) 字仰乔,又称仰峤,号仲壶,谱名贤梓。鄞人,居冷静街三凤坊。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三十二年(1906)入宁波法政学堂读书,同年由宁绍台道喻兆藩保举,公费赴日留学,入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在日期间,与同盟会会员接触,锐意革命。浙江保路运动开始后,向浙江巡抚冯汝骙上书抗论,支持浙江士民正义要求。三十四年(1908)回国,初在浙江巡警道兼洋务总办王丰镐处任秘书,翌年在四明法政学堂任教。不久,被推选为宁波地方自治筹备会会长,得到地方人士一致拥护,被宁波各行业争相聘为“公行先生”。宣统三年(1911)七月与陈训正、邵静山等组织宁波国民尚武分会,任副会长,并加入同盟会。九月,搬入水凫桥居所,其家成为同盟会宁波支部活动场所。武昌起义消息传到宁波,魏炯、赵家荪、赵家艺等人商量后力荐范贤方主事。范贤方即约郡人创办民团,自任副团董。又与新军协统刘洵、防军统领常荣清联络,准备起兵响应。十一月一日,宁波保安会成立,被推为干事。五日,保安会举行第一次会议,范贤方主张即日宣告独立,但会上意见不一。卢成章等去育德初等农工学堂率领学生手擎“保商安民”旗帜沿城游行后潮涌入城,占领电报局。范贤方、魏炯便率尚武会、民团、商团千余人占领道署,以保安会名义出示安民,宣布宁波光复。是年宁波军政分府成立,任执法部长。浙江光复后,任浙江高等法院院长,浙江省军政府司法筹备处处长。民国二年(1913)二次革命爆发,范贤方9月返回宁波,与驻鄞县陆军第三旅旅长顾乃斌、鄞县知事沈祖绵等一起通电讨袁。二次革命失败,顾、沈被撤职查办,范贤方改名慕莲,逃亡日本。五年(1916)回国,参加浙江独立运动,驱逐浙江都督朱瑞,任省高等审判厅厅长。六年(1917)9月广州政府成立,任广州军政府国法院院长。同年10月,因发背疽病逝于广州。后归葬于慈溪秦可观岙南山麓。
  金廷荪(1884—?) 小名阿三,鄞县人,居镇明岭哑子弄。十来岁时,帮父亲管咸货摊。光绪二十三年(1897)到上海八仙桥钉鞋作坊当学徒。翌年年底不慎将一叠碗粉碎而流浪街头,成为“马路浪荡”,结识许多流氓朋友,参加流氓帮会活动。认识了杜月笙,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地位仅次于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在上海滩,人称“金牙齿阿三”或“金麻子阿三”。民国十六年(1927),蒋介石派杨虎、陈群到宁波“清党”,杜月笙被任命为副官长,金廷荪被任命为副官,设办公处于宁波广济街旧提署内,而杨虎、陈群等人公馆设在镇明路金廷荪住宅内。在宁波“清党”中,被暗杀的有王鲲、杨眉山、胡焦琴等烈士。金廷荪长期为杜月笙理财,涉足上海工商界,成为“海上闻人”。十七年(1928)与杜月笙等发起组织中汇银行,任董事,并兼任工商企业董事、监事等。镇明路金宅现为宁波市文物保护单位。
  张䌹伯(1885—1969) 又名张晋,字䌹伯,以字行,居月湖边,张美翊之子。少年时就读私塾,20岁考入南洋公学,23岁毕业后,东渡日本攻读商科,一年后因母病回国。回国后在宁波省立四中任教。民国十六年(1927)任上海明华银行总行总经理。抗日战争期间拒绝与日本侵略者合作,专心研究古钱币,曾著有《钱币概论》及合编《四家藏墨图录》。三十五年(1946)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选为常务理事。同年6月,与盛丕华、包达三、蒉延芳、马叙伦等代表上海各界民众,前往南京请愿,要求和平,反对内战。1949年9月,在北京参加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外交部条约司专门委员,民建中央常委,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馥(1887—1975) 原名袁玉英,后改名陈馥,出身富家,知书达礼。17岁嫁到呼童巷(呼童街)105号与陈宝善结婚,生有一对孪生女儿陈修良、陈维真。19岁丧夫,受族人排挤,带孪生女儿离开夫家,居住丝户巷4—6号星云坊。陈馥主张女子读书自立,拒为女儿缠脚,常以红灯照、小刀会、秋瑾的故事教育女儿,支持在启明女中和女师读书的女儿参加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民国十四年(1925)初,启明女中为中共宁波地委机关所在地,军阀当局借口启明女中校产不足,下令停办,陈馥把父亲留给自己的部分遗产“生赠款”资助启明女中,凑足规定的私立中学校产金额,迫使当局收回停办命令,启明女中得以按时开学。