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湖区域方言存在着比较丰富的文白异读。白读一般代表较早的历史层次,文读则代表较新的层次,比如“鸟”字,白读文读,白读声母作端母是保留古音,《广韵》“都了切”。下面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前为白读音,后为文读音)。
1-白读保留重唇背。比如:
问。白读保留古重唇明母的读法,文读则变为轻唇音,普通话中更进一步演变为零声母。同类的还有忘、妄、望、蚊、晚(晚娘)、味(味道)、尾(尾巴)、万(万子,麻将用语)等。
防。白读保留古重唇并母的读法,文读则变为轻唇音。同类的还有缚、伏、袱、孵、肥(肥皂)、矶(明矶)等。
2.白读保留舌根音。比如:
家。白读保留古舌根音见母的读法,文读则读作舌面音。同类的还有加、嘉(嘉兴)、假、价、嫁、交(交代、交秋)、校(校火表)、教、茭、胶、搅、铰、酵(发酵粉)、觉(睏觉、调觉)、甲(盔甲)、夹(皮夹)等。
敲;确。白读保留古舌根音溪母的读法,文读则读作舌面音。
绞。白读保留古舌根音群母的读法,文读则读作舌面音。
牛。白读保留古舌根音疑母的读法,文读则读作舌面音。
孝(孝杖棒、孝子):(孝敬);许(应许、回许人了):(允许)。白读保留古舌根音晓母的读法,文读则读作舌面音。
学=域。白读保留古舌根音匣母的读法,文读则舌面化。
3.白读保留尖音。比如:习。白读保留古齿头音邪母的读法,文读则读作舌面音。
4.白读保留更早的韵母层次。比如:
鼠;梳;锄;絮;锯。这组字都是中古“鱼”韵字,在今天的月湖区域方言中与其他“鱼”韵字的韵母不同,都读作齐齿而非合口,这是保留了“鱼”韵更早的一种读音。
生,同类的还有甥、牲;庚,同类的还有更(五更、更加)。这两组字都是中古“庚”韵字,白读保留了更早的读法,文读则是受通语影响而产生的后起读法。类似的还有争、樱(中古“耕”韵)和睁=挣(中古“清”韵)。
泪;眉=楣。这组字均属中古“脂”韵字,白读读作齐齿而不是开口,这是中古的读音。
谜。中古“齐”韵字,读开口是古音,齐齿是后起音。
5.白读为单韵母,文读为复韵母。
吹,捶,坠,龟(归、贵、鬼同),柜(跪同),围,喂,亏,水,谁,岁。这组字白读音均为单韵母或y,文读则为相应的复韵母,这正如普通话中“尉”字有wèi和yù(尉迟)两读。也有相反的情形,但例子很少,但也存在,比如:许。
6.声、韵都保存或部分保存古音。比如:
二=贰,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