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岁时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43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岁时习俗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5
页码: 363-367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传统时令节日中的一些习俗和称谓。其中包括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和除夕等节日的习俗。在每个节日中,文章都详细描述了该节日的日期、历史渊源、食物和活动等,以及这些习俗和称谓的象征意义。这些节日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祖先和神灵的崇拜以及对生命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 龙观乡 风土习俗 岁时习俗

内容

一、时令八节
  春节 正月初一为“春节”。此日须早起,鸣炮,称“开门炮”。老少皆着新衣帽,以示辞旧迎新。近年来,初一零时一过,各家即竞放爆竹,焰火,至早晨渐息。各家设香案祭祖,幼者依序拜尊长,称“拜岁”,尊长则须给拜岁钱。晨出与人相见皆拱手相贺,即使头日抵牾争执也不例外。早餐吃汤团或豆粥,取团团圆圆和头头顺流意。此日主妇休息,不待客,不打骂孩子。未昏即眠,不点灯火。近年来因子女多与父母分居,则改于此日携礼到父母处拜年会餐。旧俗初二起男人出拜亲邻,以甥拜舅、婿拜翁、侄拜姑父为重,称“贺岁”。各家相互宴请,称“岁饭”。此俗今仍存。初六后各家做新年羹饭,菜肴有8大碗、10大碗、12碗不等,必有鱼(谐音余)、豆芽(偕形如意)和豆腐、年糕,寓步步登高之意。
  元宵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上灯节”。旧俗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并于祖堂悬祖宗画像以祭。其间城乡各词庙街巷悬彩灯、陈器玩以娱神,时有龙灯、马灯、狮灯、禽灯、兽灯、船灯、车灯、十二月连环灯、花灯鱼灯及玻璃灯、金银灯彩等百灯纷陈,俗称“灯祭”。十三日间儿童多穿彩衣作跑马灯游,以锣鼓为伴。十四日夜各家儿童用五彩纸灯遍照院舍,并口唱俚曲以驱蛇虫。十五日农民耍狮子、舞龙,行程常数十里。晚调龙灯。建国后,元宵舞龙挂灯渐少,“文革”时停止。80年代后常举行各种形式元宵灯会,多由当地政府组织,并以电灯为光源,色彩和造型年趋精巧。本地恢复元宵灯会于2003年。由金溪村老年协会组织全村民众参加,之后,每年由政府或各村老年协会组织举行盛大元宵灯会。
  端午 五月初五,也称“端阳”。此日门户插菖蒲剑和艾旗;儿童买“孩童跨虎图”白描稿纸着色,称“描端午老虎”,贴于门壁。姑娘以香粉、棉花彩绸制成六角、鸡心、粽子、麒麟等形状香袋,以五彩线挂于颈项以驱邪,并臂缠五色线,称“缠手绳”、又叫“长寿绳”、“健绳”、“长命缕”等。家人将秫米饭丢在屋瓦上由飞鸟衔去,意为保儿童无病无痛。有用线将菖蒲根串成人形,蘸以雄黄酒,挂在床沿或帐钩上,称“菖蒲孩”。中堂挂钟馗像,书符咒“五月五日天中节,一切虫蛇污秽尽消灭”。室内喷雄黄酒以驱邪禳毒,以酒脚雄黄渣在婴儿额上书“王”字或涂于手足、臂间以避祟。各家烧苍术、白芷以祛蚊、俗称“熏蚊烟”。中午饮雄黄酒,吃蜒蚰螺炖蛋和清炖瘌蛤蟆,以为可清凉解毒,有将蜗牛嵌入点心食之以避百毒。各家以乌馒头祀祖,裹粽子互送,称“送节”。女婿以鱼肉鹅酒送岳父母,用幢篮盛之,少者4色,多者8色、12色,称“端午担”。近年来多为未婚女婿送端午担甚多。
  七夕 七月初七,鄞县少女节。因少女、少妇此日乞巧、洗头、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洗头节”。相传,此日织女于杼机旁用槿叶汁洗头,牛郎见秀发遂生爱意。民间以此为习,一早到井、河边打水。采槿叶搓碎调成胶状用以洗头。晚上妇女多在庭院陈瓜果、设香烛,以向织女乞巧,凡在月下以线穿过针眼者为得巧。有的认准一组七星,念“七巧扁担稻桶星,念过七遍会聪明”,称“乞巧”。此夜把端午所系的健绳剪下抛去,认为被鸟雀啄去,即去造桥,小孩就会聪明。此俗建国后废弃。
