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图书馆
海曙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海曙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诞生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月湖街道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79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诞生礼
分类号:
K892.21
页数:
3
页码:
634-636
摘要:
本节介绍了月湖地区的诞生礼习俗。包括求子、掩耳朵、胎忌、催生担、稳婆、开口奶、做三朝、生姆羹、取名字、满月、孥周、做生、做寿、做六十六过“缺”、做阴寿等传统习俗,人们通过丰富多彩的仪式和庆祝活动来欢庆新生婴儿的诞生和成长。
关键词:
月湖街道
礼仪习俗
诞生礼
内容
求子 旧时甬俗,妇女久婚不育,到寺庙求签问卜,向送子观音许愿求子。
掩耳朵 妇人怀孕称“有喜”,也叫“避鱼”。外婆家送金团、鱼、肉等,送女儿喜欢吃的食品。否则,传说生下小孩会“馋痨”。俗称“掩耳朵”。
胎忌 旧时,在新生婴儿即将诞生时,甬俗孕妇有许多胎忌,如孕妇忌坐地,否则将招难产。忌吃兔子肉和看人砌灶,否则生下小孩会“缺唇”。忌食生姜,防小孩生下“叉指头”。忌看蛇,小孩生下会伸舌头。忌拿高悬篮子,防胎儿脱落。孕妇家忌养猫,特别是产后,养猫为大忌。
催生担 孕妇临产之月,外婆家为婴儿送去黄棉袄、黄夹袄、毛毛衫、叉襟衣、大衲(用许多破旧碎布补缀成)、横衲(尿布)等物。毛毛衫和叉襟衣忌缝下襟,要露出毛边,黄色布制作,说旺子旺孙。这些衣物凑成一担,俗称“催生担”。
稳婆 稳婆,月湖居民叫“老娘”。旧时孕妇做产多不去医院,在自己家里完成,请“老娘”接生。老娘进门先拜灶君菩萨,祝祷“顺顺利利,快生快养”。同时将破碗爿放入茶壶中让沸水消毒,生下小孩时,用于割断脐带。婴儿临盆,产妇多由阿婶或阿姆怀抱,产下男婴,老娘报:小官人传代来了,生个女婴,说是“千金”。现时妇女做产都去医院,较多施行剖宫产。
开口奶 婴儿生下喂第一口奶,称“开口奶”。本区域民间有“头口奶要吃好”之说。婴儿头口奶不吃生母奶,富家相习叫用人挈着提桶去向他人讨奶。产男婴者须去求产女婴者奶,产女婴者须去乞产男婴者奶。对舍奶产妇,俗以长面谢之。富家在给婴儿喂头口奶之前,多先喂一口“犀黄”,平民多喂黄连汤,说小儿吃了不会生疮。
做三朝 婴儿诞生三日,称“三朝”。家人用米筛搁至床前,烧香点烛,以花生、豆腐、素鸡、豆芽等素食祀床公床婆,叫“做三朝”。是日,又用十只茶盏盛米饭,饭上放一撮黄糖送给邻居孩子吃,说孩子长大后会和睦相处,俗称“商量盏”。
生姆羹 甬俗,妇女做产称“做生姆”,娘家为女儿送“生姆羹”,有鸭子、鸭蛋、肉、长面、红糖、桂圆、核桃、鲫鱼、蹄髈等,说吃了奶水多。“生姆羹”忌送鸡。
取名字 旧时甬俗,为婴儿取名字极其郑重,多请族里有声望者或自己亲属长辈,如阿爷、外公取名。首先按族谱辈分排名,或照孩子生辰八字,金木水火土“五行”取名,多以吉祥字定名,如永吉、阿祥、福生、财发等。本区域人有不少取“贱”名,如阿狗、阿猫(毛)、阿兔(土)、毛毛。有“阿狗阿猫,生落会跑”,以避邪求孩子平安好养。
满月 旧时甬俗外婆家送“满月担”,有绣冠、金银饰品、文葆杂衣、鱼肉蛋鸭等礼品。亲戚朋友亦前来祝贺,赠以饰物彩线、银钱。家人设祭享神祀先。富家都具盛筵以饷亲友,俗称“满月酒”,并向四邻送肉丝炒面。