启明女中从醋务桥迁到丝户巷,与陈馥家相邻。陈馥家成为当时中共党团秘密活动场所,党的领导人赵世炎、罗亦农都曾住她家,她成了“众家姆妈”。次年7月,启明女中教师蒋本菁被捕,党组织将地委机关文件转移到陈馥家,其家成为宁波地委秘密机关。以后,启明女中被当局封闭,中共党组织在秀水桥办起培英女校。陈馥把家搬到双街鼎丰咸货行楼上,党的机关也搬到此处。她继续掩护地委机关安全。十六年(1927)上半年,地委领导人赵济猛等调浙江省委工作,她随去杭州,掩护省委机关。4月9日,宁台温防守司令王俊根据蒋介石命令,发动反革命政变,《民国日报》社长庄禹梅被捕,地委决定派杨眉山、王鲲与当局交涉,陈馥知道后认为不妥,曾建议改派别人。陈馥得知杨、王被王俊扣押,防守司令部准备实行宵禁,搜捕共产党人,就和地委交通员冒险闯岗报信,使正在培英女校和后乐园参加地委紧急会议的同志,避免一场更严重的灾难。杨眉山、王鲲被囚期间,陈馥不顾安危探监。杨、王牺牲后,出钱为他们购置棺木。是年底,赵济猛、张秋人在杭被捕,陈馥多方奔走营救无果,为先烈收殓遗体。共产党员王安卿夫妇,由陈馥挽人营救出狱。十七年(1928)杨善南(陈馥女婿)任团浙江省委书记,陈馥在杭租借房子作为团省委秘密机关所在地。翌年,按党的要求去上海建立联络站,定居上海,资助沙文汉、陈修良流亡日本。富有长期掩护党的领导机关经验的“众家姆妈”又把自己上海一幢独立的三层楼房子(现静安区世鹿景华新村22号)作为江苏省委秘密机关和上海局秘密联络点之一。党的领导人刘晓、刘长春、沙文汉、饶漱石曾在这里开会、联络、居住。解放战争期间,几次重大策反行动,如重庆号起义、蒋介石警卫师起义、国民党中将张权起义,都在这里商定。所需经费由陈馥提供。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没有出过问题。1975年8月,陈馥中风病逝。
  杨菊庭(1888—1969) 名贻诚,字菊庭,号端虚,以字行,故居月湖西岸花屿。清宣统元年(1909)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大学部,后任教宁波府中学堂、宁波师范学堂、鄞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县立甲种商业学校。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与张葆灵等奔走支持经亨颐出任宁波省立四中校长。十六年(1927)任宁波市教育局局长。一年后调任宁波女中校长,增设初中普通科、高中师范科,请名师任教,并募款扩建校舍。对国学、考古造诣亦深。黄宗羲甬上讲学之万氏别业白云庄,在清末已废圮,二十三年(1934)杨菊庭等访得其旧址,集资恢复。三十年(1941)去上海大同大学执教。抗日战争胜利后返鄞,任教三一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宁波市财经学校教师、宁波二中校长。历任宁波市政协委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8年恢复名誉。先后执教50年,培养人才众多。擅教数理,尤精三角,誉为甬城教坛“杨三角”。又长文学、考古学,编著有《竹洲文献》《甬语经》《张苍水事略》等。
  罗惠侨(1888—1972) 字东里,鄞县张家瀛(今鄞州邱隘)人,居月湖迎凤街3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毕业于宁波府中学堂(今宁波中学)。宣统元年(1909)赴美留学,进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造船专业。毕业获工程博士学位,后回国。民国六年(1917)任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十三年(1924)底加入中国国民党,翌年任教育部教育司司长,十六年(1927)任宁波市市长。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王俊在宁波搞“清党”,身为市长和国民党宁波市党部筹备委员会委员的罗惠侨,以“不合格”被取消国民党员资格,直至抗日战争前夕重新加入国民党。