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学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38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文学艺术
分类号: I206.7;J12
页数: 2
页码: 289-290
摘要: 本文介绍龙观地区的文学作品、民间文学、戏剧曲艺、民间舞蹈和工艺美术等在历史上都有传承和发展。现今传世的最早文学作品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而民间文学则在东汉以后开始流传。戏剧曲艺主要有越剧、甬剧、农村小戏等,其中越剧在本乡广泛盛行。民间舞蹈主要有马灯舞、龙舞、腰鼓舞、秧歌等,而马灯舞源于南宋时期。工艺美术方面,主要的有绣花、剪纸、草编、竹编等。
关键词: 龙观乡 地方文化 文学艺术

内容

龙观现今传世的最早文学作品是北宋周铢创作的碑记《天寿院记》和王安石的诗赋《观瀑》及梅尧臣的诗赋《三层瀑》,南宋朱熹创作的诗赋《瀑布》,明代诗人杨承鲲的《上五井》、陆宝的《天井寺》,清代全祖望创作的碑记《桓溪旧宅碑文》、万斯同创作的诗赋《西竹枝词》、李自清的诗赋《天井龙潭》等。这些文学作品为龙观的文化溯源起到了很好的佐证。
  民间文学在龙观盛行较早,东汉以后便有民间传说流传,其中著名的是梁山伯祝英台传说,北宋时梁祝故事传说更加盛行。明中叶时,随着市民文学的兴起,文人开始关注对民间传说、俚语加以整理编刊。清时诗人万斯同的《西竹枝词》的问世,可谓是民间文学的兴盛期,此竹枝词歌咏乡土风情,以表达对故朝的缅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为文学精髓。民国时期,采辑了《古堇谚铎》、《宁波歌谣》等,扩大了民间文学收集范围。解放后,尤其是1958年全县开展大跃进民歌创作运动,本乡许多业余诗歌爱好者创作了大量的民间歌谣,有的被入录《鄞县民歌选》。1963年,采录了大量的革命故事被《四明山革命传说故事》收集。“文革”期间,民间文学被斥为“封、资、修”黑货而遭批判。1982年,县成立民间文学研究小组后,本乡开始油印文艺刊物刊出民间故事歌谣。1989年7月成立县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本乡有五名民间艺术爱好者加入。
  民间戏剧、曲艺,本乡自古有之。戏剧主要有越剧、甬剧、农村小戏等几种,曲艺主要有宁波走书、唱新闻等几种。其中越剧在本乡广泛盛行,它起源于民国初期,新昌、嵊县“的笃班”开始流入本地。之后本地民众受它感染,开始学唱越剧,办起了农村剧团。抗战时期,剧团自编自演剧目,宣传抗日救国。建国后配合形势宣传演出。1956年后,本乡农村业余剧团盛行,主要以演出传统越剧为主。越剧在“文革”中被斥为“靡靡之音”禁绝,1974年后,始有《《半篮花生》等政治性越剧出台。1978年后,群众业余剧团或以团办工厂,或以团靠挂工厂的方式亦工亦农亦艺,演出传统戏、传统折子戏和现代戏。中途因以经济为中心,一时农村剧团衰退。近几年来开始又盛行,本乡后隆戏剧艺社为农村文艺繁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民间舞蹈,本乡主要有马灯舞、龙舞、腰鼓舞、秧歌等几种。其中马灯舞源于南宋“泥马渡康王”的传说。清咸丰年间盛行,马灯为竹骨布皮,分前后两节,系于舞者腹前腰后,一手执马头,一手执鞭,舞者伴以锣鼓,表演出徐行、疾驰或跳跃等模拟马术,为儿童群舞。本地雪岙马灯为四盏同舞,在锣鼓声中起舞。龙舞遍及全乡各村。龙灯以竹架、布皮、纸鳞制成,表演者头裹毛巾,着对襟号衣、灯笼裤,由龙头导引表演翻腾、盘旋。有摆龙门阵、窜门、跳门、劈四门、落地梅花、嬉水、入海等20余套动作。腰鼓、秧歌,本乡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为庆祝农业丰收之舞蹈,现今表演花样翻新较大,成为本乡民间艺术的精华。
  民间工艺美术,本乡主要有绣花、剪纸、草编、竹编等。其中绣花有金银彩绣、钩针绣和刺绣三种,以金银彩绣为精妙,初用于官服戏装和宗教用品,尤盛于宫廷,清乾隆年间(1736~1795),逐步移向民间,称为“家作绣”,工艺有刺花和盘花两种,盘花以金银线盘成图案,用纱线定位,最有特色。民国时开始衰落,建国后绝迹。剪纸,民国时期民间家庭过年、喜庆时多用剪纸装饰门窗,闺中也常有剪成绣花纸样,相与馈送。至今,民间剪纸艺术的应用逐渐减少,几乎绝迹。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安石
相关人物
梅尧臣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杨承鲲
相关人物
陆宝
相关人物
全祖望
相关人物
万斯同
相关人物
李自清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