是日,婴儿剃“满月头”,多请福寿双全老年男人或妇女在堂前抱着,剃下的胎发包起来搁至高阁,有的做胎笔,故“满月酒”又叫“剃头酒”。筵席散时,主家多抱着婴儿向亲戚朋友致谢,客人逗着婴儿说:“咋会介难看啊!”明明生得好看,也要说难看。这天,抱婴儿去串门或看外婆,多在婴儿鼻间抹点墨,叫“黑鼻头管望外婆”。
孥周 婴儿生下满一周岁,外婆家又须赠衣饰鞋袜,富家多至百件,亲友间也有赠送饰物银钱,称“孥周”礼。是日,官宦士绅家亦有行孥周仪式,预测小儿将来事业和命运,特地罗列百玩,任婴儿随抓孥,如《红楼梦》所说,贾宝玉抓周抓了脂粉,于是贾政等预测他是女儿行中人,须加以约束。
做生 本区域民谚有“三十不错过,四十不做,三十做生平平过”。做生时,多是阿舅、阿姨、阿哥、阿姐、阿弟、阿妹、外甥表兄弟、表姐妹及同辈亲朋好友持礼品前来祝贺。富家多送长面、寿桃、金团、油包、黄鱼、蹄髈、桂圆、红枣等。
是日清早,在堂前屋檐头口设两张八仙桌,供奉福礼,先请“平安菩萨”,然后为做生者祝贺生日。
做寿 甬城民众风俗,人到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称大寿,谚有“富做生,穷做亲,一双红烛可结婚”“请吃酒,挜拜生”,所以,富家人做寿场面甚大,有的想挜都挜不进苦。
是日,宾客纷纷前来祝寿,寿礼多用扛箱抬,六格宾蓬篮挑,你挤我拥进门,屋内屋外热闹非凡。
寿堂悬挂纱灯,两厢挂满寿幛,寿堂上方是“寿”屏,两旁:“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不老松”,女寿星是“麻姑献寿”图,两旁:“宝婺腾辉堂悬锦悦,麻姑进酒曲奏霓裳”。
做寿分“庆寿”“寿宴”“寿戏”,庆寿多用三牲、五牲福礼,鲤鱼、肉、鹅,有的用全猪、全羊。一束束长面往上盘,一只只金团由大到小往上叠,如两座金塔与大红寿烛一样高。
拜寿仪式多按“引”者(司仪)唱词次序进行,如鸣炮、启灯、主香入位,拜寿开始,孙辈拜寿多赠以小红包,称“拜寿钱”,贵宾、上司或同辈好友前来祝寿,寿翁亲自迎上还礼,或由儿孙代为还礼。
庆寿毕,寿宴开筵,贺客们端着手中长寿面拥向寿翁席挑起长寿面说为寿翁添寿。
寿宴毕,寿戏开演,寿戏多请京班在寿宴时演唱。忌请“的笃班”(越剧)和“串客班”(甬剧)。开场戏惯演“八仙庆寿”。“八仙庆寿”又分“大八仙”和“小八仙”。
做六十六过“缺” 月湖民谚有“六十六,阎罗大王请吃肉”,说人到66岁有个“缺口”(关),甬俗女儿要为父亲或母亲送去一碗盛有66块一样大小的猪肉和一碗糯米饭,上放一条“龙头鲓”和三根带根须的葱,说龙头鲓为龙头拐杖,乾隆皇帝用的,带根须的葱栽得牢,但盛肉的碗必须有缺口,且要从窗口递进去,不得从正门而入。等父亲或母亲接过碗后,方可进门,开始净手,点燃香烛,拜灶君菩萨,“保佑我父亲或母亲吃过66块肉后脚健手健,平平安安,顺顺流流,长命百岁”。有趣的是,后来有人用66元、660元钞票当作猪肉为父母“过缺”。
做阴寿 旧时本区域有的市民与外地一样,由于受万物有灵,特别受佛教“转阴生”(投胎)观念的影响,有为亡故的父母做阴寿的习俗。父母死后设灵堂做寿,七七四十九天,断七后,做百日,做“周年”“三周年”,一直做到100岁。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月湖、社区、街区管理和建设、街区治安和公共安全、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民政、民俗、方言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月湖街道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