民国十九年(1930)2月,辞去宁波市市长职务,3年市长任内,主持拆城填河,拓宽主要街道,改建环城马路,创导保留海曙楼、庆云楼(八角楼)等古建筑。制定《宁波市政府收回外人所办教育事业办法》,收回甬江女子中学、三一中学、斐迪中学校舍及管理权,移交国人自办。把原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扩建为宁波市立女子中学,旧县立甲种工业学校、甲种商业学校改建为宁波市立工业职业学校和市立甲种商业学校。曾因友人之托,营救过共产党员邱庭芳。后曾出任汉口市第三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局长、国民党政府经济委员会专员、航空委员会参事。抗日战争中后期及胜利后,出任国民党空军驻缅甸办事处和驻印度办事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任塘沽新港工程局专门委员,决定留在大陆。1950年2月应聘任私立大中中学(宁波七中)校长、宁波四中教师。1956年任宁波造船厂工程师。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任民革副主委。罗为人朴实,清廉自持,历任显宦30余年,依旧两袖清风,仅书籍数箧。
  翁文灏(1889—1971) 谱名存璋,字咏霓,号君达。鄞县石塘人,居月湖大书院巷11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秀才。三十二年(1906)到上海震旦学院读书。三十四年(1908)赴比利时耶文大学学习,专攻地质学,毕业获物理及地质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获得此学位第一人。民国二年(1913)归国,历任农商部佥事,北平地质研究所讲师、教授,地质调查所所长,兼任清华大学地质系、北京大学地学系教授,代理清华大学校长,国防设计委员会秘书长,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二十六年(1937)孔祥熙率领国民政府外交使团参加英王乔治六世加冕典礼,翁文灏为使团成员兼秘书长。他随使团访问英、法、德、苏四国,在德曾受到希特勒接见。次年,在武汉担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兼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工矿调整处处长,主管战时军需生产。三十二年(1943)工矿调整处改为战时生产局,仍兼任局长。战时生产局以国防生产为主,集后方军需、民用工矿业生产于一体,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三十四年(1945)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同年进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三十七年(1948)任行政院院长。在任期间,曾在电台上发表“戡乱”广播讲话,并与财政部长王云五、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等搞“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致使物价暴涨,声誉大损。三十八年(1949)李宗仁任代总统,翁文灏应李之邀任代总统府秘书长,后辞职去香港寓居,避开美国学术机构优厚条件的聘请,拒去台湾。1950年赴法国讲学。1951年初,经周恩来总理安排返回香港,3月到北京。1951年,62岁的翁文灏亲自带队赴新疆、甘肃、西藏进行地质调查,寻找铀矿,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核工业作出了贡献。1954年起任地质出版社特约编辑。曾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常委,台湾和平解放委员会委员、副主席等职。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肯定翁文灏是“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1971年初在北京病逝。
