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图书馆
海曙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海曙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劳动就业和劳动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月湖街道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77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劳动就业和劳动管理
分类号:
D632.1
页数:
8
页码:
594-601
摘要:
本章介绍了月湖街道在劳动就业和劳动管理方面的工作概况。自成立以来,街道致力于解决就业问题,推行劳动就业服务和劳动管理工作。分别设立了劳动保障与救助服务站、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劳动监察中队等机构,开展了劳动就业服务、劳动调解、劳动监察等工作。
关键词:
月湖街道
劳动管理
劳动调解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致力于发展城市经济,为市民提供就业岗位。初始按计划分配安置,国营企业工人待遇一度超过国家干部。20世纪60年代初遭逢三年困难时期,随后“文化大革命”兴起,城市经济发展乏力,就业形势严峻。国家采取职工精简、返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措施,缓解城区就业压力。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下大量原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打工,城区就业形势面临新的状态。进入21世纪,街道对就业者和劳动者逐步由管理为主转为服务为主,诸如劳动介绍、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保障监察等,从而使劳动管理发生很大的变化。
第一节 劳动就业服务
工作概况
1984年,县学、仓桥、湖西街道设点成立社会劳动力管理站,主要职能是发放失业证和办理失业金审核。月湖街道于2002年7月1日成立月湖街道社会保障与救助服务站,下辖7个社会保障与救助服务室,人员配置5人。
2006年,月湖街道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新增1名调解员,人员配置6人。同年9月,建立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2008年,为深入开展就业项目经理人工作,新增街道就业项目经理人2名,同年新增城镇医疗保险工作,增加1名医保工作人员,人员配置合计9人。2009年,成立海曙区劳动监察大队月湖中队,新增队员5名,其中监察员1名,协管员4名,人员配置合计14人。2010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月湖街道劳动保障与救助服务站以统一的机构名称、服务标准、规章制度、基础台账和工作流程,全面落实并实现基层劳动保障机构队伍规范化建设。
街道劳动保障与救助服务站(以下简称“社保站”)编制6人。其中设站长1名,各项服务职能包括职业介绍、失业登记、退休管理、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各项服务各设工作人员1名。各社区劳动保障与救助服务室(以下简称“社保室”)编制2人,其中劳动保障、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各1人。街道专职就业项目经理人编制2人,社区就业项目经理人10人,全部为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人员分配为7个社区各1名,区服务中心1名,街道服务分中心2名。劳动监察中队按网格配备人员,4个网格编制5人,其中监察员1名,协管员4名。社保站的主要职责是宣传政策法规,收集和发布信息,服务失业、低保、医保人员,受理投诉、处理纠纷等。
月湖街道社保站自成立以后,在就业创业服务方面工作突出,连续几年获得省、市、区级基层劳动保障管理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充分就业街道、信用社区、巾帼文明岗等荣誉;4次被宁波市评为“就业与再就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荣获“浙江省文明窗口单位”“浙江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先进集体”“宁波市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等称号。社保站多名工作人员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岗位能手等。社保站在区人社局年度工作考核中年年名列首位。就业服务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月湖就业官方微博发布招工信息,开设各类培训、职业介绍等形式广泛的劳动就业和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外,招聘会频率也调整为每周一次。
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
2006年9月,海曙区率先在月湖街道试点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该制度以辖区内就业愿望不强、竞争能力较弱、确需政府帮助就业的失业人员为工作对象,为其设计个性化就业方案,全程跟踪服务直至稳定就业。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人性化、精细化的就业服务,增强失业人员就业意识,整合就业资源,强化再就业效果。通过实施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居民有劳动愿望找工作难的问题,有力推进了试点单位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2007年,随着就业需求的扩大,在共青路79号设立月湖街道就业项目经理人日常工作基地——就业项目经理人服务分中心。2008年,与people258人才网联合成立社区就业共建基地,借力专业平台,提升服务水平。
2009年,就业项目经理人服务分中心拓展服务功能,开设技能培训室、家庭支持坊等服务项目;同年承担了全国就业项目经理人研讨会现场观摩点的筹建与接待任务。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的领导和专家云集月湖街道就业项目经理人服务分中心,对街道就业项目经理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一致认为海曙区实施的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创造了一种就业服务新模式,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生动实践,为我国促进劳动就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也是“浙江经验”在就业领域中的又一新亮点。同年11月29日,新华社记者实地考察月湖街道就业项目经理人工作室。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作为一种全新的就业模式,越来越受到就业困难人员的欢迎,其经验做法也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以及网媒的广泛关注,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和就业介绍模式。
2010年,街道又率先成立就业项目经理人创业导航工作室,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创业服务等一条龙服务。街道商贸中心优势突出,服务业企业成熟,工作室通过建立企业联盟,搭建企业与大中专毕业生之间合作桥梁。工作室与月湖盛园、银亿商圈、汇丰人力资源等近70家企业合作,区域内有创业意向的大中专毕业生均可到这些企业汲取经验、寻找商机。2011年,建立月湖街道每周现场洽谈会制度,缓解企业用工难状况,提供求职双方直面洽谈的平台和机会,提高职业介绍成功率;同年,成立月湖街道大学生就业创业人才孵化服务基地。2012年,联合宁波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天一心理咨询热线、海曙区月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站,定期邀请宁波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的资深心理咨询师前来开展就业心理辅导,针对失业人员特别是大学生存在的不健康就业心理进行团体心理健康培训。
