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体育人物传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体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54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体育人物传略
分类号: K825.47
页数: 6
页码: 255-260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宁波市海曙区历代的体育名人。文章指出,明代起,该地域内出现了许多体育名人,包括世居大梁街的武师孙拾山,内家拳流派创始人张松溪,浙江总兵万表,域内首个武状元杨斌,明时的围棋国手楼达得、赵九成、范洪,明末清初的拳师王来咸(炳南),医武兼通的王瑞伯,民国晚期的宁波武术界元老陈仁镐,建国后的宁波乒乓界总教练张亦峰,以及在小学游泳训练方面成绩卓著的张自康,致力于信鸽竞翔事业的汪自义,以及从事小学生篮球训练并获得全国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工作者荣誉的周孝贞等。
关键词: 文化名人 体育人物 宁波市海曙区

内容

据答类史志书记载,域内历代体育名人中,自明起有世居大梁街的武师孙拾山,其徒内家拳流派的创始人张松溪,万氏七代孙浙江总兵万表,域内首个武状元杨斌,有明时围棋国手楼达得、赵九成、范洪均,明末清初的拳师王来咸(炳南),医武兼通的王瑞伯,民国晚期宁波武术界的元老、上海精武会会员陈仁镐,建国后宁波乒乓界总教练张亦峰,从事于小学游泳训练成绩卓著的镇明中心小学教师张自康,一生倾心于信鸽竞翔事业的区信鸽协会已故主席汪自义,曾长期从事小学生篮球训练获得全国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工作者的海曙中心小学副校长周孝贞等。
  第一节 域内古代体育人物选介
  张松溪(1522—1596),男,鄞县人。时为城厢(今海曙)拳师。其法师承世居大梁街的孙十三老(史学家万言之《张松溪传》谓其师孙拾山,曾客居温州向武当传人陈州同学拳)。剡源夏氏《源流》一文所载“从孙十三老后,有鄞县人张松溪字敬伯名某美,克承绝传,为十三老之徒、十三结义兄弟之最。技集大成,开五字诀先河”。清雍正《宁波府志·张松溪传》载:“松溪为人,恂恂如儒者……人求其术,辄逊谢避去。时少林僧以拳勇名天下。值倭乱,当事召僧击倭。有僧七十辈,闻松溪名,至鄞求见。松溪避匿不出。少年怂恿之,试一往。见诸僧方校技(迎凤桥)酒楼上,忽失笑。僧知其为松溪也,遂求试。松溪曰:必欲试者,须召里正约,死无所闻。许之。松溪袖手坐。一僧跳跃来蹴。松溪稍侧身,举手送之。其僧如飞丸陨空,堕重楼下,几死。众僧始骇服。”“尝与诸少年入城。诸少年闭之月城中,罗拜曰:今进退无所。幸一试之。松溪不得已,乃使诸少年举圜石,可数百斤者,累之。谓曰:吾七十老人,无所用,试供诸君一笑可乎?举左手侧而劈之,三石皆分为两,其奇如此。”沈一贯《搏者张松溪传》文载:“张终身不娶,无子,事母以孝闻,死于牖下。”
  鄞人沈一贯称其法曰“搏”。孙授张“勤、紧、径”三字,张据练拳心得增“敬、切”二字,遂秘传为“勤、紧、径、敬、切”内家五字秘诀。清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首称其法谓内家。其法后经镖师张午亭传至四川南充。谓“松溪内家拳”,流传至今。四明得其法之传者有叶近泉。得近泉之传者有单思南、陈贞石等。而思南之传,则有王征南(名来咸),王传黄宗羲季子黄百家;贞石传奉化剡源夏氏枝溪。2003年,剡源夏氏内家拳传人夏宝峰经商落户域内授徒复兴内家拳,市武术协会命名其为“四明内家拳”。
  万表(1498—1556),字民望,号九沙山人、鹿园居士,明鄞县人(故居大梁街)。少有大志,昼习骑射,夜读诗书,才兼文武,兼通医术。17岁世袭父职为宁波指挥佥事。正德十四年(1519)中武举第一,翌年成武进士,授职浙江总兵,累官至南京中军都督府佥事,其间长期主持漕政。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骚扰沿海时,万率众抗倭俱获全胜。嘉靖三十五年(1556)授浙直海防总兵。是年病剧辞归,卒葬钱塘(杭州)欧家山。著有《万氏家钞济世良方》五卷(世称《济世良方》),《灼艾集》刻本行世。另有《玩鹿亭稿》八卷、《与海寇前后议》并传于世。
  王来咸(1617—1669),男,字征南。明末清初拳师。祖籍奉化,自祖父辈起迁至城东车桥街定居(其父宰元随祖父宗周自奉来鄞定居城东车桥街,今世贸大厦址)。少从张松溪传人、同乡单思南学内家拳法,且善射。曾在军中任海道把总、中军统营事和都督佥事等职。后从钱肃乐起兵浙东,事败,归隐宝幢同岙,整日锄地担粪,甘于食贫。在铁佛寺独授内家拳法予黄宗羲季子黄百家。后以哭子贫病而终,享年53岁。清黄宗羲为之撰《王征南墓志铭》,记其内家拳法及源流甚详。