  翁文灏是中国现代地质学奠基人,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对我国科学研究,尤其对地质学的发展有卓越贡献。用法文写成的博士论文《勒辛地区的石英玢岩研究》,是中国地质学者发表的第一篇博士论文。著有《中国矿产志略》《地震》等,还编绘了我国第一张彩色地质图《中国地质约测图》,主要学术性著作大部分汇编在《锥指集》一书中。他是第一个引用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中国学者。提出的中国特有的中生代“燕山运动”和中国地质的“纳布”构造等极为重要的地质理论,是中国学者对世界造山运动研究的一大贡献,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公认。20世纪50年代翻译地质方面文献资料,编辑《地质译丛》。1961年古稀之年,还去西北包头调查白云鄂博铁矿的开发利用。翁文灏还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发起人之一,并担任学会会长,又曾被选为中国矿冶工程学会、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学术团体授予其多种荣誉名衔,如伦敦地质学会外国名誉会员、德国赫勒自然学院通信院士、柏林工科大学荣誉博士、美国工程学会和矿冶学会名誉会员等。
  张雪门(1891—1973) 原名显烈,字承哉、尘芥,鄞县人。早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中学(今宁波中学),在鄞县私立星荫小学(今海曙区中心小学前身)任教,民国七年(1918)任星荫幼儿园园长,发起募捐创办幼儿师范。十一年(1922)创建湖西幼儿师范学校,任校长,这是国人创办的国内早期幼儿师范学校之一。十三年(1924)入北京大学,研究幼儿教育。十七年(1928)主办中法大学孔德学校幼儿师范科,次年主持北平香山慈幼院幼儿教育,并主编幼儿教育丛书。二十一年(1932)主持北平幼儿师范学校,自编教材。其幼儿教育理论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国内幼教界有“南陈北张”(南方陈鹤琴、北方张雪门)之说。抗日战争爆发后去广西桂林,主持香山慈幼院桂林分院,兼任桂林幼儿师范学校校长、广西女子师范学校校长,致力培训幼教师资。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北平(北京),旋赴台湾,创设儿童保育院,任院长。1973年病逝于台北。著有《从孩提到青年》《幼稚园教材教法》《幼稚园行为课程》《幼教无际论》《幼稚教育论文集》等。台湾曾发行《张雪门先生纪念专集》,北京有《张雪门幼儿教育论著选集》编辑委员会。
  陈宝麟(1898—1965) 字冠灵,河北东光县人。随父定居江宁(今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后到浙江担任浙江甲种商科职业学校训育主任、浙江法政专门学校教授。又受蔡元培荐,任广东民国大学教授。民国十六年(1927)任浙江省民政厅第三科科长,十八年(1929)任鄞县县长。陈宝麟主政鄞县,既俭且廉,勤政爱民,处事无疾言厉色,对人则量才录用。判牍精细,不假手他人。县署仅一辆人力黄包车,下乡常步行,进出无随从。每至乡镇,不受绅商酒席。在任期间拆除旧城墙,辟环城马路。又筑鄞奉、鄞横、鄞穿、鄞慈姚诸公路,利城乡交通。扩建市内街道,兴建菜市场,改善卫生设施。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1934—1936),改建老江桥浮桥为钢结构拱桥。成立鄞县通志馆、县文献委员会。重修天一阁委员会成立,兼任委员会主席,主持重修天一阁,延请冯孟颛重编天一阁书目。主持重建白云庄,保护乡邑文化遗产。注重教育事业,关心省立四中、效实中学、翰香小学等中小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同意鲍浙潮(时任中共浙东临时特委委员,公开身份为鸣凤乡乡公所事务员)建立抗日武装性质的“飞鹰团”,自任团长,举办飞鹰团训练班,被县党部指责有意“怂恿异党”。二十八年(1939)7月调任省会计处长,后历任省政府委员、省财政厅长、省教育厅长(兼)、省银行董事长。1949年去台湾。1964年兼任复兴书局总经理。1965年3月19日病逝于台湾。
  戴行运(1905—?)