2013年,街道启动创业“五动”服务机制,即创业项目联动、创业超市推动、主题活动拉动、创业培训撬动、创业贷款促动,以充分发挥促进创业在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五动”机制之一的创业超市,共提供5大类商品,涵盖创业开业指导、融资贷款、政策享受、培训报名、项目推介等各项创业服务科目。每一位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都可到超市里自主选择服务品类,按需获取创业援助,使原有的创业服务实现单向性到互动性的转变。2014年,推出就业创业扶持“套餐”,推出“上门推荐+订单培训+专场招聘”“技能培训+社保补贴+跟踪服务”“职业指导+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3款扶持“套餐”。2015年,就业项目经理人工作经历10年的蜕变,一年一创新,不断完善与发展,从开始的遭拒到主动上门供职或应聘,服务对象也从就业困难人员扩至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对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劳动管理和规范企业用工
劳动管理
劳动调解 2006年,月湖街道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配备一名专职劳动争议调解员负责调处劳动纠纷。随着月湖街道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与劳动者调处需求日渐复杂。街道调解中心从成立至2015年,共处理各类劳资工伤案件175起,其中工伤1起,劳资纠纷174起,涉及用工383人次,共调处金额142.37万元。
为进一步方便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劳资调处,有利于调处工作的快速进行,2014年6月,月湖街道成立宁波市海曙区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月湖街道派出庭。派出庭设于月湖街道劳动保障与救助服务站。同月,成立海曙区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月湖调解分中心,安排专业的劳动仲裁人员负责此项工作,进一步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加大劳动争议的处理力度。
2007年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1起,调处金额39203.7元。2008年受理举报投诉案件77件,结案77件,为77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克扣的工资8.4万元。2009年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3起,为34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克扣的工资5.8万元。2010年处理监察案件13起,投诉金额23.3万元,调解劳动争议案件8起,涉及劳动者9名,共计调解29240元。2011年共处理监察案件24起,为48人追回工资10.34万元。2012年共受理立案调解劳动争议案件25起,涉及劳动者25人,涉案标的14万元。2013年共调解案件25件,涉及劳动者25名,共计金额13万元。2014年共调解案件19件,涉及劳动者19名,共计金额18.9673万元。2015年共调解案件12起,涉及劳动者12人,涉及金额8.04万元。
劳动监察 2009年之前,街道没有直接的劳动监察职能。直到2009年,成立海曙区劳动监察大队月湖中队,并根据辖区区域面积、企业分布情况,划分为4个网格,每个网格配1名协管员。共有人员6名,分别是中队长1名,监察员1名,协管员4名,并配有专门办公室及调解室。其主要日常工作职能是政策宣传,受理工资方面的举报投诉,规范企业用工等。
2011年,根据拆迁区域情况及时调整网格化管理区域。月湖中队调整网格化模式,将辖区重新划分为3个劳动保障监督责任网格,除1名中队长和1名监察员外,每个网格的协管员由1名增至2名,建立起“一级执法、二级监管、三级网络”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对网格内的用人单位实施动态网格化监督管理模式,建立楼宇欠薪预警机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并明确每一位劳动监察协管员的工作职责,安排时间定期上门走访,更直观地了解每个网格内企业的情况,同时设立专门的劳动监察台账,为开展书面审查和信息采集工作打下基础。
规范企业用工
月湖劳动监察中队以提升采集工作效率为重点,排摸辖区用人单位信息,制定工作方案,督促辖区用人单位配合完成社保年检工作。通过上门走访、电话通知、QQ平台发消息等多种方式,及时通知辖区用人单位按时按要求办理社保年检;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结合楼宇、商圈企业信息,摸清用人单位的情况,防止遗漏;严格审查用人单位提供的信息,对信息采集中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督促其及时改正;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工作建设,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协调发展。
全面排查小企业信息,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的餐饮、娱乐、商贸物流类企业进行重点排查,着重检查用工行为、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及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行动期间,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劳动用工违法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发现有未签订合同、未缴纳社保的情况,及时与企业负责人取得联系,说明实际情况并出具监察建议书,纠正违法行为,帮助企业树立守法意识,营造和谐稳定的用工环境。街道每年二期召集辖区主要企业劳资管理人员举办企业政策法规培训会,就人力社保政策、目前劳资纠纷的情况及企业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方面进行培训。培训中,安排企业互动交流环节,结合企业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使企业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推动辖区内的企业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劳动监察职能,妥善处理劳动投诉案件。2014年,辖区一酒吧发生群体性欠薪案件,当时该酒吧营业执照未办理完成,经营约一个月后,因经验不足,致使38名员工2014年11月8日至12月5日的7.7万元工资未能及时发放,后经海曙劳动监察大队协调,约定发放部分工资。2015年1月15日下午,酒吧领队从负责人手中领到35000元现金,并在月湖街道劳动监察中队发放了员工部分报酬并且签字确认。
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年底工资支付专项检查。为规范无资质建筑企业劳动用工行为,及时预防和解决月湖辖区内建筑企业拖欠或克扣外来务工人员工资的问题,劳动监察大队月湖中队每年都会在辖区内开展无资质建筑企业工资支付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整治建筑企业不规范的用工行为。检查内容包括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是否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是否按规定使用记工考勤、是否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等。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月湖、社区、街区管理和建设、街区治安和公共安全、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民政、民俗、方言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月湖街道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