  中元 七月十五,民间称“鬼节”。各地祭祖做“七月半羹饭”,或放“焰口”为野鬼安魂。有将熟新谷祭祖后食之称“尝新”。俗传阴司自七月初一“放饿鬼”,居民集资请祭司诵经念咒,并沿街设祭,用篮盛碗鱼肉酒及馒头、南瓜、豆腐、毛豆等12碗祀无主鬼魂,称“檐下羹饭”。祭时,商店挂蜈蚣旗,路旁焚冥锭、纸衣、车柜、纸马。祭毕祭品被乞丐食之。并演目连戏敬神,称“街戏”。此俗建国后以迷信被禁止。近年民间此日有在家中祭祖的,俗称“羹饭”。
  中秋 本地以八月十六为中秋节。相传南宋相史浩母亲寿诞为八月十六,族风蔚成乡风,相沿成习。旧时各家都祭祖,吃月饼、鸭子、芋艿,并以月饼相赠。各处办灯会,在十五、十六两天举行“中秋竞渡”。建国后民间于中秋日吃月饼。近年政府团体常在节间举行中秋茶话会。各单位、学校多举行联欢晚会。
  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旧时士子佩茱萸、携美酒,结伴登高赋诗,饮茱萸酒。各家裹粽子、吃重阳糕和牡丹糕,寓步步登高意。亲戚间互赠重阳糕、牡丹糕,称挑“重阳担”。建国后,民间多不重重阳。1987年,浙江省以重阳为老人节,本地即于节间举行各种敬老活动。民间有祭祖。
  除夕 腊月廿三,各家祭灶神,传说灶神升天将界下家人点名入册,故在娘家的女子须回夫家,俗称“接灶”。满水缸米缸,称“缸缸满甏甏满”,米缸上放酱粉,取涨息意,放鱼、肉、饭元宝、如意年糕,用纸龙封缸盖,寓青龙守缸意。正月初五开米缸,如碗中见水则新岁多雨,若米饭干燥则多晴天。将年糕、饭元宝放在厨笼等处,取“年年高、赚元宝”之意,孩子则分“祭灶果”,为米制什锦糕点。
  月底日称除夕,又称除岁,此月有三十日,称“三十年夜”,无三十称“廿九夜”。此日换桃符、贴春联、门神称“从新”,放爆竹避邪。各家净室挂祖宗像,晚吃“除夕酒”亦称“分岁酒”或“午夜饭”、俗称“年夜饭”。此日祭祖,祀毕合家欢宴。饭前祭祖,请“亡灵”回家过年。席间父辈为孩子挟菜,说吉利话讨新岁彩。盘中有全鱼不吃,须留之新岁,寓年年有余意。饮酒后吃汁水年糕汤,寓新年油水多、年年高。饭后长辈给孩子分压岁钱,富家给大洋、穷人分铜板,外包红纸,压于枕下以祈好梦。建国后,压岁钱多延至春节时分。用豆腐饭糖等置米筛上祭床神,祈儿童终岁安寝,称请床公床婆,俗称“做床”。夜间扣家放“关门炮”紧闭门户,通宵点灯烛,灶火不息。农户多围聚灶边至天明,称“守岁”。建国后,此俗仍存,80年代后因农村炊具改革和电视普及,各家多于晚宴后在庭院竞放焰火、鞭炮,常历数时不绝。自1983年起多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联欢晚会》至午夜,并于12点形成鸣炮高潮。
  二、四时节气
  立春 明清时,府县官员于立春前日迎春,立春日吏员执仗彩,县官扶犁耙,先祭芒神、土牛,再至“先农坛”行田礼,后下田试耕,称“祭芒神”。雇乞儿穿官服,称“春官”。民国时废。农家晨起用牲酒爆竹祭神,称“接春”;用荠菜、艾草做春盘、春饼(青饼),饮春酒,然后下田试耕,称“打春”、“闹春”;寓早种将有好收成意。建国后此俗废。
  清明 清明融节气与习俗为一,各家门窗插柳,妇女发簪柳梢,小孩头戴柳圈,老人脚穿柳皮鞋。各家用糯米和黑树皮汁做“黑饭”,又称“乌米饭”、用糯米做麻糍上撒松花,然后祭祖扫墓。以青糍、乌米饭、牲礼祭坟。俗称“上坟”。建国后,插柳之习渐废,上坟者改用点心果品,近年来多以小花圈寄托哀思,大多除草漆碑,随后在山上折杜鹃花或野餐。机关、团体、学校此日有赴樟村祭扫革命烈士陵墓,参观烈士纪念馆并举行纪念仪式。
  立夏 各家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伴白粳米煮饭,俗称“五色饭”,也叫“立夏饭”,后多以碗头肉煮秫米代之。用胡桃壳或茶叶煮蛋,称“立夏蛋”,互相馈送。用彩线编蛋套套蛋挂在孩子胸前。吃软菜、脚骨笋、樱桃、红枣,寓眼明耳亮脚手健之意。吃炒蚕豆使牙齿坚硬,吃海螺蛳使头脑聪明。小儿颈项或手背绕五色丝线,称“立夏线”。以乌笋茶叶蛋祭祖。此日各宗族在祠堂悬大秤逐个称体重,无宗祠者在家悬秤称之。言此或免疰夏。小儿坐7根石阶可散百病。因节后农活更多,故又称“苦节”。今民间过立夏节多吃糯米饭、茶叶蛋、乌笋,并互送茶叶蛋、乌笋,称人之俗仍存。
  立秋 吃西瓜,称“拔秋”。给小孩吃时用罗卜子、蓼曲伴炒米粉和西瓜,使其长得快长得壮。
  冬至 用糯米粉搓圆子,俗称“冬至汤果”,加蕃薯的叫“蕃薯汤果”,取“翻身”意。小辈送长辈,邻里互送。各家祭祖祀神,俗称“冬至羹饭”。冬至又叫“长生日”,认为此夜梦甚准,求梦者有的备香烛睡柴间。此晚洗足可免冻疮。堕民戴钟馗巾持剑到各家驱鬼,称“跳灶王”。今冬至日仍吃“汤果”,余皆废。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