  即戴翘曾,英文名希天(C·T·Tai),戴传曾兄,居月湖菊花洲。民国十七年(1928)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又进南京大学深造。十九年(1930)后,在省立宁波中学、竹洲女中、效实中学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宁波二中任英语教师,兼教生物、音乐,任市生物教研组长。20世纪80年代初,美籍华人作家於梨华曾在竹洲专门会见恩师。
  庄启东(1910—1997)
  原名庄起东,笔名作枪,镇海庄市人。民国十四年(1925),考入宁波中山公学(今宁波二中)。十六年(1927)初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后任共青团宁波市委委员,11月被捕,翌年在杭州狱中秘密加入共产党。二十年(1931)出狱回家。翌年清明,再次被捕,拘留3个月释放。二十二年(1933),到上海任“左联”闸北区委宣传委员,后任上海春光书店和新钟书店总编辑。与陈君冶共同编辑出版《春光》月刊。组织“左联”及其他进步作家,如郁达夫、王任叔等为月刊撰稿。艾青狱中写成的成名作《我的保姆——大堰河》,就发表在《春光》第三期上。《春光》被查禁,又参与编辑《新语林》《漫话、漫画》《小品文》等进步文艺刊物,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杂文及诗歌。二十八年(1939)辗转到达延安,任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编辑部副部长、《大众文艺》编辑。后历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抗战报》主编。三十四年(1945)到东北,担任《哈尔滨日报》主编。后任《北光日报》总编辑。在东北期间,参加过农村土改,担任过哈尔滨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市委党校副校长、东北总工会秘书长等职。1952年调北京,先后任国家计委劳动工资局副局长、局长,国家经委劳动工资局局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叛徒”。1978年获得平反,任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顾问。1982年离休。1987年6月兼任国家计委咨询组副组长。著有短篇小说集《自杀者》和诗集《流》。
  卢德财(1911—1998)
  卢绪章族叔,居大来街。16岁东渡日本,投身于一老华侨门下学做裁缝,后作为老华侨女婿继承家业,开办炳昌洋服店。相继在神户、广岛、冈山、姬洛等地创业,开办服装、料理、房地产公司,成为神户实业家。1986年来甬考察,通过堂妹卢妍英捐资1000万日元,在小梁街(出生地大来街附近)创办德财幼儿园(由卢绪章亲笔题写园名)。在奠基仪式上,卢德财深情地说:“我回来了,我回家了。”1988年10月2日,卢德财偕妻儿亲自参加幼儿园落成典礼,又含泪说道:“我这片落叶,终算归根了。”
  周退密(1914—2020)
  出生于月湖畔,童年时代随母亲在家乡生活。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早年曾任上海法商学院、大同大学教授,后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长期从事外语教学和《法汉辞典》编纂工作。1988年起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周退密的经历丰富而传奇,职业头衔有中医、执业律师、汉语言文学教授、法文教授、诗人、书法家、古籍碑帖鉴赏家、文史研究专家,凡传统文人的雅嗜,皆有造诣。著有《周退密诗文集》《墨池新咏》《上海近代藏书纪事诗》《退密楼诗词》《安亭草阁词》等。周退密热爱家乡,与甬上书法篆刻名家、诗人多有书翰往来,还向家乡图书馆和博物馆捐赠手稿、著作、文物。2013年,周退密将其收藏的古籍、字画、手稿、出版物等共近百件(76种97件)藏品捐赠给天一阁,彰显了甬籍大家化私为公的博爱精神和拳拳赤子爱乡之情。
  丁乙卯(1915—2000)
  名逸,又名和寿,字乙卯,以字行,鄞县人,居三支街22号。自幼酷爱书法,19岁为宁波华盛顿钟表店书写招牌,誉为甬地第一市招,名声大噪。后旅居上海,创丁氏书法专修社,又改名为丁氏书法馆,设馆授徒,曾举办个人书法展。民国三十六年(1947)出版《星华小楷》字帖,蜚声沪上。1958年“反右”中,下放安徽农村劳动,1961年返乡落户鄞县(现鄞州区)钟公庙村,1963年后定居三支街。“文化大革命”期间,书艺凋零,又遭劫难,靠为人刻写蜡纸及典卖首饰维持家计。但他性情豁达,拉京胡,唱京剧,自得其乐,临池不辍。20世纪80年代,年逾花甲,在三支街重建丁氏书法馆,招生授艺。每周两次坐在门生自行车后到文化站为书法培训班学员授课,开宁波大课堂式书法教育先河。1989年旧城改造,丁氏书法馆迁至冷静街蒋祠巷6号。丁乙卯致力书法教育60余年,精于传授,教育学生要打好基础,持之以恒,既学习古人,又体现自己风格。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书法家洪民生,曾任宁波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启元、副主席李兴祥,青年书法家夏明、罗一鸣皆出其门。丁乙卯书、画、印皆工,甲骨、金文、秦汉碑碣、晋唐法帖、正、草、篆、隶兼擅,初以魏体见长,自创一格,篆书厚朴凝重,隶书浓墨重笔,行草融各体意蕴。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有《丁乙卯书法集》行世。传略和作品入选《中国当代墨宝集》(日本)、《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当代书法篆刻字辞典》等。