  其内家拳法非困时不发。为人机警、沉着,信守武德。其徒黄百家在其去世七年后撰《王征南先生传》(见《学箕初稿·卷一·王征南先生传》。《清史稿·卷五百五·艺术四》亦有其传,其精简本俗称《内家拳法》)。文中详细记述了其拳技箭法。其拳法有应敌打法名色若干,穴法若干,所禁犯病法若干,其练法有练手者三十五,练步者十八,而总摄于六路与十段锦之中。且常告诫曰:“拳不在多惟在熟。练之纯熟,即‘六路’亦用之不穷。拳亦由博而归约,由七十二跌(即长拳滚斫、分心十字等打法名色)三十五拿(即斫、削、科、磕、靠等)以至十八(即六路中十八法);由十八而十二(倒、换、搓、挪、滚、脱、牵、绾、跪、坐、挝、拿);由十二而总归之存心五字——敬、紧、径、劲、切。故精于拳者,所记止有数字。”其射法一曰利器,二曰审鹄,三曰正体。
  杨斌(年份不详),男,明嘉隆年间鄞人,世居鄞县城厢紫薇巷内。世袭宁波卫指挥使司后所副千户之职(后所营房在镇明路原天德巷内)。嘉靖三十八年(1559)中己未科武科举会试状元,后即升任江西都指挥使指挥佥事,有功绩。原天德巷附近建有“杨指挥衙”宅第一处。后人在镇明路原紫薇巷上立有“武状元坊”以旌表其功名。
  王瑞伯(1796—1850),男,清乾隆朝鄞人,伤科医家、拳术技击家。清代中叶甬上继王炳南后又一著名内家拳师。据《内家八卦传真》(沈寿口授、王志远整理)载“王氏以行医为业,系著名的武术家兼伤科专家,多次挫败福建少林武僧,以传奇色彩闻名大江南北”。据宁波大学张如安教授近对《大墩徐氏宗谱》(古之大墩即今东胜街道)和相关资料考证推定为乾隆初年人(约生于1736—1743),活跃于清乾隆年间。
  清时起甬上民间盛传“王瑞伯大闹天妃宫”遗事,即王瑞伯盛年时和其友徐遇金(晚清史学家徐时栋之族祖,两人在天后宫(即天妃宫,位于江厦街,又称“福建会馆”)制服教训恶霸、为鄞人伸张正气之真实事件。谱载“拳勇之术,宋张三峰以内家名天下,及明而流传至于鄞。国初王征南其最著也。征南教授乡里,至乾隆间而公(遇金)与瑞伯得其传。术以静制动,人以其穴,指挥如风,虽数百人无不披靡者。县东有天后宫,久而闽贾夺之为会馆。遇上元节,陈灯作戏,累日夜,鄞人往观之,则使其有力者一人伸两臂立门外,呼曰:‘欲观戏,俯入我臂下。’公与瑞伯往指其右臂,帖然自下,观者大笑,拥而入。闽贾大怒,率其党数百人,汹汹然闭门而斗。公与瑞伯以空拳击之,日晡至昏黑,数百人皆踣地不能起,于是俯首谢过,后无敢拒观者。”徐时栋评曰“同时稍后起有陆士逵(甬上陆氏伤科始祖)。王、陆并以专门名其家,鄞人到今称之……天后宫之斗,少时习闻之……今父老遗事确凿如此”。
  王精于伤科,著有《秘授伤科集验良方》、《接骨秘方》,然均未行于世。韦以宗在校释清人赵廷海所辑《救伤秘旨——王瑞柏损伤用药论》(昔甬人“柏”“伯”同音,常混用)中言其享年55岁。
  第二节 域内近现代体育人物选介
  傅政霖(1900—1973),男,诸暨人。1932年就读上海南洋医学院,在一次青年学生集会时被当局警员刺伤,后在浙江体育中专改学体育。抗战期间到宁波执教,宁波沦陷后在组建鄞县联合中学时因不愿加入国民党而失业。旋入杭州湘湖师范学校任教,其间学校屡遭日机轰炸迫使师生流浪办学三四年。解放前夕回宁波,先后在宁波第三中学和效实中学任教。1953年4月兼任首届宁波市体育分会(体育总会前身)委员。1956年调市体委任竞训干部。1959至1966年间曾连任市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民盟代表)。“文革”中期曾被批斗,于1973年病逝。在五六十年代的宁波体育界大家喜称他为“飞毛腿”,以善做基层群众工作闻名。
  张崇源(1909—2007),男,绍兴嵊州市人,字渠成。20世纪20年代末毕业于浙江体育专科学校。在家乡雅张村曾以竹竿撑跳过2米高墙而被村民誉为“飞侠”。30年代初期先后在山、四眼碶小学任体育教师,并带训两校小学生女子篮球队屡获银盾(冠军)。40年代初期在省立宁中任教,曾任校体育教研组长十余年,是早期把田径、体操、球类和队列训练纳入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学校之一,是当时域内中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的示范。常在学校期末晚会上单人表演自行车车技和“火棒踢踏舞”,是为宁波最早的踢踏舞者。50—60年代在第二中学任教研组长,并任市体育教研大组分组长。在学生中广泛建立田径、游泳、体操、球类等兴趣小组,启蒙训练了一批体育尖子,有破市400米长跑纪录的陈哲良、文卫足球队员路甬祥、体操教练张一鸣、省技巧队功勋教练陈仁芳、省游泳队教练傅百炼、全国摩托艇冠军陆翔岳等。1960年调入市教育仪器站至1969年退休。