  刘先文(1915—1993)
  住仓基街,老红军。民国三十三年(1934)6月参加革命,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1993年4月28日病逝。
  戴传曾(1921—1990) 又名行舆,鄞县人,生于月湖菊花洲欢喜巷口紫薇街戴家(今天一巷16号)。儿时求读于湖西雪汀省立宁波四中附小,后进四中初中部。民国二十七年(1938)效实中学高中毕业。三十一年(1942)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大、昆明中山中学、清华大学。三十五年(1946)参加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考试,以第一名成绩被录取。翌年8月赴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从事核乳胶和核反应研究,是国际上首批从(d、n)反应中测得自旋宇称的研究者之一。1951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物理系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底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核物理研究工作。历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院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新中国著名的原子能核物理学、反应堆物理学家、反应堆工程和核安全专家,研究的卤素计数管首次填补中国核探测技术领域空白,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20世纪70年代后,指导建成第一座快中子零功率堆,为中国快堆起步作出贡献。指导开发的“单晶硅中子嬗变掺杂技术”,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微型反应堆的研制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说:“工作就怕不去做,只要用心去做,就没有不成功的。觉得自己通过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用科学服务于祖国人民和人类是很有意义的。”晚年从事核安全研究,制定中国第一部《核安全基本准则》。1985年被聘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核安全咨询顾问组首任成员,多次出席国际核安全研讨会议。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荣誉章。
  黄建英(1925—1991)
  鄞县甲村乡石桥村人,后居天一巷。民国三十二年(1943)初参加革命,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鄞奉县委联络站交通员、副站长、站长,中共鄞奉县鄞江区、武陵区区委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随浙东地方干部团北撤至山东,曾被评为一等工作模范。1949年随军南下。宁波解放后,任中共鄞县县委通讯站站长、县人民政府文教科科长、县土改工作队队长、县委办公室负责人及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54年后历任鄞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后调任慈溪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县委书记。在慈溪工作期间,为发展慈溪棉花生产作出贡献,周恩来总理称她为“棉花姑娘”。1971年任宁波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次年复任慈溪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1978年任中共宁波地委副书记,先后兼任宣传部部长、纪委书记。1983年任中共宁波市委副书记,次年任市委顾问。1990年离休,1991年病逝于宁波。