  陈仁镐(1914—2008),男,镇海人。民国十九年(1930)去上海精武总会学习少林拳多套和刀枪剑棍及对练等。曾参加上海市第五届运动会。1949年进宁波第一百货商店工作,在城区义务教授少年拳术。1957年3月,参加市武术研究组并和来甬精武会员陈志远在域内合办城中(原海曙、镇明)武术训练班,教练太极拳、功力拳、谭腿。1962年参加省民族形式运动大会获优秀奖。1966年参加全国12家单位武术观摩赛。是年成立省武术协会时任委员,后历任副主席、顾问。1957年市武术协会成立时任首届主席,1982年协会重新成立时继任主席,至1993年改任顾问。主持武协工作36年间曾组织举办武术、太极拳等学习班百余期,并深入机关、部队、学校、系统等基层单位办班和武术下乡表演等。一生所教学员逾万。
  据1985年市民间武术挖掘整理登记表载,其擅长少林拳、谭腿、吴式太极拳、霍氏练手拳、节拳、伏虎拳、五郎拳、棋盘大刀、古老太极、三光剑、黑虎拳、精武门拳术等,并单独供谱23种,联手供谱一种。
  多次担任市、省和全国武术比赛总裁判长和单项裁判长。曾被评为全国优秀裁判员、全国千名优秀武术辅导员。
  1982年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武术工作会议受十几位中央领导接见。1986年3月在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汇报会上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受到国家体委表彰奖励。1992年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予中国武术协会荣誉委员。1995年度被逐级评选为区、市、省和第四届全国“健康老人”。2003年被省对外体育交流中心授予“武术事业特殊贡献奖”。并晋升武术八段,是宁波迄今为止最高的武术段位。
  张自康(1932—2001),男,宁波市人。小学高级教师,国家一级游泳裁判员。1955年8月毕业于宁波师范学校,9月分配到市大沙泥街小学任体育教师。1959年9月调入镇明中心小学,先后担任校体育组长、学区体育教研大组长,1986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游泳裁判员。1992年退休。
  曾负责组建镇明中心小学第一支男、女子篮球队,并开展小学生篮球训练。性格豪放,酷爱游泳,是学校开办游泳传统项目的奠基人。20世纪80年代组建小学生游泳队参加各级比赛,屡获大市团体总分第一名。1981年兼任市游泳协会首届副主席,198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裁判,翌年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工作者”。1990年获省传统项目先进工作者称号。启蒙送训学生潘维成(女,现广州市体育局竞赛处干部)于1972年获女子100米仰泳全国冠军并破全国纪录。
  曾为学校获1985年全国体育(游泳)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1986年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1988年度省、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1990年省业余训练先进集体等荣誉作出了毕生奉献。
  汪自义(1945—2008),男,宁波市人。一生热爱信鸽事业,自费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信鸽竞翔,在宁波鸽友中具有一定的号召力。1988年8月发起并成立区信鸽协会,任首届主席。组织开展科学驯养、定期放飞和参加各级竞翔比赛。翌年4月首次举办海曙信鸽放飞大赛。1990年8月协会换届继任主席。每年组织空距500—1000公里的信鸽放飞训练活动。1989年起与杭州市信鸽协会联合举办500公里友谊对抗赛五次、1000公里对抗赛一次。曾举办“合肥—宁波”500公里信鸽大奖赛,1990年联络部队回程直升机空运信鸽至合肥放飞竞翔,创省内第一。1994年主动与中国最早成立的石狮市国际赛鸽棚联系宁波—厦门放飞事宜获成功,后接受邀请曾多次实施监放任务。仅2001年秋季赛所授奖额7.5万元中大部分由其个人资助解决。2006年区武术协会成立兼任副主席。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体育志

《宁波市海曙区体育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管理、体育人物等方面全面、客观、真实地记叙了海曙区体育发展的轨迹和脉络。全书收录域内(含籍内)体育人物传略或简介70余人,“大事记”录有自宋至今560余条、2.7万余字的重大体育事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