  徐峰(1927—1997) 曾用名蔡善吉、蔡同煌,鄞县潘火桥人,后居月湖边。儿时就读于百丈小学、建岙小学、四眼碶小学,民国二十九年(1940)潘火桥庆仁小学高小毕业。1949年3月在四明山游击区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8月,海曙、望京两区委合建海曙区委。徐峰任第二副书记,后任副书记。1954年6月任中共海曙区委书记兼区长。历任宁波市店员工会主席、区工会主席、共青团宁波市委书记、宁波市教育局局长、宁波地区教育局局长、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宁波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市八届人大教科文卫主任等职。徐峰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注重基础教育,致力教育改革,重视兴办职业学校,为教育界知识分子排忧解难。曾参与宁波大学筹建。任宁波市第一至五届及第八届人代会代表,市党代会第一至三届、省第二届党代会代表。1988年离休。
  王荫森(1929—1991) 山东宁津人,后居天一巷。民国三十五年(1946)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7月参加革命。1949年随人民解放军南下,历任上虞县章镇、鄞县邱隘区委副书记、书记,余姚、鄞县县委副书记、书记,中共宁波市委常委,宁波市副市长,中共宁波地委常委,地区行署副专员,中共宁波地委副书记等职。1983年宁波地市合并后,任中共宁波市委副书记、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兼党组书记。
  马梅君(1932—1953) 居柳汀街104号,母亲为小学教师。1950年6月,步行130多千米到台州路桥报名参加解放军卫生队。1952年底,马梅君所在卫生队到江苏太昌强化训练,不久随部队入朝,编入志愿军三兵团二十一军六十一师一八二团担架运输连当卫生员。在金城战役中,她同战友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一天往返阵地数十次。1953年7月19日,在穿越敌人封锁区时,不幸被炮弹击中牺牲。
  张益通(1933—1959) 又名宪通,小名波,居开明街104号。幼年就读于咸塘街小学,后进宁波二中。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在校报名参加志愿军,分配到陆军第十二医院,不久推荐到中国医科大学深造,学习外科。1956年8月医科大学毕业,响应“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分配到内蒙古军区,在乌尔察布盟兵团卫生所当军医,立二等功。1958年10月西藏上层分子武装叛乱,随团赴青海玉树地区执行任务,转而开赴藏北地区,在藏北战斗中立三等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8月带领一个排,翻过两座大山步行50余里山路,为难产藏民尕姬接生,尕姬平安产下孩子。她十分感动,5天后带干粮上山,走了半个月,找到受蒙骗参加土匪叛乱的丈夫等十几人,劝导他们向解放军缴枪投降。尕姬丈夫为不忘解放军的恩情,把儿子取名为“梁格儿孟”(解放军的儿子)。1959年5月20日,张益通在青海省果洛参加平息藏族奴隶主叛乱战斗中牺牲,兰州军区追记其二等功。藏区人民称他为“我们的好拉其(医生)”。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月湖街道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月湖、社区、街区管理和建设、街区治安和公共安全、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民政、民俗、方言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贺知章
相关人物
王元障
相关人物
楼郁
相关人物
王安石
相关人物
钱公辅
相关人物
丰稷
相关人物
舒亶
相关人物
楼异
相关人物
周锷
相关人物
臧中立
相关人物
史浩
相关人物
汪大猷
相关人物
楼钥
相关人物
沈焕
相关人物
杨简
相关人物
史守之
相关人物
吴潜
相关人物
王应麟
相关人物
陆瑜
相关人物
杨守陈
相关人物
丰坊
相关人物
张时彻
相关人物
范钦
相关人物
杨斌
相关人物
陈良谟
相关人物
万泰
相关人物
陆世科
相关人物
陆宇〓
相关人物
胡文学
相关人物
谢三宾
相关人物
陈汝咸
相关人物
全祖望
相关人物
卢址
相关人物
范廷谋
相关人物
杨坊
相关人物
陈中孚
相关人物
徐时栋
相关人物
张尊三
相关人物
张美翊
相关人物
秦君安
相关人物
卢洪昶
相关人物
陈训正
相关人物
蒋介卿
相关人物
赵家艺
相关人物
范贤方
相关人物
金廷荪
相关人物
张䌹伯
相关人物
陈馥
相关人物
杨菊庭
相关人物
罗惠侨
相关人物
翁文灏
相关人物
张雪门
相关人物
陈宝麟
相关人物
戴行运
相关人物
庄启东
相关人物
卢德财
相关人物
周退密
相关人物
丁乙卯
相关人物
刘先文
相关人物
戴传曾
相关人物
黄建英
相关人物
徐峰
相关人物
王荫森
相关人物
马梅君
相关人物
张益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月湖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